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商教育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探析

2023-11-22孙建顺

体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逆商逆境挫折

文/孙建顺

逆境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布满了各种荆棘,既有喜悦,又有挫折、困难,更有逆境。即使是天才,如果缺乏抗逆能力,也会半途夭折。据2019年7月《中国学校卫生》最新报道,自我伤害行为(NSSI)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全球为17.2%,新西兰为20.3%~24.0%,美国青少年女性为17.7%~30.8%,男性为6.4%~14.8%(2015年统计数据),我国NSSI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大部分流行病学调查报道)[1],遭受挫折难以承受精神痛苦是NSSI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小学生与他们的父母,大多数均为独生子女(也就是所谓的“双独”),他们往往从小娇生惯养,心理异常脆弱,常常遭遇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加上当下推崇赏识教育的大背景,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应对逆境的能力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一、逆商的内涵

逆商,英文全名是Adversity 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也叫厄运商数,最早由著名学者保罗·史托兹(美)博士提出,是指认识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简称逆商(AQ),用以测试人们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的能力[2]。有学者认为,逆商是独立于知商与情商之外的第三种重要能力。也有学者认为,逆商是情商中的一种,且在情商中占有重要比例。虽然关于逆商的分类有争议,但对逆商的重要性认识趋于一致。因此,心理学家把“逆商(AQ)与智商(IQ)、情商(E Q)”统称为成功“三要素”,即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与逆商才能促成100%的成功。可见,逆商的高低是影响一个人事业成效的关键因素,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心理学家卡尔文·吉利就曾指出:“天才缺乏逆商,断然也难成功。”可见,逆商对于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体育培养逆商的优势

(一)授课内容适宜逆商教育

体育教学主要是传授有关身体运动的知识与技能,内容广泛,对于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协调和柔韧等素质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等有独特价值。要想获取这些项目的技能与本领,需要经历反复练习,克服畏难情绪,流淌无限的汗水,付出艰辛的努力,承担超强的负荷,还要承受无限次失败与挫折,使参与者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均要承受负担甚至是痛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对人体的折磨教育,这种折磨带来的痛苦与生活中挫折与逆境带来的“痛苦”有着同样的特质,经历这种折磨与痛苦,就能磨砺参与者形成“永不服输”的坚韧意志和品格。

(二)环境逼真催生逆商教育

据调查,七成教师对思想教育的效果持怀疑态度,重要原因就是将学生束缚在教室内进行理论式说教,因为空间封闭,学生的身体不能充分得到活动,身心得不到舒展,思维不经历磨砺,观点得不到矫正,学生很容易隐藏真正的情绪与心理,教育者很难真实地了解他们, 因而无法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逆商教育,就需要模拟逼真的情境。体育教育的大多数时间在开阔的操场,学科的特点也有利于设置障碍与困难,比如体育比赛中的淘汰赛,就能模拟情境,让学生经历“遭受困难—坚韧不拔—努力拼搏—克服困难”这一全过程。在这样开放的空间和真实的情境中,可以清晰地呈现学生的喜怒哀乐,反映他们的心理状况,便于教育者了解信息,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策,增强素质教育的效果。

(三)目标使命孕育逆商教育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国家必修课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保持良好的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遇到困难或挑战自身身体极限且保证安全的情景下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与同伴一起顽强拼搏”。运动技能的掌握,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就需要学生经历激烈竞争,摆脱一切淘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克服各式困难,挑战各种挫折,承受痛苦,去追求与实现更快、更高、更强[4]。因此,强化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学生抗挫折、抗磨难的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塑造身心健康的学生,是体育教学的本职工作。体育学科培养学生逆商,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培养逆商的策略

(一)润心——在体育文化中树立正确目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人生目标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目标的人生,往往意志薄弱,遇挫而折。反之,心中怀有坚定的目标,就会矢志不渝地去达成。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此,作为教师就需要挖掘体育教材中的体育文化,实施文化育人。利用雨天室内课,学习著名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也可以组织讨论运动健将成长与进步的艰辛历程,利用晴天室外课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每一个运动项目涉及的体育文化“种”进学生心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这些目标可以与体育相关,也可以是其他领域的目标,但体育教师需要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协作,引导学生思考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身体条件与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将目标与各类学科核心素养建立联系。逆商属于体育品德培养范畴之一,身体条件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协调和柔韧等素质。分解与细化后的小目标,与体育核心素养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就有所依托了。在体育课上,我们也要鼓励每一名学生设立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阶段小目标,比如挑战多少次单调的练习,反复多少个重复的动作,保持多久的高强度运动负荷,为自己的体质健康储能蓄势。体育教师要关注学优生与学困生这两类人群的目标,适时、适度调整目标,既让学生不断体验挑战的成功喜悦,产生巨大的心理动力,还能保持长久的进取心与旺盛的活力。

