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和地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2023-11-22王广泉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7期
关键词:薯块病株乳油

王广泉

花生和地瓜在临沭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史,是临沭县主栽的经济作物。生产中危害花生和地瓜的病虫害较多,无论发生哪种病虫害,既会影响作物生长,还会影响后期的产量和质量,更会影响农户的最终收益。

一、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危害花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根腐病、黑斑病、褐斑病、叶斑病、花生蚜虫、蓟马、蛴螬、斜纹夜蛾等。本文主要介绍病毒病、根腐病、花生蓟马。

1、花生病毒病及防治。病毒病是危害花生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该病害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危害大的发病特点。一般发病率在50%以上,严重时发病率高达100%。国内多个花生产区均有发生,如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河北、辽宁等。另外,花生病毒病还可危害芝麻、大豆等作物。

发病条件及规律。栽培的品种抗性差,苗期雨水多、湿度大,虫害多(蚜虫),杂草多、除草不及时,田间管理粗放等都易引起病害的高发及流行。病毒在花生种子内越冬,是引起翌年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病源。春播花生一般于出苗10 天后发病,此阶段发病主要是种传病苗。

发病症状。病毒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叶上生出褪绿斑和环斑。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渐变呈黄绿相间的斑块。侧脉处有花纹或断续绿色条纹病斑。后期全株叶片均可发病。病株花少、荚果少且小,果仁为紫褐色。

防治方法。防治花生病毒病应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针。

农业防治。防治病毒病最行之有效,且投入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严格执行种子的检疫,以防止从疫区引入带毒种子。早防蚜虫,及时清除田间及田边的杂草。加强农田管理,保持排水畅通,尤其是苗期,避免雨后积水,也是防治病毒病的关键。土壤肥力较差的农田,要及时追施提苗肥,促进幼苗长势,提高自身抗性。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带离田外后集中深埋。

生物防治。花生蚜虫是传播花生病毒病的重要传毒介体,因此及早防治花生蚜虫是减少病毒病的关键。保护和充分利用害虫天敌,如食蚜蝇、七星瓢虫、异色瓢虫、二星瓢虫、黑食蚜盲蝽、草蛉等。播种前,可亩用0.5kg 的25%的辛拌磷(812)盖种。苗期出现蚜虫,可喷洒70%灭蚜净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喷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或喷50%辛硫磷乳油1500 倍液等,也可喷新高脂膜800 倍液+40%乐果乳油800 倍液,7-9 天喷1 次,连喷2 次。宜在无风的清晨、傍晚进行喷药。

2、花生根腐病及防治。花生根腐病是危害花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根部,果针与荚果也可受害。民间称之为烂根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国内各花生产地均有发生。具有分布广、危害大的特点。一般病株率在10%以下,导致5%-10%的减产,严重时病株率在20%-30%,可造成20%以上的减产。

发病条件及规律。花生根腐病的发生主要受气候、降雨、土壤湿度、水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雨水多,尤其是连阴雨,土壤黏重,根系发育不良。多年连作,植株过密,枝叶过于繁茂,田间长时间积水,排水不畅,湿度大,土壤养分不足,追肥不及时,疏于管理等情况下,都易引起根腐病的高发。根腐病多发生在5 月下旬至6 月初,病害高峰期在6 月中下旬。病菌在病残枝叶、土壤、带菌种子中越冬。病菌从植株表皮、伤口侵入寄主内部组织,具有再侵染性。

发病症状。播种带菌种子,会出现烂种烂芽。苗期根部染病,幼苗矮小,主根呈褐色、腐烂状,病苗死亡。成株期染病,初期病株萎蔫,叶片褪绿发黄,叶柄下垂。病株根茎处出现褐色长条形的凹陷病斑。发展后根端湿腐,皮层为褐色、腐烂易脱落。主根发育不良(细长或短粗),无侧根,即使有也极少。发展后病株枯死(病害严重时仅需2 天)。高湿环境下,病部生有霉层。病株矮化,长势差,叶片发黄,花少果少,秕果量多。另外,果针、荚果也可受害,果针染病后荚果脱落、腐烂。

