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促视听内容更好地服务校园

2023-11-23资喻宇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程思政

资喻宇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发展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发展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当前发展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具体方法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视听内容;大德育;大思政;课程思政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国家针对中小学生出台了“双减”“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课程改革”“课后三点半素质教育课堂”等具体举措。如何切实开办有利于强化素质教育提升、促进“减负提质”的“三点半课堂”,开发好更加有效的教育产品,目前已成为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湖南教育电视台依托校园“课后三点半素质教育课堂”渠道,联合相关大、中、小学校,分年级研发“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组织专业师资进入校园,将网络视听内容构成的教育教学教程课件,融入课堂,让中小学生通过观看、分析、讨论、提炼、分享、参与实践等,达到“网络视听促德育”的教育教学目的。全课程的建设,旨在搭建“网络视听+思政育人”的融合课堂体系。在此,笔者以湖南教育电视台相关举措为例,并结合当前融媒体内容生产环境,围绕教育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听德育课程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发展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背景

(一)德育课程,大有可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活起来、火起来”。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①与此同时,校园每门课程“都要护好一段渠、守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要让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實现协同发展,力推“大德育”,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全面深化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出的“双减”“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课程改革”“课后三点半素质教育课堂”等具体举措,旨在更好促成“立德树人”。此刻,如何“更活”“更火”地办好思政课,办好“三点半课堂”,并同时助推更多学科门类的“课程思政”创新发展,是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媒体融合,大有可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要“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积极支持广电机构发挥整体优势和视听特长,运用市场机制加快打造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用户众多、自主可控的新型传播平台,引入多方资源,加强多方合作,面向各类终端,形成强大聚合力引领力”,“深入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和新时代精品工程,从创作生产的源头发力,做精做强做专全媒体内容,不断创新新闻宣传和文艺宣传”。作为教育大省、传媒大省、文化大省,目前湖南全省一盘棋,全面推进“三高四新”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力推高质量发展,并对“素质教育减负提质”“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媒体融合”“凸显文化产业的人民性”“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具体部署。

(三)以网络视听内容服务校园德育课程,大有可为

优秀视听节目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利用优秀视听节目、影视节目助力“五育并举”,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探索搭建“网络视听内容+思政育人”的融合课堂体系,助力建成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融合育人平台,有利于凸显网络视听作品的“育人”效能。网络视听德育课程项目积极发挥教育电视媒体的资源平台优势和视听特长,面向各类课堂终端形成德育主题网络视听产品的强大影响力,能切实提高德育主题网络视听产品的内容持续供给能力,助力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在组织工作中,湖南教育电视台已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构建战略合作,多地均有相关政策文件给予保障,全盘确保项目“扎实进校园、务实推课程、优质出成果”。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分析

(一)国内教育领域

强调思政课要“活起来、火起来”,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对于新时代办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命题,不仅强调了思政课在各个学段的重要性和阶段性要求,也进一步明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合作交流和资源整合,共同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仍需深化。

借助问卷调查、面访等方法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一体化建设思政课的过程中还存在课程目标衔接性不强、教材内容贯通性不够、教师跨学段交流不足、一体化组织管理不畅、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③究其原因,一是当前大中小学的课程目标缺乏整体规划,对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重视度不够;二是教材体系化建设过程中不够深入生动;三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参与一体化的内在积极性不高,一体化的课程理念尚未入脑入心,同时跨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平台有待完善;四是一体化的组织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各学段管理阶段化明显,统筹性协同性有待加强。

为更好促成思政课的多元发展,近年全国各地积极推出了“影视教育”“光影育人”等创新形态的大思政、大德育课程,受到广大中小学生欢迎,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总体上看,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条件保障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经常、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影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张厚萍撰写的《河南中小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通过对河南省50所小学、20所初中、30所高中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当地条件较好的城市或城镇学校毎学期组织一到两次观影活动,大多数的农村学校很少组织,与青少年对影视教育相对较高的诉求相比,目前适合用于“影视教育”的影视作品仍然不足。该调查报告取样全面、分析客观,其反映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分析,目前中小学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小学视听节目教育普及教材欠缺、视听节目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将优秀视听内容与德育紧密结合的思想缺席等方面。④

