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报〉义演文献汇编》编后记

2023-11-23郭常英

寻根 2023年5期
关键词:义演申报整理

《〈申报〉义演文献汇编》8册,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整理,得到国内外学界朋友和专家的鼓励和帮助,得到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院,以及校领导张宝明教授、孙君健教授、王明钦教授等的大力支持,现在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首席专家,在重大项目开题之后,我就有几点思考:一、尽快出版一些报纸文献,满足感兴趣的研究者需要,推动学界对相关问题开展探索和研究。201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及其研究》(郭常英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出版,获得2019年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奖)一书,刊布了一批文献,引起了不少青年研究者的关注和兴趣。二、爱如生—《申报》资料数据库较为普遍,显然该报多数文献相对易得,因此无法将其归于“珍稀文献”。但《申报》记载的各类筹款义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文献应当单独结集出版,既作为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更能推动团队多出研究成果。三、义演文献整理与问题研究都是课题的重点,二者能够相互促进、互为作用,一定有助于重大项目的顺利完成。为了推动课题研究工作,单独出版《〈申报〉义演文献汇编》势在必行。之后,文献整理工作得到学界诸多朋友的关爱与鼓励。这么多年,也正是得到了各位编委的激励、帮助和支持,才有了今天最终出版的圆满结果。

《申报》创刊较早、影响面大,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大报。该报反映的近代义演较为集中且覆盖面较宽,对义演问题颇为关注,呈现出义演发展的脉络和过程。1877年“丁戊奇荒”时期,上海的戏园以“演戏救灾”“醵赀施赈”,《申报》记录了这初始的慈善义演。同时,《申报》更记录了近代不同时期的义演典型事例,特别在抗日战争和无数次自然灾害期间,义演既是抗战筹款的有效武器,也是社会动员的舆论工具。不少戏剧名伶和各行精英,自觉担当义演主力并成为民族艺术的传承者、中西文化交流的担当者;义演形成的社会网络使得文体娱乐风气日盛,近代慈善文化更加丰富;通过参与义演,各类社会人物有了登台亮相的机会……直到1949年《申报》停刊。该报大量记载反映,近代义演不断演变、日益普及,不仅是多样化、多元化和具有普遍性的慈善活动,也是一种显而易见、热闹非凡的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折射出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其中样貌各有不同,值得后人去观察、分析和研究。

70多年间,《申报》义演文献记载几无间断,其中既有上海地区的义演,也有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义演。义演依托多样化的娱乐活动筹款,通过各种传统戏剧、新式游艺会、音乐会、电影义映、广播义播和各类杂艺,还有各类体育赛事,多样化的球技义赛,甚至还有游泳、赛马、拳击等,以动员义捐。由于围绕筹款开展,义演所得资金既为慈善赈灾济贫,也为各类公益事业,在助学助医、修桥铺路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义演活动较多由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号召举办,也有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发起,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义演活动,由许多社会机构合作进行,甚至政府与社会团体联合举办,其中政府官员还非常积极。不同历史时期的义演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在社会灾难面前,还另有一些不轨或刁滑之人以慈善之名标榜自我,而实际却是做秀和欺骗。在专著《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郭常英、岳鹏星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出版,获得2022年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书中,我们虽对近代不同时期的慈善义演进行纵横分析,但时段较长,场景复杂,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希望这部《〈申报〉义演文献汇编》给大家提供更多历史资料,给研究者带来更多灵感,引出学人的新发现和新思考。可以肯定的是,义演不仅有社会贡献,也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不应只注意问题的某一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义演的作用以及影响一定有所不同,它究竟是优是劣,贡献大小,特点和意义如何,都有待学人进一步理性分析、深入探讨、客观认识。

《申报》义演文献的整理始于2019年春,2020年暑期完成初稿,原拟2021年出版。在出版前夕,我约请对汇编情况比较了解的华中师范大学朱英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周秋光教授为该书作序,二位教授高度负责,两篇“书序”很快写好。朱英教授的书序《史料与史学》在《光明日报》2020年3月23日史学版发表。周秋光教授的书序《慈善义演文献史料的价值》在文化名刊《寻根》2021年第1期发表。

为《〈申报〉义演文献汇编》出版筹措经费并不容易。在本文开篇提及的几位河南大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支持下,出版经费最终得到顺利落实。

