APP下载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2023-11-25周淑娟

文教资料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周淑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2022 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将“大思政课”建设方案列入本年度重点工作,强调要统筹社会各项资源,助力“大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进一步探索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大思政课”的丰富内涵

“大思政课”的丰富内涵是研究“大思政课”的逻辑起点和首要问题。[2]“大思政课”既注重传统课堂的理论讲授,侧重培养学生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养,也强调与之相对应的现实写照,即到社会生活中去讲,侧重提升学生运用理论深度剖析各类社会现象的能力。因此。“大思政课”要讲透“理论课堂”,讲活“社会课堂”,讲好“红色课堂”。

(一) “大思政课”是阐释伟大事业的“理论课堂”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系统地理解,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学生深刻感受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创造的伟大事业。“大思政课”,要结合鲜活的现实、用事实的力量讲清楚这些现象背后的基本道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论断和重大使命。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论断,思政课教师既要从理论上讲清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区别,也要从实践上通过纵向和横向等角度讲透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追求,让学生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民利益和人民诉求关切的人民立场。近年来,“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我们逐梦苍穹的探索不曾停歇;电缆穿越海底、桥梁跨越大海、公路贯通大漠,我们征服山海的脚步让天堑变通途……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一道道“未解题”得到破解,这些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民的最好证明。

(二) “大思政课”是激发时代担当的“社会课堂”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实践是人的现实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论只有经受得起长期的实践检验,才是真正的理论。高职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作用,让思政小课堂中立下的“鸿鹄志”在社会大课堂中得以激发、实现。

因此,讲好“大思政课”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结合国家发展的“两大奇迹”、人民美好生活不断实现的鲜活故事,切身体会百余年来中国的伟大成就。各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可结合本地社会资源和学生专业开展特色活动,如深度挖掘地方特色的主题路线、开发特色旅游路线、讲解主题人物故事等,从书本中学理论、在运用中融会贯通,增强体验感、提升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和激发时代担当。这样的“大思政课”才会入脑入心,才能激励更多青年在急难险重的社会实践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三)“大思政课”是善用历史资源的“红色课堂”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高职思政课的神圣使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中之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讲透跨越中西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讲清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奋斗史,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懈探索从弱到强的辉煌史……每一个历史长河中都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革命英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等都是蕴含催人奋发的思政课素材,他们跨越时空却历久弥新。讲好“大思政课”,就是要善于从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中挖掘学生喜欢的、回应教材理论的有效历史资源。

挖掘历史资源就为了更好地推动历史资源用起来、红色人物“火”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高职院校思政课结合高职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利用好新技术,编制可看、可读、可写的立体式红色文化地图墙,剪辑青春视角的“红色故事”微视频,拍摄思想精深、制作精良的红色微电影,帮助学生在历史中感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道理,深刻认识党的发展方向和初心使命,形成正确的国史观和党史观。[4]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

近些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今“大思政课”说法的提出,本质上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指明了方向。当前,高职思政课在教师要求、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社会资源的利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5]

(一)部分教师未能实现“大先生”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教师提出,要“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强调对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塑造。

高职院校要培养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首要的就是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确保育人方向不走偏、育人本质不变质,注重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基,高职思政课教师需要通过言传身教的示范行为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但从全国来看,部分高职院校重视“经师”打造,强调业务精湛和知识传授,在“人师”培养、师德养成、品德修为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学生品行和品位的塑造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实践教学的开展难以满足“大体系”的要求

我们说的“大思政课”,要与传统的思政课堂区分开来。“大思政课”,更加强调课堂与现实的紧密连接,注重提炼现实问题解答学生疑惑,重视挖掘社会事实验证真理的指导价值,让“冰冷”的理论有温度,让“枯燥”的原理有热度,从而以新的课堂形态来破除“坐而论道”的痼疾,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形成贯穿理论和实践、课堂与社会的“大体系”[6]。

作为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是深受高职青年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但当前高职实践教学形式多停留在常规的参观学习、调查访谈等浅层次的教学设计上,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和时代担当,难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实效。此外,一些高职学校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一种对外宣传的手段,一味地追求实践活动的“社会效应”或“轰动效应”,活动内容脱离理论教材,活动目的偏离思政课教学目标,看上去热热闹闹,实则缺乏对学生思想问题的真正解决,也缺乏对学生思想上的深层次启发,致使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不高。

