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2023-11-22王爱丽
王爱丽
油茶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因为种植群众没有管护技术,投入跟不上,经营粗放,加上品种混杂,林相老化,产量低且不平衡等问题,虽然油茶栽培规模逐渐扩大,但结果率、出油率不高,茶油质量不好,产量低而且不稳定,没有给山区老百姓创造好的效益。因此本文从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及改造后的效益这两个侧重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达到油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山区油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油茶产量较低、品质相对不高,是我国近几年油茶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百色市油茶林来说,低产种类也很多,“未老先衰”油茶林,“衰退中老油茶林”逐年增加。因此探讨如何才能够让油茶低产林经过科学的手段改造之后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也是很多科研人员和地方林业技术工作人员在不断探索和尝试的重点,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发展。
一、油茶低产林产生原因及现状
1、百色市油茶低产林产生原因
经过有关单位对油茶林木主要栽培地区开展调查、收集、统计、分析,认为导致油茶品质不高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①品种混杂,多为实生劣质林。种植户对选种、育苗处理方法执行不佳,多直接采用点种法或采用实生苗种植,未能采取措施及时的对当地林木品种状况加以全面严密地筛查,导致到了移栽后期当地林木树种的快速成长容易发生病害问题,同时农户由于林木栽植育苗技术操作不好,使当地油茶林品质呈现良莠不齐,油茶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受到较严重地影响;②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粗放,种植密度稀密不均。由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油茶林木长时间失管,杂草丛生,林相紊乱,稀密不均,水分、日照、营养不足,土壤板结,油茶长势衰退,陷入了荒废境地。由于通风环境较差,病虫为害重,产量显著降低,且大小年份变化明显。③树体衰弱,树龄衰退。由于多年失管,树体的衰老问题突出,其个体发育也提前步入了老化时期,研究显示其生理功能渐弱,根系的吸收功能、枝叶的光合功能明显下降,缺乏足够的营养供应生长与发育的需求,新梢生长量明显下降,花芽分化很少,死落枝越来越多,冠幅明显变小,动脉干和主枝表面附着青苔、地衣和寄生等,植物病虫害明显增加,落花落果现象严重。
2、百色市油茶低产林现状
①油茶低产林占比大。目前我市共有油茶林面积近230 万亩,其中,大约150 万亩是低产油茶林,属于类型单老化、退化,主要是普通的油茶品种,80%以上都是霜降籽,而这种油茶树品种主要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栽培的老龄茶树,近几年来一直都未进行过品种更新改造类型单一老化,树体虚弱,寄生生活枝强,病虫害严重,形成产量大小年明显等现象。
②油茶林的种植密度不合理。老品种普遍密度过大(种植株行距约1.5m 左右,种植密度达200-300 株/亩),且油茶树高度徒长,内膛光线不足,无法正常开花结果,果实多聚集于天盖顶部或外围,有果的枝条数量稀少,单面积产量较少,林区内通风透光不良树木易早衰。
③劳力缺乏管护跟不上。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当时只有幼老弱病残人在家,油茶经济的林木也没有及时管护,等天吃饭,不施肥,只是有茶果收获时才抚育,造成管理粗放。同时,发展桉树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高,造成群众砍伐油茶林改种桉树。
④群众改造意愿不高。油茶造林补助资金少或不到位,造成群众对发展油茶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1、综合抚育
