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传播之变
2023-11-23安平
安平
【内容摘要】新闻教育是新闻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媒介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发的智能传播变革了新闻传播业态和新闻传播教育生态,使新闻传播和新闻教育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本文总结了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业态之变和新闻教育生态之变,并提出了当下新闻教育改革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智能传播;新闻教育;改革
智能传播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5G通信等新技术重构了新闻生产与信息传播流程,强力推动新闻传播业态和新闻教育生态发生变革,对新闻工作者的素养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也成为新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新闻人才培养技能单一、融合能力不足、新闻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被日益凸显,诸如缺乏理论支撑的媒介融合教育、无法落实的融媒体实训以及适应智能传播的新师资匮乏、信息和新闻边界模糊造成的教学过程认知混淆等等,①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新闻学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全媒体新闻工作者。由于技术的强力驱动,工具导向的倡导实用性和大众化教育的传统新闻教育理念,正在向创造导向的个性化培养多元人才和激发面向人机竞争合作、具备创造力的新闻教育理念转变。②处于变局中的新闻教育,要积极应对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业态之变和新闻教育生态之变:既要满足新闻行业期待,也要满足高等教育要求。
一、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业态之变
当人工智能技术强势进入新闻媒体行业,新闻生产中的线索发现、信息采集、新闻采写和分发、效果反馈等环节,将被重新塑造。
(一)传播技术之变
人工智能③在新闻媒体行业的应用,本身就是一场技术革命。早在2015年11月7日,新华社的编辑记者们就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同事——第一位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经过新华社技术部门持续不断地迭代开发,“快笔小新”能用“无数个分身”同时在多个现场提供新闻报道,能够根据各业务板块的需求定制发稿模板、数据自动抓取、稿件生成和各业务部门稿件编审签发,其写稿流程高效迅捷,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加工、自动写稿、编辑签发四个环节,原来编辑记者用15-30分钟时间完成的稿件,“快笔小新”只要3-5秒钟,强大的“写稿”能力和7×24小时不眠不休的工作状态,极大地降低了编辑记者的工作强度,提升了新闻信息的生成能力和发稿时效性,让编辑记者从基础数据信息的采写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用于采写深度分析稿件。④在2023年6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前沿探索:数字时代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国际学术论坛上,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举例说一家电视台做出的5G智慧电台,用5分钟就可以生成一个为用户量身定制的广播台,而且可以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停地给用户发信息。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一次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了证明。
(二)传播结构之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媒体行业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新闻采编效率,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编发流程,特别是对海量数据的抓取、整理和对复杂新闻的采写,如财经新闻和体育新闻等,人工智能采写快速精准,尽显优势,创新了新闻采编结构。而在新闻播报领域,AI主播也使得新闻播报更加灵活。2018年以来,已经有AI虚拟主播“康晓辉”亮相央视《直播长江》特别节目,基于金话筒主持人王冠声音复刻的“央小广”出现在央广《中国聲音中国年》特别节目,以及杭州电台联合讯飞智声打造虚拟主播“小西”上线杭州电台、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与科大讯飞共同打造推出长江日报AI虚拟主播“小晴”和“小江”等等,一改往日的严肃面孔。如果与人工主播联合出镜,虚拟主播则更加新奇生动,令人耳目一新,且成本低廉,创新了新闻播报结构。智能传播目前已经为新闻媒体行业带来很多的创新和进步——根据数据分析和人类编辑的指导,自动生成新闻报道,高效、准确、有价值的智能写作机器人,正在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⑥
(三)传播伦理之变
传统的新闻传播,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核心,其主导作用贯穿了采编播的全部环节。从采访、写作、编辑播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采编人员把关,责任重大,工作任务量大,但是随着智能机器人编辑记者和众多AI主播的出现,为新闻采编人员分担了大量的基础又复杂的工作,为新闻工作者减轻了负担,从烦琐任务中脱身出来。但是同时,在“机进人退”之下,新闻工作者将只能选择在智能机器不擅长的高级领域,如实地采访和调查、深度报道、人文关怀、写作风格多变以及人类独有的想象力等方面占据一席之地。即当“专业传播者”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新闻传播发生了结构性转变——智能技术发现并发掘线索,自动生产新闻,依托算法技术分发和推荐至用户终端,其所产生的传播伦理之变,将涉及从新闻职业伦理到智媒信息伦理、从新闻伦理原则到媒介技术原则、从公共传播伦理到交互责任伦理等方面。⑦同时,智能传播时代的全能型人才需求,也加速并夯实了这一伦理之变,对数据识别和鉴别、挖掘和运用的能力,正在成为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人才的必备素养。
二、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生态之变
人才是新闻传播业的核心资源。智能传播时代,尤其需要能够生产优质内容的采编人才,当用户深度参与信息传播,机器生产入局,海量信息就迫切需求专业内容审核人才,智能传播的新业态催生了新人才需求,⑧也引发了新闻教育生态之变。
(一)新技能之变
智能传播是新技能。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1.0”);2018年10月再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2.0”),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大主题。2.0比1.0的要求更高、任务更实、责任更重,⑨并将“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转变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能够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⑩从全媒体到全媒化,再到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新闻媒体,智能传播被应用于新闻传播的全部流程,智能传播下的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更加具体,对传播新技能的要求更高,人机协作将会是未来新闻生产的主体,但懂技术的新闻人才却非常匮乏。新闻教育还未兼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学,个别院校已经意识到技术对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当前,传统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具有传统采编播技能的新闻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不能适应媒体的需求,而且这种不满足、不适应,已经被当下新闻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证明(至少是原因之一),缺乏智能传播技术的新闻学子亟须通过跨学科整合,不断完善新技能,增强新闻传播的创新创优实力。
