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学视域下农村短视频研究的知识图谱

2023-11-23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爬梳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学术场域、关键议题与演进脉络。研究发现,自2017年起,农村短视频研究受到知名学者、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关注,相关研究集中于李子柒、乡村振兴、乡村青年和乡村传播等关键议题。以2019年为界,农村短视频研究进入纵向延伸既有话题与追踪解读新兴现象并举的新阶段。对于农村短视频研究的未来而言,多方协同共构研究共同体和探索“以中国为方法”构建本土化理论,依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农村短视频;CiteSpace;乡村振兴;乡村传播

短视频时代的来临使城乡二元话语模式下相对弱势的乡土中国获得了“复魅”的机会。大量流动于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影像将乡土中国数据化和可视化为超越地方实体的“在世存有”,编织出现实再现和艺术加工相交织的乡村画卷。这类以乡土中国为表现对象的短视频被冠以农村短视频、乡村短视频、“三農”短视频等多种称谓(本文统称“农村短视频”),自2017年起成为学术研究考察的对象。那么,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学术场域呈现出何种面貌?关键议题如何分布?研究焦点如何变化?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对上述问题予以回应。

一、文献综述

CiteSpace作为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工具,近年来被引介至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在网络传播领域,有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互联网治理25年的学术场域与研究脉络①;在国际传播领域,有研究通过可视化数据的整理,展示近十年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发展与趋势②;在视听传播领域,有研究比较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这一主题在研究起源、研究热点方面的差异,继而提出中外学术界未来研究的共性趋势。③这些学术实践在助力本文廓清研究思路、理顺研究框架的同时,亦为本文研究的合法性提供佐证,研究成果具有可信度。

进一步梳理显示,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回顾农村短视频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农村短视频仅在以短视频、网络视频等上位概念为研究对象的综述文章中,作为一个子议题偶被提及,代表性成果是刊发于2022年第5期《新闻春秋》的《中国网络视频的研究脉络与热点议题(1996-2021)》④。相较之下,多数关于农村短视频研究的阶段性爬梳是经由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完成的。它们以背景资料的形式散落于学位论文,对本文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整体而言,学界对农村短视频的回顾性研究重视不足。学者们紧跟变动不居的现实,延伸研究话题,拓展研究边界,当然是重要且必须的。然而,对研究“来时路”的阶段性回溯亦不可或缺。这既有助于把握学术研究整体情况,寻觅研究盲区;又可借助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反观农村短视频生产传播的社会意义与存在问题,为乡土中国的影像生产提供指导。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短视频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论文作文献计量学分析。数据获取的方法是2022年12月25日,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农村短视频、乡村短视频、“三农”短视频为主题,以新闻与传媒为学科来源进行检索,初步获取861篇文献。研究者对文献逐条核查,剔除导读、观点摘编等不属于学术论文的部分以及缺少作者字段的文献,剩余的844篇文献构成了本文的数据样本。

将数据样本导入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的参数设置如下:时间切片(Time Slicing)为2017-2022年,时间分区(Years Per Slice)为一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依照研究需要分别选择关键词(Keyword)、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

三、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学术场域

学术场域由核心作者、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等要素构成,对学术场域的爬梳为审视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学界关注度提供了抓手。

(一)作者分布与合作网络

在844篇文献中,共产生了1196名作者。依据衡量研究人员科研产出水平的洛特卡定律:“在一个学科中,只写1篇论文的作者占全体作者的60%;写N篇论文的作者约为写1篇论文作者的1/N2。”⑤以此为参照,在农村短视频研究领域,有1117人只写过1篇文章,占作者总数的93.4%;发表2-6篇文章的作者人数分别为70人、5人、1人、2人和1人。由此可见,农村短视频研究领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核心研究者,整体科研产出水平仍有上升空间。

