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出场语境、价值意蕴及实践维度
2023-11-22林克松席小灵
林克松 席小灵
[摘要]“科教融汇”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指引下,以我国“科”“教”实践探索经验为基础,切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应以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融汇、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融汇、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融汇为基本实践维度,建设国家需要、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认可度。
[关键词]科教融汇;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研究
[作者简介]林克松(1984- ),男,江西上饶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导师;席小灵(1995- ),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高职专业群建设成效与推进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22YC202037,项目主持人:林克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22-0005-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其中,“科教融汇”是一个创新性表述。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科”是指“科学”,“教”是指“教育教学”。从字面上讲,“科教融汇”指“科学”与“教育教学”融合汇聚成一体,“融”是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汇”是最终的结果,最终实现“以科促教,科教相长”,重点在于“融汇”之后职业教育的变化与发展。“科教融汇”不是“科研”“科技”与“教育”“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复杂概念,其本质是以“科学”赋能职业教育提档升级,提高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质量,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未来,“科教融汇”将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启了“科教融汇”的讨论,但目前学术界、教育界对“科教融汇”的内涵理解还不够充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教育工作者需回答好新时代新征程办什么样的职业教育、怎样办好职业教育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从何生发”“为何必然”“如何构建”三方面来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逻辑理路,以期为推进现代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出场语境
任何一个概念或政策都是在原有的理论及经验基础上继承超越而来的。“科教融汇”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指引下,以我国“科”“教”实践探索经验为基础,切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只有明晰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出场语境,才能深刻把握其内涵实质。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理论指引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立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虽未直接阐述教育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但其内容蕴含着现代社会发展中教育与科学不可分割、相互作用、彼此依赖的内在逻辑,为我党提出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新方向奠定了基本理论基础。科学发展为教育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影响教育的目标设定、课程内容、专业建设,也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可灵活选择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育则从事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工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创造,是促进科学进步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竞争格局下,科学进步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引擎,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共同推动。如何培养大量国家所需的优秀人才则是亟须教育回答的问题。我党根据世界变革趋势和我国科学发展目标提出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新方向,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同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总结和最新认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为高质量育人体系构建创造了条件。
(二)基于我国对“科”与“教”的实践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科教并重”“科教结合”“科教协同”“科教融合”的思考与探索,为新时代“科教融汇”的出场奠定了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科”与“教”在社会发展中相对独立。1977年,邓小平发表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特别强调科学工作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这一阶段“科”与“教”虽尚未融为一体,但围绕“科学”与“教育”等关键词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指导政策。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必须将“科”与“教”这两项基本任务紧密结合并置于同等重要地位。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这一时期,诸多专家学者对高等院校科教结合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推进科教结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2012年,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印发《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强调各主体需认真贯彻落实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高校科教协同发展的思路初步确立,进入快速协同发展阶段。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国家重要文件首次明确提出“科教融合”一词。此后,高等院校将科教融合作为核心办学方向,并提出一系列推进科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蔚然成势。为适应人才需求层次、结构与素质的变化,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专家学者们开始以此为方向探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
(三)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并不是简单的主观命题,而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回应。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永久保持霸权,一个国家强盛与否与经济、科技和军事水平相关,更取决于该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经济实力。经济问题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事关国家独立自强、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发展最为紧密、服务经济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应积极作为、努力进取,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职业教育在支撑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提升、保障经济民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要想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还需寻求新的突破点。“科教融汇”正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下提出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方向,以“科”与“教”的融合汇聚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①职业教育要肩负起作为跨领域类型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价值意蕴
(一)宏观层面:建设国家需要的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先进技术的需要、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为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新的奋斗方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的实现,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助力。科教融汇立足于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教育,从而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②
第一,科教融汇有利于教育强国建设,服务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职业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建设教育强国激活力、增动力的精彩篇章。以科教融汇更新教学内容,反哺教学改革创新;以科教融汇优化提升教育教学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以科教融汇推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教融汇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科教融汇体系是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