(二)新课程之变
新技能催生新课程。当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新闻教育,已经与智能传播时代严重脱节。一方面是专业教材陈旧,内容基本服务纸媒,忽视了业界发展;另一方面是教学模式基本沿袭传统,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很少选择毕业作品(毕业设计),有组织有计划地到媒体实习机会不多。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新课程内容应向“懂技术、懂用户、懂业态、懂产品”的人才培养要求调整,紧跟时代发展,重构课程体系,打造智能传播新课程群,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优素质。即掌握人工智能的本质,成为拥有“人类思维”的群体,灵活运用知识、技能,面对技术进步和推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出我们身而为人的天生优势,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作为自己可以掌控的工具而非被它们所奴役。培养出适合现代中国的全面型新闻传播人才。
(三)新教师之变
新技能和新课程要求有新教师。新闻教育不仅需要理论课教师,更需要实践课教师,而实践课教师的最佳选择是在新闻传播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编辑记者、工程技术人员。但是由于各新闻传播院系对智能传播技术的关注不尽相同,业界教师进入教育体系困难重重,现有的新闻传播教师又普遍欠缺智能传播技术素养,致使新闻传播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远远落后于智能传播时代。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对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技术缺乏正确认识的积极性和动力,使得智能传播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传媒行业需要的是高素质、能力全面的媒体人,而不是对新闻传播学知识与技能掌握不足的从业者,学生们学不到新闻一线所需的技能,就无法适应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采编播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毕业即失业,或者非本专业就业。新闻学作为“新文科中的工科专业”,重技术,重实践,文理兼招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背景和理工科潜质,但是新闻传播学教师主要还是人文社科出身(也有个别教师出身于教育技术专业),这种情况也影响了智能传播技术的传授。
三、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新闻教育既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大需求,又适逢智能传播带来技术挑战,需要进一步适应新环境、新需求,正面应对“教育理念遭遇冲击”“人才培养”“供需不对称”“师资水平现‘马太效应’”,硬件环境面临升级等问题,否则新闻传播“人才”难与社会需求接轨。
(一)顺应新趋势,确立人才培养新目标
确立智能传播的人才培养目标。媒介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新闻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科技、面向未来,主动应对智能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智能传播生态中积极推动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评价整体创新。智能传播时代的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均与传统媒体时代的要求不同,要扬长避短,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和科学素质,如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定期开设了“人文社科讲座”,邀请校内外中文、法律、历史等学科专家,为新闻学子开阔人文社科视野,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养成挖掘新闻事实内在价值的能力和深度报道的写作编辑能力;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国际发展方向,特别是智能传播新媒体业务,注重培养德才兼备、一专多能,既是“专家”又是“杂家”的复合型新媒体人才,即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新闻采编知识和技能,具备完善的知识架构,更要掌握先进的传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具备新技术、新思维,能够与智慧机器进行合作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完善新教学理念下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适应2.0的要求,应对智能传播对新闻媒体行业的颠覆性冲击,新时代的新闻教育要培养符合智能传播要求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必须打破媒介介质建构的传统专业分类,在新培养方案中要树立起新媒体、智能传播和专业融合发展理念,减少必修课学分比重,开设跨学科课程,构建跨学科联合培养机制,积极推进校际合作,完善课程互认、学分互认;完善新闻学子的知识结构,设置“新闻+X”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积极推进“新闻+相关专业”的双学位制度,进一步塑造“新闻+X”复合型人才,引领新闻学子顺应、适应智能传播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跟进新实践,强化校媒合作新机制
新闻媒体进入新闻教育。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媒体和学院的各类新媒体账号已经完全实现了与社会对接,如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的“一报一刊一台一官微”,吸纳了大批学子参与,其传播效果可以被市场检验,一般的实习实践在校园内即可以完成。新闻传播专业是强实践性专业,新闻媒体平台特别是主流媒体平台的实战支持,将决定新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提出“部校共建”及“校媒协同”,目的就是推动政府、媒体等优势资源参与新闻专业教学实践。因此新闻媒体作为新闻实战的平台,更是新闻人才培养的合作者,要进一步强化新闻教育与新闻媒体的深度关联——共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负责,双方共享新闻教育资源和新闻媒体资源,以高校课堂和媒体平台的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互补和互相支撑,即新闻媒体不仅要参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制定,也要参与协同育人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流程,同时在“新闻實战”中验证新闻人才培养的效果。