将以第一作者和独立作者身份发表3篇及以上期刊论文的研究者定义为核心研究者,共有7人符合要求(如表1所示)。他们共发表了29篇文献,占发文总量的3.4%。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周孟杰以6篇发文量位列第一,其研究旨趣在于透视乡村青年的媒介展演⑥与赋权机制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栾轶玫、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赵红勋分别以5篇发文量紧随其后。前者研究围绕乡村女性展开,代表性论文包括《中国乡村女性短视频的自我呈现与话语实践》《乡村女性短视频话语实践中的束缚与合谋》等;后者研究则涉及乡村短视频对媒介记忆的书写⑧等议题。

在作者合作网络方面,有353篇论文系合著论文,合著率达41.8%,说明相当数量的合作团队已经形成。然而,这些学术合作在持续性和稳定度上表现欠佳——通过对作者的共现分析可知,农村短视频研究领域的作者合作网络密度较低(Density=0.0009),整体网络结构松散,子网络规模小、节点少。规模较大的2个子网络分别以周孟杰、赵红勋为网络中心点,对应的节点数为9个和4个(如图1所示)。

(二)科研机构分布

发文量为7篇及以上的科研机构(以第一署名单位计)共有9家,机构名称及对应的发文篇数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12)、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1)、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9)、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9)、河北传媒学院(8)、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8)、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7)和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9所科研机构共发表79篇文章,占本次样本总量的9.4%。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5)、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5)等知名科研机构的发文量亦位居前列。这无不表明,农村短视频研究已受到国内实力较强的一批科研机构的关注。

进一步地,机构共现图谱显示,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中心,一些跨机构的合作交流正在兴起。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但整体而言,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弱(Density=0.0007),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学术共同体。

(三)期刊分布

期刊是研究者展示最新思考成果、交流借鉴的平台。通过对844篇论文所刊登期刊的频次排序,位列前10名的核心期刊(来源类别含北大核心和CSSCI)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青年记者》是刊发农村短视频研究论文最多的期刊(20篇);《电视研究》(13篇)、《新闻爱好者》(12篇)、《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1篇)、《当代电视》(10篇)位列發文量第2~5名。

考虑到每个期刊的发文量存在差异,本文统计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25日上述10种期刊的发文总量,据此计算农村短视频研究论文占期刊发文量的比重。结果显示,《新闻与传播评论》刊登比例最高,占刊文总数的1.57%;其次是《电视研究》(0.56%)和《传媒观察》(0.54%)。

结合CNKI提供的2022年度期刊复合影响因子(见表2),《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3.261)、《新闻与传播评论》(2.281)等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均在前10名之列,这说明农村短视频研究已受到新闻传播学领域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关注。

四、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关键议题

图2是以关键词词频为基础,利用CiteSpace生成的2017—2022年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中节点数为294个,连线687条,密度为0.016。节点字号大小表征的是关键词频次的高低,字号越大说明频次越高;节点间的连线标识的是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越多则强度越大。

表3呈现了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的前12个高频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高频词可用以反映农村短视频研究领域的热度情况,按频次排序,前5名依次为短视频(428)、乡村振兴(155)、李子柒(43)、新媒体(41)和抖音(40)。中心度这一指标衡量的是某一节点在共现网络中作为媒介者的能力,高中心度关键词意味着它在网络中处于关键节点的位置。在农村短视频研究领域,大部分高中心度关键词也是高频词,仅有个别例外。例如,营销策略(中心度0.03)虽频次不算很高(5次),但在中心度排名中位列第8位,起到了连接不同研究主题的作用。

进一步地,通过CiteSpace的聚类功能对具有相同特征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以此呈现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关键议题。图3的模块度(Modularity)为0.4428,大于0.3,说明社区结构的划分质量良好;平均轮廓值(Weighted Mean Silhouette)为0.8444,大于0.5,说明聚类合理。

聚类算法因兼顾效果(Efficacy)与效率(Efficiency)的平衡,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Local Optimum)而难以达到全局最优解(Global Optimum),故需要研究者在把握研究文献整体面貌的基础上对聚类予以适当调整:其一,短视频(#0)、新媒体(#4)、互联网(#8)是农村短视频的上位概念,抖音(#5)则是短视频头部平台,它们与农村短视频均具有相关性,且出现频次较高(如表3所示),因此形成聚类。然而,考虑到上述聚类的指向性较宽泛,在本文语境下,其讨论价值是平凡的(Trivial),故不作专门探讨。其二,通过对聚类关键词的分析可知,乡村传播(#6)和传播策略(#7)均与乡村文化的议题相勾连,故可作合并处理。经人工整理后,形成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四大关键议题。

