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实践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
2023-11-22谭淞元张雨晴
姜 明,谭淞元,张雨晴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5)
2020年,教育部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了“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任务目标[1]。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以落实教育部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所提出的“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2]。这意味着新文科在经历了2018年的酝酿、2019年的正式推出、2020年的宣言后,开始从理念走向实践,由想象落地为现实,由政府战略下沉至高校执行[3]。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4]。“新文科”作为“四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而新闻传播学作为“新文科”领域中偏应用范畴的学科之一,其人才培养也被纳入国家战略当中。刘易斯·芒福德在《技艺与文明》中对机器进行了历史分期,把机器和机器文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前后相继,但互相交叠和互相渗透的阶段”[5]。在“新技术阶段”对新闻传播学科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其教学发展规划及人才教育培养面对新挑战。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者需要不断规划、完善教育改革的相关机制,以应对媒介迭代带来的冲击,谋求学科生存空间。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在此背景下,开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学革新上进行新尝试,从教学课程设计、实践平台构建、实习基地建设三方面探索课程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路径。这是对国家政策的响应,是对学科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也是对新闻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一、底层设计:课程的革新与尝试
模式化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纵深发展的掣肘。目前,部分高校在培养方案设计方面容易存在与社会需求衔接不畅、与实际应用存在错位等情况,进行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有限。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为尽快实现改革目标并与媒介技术升级后的产业格局快速衔接,以修订本科培养方案为契机,在对新闻传播学科进行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导向,将教学改革的第一阶段重点工作落在课程改革上。课程设计作为高校专业学科教育、学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改革的重点部分。课程改革主要从“自主性”“驱动性”“实践性”三个维度作为底层设计进行创新实践。如图1所示,提出三条课程体系的具体建构路径:其一,拓展课程选择空间,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其二,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界融合;其三,理论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科实践性、现实性。这三条路径相辅相成,推动底层课程设计革新与发展。
图1 课程体系的具体建构路径模型
1.自主性:课程更新,释放个性化发展空间
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支撑传媒数字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无法匹配行业发展的新需求[6]。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力求打造差异化定位,打造特色化学生培养,故以“差异化”“个性化”为出发点,培养非模式化人才。首先,我们尝试为“个性化”释放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方向。例如,在本科教育中秉持“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理念,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学生在经过为期一年的基础培养后,在二年级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向“新闻学”和“广告学”两个方向分流。目前社会仍对“大类招生”存在些许疑虑。有学生表示,在学习基础课程后仍然存在“选择迷茫”的情况。为此,我们通过开展新生研讨课(对行业热点与学科前沿问题进行专题授课)、分流辅导会(由各专业教师对拟分流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等方面问题的解答)等在最大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保证大类招生最初目标的实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自2021年起,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亦全面实施“专业再细分”政策,由原本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方向细分为“传媒实务”“广告产业”“数字媒体”“视听传播”四个培养方向,继而根据不同方向的专业要求和侧重点设计规划新的培养方案,达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旨在精心打磨课程,向“多元化”“高质量”“时代性”方向转型。在具体开设课程方面,为贴合现实需求,开设前沿课程,尝试与时代接轨,转变以传统业务课程为主的旧观念,打破“象牙塔”的束缚,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在选修课体系搭建方面,力求实现多元化、丰富化,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分领域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在课程学分设置方面,不断增加选修课学分的比重,保障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以选择契合自身发展的课程,避免陷入流水线式培养的困境。我们积极打造高质量课程,推动课程体系精细化发展,借鉴其他优秀“新传”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从课程教材、教学环节、课后实践等环节着手,推动课程体系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2.驱动性: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界融合
“跨界融合是实现新闻学转型,构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学课程体系的必由之路”[7]。新文科建设倡导“交叉融通”,以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为建设内涵,是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要求与新进路[8]。在新媒介技术更迭发展之下,人们容易陷入新闻传播学科“无学”“边缘”的误区,其学科价值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如何摆正学科定位是当下必须思考的现实,也是媒介生态变革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融合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应具备学科自信,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学科融合,避免“融而不和”的发生,影响学科发展。方延明教授认为,新闻传播学科可以“集所有其他学科之长来滋养自己”[9]。新闻传播学科的这种超容纳性更要求我们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学科,与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与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学科建立融合协同机制[10]。因此,新闻传播学科应秉持跨学科、跨专业育人的理念,结合自身优势,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汲取养分,进行融合。目前我们在该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与理工科合作开设了相关课程。例如,联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课程,这是新闻传播学科与工科专业的一次融合,在推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使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生拓宽视野、转换思维模式,该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3.实践性:理论实践结合,加大实践创新力度
新闻传播学科具备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首先,在教学方面应尽量避免发生“教师自说自话”的情况,及时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尝试“翻转课堂”,把讲台转交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以学生思维为出发点搭建知识谱系,教师予以辅助,补充学生不足之处,或者把“讲台”转移到室外,避免空间限制阻碍学生发展。我们在此方面展开了一定的实践。例如,在新闻摄影这门课程中,教师尝试把课堂转移到室外,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技术。其次,改变课程结课方式,降低论文形式的比重,让学生用作品说话。如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与剪映训练营达成合作意向,教师在线上课堂讲授基础知识、操作技巧以及当下热门视频的制作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提交作品的形式进行课后反馈。作品产出不仅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新闻传播学科力求为业界和社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产出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知名企业进校,开设命题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学生现实适应能力。由企业提出其诉求,由学生进行对接,产出作品,教师在过程中予以指导角色,利用自身经验为学生的想法和创新做出评估。
二、“双位促进”:推动实践平台建设
