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特需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心理变化

2023-11-2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江景雅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11期
关键词:特需教学活动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江景雅

特殊需要儿童(以下简称“特需儿童”)是指因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而需要给予特殊服务的儿童。这些儿童与正常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他们的发展可能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可能高于正常的儿童。因此,特殊需要儿童既包括高于正常的超常儿童,也包括在肢体、感官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障碍或缺陷的儿童,还包括在某个时期其发展的某一方面需要短期或长期的各种特殊服务的非残疾儿童,如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儿童、言语障碍儿童、情感障碍儿童等。本文将从特需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解决特需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对特需儿童实施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等三个方面,浅析特需儿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规律,为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心理变化研究提供几点建议。

特需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幼儿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如果父母忽略家庭教育,便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因为家长是孩子最初的教育者,如若家长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可能会使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出现偏差。在研究本班级自闭症儿童玲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玲玲的家长在玲玲小时候并没有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导致玲玲形成了比较孤僻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玲玲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来严重,而家长却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导致玲玲的自闭症已经不是简单的教育与治疗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2.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在以往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特需儿童的关注度并不高,没有细心观察特需儿童的心理变化,且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不符合特需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导致特需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玲玲以前也接受过幼儿园托班教育,但是教师没有采取适宜于玲玲的教学方式,导致玲玲的行为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依然不敢与人交流,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也不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提出自我需求的情况很少。

3.幼儿园教育氛围有待提高

特需儿童与正常儿童存在很大差别,而教师对特需儿童的了解又比较少,并不会从特需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当特需儿童不回应正常儿童的积极请求时,他们便会觉得特需儿童不喜欢和他们玩,长此以往,正常儿童便会对特需儿童产生不好的印象,进而减少与特需儿童的交流交往,从而形成不良的幼儿园交往氛围。玲玲曾在这种不好的氛围中接受过教育,因此她的自闭症情况不仅没有缓解,而且有加重的趋势,心理健康方面也没有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解决特需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开展家庭教育,实现家园共育

教师了解到玲玲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便和玲玲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玲玲在家的情况,进而引导玲玲家长开展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给予玲玲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帮助玲玲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

玲玲家长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了符合玲玲身心发展特点的家庭教育活动。玲玲从小就对音乐比较感兴趣,虽然她不会主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之情,但每当听到钢琴、吉他演奏曲时都会比平时兴奋一些。玲玲家长注意到孩子这一特点之后,就为玲玲报了一个钢琴班,并和钢琴班老师进行深入沟通,告知玲玲的真实情况,请老师对玲玲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引导玲玲积极参加钢琴演奏活动。一开始玲玲还有些抗拒,不太敢与老师对视,也不太愿意来钢琴班上课,经过3个月的坚持学习,玲玲的心理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不再抗拒去钢琴班了,还会为家人弹奏新学的曲子,性格也变得不再那么孤僻了。

2.提高教师水平,促进幼儿成长

心理强化方法的运用能够对自闭症幼儿的行为改变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能转变幼儿的心理,使其逐渐像正常幼儿一样生活。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根据玲玲的不同行为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并仔细观察其一言一行,分析玲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反应,进而总结出适合玲玲的强化方式,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经过长期观察,教师发现正强化方式比较适合玲玲,因此会在玲玲表现好的时候奖励她一朵小红花或者笑脸贴,鼓励玲玲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不让她一个人孤单地待在角落。刚开始时,教师正强化的作用并不明显——玲玲还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哪怕是得到教师的表扬也不会有明显的情绪变化;6个月之后,玲玲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双重引导下,已经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了,也不会孤单地一个人待在角落,而是敢于和家长、教师及其他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有时还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3.营造适宜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特需儿童的教育不仅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教师引导正常儿童积极参与到对特需儿童的矫正中来,进而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氛围,这对特需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玲玲在同伴氛围中学会了分享,也与其他幼儿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玲玲刚来幼儿园时,从不主动参与班级的集体教育活动,甚至当其他幼儿邀请她时,她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情绪,这让其他幼儿感到十分困惑。在教师的引导下,正常幼儿们并没有因为玲玲的拒绝而放弃,反而很乐意带着玲玲一起玩。一年之后,玲玲已经与其他幼儿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学会了分享,想要和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的心理也越来越明显。

特需儿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是引导特需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从特需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特需幼儿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特需儿童树立良好的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从特需儿童层面而言,教师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特需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其和正常儿童同步成长,甚至逐渐走出阴霾。值得注意的是,特需儿童接受幼儿园教育越早越好,这可以使其在训练活动和教学氛围中和其他正常儿童一起学习与生活,及早得到缺陷补偿。

从特需儿童家长层面而言,特需儿童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陪伴,甚至一些家庭为了治疗特需儿童会花费大量钱财,导致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特需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后,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使家长投入更多的时间用来正常工作与生活,有利于家庭和谐。

从社会层面而言,特需儿童远没有正常儿童入学容易。在新时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特需幼儿进入幼儿园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彰显了教育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在幼儿园教育中,特需幼儿在教师和正常儿童的双重引导和影响下,逐渐向着正常、健康的状态发展——这种变化缓解了幼儿家长的焦虑和压力,有利于社会安定。

综上所述,经过为期一年的教育与观察,自闭症儿童玲玲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孤僻,语言表达方面也取得了突破,不仅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喜好,还能与其他幼儿建立联系,能够和他人进行简单交流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家庭教育在特需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和家长沟通,将家园共育真正落到实处,给予特需儿童足够的关爱和照顾,使其能够在充满爱的教育活动中逐渐打开心扉,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积极与他人交流。另外,教师在转变特需儿童心理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一部分儿童看作正常儿童,并引导其他幼儿与特需儿童积极沟通,彼此增进了解,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与游戏氛围,促使特需儿童感受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全面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特需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创设策略探讨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患者眼中的“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