(一)李子柒研究

对应图中的聚类#1,相关研究可概括为“一个分支”和“一条主线”。

“一个分支”对李子柒以田园牧歌式的短视频建构“滤镜化”乡村的行为予以否思。此种数字田园梦“遮蔽了自身所属阶层的真实图景,或将引发阶层疏离”⑨,还是弥补了现实与想象的落差,观点交锋激烈。

相较之下,探究作为国际传播样本的李子柒成功“出海”的机理密码与经验启示构成了学术研究的主线,形成了文化“间离”效果说、“超文化回声室”说、后现代语境说等学术观点。具体而言,文化“间离”效果说认为,李子柒视频中的“中国风”元素满足了西方观众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理,并在东西文明的交融中形成文化“离散”的圈层。⑩“超文化回声室”说提出了一个脱离文化本质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以及技术迷思的阐释框架,将李子柒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归结于契合全球社交媒体平台技术文化倾向以及内容培育和策展方式的结果。后现代语境说则秉持如下观点:后现代语境消解了以国家民族为传播主体、遵循单一传播话语的“元叙事”模式,强调微个体基于多层次配方式平台的组合传播。李子柒聚焦田园日常的微观而柔性的叙事方式拉近了与海外观众的心理距离,传递了“可爱”中国的形象。

(二)乡村振兴研究

对应图中的聚类#2,相关研究大都落脚于农村短视频之于乡村振兴的价值开掘。

研究发现,农村短视频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各类旅游村、非遗村、网红村借助短视频走进千家万户,驱使乡村从静态循环转向动态开放;新型电商模式浮现,短视频不仅可以直观展示产品特色,还能以实时互动建立起买卖双方的情感连接;农村短视频赋权农民群体参与自我管理,“浪漫侗家七仙女”采用的“政府创办+农民入股分红”的账号打造方式引发关注。

如何进一步激发农村短视频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备受关注,代表性观点包括:将挖掘乡村特色符号视为赋能乡村旅游的手段;以“劳动化叙事”构建乡村品牌;利用集体记忆凝聚身份认同,以标签标识特色内容,以“后台”前置塑造传播场景等。

(三)乡村青年研究

对应图中的聚类#3,乡村青年对身份认同的体认构成研究主线。

乡村青年在短视频中的个体化叙事使福柯笔下“无名者”的出场成为现实,他们以偏向乡村的表达强化城乡差异,以此对抗来自城市的他者审视。对小镇青年在快手发布的304条短视频的分析显示,农村短视频在叙事上强调社交美化和戏剧性,并突出城乡间的对立基调——有65.1%的短视频倾向于呈现城乡对立关系,并流露出对城市的鄙夷感(23.7%)和隔膜感(10.2%)。

与此同时,不少乡村青年试图主动迎合城市对乡村的标签化想象,纾解存在性焦虑。土味形象这一表演策略的运用即包含了乡村青年接轨城市文化的自我理解。他们在短视频文本的生产中,通过自我想象,并依循传媒建构的既有都市场景,寻觅可模仿样本;继而提取出成功、金钱、爱情等叙事符号,以拼贴方式制造光怪陆离的夸张效果。这些内容产出在城市话语体系中被标定为“土味”;在乡村话语体系中又被认为怪异而不可理解。此种文化冲突映射的是乡村青年在角色认知上双重边缘化的窘境。

(四)乡村传播研究(#6)

对应图中的聚类#6和#7,研究重点在于农村短视频对乡村文化主体性的双重影响以及传播策略的优化。

农村短视频作为传播乡村文化的窗口,被寄予了确立乡村文化主体性的厚望。有研究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农村短视频正在创建农村文化生活新秩序。新秩序既表现为农村文化空间从公共领域向私人领域的收缩,又表现为农村文化生活关系由群体性参与向个体性自娱自乐的转型,而秩序的改变隐喻的是文化精英和村庄数字精英内容垄断的破产。

