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自己人”思维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1-22尹晓敏

浙江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账款民营企业高质量

文/ 尹晓敏

民营企业“自己人”的性质定位是民营企业重振信心、再燃激情、续写传奇的最大底气

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发展的高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民营企业“自己人”的性质定位直击那些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是民营企业重振信心、再燃激情、续写传奇的最大底气。

“自己人”是新时代民营企业的新属性

所谓“自己人”,是指彼此之间关系密切、真心相待,可以相互依靠、携手共进的人,亦称“自家人”“自己方面的人”。认识论上与“自己人”相对立的概念是“异己人”“外人”。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掷地有声地提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重要论断。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民营企业“自己人”的身份定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简称“民营经济31条”)及其系列重磅政策文件,更是以干货满满的政策举措,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高规格的决策部署,既全面表达了党和国家始终将民营企业视作“自己人”的呵护之情,又温情传递出希望“自己人”走向更加广阔舞台的殷殷期许。

改革开放45年来,伴随着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的性质定位也经历了众所周知的历史性变迁:从“有益补充”(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党的十五大),从“两个毫不动摇”(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三个平等”“三个没有变”(2012年党的十八大),从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再到旗帜鲜明地将民营企业定性为“自己人”。政策话语嬗变传递的是对民营经济性质认知的迭代创新,彰显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勇气、尊重事实的理性和掌控时势的自信,折射的是民营企业家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历经沉浮砥砺前行的蝶变之路。

以“自己人”思维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为逻辑

彼此信任、共谋发展是“自己人”的基本姿态。“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零起步到占据大半壁江山,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56789”的卓越贡献(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创新投入、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在民营经济发达省份的浙江已达到“77789”(即贡献了70%以上的GDP、税收、创新投入,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的贡献水平。这一生动局面是“自己人”之间彼此信任共谋发展所结出的硕果。民营经济的汩汩“春水”能成就中国经济之“大江大河”,固然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巨大活力和创造力,但更离不开党和国家对“自己人”的高度信任和支持鼓励,在全力涵养百舸争流经济生态的过程中,以“放水养鱼、培土施肥”之姿态静待“水美鱼肥、土沃稻香”之成效。民营经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雄辩地证明了民营企业“自己人”的性质定位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长久之计而绝非权宜之策。

另一个方面,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对党和国家的感情看,他们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外人”,而是胸怀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甩开膀子拼命干”,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展实体经济、引领创新创业、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自己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扛起稳增长、稳就业大半边天的格局中尽显中流砥柱本色,充分诠释了中国经济发展活力源于“民”、兴盛得于“民”、潜力在于“民”的鲜明特质。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宣传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便是“自己人”队伍里的排头兵。浙商教父鲁冠球的“四千精神”、苦难英雄任正非的奋斗精神、中国首善曹德旺的奉献精神、新经济冲浪者马云的创新精神、汽车狂人李书福的追梦精神等等,不仅充分诠释了我国民营企业家的精神之魂,也在高质量发展主赛道上把“自己人”的内涵真正落到实处。

相互扶持、共度时艰是“自己人”的力量之源。相互扶持共御风雨、同舟共济共度时艰是“自己人”劈波斩浪的力量之源。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内外需不振等因素影响,民营经济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难题,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巨大、挑战前所未有,民间投资增速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处于发展低谷中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企普遍承压明显,不少刚从疫情冲击后缓过神来的企业,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也期待社会各方能营造更好营商环境助其提振信心筑底反弹。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秉持“自己人”思维、坚持“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想民企所想、急民企所急、办民企所需,以“民营经济31条”的顶层制度设计向全国5000万户民营企业、1.18亿户个体工商户派发了“定心丸”。“民营经济31条”之所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民营企业热烈反响,就在于党和国家直击民企核心关切,把民企当作自己人、把民企事当作自家事,聚焦当前内外部因素交织、主客观原因叠加之下民营经济发展的共性难度,如“准入难”“融资难”“盈利难”“回款难”“维权难”等,坚持问题靶向精准发力、同题共答同频共振,用高含金量的真招实策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起克服短期困难、着眼高质量长远发展的“真信心”。

在当前助企纾困、重振信心、共渡难关的紧要关头,主流媒体必须围绕“自己人”这一核心概念做好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旗帜鲜明地批驳抵制破坏“自己人”关系的错误言论,以党之名支持民营企业,以国之名壮大民营经济。借助“民营经济31条”“促进民间投资17条”“近期若干举措28条”等中央政策文件的高位推动,将特定的政治话语和政策理念导入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撑性、配套性文件中,在全社会形成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浓厚氛围,快速开启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窗口,增强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的“政治势能”,触发各级政府看齐紧跟的政治意识,凝聚多部门联合或配合的合作执行力,提高民营经济政策的变现力,让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下顺利渡过难关。