行业标准融入育人环节。新闻专业教育的效果,最终取决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新闻应用学科的专业教育与新闻业界的联系紧密,受业界影响明显。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新闻业是智能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所以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必须和新闻行业的发展同向同行,不仅需要新闻媒体共同参与,更需要将新闻媒体的行业标准融入育人环节——智能传播时代的技术标准、科技手段和智能传播规律,是当下新闻学子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将行业标准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中,将智能传播平台融入协同育人机制,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流程,有助于使“行业标准”成为高校和媒体协同育人的价值共识,目的就是推动专业教学和新闻行业需求无缝衔接,培养新闻学子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素养,迎接智能传播新时代。
(三)满足新需求,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
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教学要紧跟时代需求、求新求变,新课程体系能否满足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是检验新课程优化与否的关键——既要强调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与写作机器人不同的人情、人性、人格)和精湛的采编播专业知识,也要增加科技类课程比例,突出计算机理论与实践、大数据等新专业知识,增设与新技术、新方法相关的课程,如数据新闻、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融合新闻学、大数据与舆情分析、网络内容生产、智能传播实践、数据挖掘等智能技术课程等。新课程开发还需要特别注意学科架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因为无论智能传播如何“智能”,人始终是新闻传播的主导者,分析思考能力、深度报道能力、网络评论能力,以及至关重要的新闻职业道德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建设智能传播师资。传统的新闻教育多局限于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严重滞后于现实新闻业发展,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进步。这与不合理的、先天不足的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相关,最突出的是理论课程教师多,实务课程教师少。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专业教师,要有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刻认知,一方面是开展媒介技术培訓,组织教师学习智能传播新技术,加强高校新闻教师与媒体编辑记者、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智能传播能力,主动适应智能传播时代的新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是积极引进能够充分运用智能传播技术的媒体人,引进拥有计算机、大数据等理工科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充实新闻专业师资队伍,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实践型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强化懂技术、懂传播的新闻实践型师资建设。
四、结语
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媒体行业的发展格局,也重新定义了新闻传播教育。关于“人工智能给教育业带来了冲击,这个时代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该怎么办?”陈昌凤教授认为,对教育来说,第一是要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制,可以利用它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第二是新闻教育需要进行更重要的思维训练,这种以价值判断为主要方向的思维训练是我们特别重要的研究方向;第三是提升媒体人的专业度,深层次智能拥有的知识有“众包式”的特点,无法“术业有专攻”,一旦我们更专业了,就会优于它。因此,当“媒体融合”“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国家传播实践中重要的时代命题,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闻教育,就必须要关注新闻传播新技术的发展,积极应对新闻传播业态之变,理解人工智能,强化价值判断,提升有别于智能机器人的新闻专业度。同时,还要以传统的新闻理论教学为根基,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在完成专业认同、职业认同和政治认同中,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实践型人才培养和专业化人才培养,使具有人文素养和智能化思维、智能传播能力的融合型新闻人才,担当起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价值引领者的重任。既要满足行业期待,也要满足高等教育要求,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①刘淏:《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教育的重构》,《传媒》2020年第8期。
②王欢妮:《变量与驱动:智能技术对新闻教育的影响》,《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
③人工智能(AI)首次提出于1956年8月美国汉诺斯小镇达特茅斯学院的学术讨论会。60多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凭借机器学习、大数据、认知系统等高科技,并在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合中创造了“人造劳动者”,不眠不休地在混乱而复杂的环境中替代了人类工作。自从人工智能进入传媒业后,“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报道者”,传媒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运行方式等发生了深刻变革。
④钟盈炯:《“快笔小新”:新华社第一位机器人记者》,《传媒评论》2017年第9期。
⑤李瑞璇:《专家学者探讨数字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中国青年报》2023年7月1日。
⑥《智能写作机器人助力新闻媒体,2023震撼来袭!》,搜狐网,https://roll.sohu.com/a/692304837_121677342,2023年9月25日。
⑦顾理平、俞立根:《具体困境与整体困境:智媒时代的传播伦理变革与研究转向》,《传媒观察》2022年第2期。
⑧简承渊、冯思潮:《智能传播时代全媒体人才职业素养提升》,《中国出版》2021年第12期。
⑨石磊:《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从1.0到2.0》,《青年记者》2019年第1期。
⑩《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2018年10月8日。
陈昌凤、石泽:《价值嵌入与算法思维:智能时代如何做新闻》,《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1期。
赵双阁、牛文静:《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教育反思与重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年第3期。
李觅:《智能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困境与应对》,《中国传媒科技》2018年第3期。
周庆安、匡恺:《人工智能冲击下新闻传播教育的认同构建》,《青年记者》2023年第2期。
(作者系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韩勇】
*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改项目“校共建视域下新闻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思政整体性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JG20222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