第二,科教融汇有利于科技强国建设,塑造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新优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职业院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已经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一头连着产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创新的“前沿”,必将成为我国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点。科教融汇是建设科技强国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对“科技”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现实反映。未来职业教育依托科教融汇体系,以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难题为重点,以区域发展需求、产业关键技术为方向,主动融入生产链、创新链,实现与产业体系、科技体系的深度融合汇聚,进而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能,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科教融汇有利于人才强国建设,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根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与数字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未来需要大量面向数字技能前沿、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技术技能人才。科教融汇瞄准产业升级的科技前沿和经济发展关键领域,将有效促进职业院校育人质量提档升级,助力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序推进的人力与智力资源保障库。同时,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将促进我國人口从“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推动“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准确把握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机遇。深度实施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新方略,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发,将使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③现代化建设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以创新人才为基础,创新人才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保障。通过实施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建立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打造一支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顺利进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职业教育必须戮力前行、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其作为类型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二)微观层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正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从单一的教育追求转向多元丰富、灵活动态的教育选择,从对“有学上”的基本需求转向“上好学”的美好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认可的、期盼的教育是最终目标。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服从这一目标。坚持科教融汇新方向,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办满足人民眼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的职业教育。
第一,以科教融汇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要,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教育,促使其更好地成长。坚持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新方向,首先,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平衡区域之间、院校之间的差异,保障受教育者接受公平教育。其次,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政策和制度合理安排,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合理调整、道德品质得以养成。最后,将推动职业教育内部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使职业教育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让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思维方法得到科学培养,保障其毕业就业的需要。科教融汇是职业院校学生茁壮成长的重要阶梯和必由之路,以“科学”与“教育”的有机融汇为基础,保障受教育者的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选择,使学生最终成长为有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第二,以科教融汇满足人民未来对教育的需要,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人民未来对教育的需要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岗位迁移能力的发展、人生出彩的机会、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着眼于学生的硬技能和软技能,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帮助受教育者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与发展方向,顺利实现不同人生阶段角色的转变。其次,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助力受教育者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教育环境。最后,科教融汇保障职业教育始终与国家战略步伐一致,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获得力量的平台,让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尽情书写人生篇章。
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实践维度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领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教育变革叠加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应汇聚科学和教育的力量,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促进国家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融汇,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新样态
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其成果表现为人类认识世界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为了生存和改善生存环境而从事各类活动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科学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技术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美国技术史家爱德温·T.莱顿(Edwin T.Layton)认为,技术是一个“自主的、平等的组织”,它与科学的关系是“共生的、平等的、互动性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是彼此独立的体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科学与技术密不可分。科学知识为技术知识的发展提供理论储备,技术的革新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纯粹的“技术知识”和纯粹的“科学知识”都很难完成各自的使命,并且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还经常领先于甚至孕育科学发现。
一般而言,普通院校知识生产的重点是科学知识,职业院校知识生产的重点是技术知识。职业教育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就是技术知识。近代以来,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受“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思想的影响,技术知识的独立性受到质疑,职业教育面临尴尬境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哲学家对科学和技术的划分,技术知识相对于科学知识的独立体系得到承认,但职业教育领域又出现一种现象,即为了达到服务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过分注重怎样培养和增进学生改造自然的能力,专注于创造与开发新的勞动工具和劳动方法,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存在技能片面化、单一化、工具化的倾向,教育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养成,静态的知识讲授与动态的技能习得之间缺少联结,导致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弱、探索创新精神不足、理论系统知识储备欠缺。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技术变革的蓬勃发展、数字化经济的加速变革,各职业群之间的工作领域存在大量交叉重叠的情况,工作种类、数量、任务与过程也发生深刻变化,各工作岗位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跨知识、跨岗位、跨能力、跨职业等复合能力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职能,不应仅停留在技术知识的传授,还应实现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融汇共生,打造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一体化育人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厚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的技术技能,以满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融汇:塑造职业教育数字化新生态
职业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向的关键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与产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以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的深度融合汇聚,持续探索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的新模式、新产品,建立打破学校空间限制、免费开放的教育资源与专门的教育供给并存、个性化与多元化共育、共创共建共享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第一,以科学技术赋能教育者。首先,将虚拟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人脸识别等智能辅助教学技术逐步融入教学系统,承担考勤、纪律管理、信息收集等重复、低效、标准化的教学工作,可将教师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依托智能终端、大数据监管平台、互联网教室等智能技术,将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变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推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开放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通过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管理效率,培养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和数字化素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