诚信守诺、言出必行是“自己人”的信心之本。信则权威不立。无信之所以不立,是因为失信者将使利益相关方面临无法预知的道德风险。在“自己人”的关系框架中,诚信守诺是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和互增信心的根基。“两不一欠”即“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之所以危害极大并成为各地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的重点,就是因为“两不一欠”尤其是拖欠民企账款是直接失信于“自己人”的违约行为,会严重挫伤民企的发展信心和稳定预期。欠账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之事,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政府拖欠民企账款绝非“自己人”之举,尤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融资难、融资贵之上如果复加拖欠账,将使民企发展更加举步维艰,甚至因流动资金短缺而使企业陷入绝境,成为压垮民企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前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政府拖欠账款问题不是个例,全国各地曝出的相关数据令人震惊。以某中部大省审计厅公布的数据为例,2022年该省部分地方政府(含所属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新增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95.6亿元,其中,额度高达80亿元、占比84%的逾期账款拖欠者是86个市县政府,14家国企拖欠14.9亿元、占比16%。作为民营企业“娘家人”的地方政府,变成了拖欠民企账款的“主角”。一边说要助力民营企业化解“急难愁盼”问题,一边又拖着巨额账款不还让企业陷入“旧账未了又添新账”的困局。面对政府拖欠账款,“拖不起、耗不起”的民企十分“受伤”,而且,政府言而无信、有诺不践之举会不可避免地危及“自己人”关系,“地方政府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纠纷问题,也是一个统战问题。”也正因如此,“民营经济31条”特别强调“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重点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并首次提出要对政府失信行为进行惩戒。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对于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作出了较为具体明确的规定。

当前,能否正视问题直面矛盾,铁腕治理以拖欠账款为突出表现的政务失信行为,是检验“自己人”关系的试金石,从“还钱”开始表达对民营企业的关心支持也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指。推动政府及国企诚信履约化解债务并非易事,构建涵括如下主要内容的制度化机制性求解方案应是首选之策:建立涉民企债务专项清理制度,构建清理和防拖欠长效机制;建立政府拖欠账款定期披露、劝告指导、主动执法制度;完善拖欠民企账款的投诉举报、联合检查、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拖欠民企账款清理与审计、督查、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完善票据市场信用管理框架和市场化约束机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构建拖欠民企账款的违约失信信息源头获取、精准识别和风险预警机制等。

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是“自己人”的长久之道。要想保持健康稳定、和谐长久的“自己人”关系,亲清二字缺一不可,亲是前提、清是保障,亲则两悦、清则两安。习近平总书记从系统把握政治生态与商业生态、执政环境与市场环境的战略高度,将政府与民营企业“自己人”之间的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八个字,此八字要诀言近旨远、词约义丰,提炼出了政企之间、公职人员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之间亲密又不失分寸的相处之道。

其一,“自己人”之间理应肝胆相照、以“亲”为先。对于政府来说,“亲”就是在感情上要“亲”(俯身倾听民企呼声、积极回应民企期盼、真心实意助企纾困、真情相待携手同行),在政策上要“亲”(重要涉企政策出台前应充分听取吸纳民企意见、涉企政策调整应设置合理过渡期力避“急转弯”“急刹车”“政策打架”殃及企业),在服务上要“亲”(放低身段甘当民企“店小二”、千方百计为民企办实事解难题、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全链条构建“增值式”政务服务体系)。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亲”就是积极开展与政府之间的开放性对话交流以减少“信息逆差”,为后者制定实施涉民企政策法规提供坚实基础,通过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添合力、谋发展。

其二,“自己人”之间也须公私分明、扬“清”为要。对于政府来说,“清”就是在做好亲商安商富商工作的同时,跟民营企业的关系要清白清廉,在是与非、公与私、名与利、钱与物、来与往、情与爱的关系处理上头脑清醒、正气充盈、交往清白、形象清正、行为清廉,为“自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系上“保险带”、拧紧“安全阀”。当然,强调政商关系的清白,还需特别提防“只微笑不办事”、脸热心冷、遇事“推绕拖”等新衙门做派,此类只清不亲之举属于不担当不作为的“精致懒政”,与亲而有界、清而有责相去甚远。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清”就是筑牢守法合规经营的廉洁底线,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洁身自好走正道。由30多名民营企业家共同发起,于2023年7月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上发布的《“守法诚信、合法合规”倡议书》,聚焦民营企业内部合规建设,呼吁广大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做诚信守法的表率。此倡议书是新时代民营企业践行亲清政商交往的宣言书,是对“民营经济31条”的主动建设性回应,也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自己人”对党和国家最坚实的承诺。

为“自己人”长远发展计的应为之举

民营企业“自己人”的属性定位宣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鲜明导向,彰显了党和国家坚定而长远的战略定力。“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用心守望和真心厚爱民营企业,还需政府及相关部门为“自己人”的长远发展计,引导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依规而行、向新而进、向高而攀。

要适时启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法》的立法进程。通过立法落实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即“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建立健全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政策制度体系。

要规范引导民营资本向善而生。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资本向善已是大势所趋。正因为民营企业这个“自己人”的地位作用非同一般,所以国家层面必须为民营资本设立“红绿灯”,通过有效的引导、监管与治理,引领民营资本远离违规之地、抵制无序扩张、摒弃盲目追逐风口及短期利益,回归价值投资初心,让具有逐利天性和双刃效应的民营资本成为一种为社会创造持续价值的向善力量。

要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了增强科技创新这一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鼓励民企牢牢把握创新命脉,在科技研发投入、科创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企业培育、创新产品应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政策范围内的“顶格”支持,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实力。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明晰企业产权结构,强化对企业债务、资本扩张、多元化经营的风险防范管理。

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十字方针,持续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内部以非公党建为主要抓手的“红色基因工程”,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的统筹规划,通过实施“青蓝接力工程”等人才项目,助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提升战略管理、经营决策、资本运作、创新创业等现代化经营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账款民营企业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