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背景下趣味田径教学对幼儿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3-11-22王琼红

体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体质

文/程 宏 王琼红 何 媛

大量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体质面临下滑问题,为了有效控制这种局面,国家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十分重视,增加了体育课所占的比例,体育锻炼的次数也同步增加。与中小学体育课不同的是,幼儿开展的是健康课,在活动中主要通过体育教师引导进行体育游戏,从而培养幼儿锻炼的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而趣味田径则是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的具有体育游戏特点的田径活动形式。

综上所述,基于当下教育教学改革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将在采用游戏化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出幼小衔接阶段的趣味田径教学案例,将幼儿园健康活动课程和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系统化,使教学内容在增加趣味性的基础上形成连贯性,以达到促进幼儿体质发展的目的,为从事幼小衔接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幼小有效、科学的衔接。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从安徽省滁州市醉翁幼儿园大班随机选取两个班各35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3周的趣味田径干预教学实验,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教育学、幼小衔接课程、趣味田径、体育游戏、健康等相关书籍及政策资料,并以“幼小衔接、趣味田径、健康行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期刊论文检索平台查找文献资料,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小衔接阶段体育课状况,获得各方面的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获取研究过程中的参考信息。

(三)数据统计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体质测试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描述统计及组间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差异的显著水平为0.05,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没有显著性差异。

(四)实验法

实验选择一组为实验组,进行趣味田径干预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按照幼儿园正常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验后对幼儿体质进行对比分析。

三、干预教学的实验设计

(一)实验干预依据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摆在首位的是“体”,所以在幼儿体育活动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幼儿的身体锻炼,而幼儿阶段孩子的身体尚未达到成熟,田径运动中的走、跑、跳、投等运动形式就是发展其基础动作的最佳选择。为了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切实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丰富多彩的体育器材,于是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趣味田径运动应运而生。

(二)实验时间及课程安排

实验时间: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共13周。

实验课程:遵循趣味田径的特点,将游戏和情境贯穿到跑、跳、投教学中,实验组进行为期13周的趣味田径干预教学,每周2次课,每次课30分钟,对照组正常开展田径教学。

(三)趣味田径教学实施案例

根据研究需要,分享“青蛙成长记”案例以供参考。

青蛙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大部分知道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成的,但对于它的成长过程并不清楚。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跨学科知识,将青蛙成长过程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层层推进“小蝌蚪找妈妈、青蛙跳荷叶以及青蛙捉害虫”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学习双脚同时蹬地起跳,轻巧落地动作,从而让孩子对青蛙的成长有全面的认识,充分达到学科融合的作用。具体案例如表1。

表1 “青蛙成长记”实施案例

(四)实验测试项目

根据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文件的指示精神,参照一年级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展开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的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质得分情况

体质得分是评价体质健康水平最有效的指标之一,它是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和一分钟跳绳的测试结果汇总后换算得出的总分。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体质得分为67.1±9.39分,对照组的体质得分为68.2±9.88,从数值上看两组之间体质得分稍有不同,但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63>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就意味着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体质健康初始水平基本一致。然而,开展趣味田径教学干预实验后,实验组的体质得分均值为7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体质得分均值67.7,根据两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得出P值为0.04,P小于0.05,说明趣味田径教学能够提高幼儿的体质健康水平。

表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质得分比较(M±SD)

(二)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形态情况

本文所研究的身体形态指外部形态,包括身高和体重两个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2]。

通过表3能够看到,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在实验前后的P值均大于0.05,在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性。但经过趣味田径教学干预后,实验组幼儿的平均身高增长了1.2厘米,对照组增长了0.9厘米;实验组体重平均增加了0.7千克,对照组增加了0.8千克,从身高和体重的增值来看,趣味田径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形态发展是有一定影响作用的。

表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形态比较(M±SD)

(三)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机能比较

肺活量是用于评估幼儿心肺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表4能够看到,实验前实验组幼儿肺活量的均值为910.7,对照组为861.9,两组肺活量数值有所差异,但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值=0.41>0.05,未见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肺活量初始水平基本一致。然而在进行趣味田径教学干预后,再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发现,P值明显小于0.05,说明趣味田径教学对幼儿的身体机能具有促进作用。

表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形态比较(M±SD)

(四)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比较

50米跑是评价速度素质的常用指标。在表5中可以看到,实验前实验组50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3.4秒,对照组50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3.0秒,两组平均速度相差不大;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14>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50米跑初始水平基本一致。

表5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50米跑比较(M±SD)

通过趣味田径教学干预后,实验组的50米跑均值为12.5秒,对照组的50米跑均值为13.1秒,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初始水平,比原来用时减少了0.9毫秒。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01<0.05,说明趣味田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速度素质。

坐位体前屈测试主要反映人体的柔韧性。在表6中可以看到,实验前实验组幼儿的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0.4,低于对照组13.1,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03<0.05,两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但开展趣味田径教学后,实验组幼儿的坐位体前屈平均增长了1厘米,再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得出:P=0.11>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幼儿的柔韧素质有了显著性发展。

表6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坐位体前屈比较(M±SD)

一分钟跳绳能有效综合地反映幼儿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以及下肢肌肉力量与心肺功能。

从表7 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分钟跳绳次数均数明显不同,但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07>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趣味田径干预后测出P=0.01<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幼儿的一分钟跳绳次数均数明显提高了,由此说明,趣味田径教学对幼儿的一分钟跳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7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分钟跳绳比较(M±SD)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趣味田径教学能够提高幼儿体质健康水平。

2.趣味田径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形态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趣味田径教学对幼儿的身体机能具有促进作用。

4.趣味田径教学对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性素质、协调性有显著性效果。

(二)建议

1.从兴趣出发,构建趣味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因此,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灵活运用游戏的趣味性,融合新课改提倡的情景教学、跨学科主题教学,以幼儿为主体,组织趣味田径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快乐地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快乐体育、健康成长的目的。

2.关注幼儿身心发展,创编趣味教学内容

通过对家长和幼儿园及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家比较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学习规律。所以,建议体育教师设置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先从体育游戏课开始,耐心引导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过渡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切实做到幼儿体育与小学体育的双向互动和有效衔接;再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评价幼儿的运动能力,通过积极肯定幼儿进步与发展,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学体育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

3.遵循趣味田径特点,增强幼儿体质

在趣味田径活动教学中,要遵循其趣味化、游戏化、综合化的特点,采用新型运动方式,不断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其身体各项机能协调发展,进而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提高学生在幼儿阶段的综合适应能力。

4.家、校、师联合发力,促进幼小衔接

体育幼小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安心,学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体育教师的专业角度出发,做好家长与学校的联结者,体育教师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活动课和体育课,作为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以增进亲子感情,加强与学校的互动以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孩子的“后盾”,这样才能保证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幼小衔接场域体育游戏大单远融合式设计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JK2203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体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