与此相交织的另一条线索是,平台流量规训下乡村文化书写的偏差:一些农民群体屈从于他者凝视和商业统治,以反常化的身体实践贩卖笑点,生产审丑文化;喊麦内蕴了底层人民渴望改变生存现状的主观愿望,然而,其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充满了对女性的物化和对金钱、暴力的崇拜;乡村女性面临他者凝视、自我偏视、平台短视的“精致压迫”,受困于隐蔽的性别权力结构,甚至自我矮化以迎合性别想象。

乡村传播欲摆脱此种困境,亟须优化传播策略,相关建议包括:政府确立网络视觉文化的表达边界,以制度共谋和分层治理加强对农村短视频的引导;短视频平台引进专业力量“反自嗨”,拒绝迎合城市想象“反遮蔽”,改变煽情化的叙事策略,着重视觉品相和叙事深度的打造;善用小民文化、地域文化和“数字小生产者”,确证乡村文化的合法性。

五、农村短视频研究的演进脉络

图4展示了农村短视频领域期刊论文每年发文量的变化。2017-2022年,发文量逐年增长,反映了农村短视频的研究热度不断攀升,学界关注度持续走高。2019年是发文量增长的重要节点,以其为界,期刊发文量进入增长“快车道”,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发文量分别为146篇、276篇和341篇,约占样本总量的90.4%。

时间线图谱(Timeline View)可从历时性维度呈现关键词和聚类(Cluster)信息。图5横坐标代表关键词初现年份(Mean Year),纵坐标代表所属聚类(Cluster)。整体而言,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关键词分布具有“左松右紧”的特点,研究议题多样且富有变化。综合图4和图5,将2017—2022年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此描摹农村短视频研究的演进脉络。

(一)第一階段:2017-2019年

2017年,农村短视频领域仅有5篇论文发表,第一篇CSSCI论文是刊发于是年第12期《电视研究》的《短视频平台:交往的新常态与规制的新可能》。它在“平台合作主义”的概念之下,观照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存在的结构化和同质化问题,继而依循主体、对象、内容三大维度“诊脉开方”。

随后,农村短视频研究的视野日渐开阔,研究内容亦从短视频平台本体扩展至对平台之上的传播现象的剖析。例如,伴随华农兄弟、“巧妇9妹”等农村网络红人的出现,对“三农”自媒体文本特色、传播策略和现实困境的探究数量渐增,此类研究与乡村振兴、农民叙事、创业致富等关键词密切勾连。还有研究将目光投向农村青年,试图窥探青年群体短视频使用行为背后的文化隐喻。“空间生产”这一话题亦进入主流视野,核心议题在于短视频之于乡村生活“可见性”的激活能否赋予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抑或重构自我身份的权利,代表性成果有《短视频、乡村空间生产与艰难的阶层流动》《短视频时代农村影像生产场域的博弈路径》等。

(二)第二阶段:2019-2022年

2019年后的农村短视频研究既有对前一阶段研究惯性的承袭和研究话题的纵向深入,又不乏对新现象、新问题的跟踪与解读。如下四条线索的交织勾勒出这一阶段的研究图景:

第一条线索是对短视频平台的再审视。对平台内部运作机制的考察表征的是研究者对平台认知的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分析了短视频平台以数据化机制、商品化机制和算法机制层层形塑城乡交往的过程。在这一研究视域下,短视频平台作为集纳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有形实体,化身为数字城乡流动网络中的虚拟策展人,规训着城乡个体的行为模式乃至价值感知。