①林木更新改造。通过改造树林来提升油茶低产林的产量是油茶低产林改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改造措施。一般每年开展一次,通过砍掉油茶林的残、老、病虫株提高树林内通风透气透光要求,使油茶树上部、中部、下部全面立体挂果,进而实现稳产高产。对一些树体构造不合理、结果量稀少甚至不结果的树种,对分枝过密的结果量树种,也要实行整枝修剪并把正在产生徒长枝条、阴枝、病枝等完全去掉。在经过疏伐修剪之后,将油茶产业的林分郁闭度维持在0.7 以下即为宜,确保油茶树的种植疏密有当,以便单株的油茶树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吸取足够的阳光水分以及土壤中的养分。除此之外适当的控制油茶树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茶树林内部形成通风的环境,而适当的通风也是油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助力,油茶树只有充分的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并且进行光合作用之后,才可以得到更好的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②改造土地。一是林地管理。对土地进行翻新、及时清理林地中的杂草,顽石等不利于油茶树生长的物质,从而使得土壤的成分和状况更加适合油茶树生长。二是正确施肥。对立生地栽培条件基础较好、长势十分旺盛健壮的山地油茶林则要酌情多投施优质磷肥、钾肥为主;但对立生地培育条件也不好、长势十分不好健壮的高山油茶林也要尽量多施使用的有机肥类和适量施入氮肥为辅;大树一般需要施肥多一次施,小树的可以适量少量施有机肥;中大年的主要追肥以适量施钙磷钾肥和尿素钾等为重,中小年的则多以补施纯氨肥等为主了;秋冬季以施土壤肥力为重,春夏以施速效肥料为重。三是间种农作物。通过间隔地栽培大豆、薯类等粮食植物,并采取系统的科学管理与保护,以起到促进发展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微生物对土地中的有机质的降解,并促进油茶树大量吸收,从而提高了油茶林木的生产能力。
③病虫害防治
避免病虫害发生重点在“防”。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土壤、树势、温度、林相等生长环境关系密切。一般认为油茶炭疽病多在新老残林之间发生为害严重,在冬春高温、高湿季节为害蔓延时间次之;油茶煤烟病、软腐病主要在秋季雨量多、湿润干燥的天气季节为害,许多油茶害虫又多喜欢栖息生活于油茶密林,因此这些病虫害发生的监测防治变得尤为重要。
主要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主要集中危害油茶林的是这三类害虫:油茶尺蠖、油茶刺绵蚧、茶天牛。防治主要技术方法:人工造林抚育及时剪除油茶枯枝虫源或适当结合对油茶幼树围垦及复穴培土或填埋病根芽颈,减少其越冬成虫产卵机会;同时,及时把已被害的油茶幼树的病老枯枝叶芽进行大面积集中砍伐修剪集中烧毁,或使用高压灯光喷雾放电等诱杀油茶越冬成虫。还可以同时采取撒用苏云金杆菌法或白僵菌法来进行油茶害虫生物技术措施防治,密切注意并及时采取有效保护好油茶天敌。药物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也主要可用稀释至90%的乐果或敌百虫溶液的2000 倍量液局部喷洒。
主要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油茶林区主要常见病害:油茶炭疽病、油茶煤病。防治措施方法:科学营林,综合治理。注意将油茶林地逐步清理和疏伐提高林地通风条件和降低油茶林内湿度。科学整地施肥,提高树体正常抵抗外来病虫害入侵的生理能力。许多森林病害往往是首先由一些虫害发生引起来的,因此,要经常把林业治除虫防病与防治冶病虫结合开展起来。药物的防治:可用19%的波尔多倍液粉剂或用50%甲基多菌灵的400倍水喷洒,效果均很好。
2、截干回缩
①截干更新方式。距离地面基部5~15cm 处先锯割断枝干,在截断干后的当年春季新生的油茶树梢的根际萌发出的大批的新老萌芽条后,于每年夏末开始选留离造林地基部最近的而且是生长势极旺、生长比较均匀健壮的2cm 或3 个新的萌芽条,其余部分枝则一并从地基部剪出去。第二年早春开始再分别在枝中间再选留其中一棵来进行成形与打杈,培育形成出新的天盖。一般截干更新第3 年开始挂果,第5~6 年产量恢复。
②切枝更新方式。把每年油茶树主枝的中部、下端及分枝处等这几个关键部分做全面地修剪,等萌芽枝条长高至5~10cm左右后,选留些朝向比较好、角度较为合适、生长能力比较强健的萌芽条培养成树冠,其余的枝条修剪掉。切枝更新可以充分利用油茶树枝的次级主干侧枝与次级副主枝之间形成新的树冠骨架,因此,成形生长快、结果会更早。据测试切枝剪更换后培育的油茶植株于定植当年约有70%及以上数量的油茶新种植株将陆续发芽开花结果,3~4 年内就可完全地恢复为其品种原来的产量。因此在更换砧木后产生的新老植株之间一定要优先选用那些当年开花结果能力表现较好、产量表现又保持较高、病虫害亦相对较为少发生的盛年油茶树,而砧木更换产生的新植株锯口边缘上表面一定要做到清洁而平滑并要均匀地涂刷保护剂,以利于老植株伤口组织器官的快速完整和愈合,并且也尽可能的避免叶片被强烈雨水淋浸蚀造成腐烂损伤和根系遭受严重病虫为害。
3、高接换冠改良
①接穗采收和储藏。分品系采集接穗。目前,百色市栽植较多的油茶无性系品种主要有岑软、香花油茶系列。选取当年发育较为旺盛成熟的无性系岑软的2、3 号无性系及香花油茶品种的优质丰产无性系母树,从天盖树中上枝或主干外围枝剪取当年发芽较充实、腋芽数量最丰富、长势比较强健、无主要病虫害株的优质当年着生树枝,采集的时间最好为春季的早晨采收为宜,选好品种采集后要分好品种进行绑束,挂扎好颜色标记,用干净清水轻轻弄湿晾干后分别放入一个塑胶袋筐内,擦干袋中多余水分,再依次放入少许湿润棉球浸湿后再绑缚紧袋口,然后密闭储存在荫凉处。通常可放置3~5 天,若气温太高或储存年限较长则可置于电冰箱或冷藏室中储存。
