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3-11-22吴舒文张晓红
文/吴舒文 张晓红
“运动教育模式”是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Siedentop)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育模式,经过几十年的打磨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但其是否适合我国的学情?如何应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作为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要将“运动教育模式”引入自己的教学中,必须先厘清一些核心要素,并结合我国以及本地区的学情,加以完善。
一、引入运动教育模式时,应注意国内外学情的不同
(一)国内外每学期课时数不同
笔者查阅了多篇有关运动教育模式的相关文献,其中对课时数都有相同的介绍:“运动教育模式将一个学期的体育总课时数划分为若干个运动季,一个运动季一般分为练习阶段、季前赛阶段、正式比赛阶段和季后赛阶段,每个运动季20课时以上。”《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学段:体能1个模块,健康教育1个,必学选修10个模块,每个模块18节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学校活动、天气、场馆等因素,国内很多学校能真正开展的体育课实际低于36课时/学期。而极少部分学校每周为学生安排了3节体育课,课时数就比较充裕了。
如果我们以一个模块18节课为一赛季,课时显然非常紧张,如果以一个学期2个模块为一个赛季,课时似乎又多了点。因此,普通高中在引入运动教育模式时,必须根据本校情况对每赛季的课时数进行必要调整。
(二)国内外课堂时间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思考按照“三段式”“四段式”教学分段,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满足于大量的分组竞赛?西登托普开展“运动教育模式”的课堂时间是否和我国课堂时间相同?一篇“运动教育模式”的课堂为90分钟,而我国普通高中一节课时间为45分钟。结合上文说的课时因素,我们需要认真评估“运动教育模式”中赛季的时间(表1)。
表1 运动教育模式课堂时间分配表
(三)家、校、社运动氛围不同
由于各种因素,国内普通高中学生无论从在校时间、课间活动时间、课外活动时间等都与国外不同。加上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使国内外家、校、社等环境给高中生营造的运动氛围有着较大差别。这些也间接导致了国内外学情的差异。
二、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的应用
(一)运动教育模式与课程“必修选学”模块教学内容高度吻合
课程标准的“必修选学”部分提出各运动项目由相对完整的10个模块组成,其中每个模块18节课。模块1~10之间呈相互关联、衔接递进、螺旋上升和逐渐拓展的关系。强调在教学中将多种技术技能融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多样运动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结构化的技战术解决遇到的情况。
运动教育模式借助建立学习小组、角色体验、多种比赛情境、调整比赛规则等元素,创设真实的比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便于教师在比赛情境中进行专业的技战术指导。
以笔者学校排球项目为例,各模块教学设计中创设的比赛情境与运动教育模式高度吻合(表2)。学段初期以个人PK赛或小组PK赛(非对抗类)为主。从第三模块起,随着学生个人技术的提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队,由初期的“体验比赛”“简化规则比赛”到“标准规则比赛”;由教师组织的“课堂对抗赛”,到学生自己编排的“淘汰赛”“单循环积分赛”以及“明星赛”等,通过多样的比赛形式,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比赛情境,达到“教会、勤练、常赛”的目的。
表2 高中学段排球10个模块教学内容及比赛情境对照表
(二)运动教育模式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强调,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运动教育模式正是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在教学中通过“教练”“裁判”等角色分配,实现学生间合作学习和同伴教授的过程(图1)。赛季中,通过运动员、裁判、赛事记录员等角色分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赛季后,通过明星赛、总结与表彰等环节,再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图1 “队长”(左)纠正队员动作(右)传球技术动作
(三)运动教育模式可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养成
《课程标准》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概念,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运动教育模式的核心目标是“教学生,让他们参加更加有意义的活动,使之成为有运动能力(熟练掌握运动技术、理解并合理运用战术、能配合实现目标)、有运动素养(熟悉运动文化,拥有丰富运动知识,树立正确运动价值观)、有运动热情(热衷于运动、积极参与、极力推广体育活动)的运动参与者。”二者虽然在表述上有区别,但有很强的关联性,目标一致(图2)。运动教育模式在整个赛季里,通过“赛前学练”“游戏竞赛”“角色体验”等特色元素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图2 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仍以笔者学校排球项目为例,通过实践,排球选项的学生由自垫、传技术→2人垫、传综合练习→多人间综合练习→简单比赛→简化规则比赛→课余自发比赛……对比之前,有了明显变化。虽然目前该年级学生还处于“简化规则比赛”的阶段,但他们已经在课余自发组织开展友谊赛,并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图3)。
图3 课余时间我校三片排球场学生自发比赛
三、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建议
(一)教师需对运动项目有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
运动教育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同伴间的相互教授。同时,更加要求教师对该运动项目的认知与理解,以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只有教师对该运动项目的理解全面深刻,才能准确分析教情、学情,并由此构建完善的学段计划、模块计划、赛季编排等。
由此,笔者建议青年教师应先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在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后,逐步引入运动教育模式,并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合理调整赛季前、赛季中、赛季后的课时占比
由于各项目运动方法、竞赛方式不同,在引入运动教育模式时,需根据各项目特点正确处理“教会、勤练、常赛”的关系,合理调整赛季前、赛季中、赛季后的课时占比。如,足、篮、排三大球项目比赛时场上人数较多,需要更多时间用于小组内练习与配合,对赛季前的练习阶段课时分配权重应较大。赛季中,可以通过单循环赛事编排满足竞赛需求。小球类项目以单人、双人比赛形式居多,比赛时间短、节奏快,比赛与练习可以同步进行,因此可以将更多课时放在赛季中,通过双循环、团体积分的形式开展竞赛。武术、啦啦操等表演类项目可以将更多的课时用于学生动作创编、互助学习,并在一个模块中安排多个单元分别评比的方式满足竞赛需求。
由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时,需根据各项目特点灵活调整,在教师指导、伙伴学习以及教学比赛中找到平衡点。
(三)构建全面、严谨、公平的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多元评价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的结合。运动教育模式以赛季竞赛为主,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更需做到多元、客观。
由此,笔者建议教师可在设计评价体系时,在多个情境中运用多种方法量化并记录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如,除了小组赛季成绩外,学生的个人技术统计、课堂参与度等都可纳入评价依据中,构建全面、严谨、公平的评价体系。
总之,运动教育模式作为课程模式的一种,在当前课程背景下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个人教学风格加以调整和运用。当然,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切勿“生搬硬套”,盲目跟风。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形成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前,需认真打磨自己专项基本功及课堂把控力,站稳课堂。切勿做“甩手掌柜”,全部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竞赛的前提,是教师在课前认真细致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