在筹措经费期间,“文献汇编”处于补充和完善阶段。我多次审视《申报》中与义演相关的诸多文献,首先注意到,其中一些文献并不直接反映义演活动,但却记载了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重要历史关系和变化,或多或少与义演有直接或间接的重要联系。如1935年2月19日,《市府及各界领袖欢送梅兰芳茶会》一则长篇史料,其中仅有梅兰芳发言“刚刚这两天又演了几天义务戏,所以来不及到诸位先生那里去一一的辞行啦”一句,属于涉及义演的内容。但是,梅兰芳访苏是民国时期中苏文化交流和外交事务的大事,所以上海市市长吴铁城、苏联驻华代办兼上海总领事司皮礼瓦尼克、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国民党中央委员李石曾、上海市商会主席余佐庭、上海市绅商领袖王晓籁、虞洽卿,均认为梅兰芳此行能将我国固有艺术宣扬国外,沟通国际文化,以促进中苏两国邦交。类似文献,经过仔细甄别并慎重收录。其次注意到,大量广告文献中隐匿了较多义演信息,多少会有重复。这些内容反映各类文体娱乐及各界知名人士与义演资金筹募的情况,数量很大,体现出义演活动的普遍性与影响面。所以,对其中稍有重复但并非完全重复的不同文献也选择性收录,以期更好地反映历史面貌。与此同时,若让学界对文献有全面了解,还要重视文献的全面性,之后补充隐匿在角落的义演文献。补充遗漏文献及相关广告非常有必要,必然增加工作时日,因而出版事宜只好放缓。最后,出版历史文献对准确性要求很高,因此,对文字和内容都要准确把握,全面复核,无有遗误。在这一过程中,也曾遇到很多并非简单判断就能准确核定的问题,我们不厌其烦,坚持标准,反复核校,直到问题解决。就这样,我们用时间换质量,力争做到更加精细,更加严谨。最终使勘误补缺有序推进,全面复核较好完成。

河南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特别是文科基础教育和文献积累。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和数据库资源相对丰富,为团队的文献搜集整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爱如生—《申报》数据库是一个具备搜检条件的数据库,为搜集整理文献工作提供了便利。然而,无奈该数据库准备工作显得非常粗糙,文字录入有太多疏漏和错误。在早期从事研究时,我就发现其中的很多问题,并为此追根寻源找其技术人员沟通情况。但是,数据库已有问题无法自行解决,只有我们自己在整理文献时仔细严格核查、一一校对。我也提醒参与工作者细心鉴别、精心整理。实践可知,采纳数据库中的文献,并非那么简单方便、可以轻松引用。

文献搜集整理与汇编工作,前后耗时近四年。初稿完成后,复核工作也在按部就班进行。我要求每一位参与者耐心详查、辨别正误。大家从图片积累、选择,再到文字录入、校对,力求无缺失、不遗漏。在实际操作中,各位还要对这大量文献进行精心选择,同时还要狠心删除一些边缘史料。因为发现其中不仅问题多错误多的不少资料使我们的工作量倍增。其中有些看似有价值的资料,对照了文档中的上下文内容,但错得离谱。此外,还有字句差三落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张冠李戴的情况,复审的工作量非常大。

同时,《申报》虽然已经制成了电子版数据库,然而旧报纸存在的印刷模糊、保存不当问题依然存在,辨识文字有很多困难。大家搜集的海量文字、图片,都要逐字一一核对,针对诸多不懂的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和不了解的历史人物,都要在复核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辨别真伪。鉴别文字任务非常繁重,核查文字进展艰难……每一位参与者都会从中深悟到“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道理,也切身感受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几年来,团队青年教师及硕博研究生全力投入,大家非常辛苦……好在我们改变了心态、放缓了步子,使得研究探索与资料整理并行,大家在困境中得到了锻炼,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硕士研究生们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选题,通过整理资料,撰写出有意义的习作,并进入博士学习阶段,他們的一些研究成果一经发表便得到学界的重视与好评;多位博士研究生经历锻炼,已经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底气的高校教师;更有多位博士后和高校青年教师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取得了各级学术基金和课题资助,晋升为副教授或教授。近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成为研究热点和新的学术增长点,与《申报》义演文献整理有直接关系。文献整理的过程是非常枯燥和辛苦的,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每天要坐在电脑前埋头苦干,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注入其中,专心用心加恒心,作为一项事业来奋斗。大家表示,文献整理确实磨人,然而得到了切实锻炼,能取得满意成果,很值得!感谢他们的付出,欣喜他们的成长,祝贺他们的收获!

这部文献汇编共分八个分册,各分册的主编均在高校任教,名单如下:一分册主编张秀丽,历史学博士;二分册主编李爱勇,历史学博士;三分册主编桑慧荣,历史学博士;四分册主编高俊聪,历史学博士;五分册主编贾萌萌,历史学博士;六分册主编岳鹏星,历史学博士;七分册主编宋朝丽,艺术学博士;八分册主编关心,历史学博士。

参与摘录、校对、复核工作,在读博士研究生贡献很大。其中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吉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梁家振、韩星耀、屈霁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慈善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代育雪,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江陈安,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等。还有已经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多位硕士研究生蒋泽航、蔡阳光、光亚新、周磊……

文献汇编的出版,不仅磨炼编者,也磨练编辑。编辑和编者同样辛苦!为了使这套书能早日出版,大家团结协作,有分工有合作,确保编辑质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是一个厚重的工程,《〈申报〉义演文献汇编》作为该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参与工作的成员都经历了资料搜集和问题探索,对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的认识日益熟悉,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值得庆贺!

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是一项很艰辛的工作,尽管整理者、研究者们在这一过程中专注坚守、细查精编,汇编成果成型后又反复核校、勘误补缺,仍难免有失误存在。若此,只有请读者谅解,好在《申报》有案可查,有迹可循。

猜你喜欢

义演申报整理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梅兰芳1934年开封义演及影响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教案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义演十余年,助学百八童
农民工带母亲四处“义演”只为娘快乐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