②砧木的选择。选用树龄10~30 年生的优质普通油茶树,并精心选择有3~5 个叉状分枝和角度中等大、杆干直、光滑、病虫害株较少发生的健壮主枝作为优质砧木,保留其2~3 个以上主枝做为营养树枝,留枝可以达到荫蔽的效果。
③断砧、清场。将新选好的砧木主枝在距地40~80cm 处锯断,并小心避免将砧木苗皮层撕裂,以保证截面均匀,除留作营养枝的外其作枝条和植株周围土壤杂灌草也一律除去。
④洗接砧、削接砧、削插穗。必须用少许清水充分清洗嫁接砧木,保持被嫁接砧木部位干燥清洁。再用嫁接切刀小心将嫁接断面全部削磨平使切面呈平整光滑状,并且应里部高外部低,略微有些斜度。削接穗时左手要握住枝条,右手应用单面刀片先在接芽的正背面上斜刀削约1.5~2cm 左右的削面,保持刀削面的平滑光洁;之后再依次在接芽的正面的下方反削成一个马耳状的弧形切口,再顺着接芽上方断下接穗。
⑤切砧插穗。用单面刀片从砧木种断缝向上向下平行切二刀,深达木质部,接着再把皮挑起并拉开,把接穗长切面对齐砧木种苗植入扯皮沟中,长切面略超过砧木种截面(稍露白),把砧木扯皮覆盖在接穗反面切缝,通常一砧接2~4 个接穗。
⑥绑扎。用柔韧性好、拉伸性较强,宽约1.5cm 的橡胶薄膜带,按从下而上的方法进行捆扎接穗。用钢筋线捆绑时一定要拉紧,并绑上2 条长度约10cm 的油茶小枝条作为支撑保湿面膜袋使用,同时要注意避免将接穗移动。
⑦保湿。捆扎好后,立即套上厚0.03~0.05cm 塑料袋,包长12~17cm,宽度7~10cm,(如果砧木较粗,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湿袋)把袋口扎紧,使其完全封口。
⑧遮阴。将牛皮纸或报纸等物品按东西方向绑于保湿袋外层做荫蔽用,捆扎使用时注意将荫蔽物和保湿袋留有2cm 以内的空隙使其通风。
⑨接后管护。枝接成活后,当新梢由红色变成翠绿色后(通常接后1 个月以内),于傍晚去掉保湿袋,但仍须荫蔽1~2 周,当新梢达到遮荫的顶端后再取消荫蔽,此阶段应重点注意以下一些情况:经常检查避免蚁类、飞虱虫等啃咬保湿袋,观察是否有金龟子、蚜虫等为害新芽梢,适时将成活砧木上的萌芽枝条全部去除(没成活的砧木一定要留有萌芽枝条),并在新梢发育健壮之时,即在当年11~12 月至第二年的1~2 月将塑料绑带全部去除。
三、油茶低产林改造产生的经济效益
油茶低产林改造因采用的改造措施不同,改造效果的程度也明显不同。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取决于对改良进程的控制,应逐步强化油茶低产林治理能力,在具体整改时根据林地条件应尽可能将各种改良方式相结合使用,可达到以下经济效益:
1、可增强土壤有机质保水保肥加快成林
经过土壤改造,改变原来油茶林地土质,加快油茶林成林。成林树木采伐完后的林地一方面由于要有相对较大量的林木枯枝落叶等进行覆盖,另一方面则由于因砍伐林木量减少直接阻碍到了林木进行耕作之活动而直接会造成了土地内的富水土的大量流失,可以说直接地起到保地富水、保土墒足和节水保肥之双重作用。
2、推进产量提升产值提高
通过高接换冠改良结合综合改造措施,可以使得油茶的品质和产量显著提高。根据百色市实施的2016 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实施时间2017-2019年) 结题相关数据可知,2019 年每亩油茶鲜果产量为290.2 公斤,2020 年每亩油茶鲜果产量310.1 公斤,2021 年每亩油茶鲜果产量为343.75 公斤。测产样地2018 年每亩收获茶油3.15公斤,按每公斤100 元计算,收入315 元,2019 年每亩收获茶油5 公斤,收入500 元,2020 年每亩收获茶油7.5 公斤,收入750 元,2021 年每亩收获茶油13.8 公斤,收入1380 元。2021 年比2018 年增收1065 元,增长率达338%。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油茶产量发生极其明显的变化,产量迅猛提升,实现产值翻番的目标。
3、有效幅射带动
通过各项改造措施的结合应用,使原来的低产劣质油茶林在产量上取得增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种植户的口袋鼓起来,实实在在得到收益,种植户低产林改造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综上所述,要想让油茶低产林提质增产,并且收获应有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利用科学技术对油茶林采用树林、土地改造等改造措施及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让油茶林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达到一亩油茶百斤油,乡村振兴盖高楼的目标。因此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注重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因地制宜的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更好的创造出油茶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