媒介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闻传播领域渠道和生态的深刻变革。这也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注重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建设,突出高等教育的区隔度,承担起为社会输出全方位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重任。“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最核心的标准。”[11]对于学生来说,知识与想法的形成与输出皆围绕“实践”二字展开,除了构建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之外,还要注重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是新闻与传播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实践能力培养离不开完备的实践平台支撑,实践平台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促进实践教学”“促进实操实练”的作用。
1.促进实践教学:加强实验中心设备体系更新建设
配备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和设施,打破理论课程局限,是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给新媒体技术等课程提供实践设备与场所,近期还更新了面积更大、场地更专业的摄影厅,学生可以借用场地与设备进行拍摄。同时,实验教学中心还配备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助理对实验室器械场所进行科学管理,助力学生在拍摄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相关的实践能力。
从“口语”“文字”“印刷”“大众媒介”到如今“短视频”“直播”井喷式发展,技术更新迭代越来越快。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7770万,占网民整体94.8%[12]。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与新兴网络技术和设备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与时俱进,建立短视频拍摄与直播实验室,抓住“短视频”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新设立的技能课程教学中,做到实验设施的同步更新,是做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保障。
2.促进实操实练:探索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多种方式
除在教学课程中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外,各种丰富的课外专业实践项目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帮助学生在作品创作中实现技能的实操实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就业优势。其次,探索与校部机关单位合作,是解决学生教学实习、促进实践技能实际应用较便捷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合作资源,将学生输送到各个所需求人才的实习岗位,既能解决学生锻炼实践技能的需要,又能满足校部机关部门对宣传工作人才的需求。我们将继续打造共赢、可持续的实习合作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衔接就业: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新闻传播学科是偏应用性的学科,实习基地可以作为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之间过渡的场所,实现校内教学环节与校外应用实践的良好衔接,帮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协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如图2所示,在实习基地建设模型中,师资队伍建设为“导航”,数字化管理为“引擎”,媒体合作平台为“船只”,相互构成实习基地建设三大板块。
图2 实习基地建设模型
1.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导师”合作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革新当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的有效途径。在理论知识指导的基础上,辅以来自“象牙塔外”的经验引领,培养学生向更加科学化、全面化、综合性的道路迈进。高校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采用“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相结合”的模式。学术型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而实践型教师可以引入校外相应领域拥有丰富从业经验及深厚工作资历的专业人才,使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关的实践课程、课题项目、课后实训,传授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实践经验,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接受知识的固定化与老旧化,摆脱书本的藩篱,确保其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实现与就业市场的紧密对接。
国内外新闻传播类院系积极探索“校外导师”的聘用制度,坚持学术培养与职业训练并重的教学理念,推进“学”“媒”融合的教学科研平台,稳步推进学界与媒体界的深入合作[13]。“校内外双导师”合作制已经在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得到了初步的实施与落地,现与相关媒体单位、互联网企业、宣传工作主管单位达成合作意向,让我们看到了“校外导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能性。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以此为开端,促进教师合作教学,以提升专项能力和实践水平为目标,支持教师参加学科相关的专业进修和培训,定期举办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的工作会议,整合二者优势,探讨与完善学生的培养计划,进一步探索适合于我院风格的“校内外双导师合作”模式,使该模式有效地融入到学生的教学培养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媒体平台合作:搭建实践能力培养基地
“知识是实践能力的基础,但又不完全依赖于知识,实践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技能。同时,实践能力又是知识的表现形式,是知识的执行载体。”[14]因此,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更是如此。专业的实践平台可以给予学生不同的实践机会,学生将课堂所学在培养基地中加以锻炼,能够有效提升其实践能力,为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与央广网共建“实习就业基地”;与今日头条、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深圳电视台、新华社吉林分社、新华网吉林分公司、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日报社等10余家媒体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设立实习基地;同时也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定制化培训计划,鼓励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其中。多平台搭建的矩阵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给予其多样性、开放性的实践机会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培养基地的搭建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紧跟行业前沿的发展动向,了解其发展趋势,做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跨越和过渡。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学生在实践中的工作表现和成果提前物色出具有发展潜力且与公司自身发展步调相契合的人才,进一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3.数字化管理:完善实践评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科教兴国”战略在高校教育事业中的突出作用,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快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将其融入到学生工作与教学管理中,尝试建立数字化智能系统与构建线上实践评估体系。在实践材料收集方面,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解放师生的劳动力,相关程序均在系统内进行,减少了收集、整理、归纳材料所需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便利性;在实践经验分享方面,学生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经验与感悟以更直观、可视化的方式作为经验性材料供他人借鉴,有利于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成果展示方面,如设立“排行榜”板块、开展“打卡活动”等量化的“成绩”可作为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能够促使其专注于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指导方面,该系统可作为教师实时追踪学生实践情况的平台,有利于对学生实践环节进行监督与陪伴,科学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工作。
四、结语
“新文科”背景之下,新闻传播学科如何结合学科自身优势,在复杂多变、更迭频繁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出符合当下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学界和业界尚需解决的难题。新闻传播“实践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过程,需要高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15]。面对融合媒体、自媒体、平台媒体等兴起,为满足国家、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需求,各新闻院校都进行了多种探索[16]。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试点工作,实施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此同时,我们结合本地、本校、本院的具体情况,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实习基地三大板块进行实践落地,着力培养出与时代接轨、对接行业需求导向、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