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态情境与因应策略
2023-11-23谭机永刘入铭
谭机永,刘入铭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激荡的复杂条件下,无论是对于国家安全还是社会进步发展,意识形态教育都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不断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有着战略性、根本性的意义。
1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意蕴
1.1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离不开先进思想理论的引领,而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工具,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要通过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教育来培养学生符合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避免受到不良价值观的侵害,从而为其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1.2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抉择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以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而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确保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必须通过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引领来实现。只有通过学习教育,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思想在大学群体落地生根、弘扬传承。唯有如此,才能厚植大学生爱国爱党情怀,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的问题。
1.3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未来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使命。因此,高校要发挥意识形态表达国家意志、凝聚社会共识、弘扬时代精神等功能,帮助大学生了解和认同国家发展的前进方向,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结合,凝聚群体共识,引导其融入时代发展潮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同时,也要从时代精神中汲取养分,汇聚形成推动国家与社会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高校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促使大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学习和工作,确保行动方向永远在正确的道路上。
2 风险与机遇并存: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态情境
意识形态教育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发挥和彰显其价值意蕴,然而,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在对其所处生态情境的研判基础上。只有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处于怎样的时代环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了解其面临怎样的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因应策略。毋庸置疑,信息化传播的技术变革、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以及思想体系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群体特征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变量。
2.1 信息化传播的技术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革新带来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浪潮正在以无孔不入的方式影响着信息传播模式及社会交往方式,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全新的意识形态场域[2]。一方面,信息和知识凭借网络以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和广泛性进行传递,加剧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交织与碰撞。大数据的出现也使得数据、信息、知识和思想实现了融合与传播,不良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加隐蔽。大学生凭借网络空间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价值观,不良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超越了传统“差序格局”的方式而趋于脱域化,突破了基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形成的“地缘”和“业缘”的人际关系。他们通过网络实现了超时空交往,基于爱好、兴趣等因素形成不同的、比以往任何关系都更加复杂的“趣缘”关系。交往的广涉性决定了他们会受到形形色色价值观的影响,也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此外,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社会普及为别有用心的国家、地区以及群体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提供可趁之机[3],一些网络媒体平台在资本的裹挟下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同时,网络空间中身份的匿名性等也是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巨大挑战。网络的出现正在倒逼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战场逐步由线下转为线上。网络信息技术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变革机遇和创新路径。信息技术催生的大量网络平台,对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产生的便捷性、传播的广泛性、获得的可及性以及学习的有效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2 多元化思潮的外界冲击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趋势[4],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成为知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这就决定了时代的思想价值是多元而混杂的。而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一定程度上会侵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英雄虚无主义等一些具有极强破坏性的意识形态广为传播,已经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领域的毒瘤。历史虚无主义企图抹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否定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却时常披着先进价值、学术研究的外衣而广有市场。文化虚无主义则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思潮倾向企图瓦解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盲目主张摈弃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崇“全盘西化”。英雄虚无主义则试图将民族英雄虚无化,否定甚至抹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及其感人事迹。此外,极端自由主义、反智主义、民粹主义和“佛系躺平”思想等不良价值取向戴着“人间清醒”的伪标签也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偏离了新时代对于大学生的奋斗要求与立德树人的新航向,不利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无论是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还是反智主义、民粹主义和“佛系躺平”思想等不良社会思潮,它们的存在和传播都是对大学生群体思想及灵魂的戕害,它们正是抓住了大学生群体历史、文化知识体系不健全的特点,弱化其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认同[5],不断侵蚀和消解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巨大干扰。但是,诸如汉服文化、班级文化等不违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亚文化对于大学生成长和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包容性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统一战线”构建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也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2.3 极强可塑性的群体特征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向的群体是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思想意识、知识体系仍处于未成熟状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因而思想意识体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6]。面对良莠不齐的意识形态冲击,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鉴别能力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学习能力还不强,在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过程中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因此,在受众群体层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着极大的矛盾,即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与大学生辨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而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大学生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能力强,思维活跃,思想处于不断向开放化、多元化、个性化转变的阶段,然而,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以及一些所谓的“普世价值”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一直因被贴上前沿思想的标签而广为大学生追崇,极大地弱化和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改革进程中显现出来的社会冲突和矛盾容易使思想意识和知识体系尚不健全的部分大学生陷入误区,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噪音”,这些现象的出现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形成的夹缝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更加举步维艰。大学生思想和人格具有极强可塑性的特征对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必须抓住这一黄金期,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通过阵地建设不断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总体效能。
总体而言,信息化传播的技术变革、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以及思想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群体特征形成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风险叠加和创新机遇并存的生态环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挑战性和紧迫性。
3 “三权”强化的实现: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因应策略
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因应风险叠加和创新机遇并存的生态情境,在优化创新过程中实现意识形态教育有效性对意识形态风险性形成绝对的压制与超越,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持续走向高质量发展。因此,只有立足信息化传播的技术变革和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时代特征,抓住大学生思想体系极强可塑性的黄金期,聚焦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强化,建立并完善全员参与主体整合、全过程可及机制耦合、全方位覆盖载体融合的意识形态教育韧性体系,抢占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增强对时代风险与挑战的回应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及情感认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整体效能。