(三)社会资源的利用未能达到“大课堂”的要求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单凭学校校内的有限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可以利用的各类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利用,不仅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实现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在学校之外可挖掘的社会资源丰富多样,既可以是当地的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历史文物古迹,也可以是本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的场景,还可以是本地丰富的人文、自然、科技等资源,要善于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学校教学和社会教育的结合为方式,联合学校和社会两大力量,打造“没有围墙”的思政课堂。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并不充分。

一方面,“引进来”规范性不强。“大思政课”,往往会基于学情、教学目标建立名师大讲堂的特色思政课,精选优质的社会资源,如将理论专家、优秀校友、有为社会青年等“请”到课堂上,真正为思政课教学服务,吸引学生的兴趣,拓展思政课的学习广度。但目前这种形式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

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力度不足。目前,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发挥好本地资源优势,没能与一些企业、单位合作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技教学基地、艺术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生态教育基地等,没有有效盘活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从而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教育基地开发新的教学活动内容、创新活动组织形式等方面进展不大。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很难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如研究性学习、社区志愿者服务、红色讲解员讲解等的实践教学。

三、“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整体上已进入质量提升新阶段,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通过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用好用活各种资源持续推动高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是重要保障

进行“大思政课”建设,机制体制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自上到下,从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到有关部门各行其是、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协调统筹,整体推动高职思政课改革。

第一,高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好带头示范作用,走进思政课堂,开设思政类讲座,讲出思政课的政治高度、格局广度和理论深度。

第二,善用各个社会性组织,建构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大思政课”格局。高职思政课建设不仅是学校的大工程,也是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大工程,需要社会各个组织支持和配合。政府部门要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大思政课”建设的系统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各高职院校要主动加强院校与社会组织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院校内各部分之间的统筹安排,确保“大思政课”工作机制在各级的落实。

第三,“大思政课”建设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作为保障。一方面,加强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建立“大思政课”建设的各项经费投入情况和使用状况的制度,确保各项经费的使用合理、合情;另一方面,鼓励自下而上地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校企合作、社会赞助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是核心任务

正所谓“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大思政课”建设的重心是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两个大变局和新时代下,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育人目标不是课堂上讲完了教材上的“道理”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感其情,真学真信真用。

一方面,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大”格局和“大”视野。[7]高职思政课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关键主体”,善于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视角辩证地认识问题,善于关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内容深入地分析问题,从而使深奥难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书本上的文字变得鲜活,让高大上的学理有人间烟火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善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铭记苦难而辉煌的历史,感恩不懈奋斗的美好生活,让思政课传承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力度。

另一方面,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创新创造“大”能力。新时代讲好“大思政课”,高职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贴近学生,重在创新创造。一是内容解读创新。教材上的基本理论注重逻辑性、普遍适用性,要让高职学生听得进、喜欢听,必须转换解读思路,善于运用网络话语、学生话语等表达,让教材内容有血有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是把握现实的方式创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善用“大思政课”,高职思政课教师自己必须先积极主动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等,走进现实、了解现实。只有教师对社会现实有了真实了解,才能自觉将最真实最鲜活的生动现实融入高职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中国国情,感受伟大真理的指导意义,真正增强思政课的效度和信度,提升高职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用好用活各种资源是关键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逐步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

“大思政课”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把课前、课中、课后视为整体,实现课堂教学、云端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全面推动高职思政课高质量改革。

首先,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发挥好新技术的作用。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实质是优势互补。高职院校应综合运用慕课、微课、雨课堂等新平台新技术,通过发布学习任务、设置评论留言等方式与手段助力思政课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此外,高职院校应善于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以沉浸式和交互式体验将理论知识具象化、生动化,使教与学共同走向生动。

其次,注重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发挥好社会资源的作用。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到田间地头、企业工矿、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开展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传统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目睹时代变迁、感受中国发展,在体验中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真正提升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

四、结语

高职院校思政课多年的改革经验表明,“大思政课”建设是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抓住机会,以建设“大思政课”为契机,制定好切实有效的机制体制,发挥好教师的关键主体作用,利用好社会各大优质资源,坚持“八个相统一”,真正提升高职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理解社会现实的能力。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