另外,在融媒体高速发展、小屏霸占大屏、自媒体冲击传统媒体的今天,“媒体融合工程如何更好服务教育事业”,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当前网络视听事业快速发展,大量优秀网络视听内容蓬勃涌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小学办好“大思政课”、开展影视教育工作进一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载体。但从市场层面来看,能直接作用于教育的、能形成系统影响力的、并精准服务于“五育并举”的网络视听融媒体教育產品,总量上还仍旧短缺——更多的是一些停留于学科单科课程的传统教育课件,未能提高到“各学科协同育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系统施教”的高度。通过优秀的校园网络视听内容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是人民所望,亦是时代所需。

(二)国外教育领域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影像的大众教育。这体现在大学纷纷开设电影学、电视传播学等课程,电影电视如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儿童和青少年影视素养的培养上,主要包括政府和行业协会加大对儿童电影及电视节目的扶持力度,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影视教育课程和活动等。⑤以法国为例,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就开展了“媒体教育运动”。法国的电影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任务,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图像认知与感知。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除了培养艺术感知以外,电影教育开始尝试围绕电影的中心思想进行探讨。初中阶段的电影教育则围绕不同科目展开,比如结合艺术史和法语等科目。高中的电影课程属于法国毕业会考内容之一。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和创作的形式,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加深学生对电影领域的了解。⑥相比于欧洲国家,我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力推广和发展。在借鉴“他山之石”经验的基础上,以“三点半课堂”为实现载体,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以影视等视听内容为呈现方式的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将会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之路。

(三)网络视听内容和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5G时代、智能时代的来临,影像表达与文字并驾齐驱,甚至有超越之势。基于图像时代己经到来并且迅猛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与影像认知息息相关,知识学习偏向影像的趋向日渐明显,缺乏影像教育,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站在21世纪大跨步进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影视工作者更要有广阔的视野,不仅要将影视放在艺术的一个领域中看待,更要在认知世界发展规律,在投合新一代人感知世界的习惯方式的基础上来确认影视的价值意义。⑦视听内容具有对受众的独特影响力,视听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的部分,视听内容的形象冲击力、感染力以及想象力,可以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浸润中成长。和文字表达相比,即使不识字也不会影响小朋友观赏视听内容,接受教育。动听欢快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影像,都能够带给孩子们最直接的感观体验,让孩于们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接受教育、体验生活。青少年通过视听的锻炼,能够更快地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并且借助影视扩大他们的视野,培养贴近网络的视觉认知,从而更加贴近现代影像创造的趋势。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更加深入,以智慧黑板为主的设备,在教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DISICEN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国交互大屏市场中,智慧黑板市占率达到95%,智慧黑板的普及与运用为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信息化教育装备的变革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师生们在享受多元化、信息化教学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于影视的认知、视听的赏析、媒介的素养,以及“更活”“更火”的思政课程提出了新的需求。此时此刻,我们开办的“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则恰恰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凸显网络视听内容的“育人”效能,打造影视教育新标杆。

三、发展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积极意义

(一)以“媒体融合”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建起的“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融合育人平台”

该项目旨在积极发挥教育电视媒体的资源平台优势和视听内容特长,面向校园人群和各类校园课堂终端,形成德育主题网络视听产品的强大影响力,并切实提高网络视听德育内容的持续供给能力,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从生产源头发力,做精做强做专“教育全媒体”内容,不断创新素质教育形式,切实助推融媒体深耕校园、服务进校园,办好多元化思政课,全力提升文化产业的育人本领。

(二)有利于助推更多学科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将围绕“大德育”进行教育教学,以视听内容为呈现方式,厚植包含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励志教育、亲情教育、养成教育、科普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耕读教育、传统教育、环保教育等方方面面内容。其依托课堂实施观看、分析、讨论、提炼、分享、参与实践等具体教学手段,引导中小学生通过网络视听内容获取向上向善的教育力量,养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分析批判能力、参与网络世界动手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切实提高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综合素养,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助推中小学影视教育规范化、常态化、体系化