防治方法。防治花生根腐病必须遵循农业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农业防治。首选鲁花9 号、鲁花6 号等抗病品种。减少土壤中残留病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残株枝叶清理至田外,沤肥或深埋。合理轮作,轮作的作物有玉米、小麦、大麦等作物实行3 年以上的轮作。播种不宜过密,一般行距控制在25cm×17cm 为宜,密度过大会影响植株间的通风、采光、透气性,易引起多种病害的高发。土壤湿度要合理,过干过湿都不利于植株的生长。结合天气、土壤湿度、生长期等,科学浇水。播种和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在幼苗2-3 叶期,土壤偏干时需适量淋水。盛花期严禁大水漫灌。多雨天气里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施肥要合理,底肥要充足,追肥要及时,尤其是土壤贫瘠的农田,更要及时追肥补肥,以保证植株长势健壮,增强抗性,为丰产增产打基础。

药物防治。播种前用0.5%-0.7%的22%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或用0.04%-0.08%的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或用0.6%-0.8%的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用0.1%-0.3%的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拌种或包衣处理,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发现病株,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 倍液,或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或用80%乙蒜素乳油800-1000 倍液,或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等喷淋植株茎基部,喷药要均匀,避免漏喷,8-10 天喷1 次,连喷2-3次。

3、花生蓟马及防治。蓟马是危害花生的主要虫害之一,还可危害小麦、水稻、豌豆、四季豆、胡萝卜等多种作物。成虫若虫以吸食叶片、花组织的汁液为生。导致被害叶片,细长、皱缩,如兔耳状及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植株长势差,且开花受精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不结实,导致减产。

防治方法。防治蓟马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农业防治。清洁农田,消除越冬害虫。农田管理要及时到位,促进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物理防治。充分利用好害虫的趋黄色、蓝色的特点,农田设置高度与植株持平的黄色蓝色粘板,诱杀害虫。

生物防治。保护害虫天敌,如鸟类、寄生蜂、捕食螨、小花蝽等。

药物防治。可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2000 倍液,或用21%灭杀毙乳油1500 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或用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 倍液等喷洒防治,8-10 天喷1 次,连喷2-3 次。

4、花生蛴螬及防治。花生蛴螬是危害花生的主要虫害之一,具有负趋光性和假死性的特点。主要危害荚果,荚果被蛀食后出现孔洞,出现空壳,导致减产减质。

防治方法。防治花生蛴螬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农业防治。播种花生之前对土壤要进行深翻,既可以减少越冬卵,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翻耕深度在25-30cm 为宜。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性。

物理防治。充分利用害虫假死性和负趋光性的特点,傍晚时段在成虫聚集的树下焚烧干草并用竹竿敲打树枝,驱赶成虫,成虫便会飞入火堆。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置放频振式杀虫灯进行人工捕杀。

生物防治。保护蟾蜍、茶色食虫虻、步行虫、线虫、金龟子黑土蜂、螨等害虫天敌。

药物防治。播种前可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或用25%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等包衣。虫害发生后,可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100g 拌3-4kg 谷子,洒在田间沟内进行毒饵诱杀。也可用40%毒死蜱乳油800 倍液摇匀后喷灌植株根部周围。9-10 天喷灌1 次,连灌2 次。

二、地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危害地瓜的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紫纹羽病、根腐病、甘薯天蛾、甘薯叶甲、斜纹夜蛾等,本文主要介绍黑斑病、紫纹羽病、甘薯天蛾。

1、地瓜黑斑病及防治。黑斑病是危害地瓜的主要病害,国内各产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薯块。一般可造成5%-10%的减产,病害严重时减产可达20%-50%,给农户造成巨大损失。

发病条件及规律。气候、湿度、品种、土质、管理等是黑斑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高温多雨,土质黏重,地势低,连作,品种抗性差,虫害多,伤口多,管理差等都易引起黑斑病的高发。适宜发病的土壤温度为24-26℃,土壤温度高于30℃、低于15℃时不易发病。贮藏时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3-27℃,温度高于35℃、低于8℃时不易发病。病菌在田间、苗床土壤、粪肥、贮藏病薯中越冬,可通过带菌土、流水、粪肥、农具、鼠类等传播。从薯块气孔、伤口侵入引起发病。另外,在运输过程中健薯和病薯之间接触摩擦也可传病,贮藏的温度湿度控制不好还会引起烂窖。

发病症状。地瓜黑斑病在苗期、成株期、贮藏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初期在病苗基部出现圆形或梭形的黑色凹陷病斑。发展后病斑扩大,并环绕基部。后期病部腐烂,全株叶片变黄,病苗枯死。湿度大时,斑上出现灰霉。薯块发病,病薯上出现中央稍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状黑褐色病斑,湿度大时斑上有灰霉层。后期薯块腐烂。

