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尿路造影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价值研究
2023-11-24高冠枭于生龙佟靖雯马天虹
高冠枭,于生龙 ,佟靖雯,马天虹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3.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4.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影像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多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及多囊肾等引起梗阻性症状,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的剧烈刺激感,急性发作时还会发生排尿障碍等相关症状,而不同病因导致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症状存在差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准确识别和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病因尤为关键。传统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检查方法多为磁共振尿路成像(MRU)、静脉尿路成像(IVU)等,然而由于泌尿系统的所有器官位于腹膜后,泌尿系统无法被完整显示,容易对各种微小病灶发生漏诊,从而阳性率不高,导致无法达到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目的[1]。近年来随着CT 尿路造影(CTU)的出现,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这种技术来检测和治疗尿路疾病,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CTU 的优势表现为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使病灶的表现更加细致,不仅可以精确地识别病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还可以有效避免邻近结构和肠内容物干扰,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技术,CTU 为患者提供一种高效能、无损伤的理想诊断方法[2]。本研究探讨CTU 影像诊断方法用于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00 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中男性116 例,女性84 例;年龄21~76 岁,平均年龄(49.68±9.21)岁;病因:泌尿系结核20 例,泌尿系结石60 例,输尿管肿瘤12 例,输尿管囊肿6 例,输尿管炎性狭窄18 例,盂管处狭窄26 例,肾盂癌15 例,肾癌2 例,泌尿系先天畸形10 例,肾萎缩15 例,肾囊肿16 例。本研究经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76 岁;②经病理检查证实患有上尿路梗阻;③临床提示肾功能良好者;④碘过敏反应检测结果为阴性。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②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
1.2 检查方法①CTU 检查:所有患者均空腹进行检查,并在检查前半小时饮水1 000 mL,采用64 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Sensation n 64)进行扫描,覆盖从肾脏到耻骨联合的全部区域,以仰卧姿势完成。先对肾脏和膀胱的表层结构进行常规平面扫描,参数设置:电压120 kV,电流450 mA,螺距为1.375 mm,从肾脏上极平面扫描至膀胱下极平面,使用压力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69,规格:按碘(I)计75 mL∶22.5 g]约50 mL,速率3.5 mL/s,延时25 s 后皮质期进行扫描,1 min 后髓质期扫描,常规延时30 min 后排泌期扫描。将各期图像分解为0.625 mm 的层厚,并将其传输到GEADW4.4 工作站,分别采用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重建技术(VRT)进行三维后处理。②IVU 检查:造影前3 d 进行碘过敏实验,若结果呈阳性,则不参与此次检查。此外,造影前2~3 d 应避免食用易产生气体和多余渣滓的食物,并且严格禁止使用含铋和含重金属的药物。检查前3 h 内不能饮水及进流质食物。采用静脉显影仪(上海沫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VV-100),患者取平卧位,在脐孔两侧放置两个椭圆形压迫器,用连接血压计的脐带覆盖,然后收紧压迫带,压阻两侧的输尿管通道。局部消毒、穿刺后,缓慢注入40 mL 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西安汉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59,规格:1 mL∶0.3 g)后给气囊充气并加压至80~100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于注药后5、10、15 min 摄片,显影满意后,取下腹压带,摄全尿路片。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显影结果。造影剂充盈良好,能清晰显示肾盂、肾盏、输尿管轮廓为优;造影剂基本充盈,基本能分辨肾盂、肾盏、输尿管轮廓为良;没有显影,不能显示上尿路的完整轮廓为差[3]。②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位、定性符合率。③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价值。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显影结果比较CTU 检查显影结果优于IV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显影结果比较[例(%)]
2.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位、定性符合率比较CTU 检查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00%,高于IVU 的7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3,P<0.05);CTU检查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7.00%,高于IVU 检查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17,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位、定性符合率比较[例(%)]
2.3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价值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结果,见表3。经一致性分析证实,CTU 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IV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结果(例)
表4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一致性分析
3 讨论
泌尿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系统之一,人体每天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身体代谢的各种废物和毒素,而尿路梗阻等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尿液排泄受阻,进而会导致肾功能及肾实质受损,进一步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功能障碍[4]。临床用于诊断泌尿系疾病病因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影像检查,其是指通过各种影像设备进行人体成像,从而帮助诊断疾病。IVU 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IVU 检查时需要对患者腹部施加压力,难以对输尿管进行完整显示,并且由于密度分辨率低,较难显示部分病变,如小肿瘤和阴性结石等[5]。CTU 可以准确地展现尿路梗阻的形态结构,同时保证在进行大范围扫描的过程中兼顾扫描的厚度,可结合二维、三维的图像处理,并且3D 重建图像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疾病的状况,极大地增强了检测的灵活性与准确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CTU 检查显影结果优于IVU,表明CTU 能够清晰显示肾盂、肾盏、输尿管轮廓。CTU 作为泌尿系影像学诊断的新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检查方法是通过将造影剂注射入静脉,使其填充在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然后通过多层螺旋CT 进行快速连续的体积扫描,在三维重建前将获得的原始图像经过计算机处理,以获得整个泌尿系统三维图像的成像技术[7]。在临床诊断中,CTU 提高了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率。CTU 可以通过强大的容积扫描技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3D 重建[8]。本研究结果显示,CTU 检查对各种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于IVU,上尿路梗阻患者经CTU 检查,各段输尿管,包括狭窄段部分、长度、形态,均清楚显示。对于上尿路先天性畸形,CTU 显示输尿管梗阻端的管腔突然变狭窄,梗阻下方的输尿管不易显示,并且梗阻上方的输尿管出现明显扩张[9]。本组10 例上尿路先天性畸形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经CTU检查,上尿路结石表现为间接征象,如管腔内有密集阴影和边缘征象,肾盂和输尿管周围有积液,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有水肿。螺旋CT 能够精准判断结石的大小及形状,是由于其可以通过进行薄层扫描,削减呼吸运动对图像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结合仿真内窥镜技术几乎可以发现所有泌尿系统结石[10]。本组泌尿系结石患者60 例、泌尿系结核患者20 例,根据上述特点,均获得明确诊断。输尿管结核狭窄经CTU 检查扫描表现为有移行性,一般边缘光滑,因此可与输尿管肿瘤和先天性狭窄进行鉴别。而输尿管肿瘤在CTU 上表现为上输尿管、肾盂扩张积水,在高密度造影剂的背景下,可以连续显示整个输尿管,进而直观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有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11]。本组12 例输尿管肿瘤、6 例输尿管囊肿、18 例输尿管炎性狭窄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CTU 对于重复肾盂和输尿管的位置、走向能够清晰地显示其图像,从而判断是否产生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12]。此外,CTU 还能够检测出管腔内、管壁和管腔周围的病理改变,进而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发生病变。本组26 例盂管处狭窄、15 例肾盂癌、2 例肾癌、15 例肾萎缩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另经一致性分析证实,CTU 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IVU,分析原因在于CTU 在实际检测中具有较高密度、空间分辨效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断面图像,准确地判断出泌尿系统情况。
综上所述,在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时,CTU能够全方位评价病因的位置、性质及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方法简便,准确率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