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与实施
2023-11-22周红梅
摘 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还不相匹配,面临着困难和挑战。该文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剖析大湾区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效运作的发展路径,构建“双核心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2-0001-05
Abstract: It is the goa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to train advanced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system and mechanism, the talent training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does not match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ace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aki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ffective opera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builds a "dual-core five-in-on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integrat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Keyword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private universitie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development path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双核心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2GYB020);广东理工学院2021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XGG202152);广东理工学院2021年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生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YLKC202106)
作者简介:周红梅(1971-),女,汉族,湖南永州人,博士,副教授,教务副处长。研究方向为高教研究、教学管理、双创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屡创新高,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到大众教育阶段,其中民办院校在这一进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硬件和软件条件上都存在明显的劣势,作为地方民办高校如何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在国家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教育和人才高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找准自己的定位脱颖而出,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另辟蹊径,不能照搬传统大学的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应该创建一个独特的应用创新人才培训模式,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并引领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和充足的人力资源。
一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民办高校的机遇和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及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东莞、肇庆和江门九个市,总面积合计约5.6万km2,约占全国的0.59%。大湾区的人口在2017年约7 000万,占全国的5%;GDP约1.64万亿美元,在国内占有12%;人均GDP达到2.36万美元[1]。粤港澳大湾区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的建设重要支撑,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大湾区是继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外的高等教育集聚区域,大湾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水准的高科技产业,目前,大湾区共有173所高校,在校学生204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建设人才高地,大力提升教育科技水平,建设人才强国、教育强国[1]。大湾区经济建设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大湾区进行建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需要依托民办高校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可持续的创新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同时提出,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業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这为大湾区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 粤港澳大湾区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现状
(一) 多政策制度出台推进大湾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
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多举措推进大湾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2017年的“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2019年正式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3],这为大湾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明确了方向;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推进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战略整合各方资源,依托优势学院或学科专業建设产业学院。
(二) 多样化发展的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湾区高校注重产学研协同合作,育人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广东省根据新经济发展需要,综合运用资源配置、财政投入等调控手段,鼓励支持高校对接广东省新一代产业重点领域,推动工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广东省全面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解决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不相协调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4]。2018年7月广东省首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广州举行,本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有省内外80余家企业1 600多个项目面向高校公布,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2.5亿元[5]。
近年来,广东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对产业学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遴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等10个产业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为全省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树立典型示范。目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形成以高校与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校地模式、以高校和牵头(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校企模式、以高校和行业协会为主导的校行模式及以高校和产业园区为主导的校园模式等不同产业学院建设模式。通过汇聚企业资源,链接高校教育,深化产学研合作,以社会和产业力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 粤港澳大湾区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来,各地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纷纷寻找切入点,开展深入合作,虽产教融合发展势头较好,但由于多方因素影响,产教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要实现产、教、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尚需一段时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2019年2月18日正式发布,为大湾区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最具潜力的实践指南,大湾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但从时间上看,产教融合稍滞后于其他地方和区域。当前的粤港澳大湾区,其发展中面临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两岸三地跨区域治理之间的矛盾,社会制度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的一些配套政策推出滞后,缺乏两岸三地统一的法律保障措施,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合作模式单一,校企合作关系不稳定,产教融合发展基础不牢固等。
(一) 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合作模式单一
产教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一些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实施起来还是困难重重。要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必须与产业和企业紧密结合,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的互动关系。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还处在转型发展的初级阶段,产教融合主要是以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形式开展,合作模式比较单一,合作内容不够深入和系统[6]。
(二) 校企双方价值取向不一致
校企深度融合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关键,产教融合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和学校,校企双方价值取向不一。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效益优先为原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获取劳动力资源时首先考虑的是直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人才,而不愿意通过培训方式培养人才,这样可以有效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利益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取向更关注内部价值。学校是以政府为主导,有组织、系统化地开展教育活动,倡导公正的行为规范,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发展策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人才是学校的必然选择,而不能着眼于组织自身利益的获取,学校更注重社会价值。尽管民办高校与企业存在协同发展,但事实上,校企合作主体并没找到利益的契合点,双方存在利己思想,忽视了对方的需求,导致了多数校企融合流于形式,即便有合作,也存在合作层次低、范围窄,合作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对此,需要明确了解校企合作主体出现冲突的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7]。
(三) 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
作为市场经济调控的两端,政府计划与市场调控始终是难以达到均衡的两种权力。政府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过度依靠市场而忽视了宏观调控。企业与学校应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动性,决策时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但是绝对不能缺少政府在这当中承担的重要角色。政府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统筹领导者。产教融合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在制度上大力支持,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相关保障政策法规的出台,如税收减免、银行贷款及利率优惠、政府的经费扶持等,才能保证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及协同育人模式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律并未落实到位,绝大多数项目的真正落地都不是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发改委、教育、财政、税收、规划和人事等主管部门协同联动,积极主动作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 产教融合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由于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运作体制,民办高校的产教融合还不够完善,各方利益不明确,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是指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企业积极参与,主动与各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形成互利双赢的良性发展运作模式。在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民办高校不仅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企业的优势资源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公司的应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运作模式为民办院校、企业与政府建立了一种较为持久、有效的、深入的协作关系,为实现多方双赢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对责任权利的划分不够明确,执行力度不够,缺少专门的组织机构协调统一管理和监督,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评价体系。
四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与实施