当下中小学影视教育机制并不健全,内容设定、教材研发、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是无法实现影视育人的根本目的。通过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统筹深入开展,将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发汇编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教材,培养专业师资团队,设置全面立体的教育教学计划,丰富研学及拓展活动等,有助于实现中小学影视教育规范化、常态化、体系化。

(四)深化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工作的创新举措

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内容建设,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在实施路径上,提出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立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校园网络视听德育工作机制,促成中小学生视听教育活动时间得到落实,让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优秀视听内容得到充分保障,形成校园影视教育的浓厚氛围。

(五)助力其他文化产品的发展

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普及和推广,还将更好地激活电影、电视剧、微电影、短视频、印刷、出版、版权运营、动画、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文学、VR、AR虚拟内容等诸多文化产品与校园的关联,更好凸显文化产业育人效能的同时,也直接助力更多文化产品的发展,赢得校园市场,促成产业闭环。以微电影短视频为例:2010年,湖南教育电视台就率先在全国推出“校园微电影”活动,并以此成功打造“校园文创+网络育人”内容体系,常年主导承办湖南省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大赛、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短视频大赛等赛事,省内全部高校、外省50多所高校、省内200多所中小学都已进入湖南教育电视台主导的校园网络视听内容共建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每年湖南教育电视台指导产出微电影超1000部,总计时长超5000分钟。在本项目中,精品校园网络视听内容,还将以“课程素材”进行二轮输出,在中小学德育课堂出现,以此让“身边的精品影响身边的人”,同步助推校园网络视听内容成果的更好传播输出,促成完整的产业闭环。

四、当前发展网络视听德育课程的具体方法建议

(一)统筹推进,分年级进行具体研发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课程将以学校为单位,量身定制每个学校的具体特色,按阶梯分年级段进行,鼓励引导学生通过课程持续开展联系学习、延伸学习、实践创作、活动竞演。可以结合具体班级,建立具体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多元艺术实践活动,尤其注重面向中高年级以上学生开展竞演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德育情境实践中感受网络视听内容魅力,提升审美意识,创美能力,获得德育层面的“大美”提升。现阶段,可具体设定基础课程、研学实践课程两部分内容。

基础课程是指将具有正规版权的各类网络视听產品进行教材课件汇编(含影视、微电影、短视频、动画片、音乐、音乐电视、文学、VR/AR虚拟内容等),由专业师资团队担任课程教师,每学期在课程开办学校开设若干次“网络视听德育课”(基础课程),每次1课时,每课时90分钟。研学实践课程是指组织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每学期开设校内外研学实践课4-8次,每次1课时,每课时120-240分钟。相关课程内容按年级分层次开设(不同难易等级),如:指导每名学生参与完成1部网络视听作品的基本创作制作动手实践;组织学生及其家长老师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并以“家校共育”模式,针对游历地点,组织1次主题网络视听内容创作分享;带领学生前往专业网络视听内容创制机构参观学习,以校为单位,每期策划摄制1部精品微电影作品。

(二)广泛联动,坚持创新,凸显育人效能

首先是强化对网络视听德育课件教材的制作开发。开发以大德育为主题的、以网络视听内容为主要素材的、适应现代青少年学习观看兴趣的精品网络视听德育课件教材(含线上微课、电子读物等)。其次是举办“网络育人”主题赛事和周边活动,如推出“花儿朵朵向太阳——青少年网络才艺素质养成展演”“亲子德育主题网络视听创作分享大会”等,促成形式更加多元。另外就是联动全国更多省份地区的教育电视媒体,联合建起“校园网络视听德育课程融合育人平台”,积极发挥教育电视媒体的资源平台优势和视听内容特长,面向校园人群和各类校园课堂终端,形成德育主题网络视听产品的强大影响力,不断创新课程形式,切实助推融媒体深耕校园、服务校园,凸显育人效能。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②石书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河北共产党员网,http://www.hebgcdy.com/ztbd/system/2022/03/01/030558360.shtml,2022年3月3日。

③刘梦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张厚萍:《河南中小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

⑤穆童、陈小晓:《中欧比较视野下的中小学影视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7期。

⑥马鹏程、王春桥:《法国电影教育:全民“电影人”》,《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29日。

⑦周星:《青少年影视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实施路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作者系湖南教育电视台副总监、融媒体节目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韩勇】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