3.1 领导权:全员参与主体整合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增强管理权和话语权的根本前提。党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绝对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偏航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聚焦影响力这一关键和本质,坚持基层党组织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通过对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教育主体的整合,筑牢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体系根基,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发挥意识形态教育的协同优势与效应,抓住大学生思想意识体系极强可塑性的黄金期适时开展教育,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深扎根系、开枝散叶。
3.1.1 充分发挥导师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心骨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承担第一责任,由于在平时学业指导过程中与学生接触较多,因此师生关系更密切,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更高,对学生的影响力也更大。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导师在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针对政治理论素养、教育技巧等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其意识形态教育综合能力。同时,在各类评优评先和考核中设置意识形态教育考核指标,使导师把主流思想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融入研究生日常教学、管理和培养中。
3.1.2 强化任课教师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引领功能 任课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效率更高,育人的集体性、感染力更强,课堂发挥空间也更大。高校应将任课教师培养成意识形态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教学安排和要求推动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及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主流思想价值的引领性内容,从而实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航向的引领作用。
3.1.3 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优势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角色定位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其意识形态宣传能力、教育能力、引领能力,防止教育教条化、单调化,在就业指导、人生规划指导、生活指导、谈心谈话等环节将意识形态教育和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于现实问题的回应力和指引作用,在提高大学生群体获得感的同时增强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同时,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意识形态反面警示教育,深入浅出地向大学生阐释极端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不良意识形态的危害,在促进其自觉抵制不良意识形态的同时增强其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3.1.4 增强学生干部的朋辈影响力 任何主体的意识都不是自动生成的,而是在交往中受到影响后习得的,思想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群体极易受朋辈影响,且朋辈之间的相互确证使得这种影响力往往产生乘数效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重视这种现象,进一步强化学生干部对学生的引导性、影响性作用,增强朋辈影响力,传递主流价值观及时代正能量。
高校应以院系为单位,加强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之间的配合,提升其在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时段安排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协同性,进而增强意识形态教育效果。
3.2 管理权:全过程可及机制耦合
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管理权是领导权和话语权的基本保障。只有健全、优化的管理机制,才能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教育效果的整体提升。管理依托制度来实现其目标,高校应通过制度供给、执行、保障机制的建设与优化,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融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党治校全过程,从而实现管理权的强化。
(1)制度供给机制。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思想建设工程,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需要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其地位。高校应建立党委领导下的,由宣传部门、学工部门、教务部门、学校团委等单位人员组成的校级层面的意识形态教育专班机构,对意识形态教育形势与政策进行研判,遵循信息传播规律,建立并动态完善意识形态教育专项制度,加强对校内二级单位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指导,督促二级单位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实施细则,推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制度执行机制。在纵向层面,加强校院联动,保证执行过程不变味、不走样;在横向层面,使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产生、传播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聚焦网络信息技术条件、大学生群体特征等因素,加强内容创新,提高意识形态教育与日常教学的契合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意识形态教育。
(3)制度保障机制。高校应重视人员、经费、技术等物质保障,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设立意识形态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同时,应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信息技术条件;实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7],加强二级单位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将其纳入学校绩效管理体系,通过设立专项奖励等方式激发教师参与意识形态教育的积极性。
3.3 话语权:全方位覆盖载体融合
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话语权是领导权和管理权的具体表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话语权本质上是其宣扬传播主流思想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类型多样的有效载体来体现。多元化思潮的外部冲击使得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话语权建设尤为重要,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话语权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以及大学生群体特征等,推动课程思政、校园活动典礼、融媒体等意识形态教育载体平台建设,拓宽意识形态教育路径,从而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学习的便捷性、有效性。
(1)做优做精课程思政。学科知识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知识体系,相对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前者的持续性更强、覆盖面更广。课程思政通过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元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记忆性联想和理解性联想,具有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教育效果。意识形态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两者有极强的内在一致性,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意识形态教育实现机制[8],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的嵌入式表达。一方面,由校内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专家对各学科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为开展课程思政意识形态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将课程思政意识形态教育纳入集体备课内容,深入挖掘学科知识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元素,瞄准切入点,找准结合点,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与学习规律,将意识形态教育和学科知识学习紧密融合。
(2)强化典礼育人。校园典礼是一系列有意义的符号构成的象征体系,通过仪式展演传扬、确证和创新大学精神, 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9],具有关注度高、实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优势。高校典礼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在参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意识形态教育载体价值巨大。一方面,高校应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规范倡导融入颁奖仪式、文化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毕业设计开题和答辩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典礼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应围绕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包容性,最大限度包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成分[10],紧密结合班级亚文化、特色校园文化等不违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要素,加大典礼和活动的融合创新力度,打造有自身特色、冲击力强、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曲线”教育和表达,不断强化典礼活动的意识形态教育作用。
(3)建立完善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融媒体矩阵。网络空间作为信息技术的衍生品,是现实世界的拓展与延伸,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社会交往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域。各类网络平台为打破时空界限,拓宽意识形态教育场域,使主流思想、文化更贴近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方面,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建设应顺应网络化、数据化、信息化的时代趋势,坚持线上线下并重,建立涵盖校园网、校园广播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大学生用户较多的网络平台的宣传教育阵地,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结合平台运营特点,创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塑造视听全觉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景观,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可视化水平,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表达,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的趣味性教育[10],不断增强大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