第二条线索是农村网络红人研究。“张同学”、丁真、李子柒作为重点观照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张同学”研究的关键词是新农人和土味文化,其所创作的“新农人”短视频缘何“出圈”,又将如何打造乡村文化对外传播窗口成为研究者关心的话题。丁真则“在他者的地域性想象、地方文化资本参与和消费市场的合谋下,作为一个IP符号而存在”,这个IP符号寄托了身处“内卷”困境的个人返璞归真的情感期待,驱使他们在与现代性的短暂“断联”中寻觅自身主体的意义。关于李子柒的研究上文已作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条线索是乡村用户的媒介实践研究。媒介形象、乡土记忆、身份认同是研究的三大关键词。在媒介形象方面,有研究者对乡村用户的快手视觉实践予以批判性反思:“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的琐碎呈现、戏剧性创作、文化语义置换等方式,打造了千人千面的碎片化景观,以情景式反抗打破城市景观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乡村景观与主流资本消费体系走向融合,正引发被资本和平台收编的危机。”在乡土记忆方面,有研究者以抖音“福建村”为例,考察了农民工群体借助短视频平台寻觅社群归属,构建乡土记忆的运作机理。在身份认同方面,有研究者在剖析土味短视频奋斗式叙事和反击式叙事的“生产—消费”流程后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奋斗式叙事中,以自我降格和体认强者的方式形成群体联结;在反击式叙事中,则采用对强势一方的道德控诉抱团取暖。两种叙事方式依据不同情境触发和调用,以此形塑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印记。

短视频在乡村战疫中的角色担当构成了研究的第四条线索。一方面,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调适下,官员带货、直播助农成为研究热点;另一方面,短视频以工具之姿嵌入乡村生活,相关研究或借用“三重勾连”理论,从技术文本、空间场景、主体行动三个维度,探讨短视频生产和共享意义的过程;或借用图像框架和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农村短视频的情感动员机理。诸如此类的研究为理解“媒介—人—乡村社会”三者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注脚。

六、结论与讨论

农村短视频的兴起将乡土中国带入媒介化生存的新阶段。在此,“媒介化”描述的是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嵌入所引发的社会变革,强调“在媒介与传播、文化与社会历史之间,不同技术的媒介与其他社会建制互动的长期过程”,而这一过程亦在涵化人们对乡土中国的理解框架和审美图式。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梳理农村短视频研究的学术场域、热点议题与研究脉络。研究发现,农村短视频研究已受到知名学者、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关注;李子柒、乡村振兴、乡村青年和乡村传播构成了当下研究的关键议题;从2017年至2022年,农村短视频领域发文量逐年递增,而以2019年为界,农村短视频研究进入纵向延伸既有话题与追踪解读新兴现象并举的新阶段。

在梳理过程中,现有研究的一些不足应被正视。

其一,农村短视频研究领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核心研究者,作者合作网络和机构合作网络普遍规模较小。如若将农村短视频放置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层面予以观照,一向以实务研究见长的主流媒体本应在学术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主流媒体参与度不高的现实,对共构多方协同的研究共同体提出了要求。

其二,经过多年探索,农村短视频研究范式多元,实证研究和批判研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实证研究多见于视频文本的内容分析和传播效果研究;批判研究则主要考察技术、资本、平台等多方力量之于用户身体的规训乃至劳动的操控。在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方面,景观社会、数字劳动、精致压迫等理论资源被引介,文本分析、田野調查、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被采用,涌现出一批“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的经验材料。客观评价,这些研究依然难以摆脱以西方理论解释中国问题的困境。考虑到农村短视频本身即是颇具中国特色的研究对象,如何“以中国为方法”建构本土化理论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①侯伟鹏、徐敬宏、胡世明:《中国互联网治理研究25年:学术场域与研究脉络》,《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②吴飞、林心婕:《近十年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发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当代传播》2020年第5期。

③刘婷艳、王晰巍、贾若男、王微:《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情报科学》2020年第10期。

④刘瑞一、矫立斌:《中国网络视频的研究脉络与热点议题(1996-2021)——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新闻春秋》2022年第5期。

⑤潘佳宝、喻国明:《新闻传播学视域下中国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1986-2015)——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

⑥周孟杰、徐生权、吴玮:《网络里的甘愿劳动:秀场女主播的建制民族志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年第3期。

⑦周孟杰、卢金婷、刘子瑨:《返乡创业短视频的传播语境与赋权机制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⑧赵红勋、袁培博:《数字化语境下乡村短视频的媒介记忆探析》,《中国电视》2022年第9期。