第二,以科学技术赋能受教育者。首先,使用虚拟现实、模拟仿真、交互式书籍、图像语音识别等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迁移知识,使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其次,将最新科学技术引入校园,让学生主动、合理地接触并应用,促进学生对新兴技术的认知、积累,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水平,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最后,在学校为学生提供科学、规范接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机会,教会他们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数字技术,反思、察觉技术的不良影响,最终将绿色的科学技术向社会推广、普及。
第三,以科学技术赋能教育影响。首先,以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为核心,不断调整教育内容,以适应新岗位、新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同时,寻求新兴科学技术的助力,提升教育资源尤其是数字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其次,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模拟技术等先进科技为路径,为职业教育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教材表现力、课堂吸引力、学习持续力,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深度思考,强化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最后,以信息技术产业软硬件设备的突破发展为导向,以职业院校数字化基础环境设施建设为基础,促进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未来为广大师生提供沉浸式数字化教育新环境。
(三)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融汇:开启职业教育特色化新常态
根据研究内容分类,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聚焦于“1”到“N”的应用研究,助力实现“1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100到100万”的应用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与教学过程深度融汇,要将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相适应,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高度适配。同时,要引导教师深度参与研究,站在行业、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持续积累实践经验,更新知识体系,提高科研思维能力和学术水平,释放科研热情和科研活力,全面促进专业发展与教学水平提升。此外,还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帮助他们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规范科研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了解国家发展方向、激发爱国热情、肩负国家历史责任,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根据研究领域划分,教学研究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学研究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路径的深入、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在对教材、教法与课程的系统性、创造性分析基础上。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深度融汇是高质量育人的保障。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不仅要深入参与教学研究项目,掌握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还要思考如何实现研究成果与日常教学的融合,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研究是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能,教学是职业院校的基础工作。职业教育对国家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职业院校必须实现科学研究和教学过程的深度融汇,推动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为科研赋能,在服务企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同时,提升育人水平,彰显办学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用实践闯出一条具有类型教育特色的科教融汇之路,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注释]
①本报评论部.强化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N].人民日报,2022-11-30(5).
②新华社.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1-04-13)[2023-09-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897987411310397&wfr=spider&for=pc.
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5.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张文龙.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出场语境、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J].理论视野,2020(5):86-92.
[2]裴哲.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功能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3(2):27-33.
[3]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8.
[4](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王保存,陈景彪,王章辉,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5]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J].职业技术教育,2022(24):69-77.
[6]张青山.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1):59-63.
[7]郝天聪.科教融汇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范式的革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6):11-16.
[8]张学文.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十八大”报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学理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17-21.
[9]刘生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9(12):13-18.
[10]谢维和.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6):3-6+13.
[11]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0):41-46.
[12]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5-10.
[14]陈昌曙.陈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15](美)希拉·贾撒诺夫,杰拉尔德·马克尔,詹姆斯·彼得森,等.科学技术论手册[M].盛晓明,孟强,胡娟,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6]陈凡,李泽清.论技术教育的三重特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6):44-47+112.
[17]郝天聪,石伟平.知识论视角下的高職院校科研定位探析[J].江苏高教,2021(6):25-30.
[18]徐宏伟,庞学光.技术认识论视阈下的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1-5+32.
[19]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5-9.
[20]康亚莉.数字化教学对职业教育的拓展与延伸[J].现代职业教育,2021(47):224-225.
[21]苏荟,刘莹莹.职业教育服务智能时代新型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困境与改进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30):23-27.
[22]董文娟,黄尧.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实质、路径与目标[J].现代教育技术,2019(10):28-33.
[23]郭璇瑄,陶红.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5-74.
[24]陶红,唐婷.数字经济时代高职生数字素养培育的逻辑理路与路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53-58.
[25]王敬杰.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困境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2(9):5-12.
[26]张欣.数字化助力职教高质量跃升——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综述之四[N].中国教育报,2023-02-13(1).
[27]韩锡斌,杨成明,周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11):3-11.
[28]杨忠泰.高校科研分类评价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9-14+20.
[29]潘懋元.从“回归大学的根本”谈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4):1-2+9.
[30]雷小生,刘淑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5):66-67.
[31]张小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方向与途径[J].江苏社会科学,2012(S1):35-39.
[32]徐国庆.高水平高职院校的范型及其建设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93-97.
[33]周瑛仪.应用研究驱动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16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