(二)砺行——在运动项目中培养坚韧毅力

在“快乐”体验中拼搏“痛苦”,在“痛苦”中坚持并最终赢得“快乐”,这是体育学科动作技术形成的独特心理体验过程。“痛苦体育”并非只是让学生感受克服脏器惰性带来的“肌体痛苦”,更要引导学生“消化痛苦”,形成应对逆境时保持良好的思维方式[2],进而提升学生的逆商值(AQ)。现在的小学生,是“双独”后代,物质生活无比优越,心理还没有“断乳”,很少遭受挫折,缺乏逆境的考验与磨砺。体育教育过程,可以创设真实的模拟情境,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磨砺教育。比如让学生进行耐久跑练习,就能够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力;在体育教学中模拟野外生存训练,就能够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在球类运动项目中对抗比赛,就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在搏击类运动项目中能够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分析应对的能力。当然,这里的吃苦,并非体罚学生,或者摧残学生,而是基于学生承受能力基础之上的循序渐进教育。小学生年龄小,个体差异大,安全意识差,体育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层次与运动强度时,需要基于动作结构特征,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切不可片面追求“吃苦”而违背运动规律,让学生受伤厌学。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强调吃苦磨练,并非排斥快乐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教师还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多地挖掘体育教材的趣味因素,赋予项目练习更多趣味,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苦练、乐练,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与提升。

(三)创境——在障碍设置中形成固化机制

积极适应逆境,战胜挫折是每个健康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在体育教学中模拟挫折,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防卫机制,有着独特的优势。据报载,中国乒乓球队为了锻炼主力队员的“逆袭”能力,故意设置逆境,即人为落后6分的情况下进行队内比赛[2],以此来训练运动员的“三力”,即沉着冷静的定力、顽强不懈的恒力与百折不挠的毅力。通过长期训练,国球往往在关键时刻稳定发挥,博取优异成绩,这也是国球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基于项目特点,“增其所不能”,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各种障碍,或设置相对较高的任务目标,或有意识地加大项目难度系数,或制造不公平的比赛情境,比如利用小组比赛创设逆境赶超的情境,训练学生遇挫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为特长生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为中等生设计一些难度稍大的练习,有意给学生制造失败。为学困生提供良好的保护措施,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挑战挫折。当学生遭受挫折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遇挫不折,知难而上,顽强拼搏,就会成为一个固定的、程序化的活动方式,就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建立起积极的抗挫折的防卫机制,即“逆境—失败—分析—拼搏”。当然,这样的创设挫折情境也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更要及时施以援手,给予引导,培养学生败得起,吃得苦,不屈服,能奋起的优良品质。

(四)启思——在归因分析中养成逆境思维

挫而不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才能化解难题。高逆商的人,不会放大挫败感,相反还会积极归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纳对归因效果理论做过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对结果归因可以从控制性(内部—外部)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四个要素进行考察(表1)。如果将挫折归因于能力等稳定要素,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削弱后续追求。正确的归因需要引导学生提高动机水平,改变行为方式,才能激发其继续奋发向上。首先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对自身的认同度[3]。学生在动作练习中,遇到挫折后往往会自信心不足,丧失继续学习的勇气,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分析失败原因,剖析自我,既要进行自我激励,认同自我,又要反思不足,寻找对策,更要对后续行动进行自我调控与自我监督,达到改造自我的目的。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环境,分析同伴,分析合作。体育是群体性教育,有些挫折往往是交往不善造成的。这就需要教给学生诸如主动沟通、信息传递、纠纷解决、决策分享等人际交往技能[4]。

表1 成就归因的两个维度四个要素

(五)导法——在方法指导中释放心理压力

处于受挫之中的人往往情绪紧张,如果不能得到适时疏导,压力得不到排解,累积就会产生心理疾病,甚至诱发攻击行为。体育课堂是一个良好的“情绪发泄控制室”,是压力宣泄的最好渠道。作为体育教师,既要让学生受挫、吃苦、经历磨炼,又要教给学生自我调节与缓冲的方法,引导学生释放压力,发泄心中的苦闷。常用的方法有发泄法、精神胜利法和转移注意力法等。引导学生向好朋友或同伴倾诉,或者向教师或者回家跟父母倾诉,甚至另辟场、馆、室,让学生大哭一场,发泄内心的不满与失意,这种方式就是发泄法;引导学生自我暗示与安慰,寻找自己的积极因素与闪光点,进行短暂的自我表扬与鼓励,这种方式就是精神胜利法;转移注意力法就是引导学生将冲动转移到有益处,或继续努力与尝试改进动作,或以小强度长时间运动,在操场中尽情的奔跑,竭尽全力的投掷,挥汗如雨的争抢,使自己疲劳从而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美国巴顿将军曾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这里的“反弹力”实则就是逆商。影响逆商的因素是多元的。据2019年《中国德育》调查,小学生挫折事件成因按频次排序为过度惩罚、教师歧视、意外创伤、亲情缺失、朋辈矛盾、学业失败、生理缺陷、家族不睦等[5]。逆商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逆商培养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社区等各方面齐心协作,也需要学校各类学科教师倾心育人,既要让孩子经历挫折之“痛苦”,更要让孩子品尝风雨后的“甘甜”,培养孩子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其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逆商逆境挫折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挫折使我更坚强
大学生逆商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培养孩子的逆商始于接纳
逆商:决定孩子人格完整和未来发展的关键
被忽视的“逆商”培养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