⑨陈佑荣、李兴:《个体洁净、阶层疏离与数字平台经济——以李子柒视频为个案》,《当代传播》2020年第6期。

⑩赵晖、李旷怡:《短视频对中国文化海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国电视》2021年第2期。

姬德强:《李子柒的回声室?社交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破界与勘界》,《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3期。

李小华、华凯纯:《后现代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新向度——基于李子柒的短视频分析》,《中国出版》2020年第22期。

李海敏:《李子柒短视频走红海外的思考》,《电视研究》2021年第1期。

李安、余俊雯:《从生活展示到产业的转型:短视频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价值》,《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杨丹、张健挺:《乡村旅游中的短视频赋能与路径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11期。

陈凌:《劳动化叙事构建乡村品牌新价值——以“川香秋月”Vlog为例》,《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年第5期。

林桃千:《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短视频的传播机理研究》,《传媒》2021年第15期。

孙黎、马中红:《小镇青年的“快手”世界:城乡关系的个体叙事与情感表达》,《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11期。

尹金凤、蒋书慧:《网络短视频生产中乡镇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新闻界》2020年第8期。

刘天元、王志章:《稀缺、数字赋权与农村文化生活新秩序——基于农民热衷观看短视频的田野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21年第3期。

刘娜、李小鹏:《乡村原创短视频中身体呈现的文化阐释——以快手App中代表性账号及其作品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刘胜枝:《商业资本推动下直播、短视频中的青年秀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心态》,《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12期。

栾轶玫、张杏:《乡村女性短视频话语实践中的束缚与合谋》,《传媒观察》2021年第10期。

唐雪莲:《泛视觉化景观下网络短视频的引导与治理》,《传媒观察》2021年第1期。

姜琳琳:《三农短视频还缺什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反思》,《当代电视》2021年第9期。

李竹筠、宋宗余:《传统存续:乡村文化建设的短视频实践》,《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姬德强、杜学志:《短视频平台:交往的新常态与规制的新可能》,《电视研究》2017年第12期。

叶鑫莺、付松聚:《乡村类短视频“巧妇9妹”的传播特色及启示》,《青年记者》2019年第17期。

陈瑞华:《“地方再造”:农村青年媒介行为的文化隐喻》,《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2期。

刘涛:《短视频、乡村空间生产与艰难的阶层流动》,《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6期。

付天麟、索士心、杜志红:《短视频时代农村影像生产场域的博弈路径》,《传媒观察》2019年第6期。

曹鉞、曹刚:《作为“中间景观”的农村短视频:数字平台如何形塑城乡新交往》,《新闻记者》2021年第3期。

孟威:《“新农人”短视频出圈与土味文化传播——“张同学”短视频现象级传播背后的理性思考》,《人民论坛》2022年第4期。

王艺璇、卢尧选:《乡村与青年:自媒体短视频中的“IP”生产与“流量”变现——以理塘县“丁真”现象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12期。

姬德强、李忆南:《丁真的展演:粉丝自我认同的构建与思考》,《教育传媒研究》2021年第5期。

段鹏、李嘉琪、明蔚:《情境建构和资本收编:中国短视频平台的景观社会形塑——以对乡村用户的研究为例》,《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年第4期。

于晶、谢泽杭:《故乡何处是:短视频平台上的农民工社群建构与乡土记忆——对抖音“福建村”的考察》,《新闻界》2021年第9期。

胡泳、彭予阳:《从土味视频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上)》,《传媒观察》2021年第11期。

周孟杰、吴玮:《三重勾连:技术文本、空间场景与主体行动——基于湖北乡村青年抗疫媒介实践的考察》,《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1期。

李娜、曹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动员机理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年第6期。

周孟杰、徐生权、吴玮:《媒介逻辑何以嵌入行动——返乡青年短视频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1期。

(作者刘瑞一系光明日报社新闻研究部编辑、博士;矫立斌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谢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农村地区移动短视频的生产、呈现与社会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1CXW02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