防治方法。地瓜黑斑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为宜。

农业防治。建议自繁种薯,以免外引进带菌种薯,要在3 年以上未栽过地瓜的地块做育苗地。育苗前精选种薯,将选好的种薯用50%代森铵200-300 倍液,或用50%甲基硫菌灵800 倍液等浸种,时长10 分钟。也可温塘浸种,用温水(52-54℃)浸种,时长10 分钟。加强育苗管理,土温不宜过低,宜在35-38℃。出苗后土温宜在25-28℃。

药物防治。移栽前用50%多菌灵2500-3000 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等浸苗基部。发病初期,可用75%白菌清500 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喷施防治,7-9 天喷1 次,连喷2-3 次。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喷施防治,5-7 天喷1 次,连喷2-3 次。

贮藏期防治。贮藏前对窖室要进行彻底清扫及杀菌,减低贮藏期的发病率。可用1%福尔马林液进行喷施后,再密闭3-4天,可有效减少病菌。

2、紫纹羽病。紫纹羽病是危害地瓜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根系和薯块,国内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均有发生。发病后一般会造成10%-20%的减产,严重时减产可达40%以上。

①发病条件及规律。气候、土质、品种、管理等都是引起病害发生的因素。高温多雨、高湿,土壤偏酸性,土层浅,连作,养分不足,植株缺肥,管理不及时等情况下易发病。病菌在土壤中、种薯表皮上越冬,且在土壤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通过土壤、流水、未腐熟的粪肥、农具等传播。

②发病症状。根系发病后逐渐向外发展,后期枯死。薯块发病,有白色纱线状物缠绕于病薯表面,发展后为粉红色至紫褐色。后期病薯由外向内腐烂,有酒糟味散出。病薯薯肉腐烂流出后,只剩干缩薯皮。

③防治方法。防治地瓜紫纹羽病应以农业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为宜。

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 年的轮作。选择种薯时要严格筛选,淘汰劣薯病薯。播前用温水(55℃)浸种10 分钟。底肥要充足,追肥要及时、要适量,增施有机肥。合理浇水,土壤湿度不宜过大。发现病株立即铲除,并对病穴进行消杀(可用石灰水或福尔马林)。发病初期,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 倍液等浇灌,8-9 天浇灌1 次,连灌2-3 次。需要注意的是收获前5 天严禁用药。

3、甘薯天蛾。甘薯天蛾是危害地瓜的一种主要虫害,还可危害赤豆。扁豆等作物。甘薯天蛾取食作物叶片和嫩茎为主,轻则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食光植株全部叶片,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产量大幅下降。成虫具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防治甘薯天蛾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为宜。

人工防治。人工捕杀。

物理防治。充分利用成虫趋黑光特点,在农田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生物防治。保护黑卵蜂、赤眼蜂等害虫天敌。

药物防治。可用40%毒死蜱乳油1000 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或用30%克虫神乳油1500 倍液等喷洒防治。9-10 天喷1 次,连喷2 次。

4、甘薯叶甲。甘薯叶甲也是危害地瓜的主要虫害,主要危害嫩叶、嫩茎,薯块也可受害。成虫具有假死性,幼虫取食幼苗嫩叶,成虫吸食薯块汁液。虫害严重时,被害幼苗枯死,导致缺苗。成虫吸食薯块汁液后,导致被害薯块表面出现深浅不一的伤疤。一般会造成10%左右的减产,严重时减产在30%-40%。

防治方法。防治甘薯叶甲应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 年以上的轮作。播种前清洁农田,减少菌源。清洁出的残株残枝可用来沤肥或做饲料。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物理防治。利用成虫假死性,在早晚时段进行震落,用塑料袋接好,消灭。

生物防治。保护双钩姬蜂寄、甲卵啮小蜂、叶色草蛉等甘薯叶甲天敌。

药物防治。可用20%绿·马乳油1500 倍液,或用2.5%的溴氰菊酯3000-5000 倍液,或用30%氧乐氰乳油3000 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00 倍液等喷洒防治,10 天左右喷1 次,连喷2 次。收获前7 天不可喷药。

三、注意事项

在防治花生和地瓜病虫害时,要早防早控早治,防治越晚越迟,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药物防治过程中,不可盲目用药,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参照说明进行。另外,药物防治时,不要经常使用一种药物,避免单一用药造成病菌、病毒和害虫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防治效果。

总之,生产中对危害花生和地瓜的各种病虫害要及时有效的进行防治,才能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再加以科学浇水、施肥、补肥,从而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为确保产量和质量、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薯块病株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