广东理工学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肇庆,是一所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施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为核心抓手,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探索和实践“共建产业学院”“共建双师队伍”“共同制定3+1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信息化过程管理”“共建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产教融合机制下的“双核心五位一体”(图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 构建和实施“双核心”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不仅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实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发挥企业的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产教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构建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双核心”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充分认识课程与专业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实践,走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8]。肇庆市作为沟通珠三角、连通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里的肇庆市的民办高校更应该自觉承担起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任,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自身教学思想观念,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特色,为学生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适合这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素质、技能等科学有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专业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的重要因素,而专业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和引导社会人才需求的最根本尺度。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人才的产出与市场需求脱节。广东理工学院以OBE理念为基础,在进行专业设置和建设中,与企业共同研讨,构建市场急需的专业,自觉承担起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任,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自身教学思想观念,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特色,不断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部署并加强工科学科专业建设,重視与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关联的应用技术研究专业,建设目标应从专业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优化,并科学确定专业发展目标、阶段目标和“双核心五位一体”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目标,保证专业建设的方向性,建立以社会对人才需要相适应的专业结构。
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而课程的质量又是影响其素质的重要因素。课程建设的任务是依据目前的教学状况和课程现状,并结合企业的前沿技术和方法,逐步地对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实现教学目标。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应该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动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广东理工学院为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加快教学模式改革。为加快一流课程建设,学校教务处组织多次召开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开展合格课程和优秀课程评选、校级一流课程建设立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培育与申报等工作。学校与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平台共同开发建设一流课程,通过课程建设,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优化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 构建和实施“五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 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
共建即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具体地讲,是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秉承“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校企“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9]。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至少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更好地服务与回馈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校企合作之路,也是高校反馈、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校各专业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融合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寻求与外部企业的合作机会,学会借力,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方面的资源;通过与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创建以实验、实训、实习为主线的多层次实践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案例牵引”教学模式,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衔接”,不断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结合专业集群建设与企业共同建立相应的产业学院,制定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产教融合生态闭环,培养产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为产业学院提供教学用房,校企共同出资建设装备先进,与核心能力关联度高的实验实训室。引入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或参与课程教学。共建实习基地,共促学生就业。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实训实验室共建、教科研项目研究和课程合作建设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集合双方优势资源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成果,是校企双方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学校发展、增强学校服务行业和服务地方能力的重大举措。
2 产教融合,试行“3+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实施“3+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生产第一线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课堂。“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学校里学生通过3年的专业课程教育,在第4年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构建一种以校企合作为主体,实行“校内实训+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专业综合实践,以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模式。为适应“3+1”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变革,民办高校可以设置成立处级机构“学生企业综合实习管理办公室”,制定《企业综合实习实施方案》《企业综合实习管理实施细则》,建立校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及院(系)领导下企业巡回督导检查制度,定期编写发行《企业综合实习督导简报》,在实习企业及岗位拓展、管理制度设计、校内外指导教师配置、线上远程开发和实习项目设置及考核办法、资金保障等方面作了精心的统筹。
在制定“3+1”人才培养方案时,以市场为导向,在校企合作基础上,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探讨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在课程设置、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企业综合实习、学科技能竞赛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征询企业专家意见,根据环境和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计划,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同时与市场就业需求实现最佳能力匹配,建设以应用型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及以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承担教学及指导工作,以及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创新合作途径。
3 产教融合,共建数字化过程管理
根据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和服务的思想及原则,实行全流程管理,促进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全校数字化统筹规划,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高校应协同软件开发平台或开发商共同构建信息化过程管理平台。例如毕业论文(设计)和企业综合实习等环节,可以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进行全过程管理,不同角色通过账号进入管理系统,适时可以了解任务及任务完成情况,数字化的过程管理方便师生的教学与学习及管理人员的工作,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管理费用,从而提高管理效果。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信息传播广泛而灵活,也可以为管理者们提供更加有效多变的方式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与传递[10]。学校引进校友邦平台,加强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通过校友邦平台,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签到、提交周日志、总结等,实习指导教师实时监控实习学生的动态。
4 加强产教融合,创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升大学师资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积极推动师资力量和“双师双能”师资队伍的发展,以科技与科研的结合为突破口,以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形成了一支由校企共同组成的“双师双能”师资队伍。针对目前“双师双能”师资队伍短缺的现状,为了优化教师的配置,引入海归精英人士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教师来调整师资结构,聘请拥有高级职称和丰富实践技能的技术人才到校进行兼职。
在共建“双师双能”教师队伍的同时,建立现有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掌握企业最新发展信息,及时改进教学;以专业为单位,改革试点专业鼓励专业教师开发企业项目,为企业技术革新,完善管理等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加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引入、利用企业及社会资源,共同构建专业课平台、实践实训平台、素质教育平台等。
5 产教融合,共建质量评价管理模式
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学运行、教学建设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学习等方面,明确质量标准,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随着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协调发展,教学效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也应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在教学质量评价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不断深入和加强,实施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形成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的高校办学管理和运作体制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关键保障。要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高效的教育运营和质量监测系统,强化学校的过程控制。构建产学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双主体”的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学校应用型教育竞争力。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是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院校,必须重视企业需求,完善协同育人的平台及保障机制,提高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效果,发挥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2 03/content_3635372.htm#1.
[2] 李政.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的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21(3):230-23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4] 陈放,郑文.“创新”“协调”“多元”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三维解构[J].高教探索,2019(1):7-11,18.
[5] 郑文.高等教育的沉思——广东高等教育发展之新径探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21.
[6] 曹瑩莹,于建江,卢东祥.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研究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7):93-95.
[7] 柴草.高职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冲突的表现、成因与对策[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6):25-28,43.
[8] 张瑞会.山东省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8.
[9] 乔晓艳.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19(8):8-11.
[10] 王丹阳,刘靓雯,雷鸣雳,等.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