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场域中思政课话语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2023-11-22顾萌萌
●顾萌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网络场域中学习、工作与生活,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高校青年学子更需要强有力的精神引领与价值导向,也更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而新环境也提出了新挑战,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建构,思政课话语体系亟待新的转向。
一、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内涵、特征与建构意义
(一)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内涵
福柯(Michel Foucault)指出:“话语是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够说临床治疗话语、经济话语、博物史话语和精神病学话语。”[2]话语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用于言语交流的范畴、概念和术语。[3]思政课话语是在高校思政课语境中,由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互动产生的言语交际结果。
话语体系指在一定范围内将话语构建起来的一套有机整体。因此,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者之间都可以构建起不同的话语体系。这个集合也需要一定数量的积累,有足够多的话语才能称之为体系,不能是少量的几个词、几句话。这样,一些相互有联系的话语体系之间,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层层套叠,即一套话语体系可以进入另一套更大的话语体系之中。
思政课话语体系是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套话语集合。说话人往往采用宣传、灌输、说服、劝导等各种言语方式,向听话人传输特定的意识形态内容,在这一具体语境和过程中,言说双方使用的范畴、概念、术语等,构建起了思政课话语体系。
(二)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特征
一是思想性与教育性。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思想性体现在其强大的学科支撑,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为宝库,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方向,思政课要向高校青年学子阐释清楚理论思想、价值意蕴,必定会运用这些学科话语。思政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必要课程,天然具有教育属性,这种教育属性体现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二是时代性与发展性。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时代性体现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独特的话语内容,话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如“下海”“白领”“赞助”是改革开放初期流行的话语,“正能量”“中国式”“低碳”则是近些年来流行的话语,思政课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只讲空洞理论,因此思政课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面向未来,思政课的话语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更新,具有发展性。
三是层次性与渐进性。思政课话语体系之间具有层次差异,体现了学科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物质、意识、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等构成唯物论的话语体系,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构成辩证法的话语体系,二者有机整合,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话语体系。在思政课讲授中,遵循先后次序、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渐进式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
(三)网络场域中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建构意义
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4]在网络文化日益兴盛的今天,不同社会意识形态更是多元较量,因此高校需要大力建构思政课话语体系,搞好思政课教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不断丰富、扩展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与现实、与当下、与世界紧密相连,让青年学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要指导作用,并在学习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是引领青年学子价值导向,避免话语表达失范。在网络世界中,青年学子会接触到许多网络流行用语、网络热梗等,这些网络热词有些内容低俗,有些言语浅薄,有些甚至价值扭曲,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会造成青年话语表达失范,话语能力弱化,同时对青年学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如,网络热词“尼玛”“你妹”“绿茶婊”等,不仅言语粗俗,毫无营养,而且一旦传播进入青年学子日常话语沟通体系,会影响青年学子规范正确的话语表达。更重要的是,这些网络热词反映的是网民娱乐至死、浮躁逐利的心态,而青年学子需要的是阳光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二者背道而驰。因此,思政课教师需要积极构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以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中国故事等引领青年学子价值导向,避免青年学子话语表达失范。
三是发挥课堂育人主体作用,共建良好网络环境。高校通过构建思政课话语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课堂育人作用,彰显课堂育人功能。在构建思政课话语体系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理论,让学生更敏锐地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更理性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同时,在权威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中,可以丰富青年学子日常话语表达。青年是网民中的主力军,当青年学子在网络交流中运用思政课话语时,可以起到净化网络空间与环境、肃清网络风气的良好作用。
二、网络场域中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解构
(一)话语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思政课话语主体指思政课话语体系是由谁提出的、是由谁构建的,即是“谁在说话”的问题。广义的思政课话语主体包括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狭义的思政课话语主体仅包括思政课的教育者,即思政课教师。本文指的思政课话语主体是广义范围的。
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思政课话语主体较为简单,学生能接触到的主要是广播电视等权威媒体、思政教材、思政课教师等。而在互联网时代,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种话语主体出现,信息鱼龙混杂,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话语体系。
学校的话语主体是有内容指向、有方法指引、有目的性的育人活动,是显性的。网络环境下的话语主体是隐性的,它悄无声息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活动。隐性的话语主体对显性的话语主体起到了消解作用。显性的话语主体内容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是多级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审查通过的结果,在政治导向、语言表述、逻辑条理上均符合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而隐性的话语主体内容则鱼龙混杂,甚至存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离、信息不实、颠倒黑白等情况。因此,要充分注重显性话语内容的传播构建与功能发挥。
(二)话语客体由同质转向差异
思政课话语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与思政课话语主体相对应,是话语主体的言说对象。在过去,思政课话语客体本身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在年龄构成、教育经历、知识储备上比较同质化,思想也较为统一,习惯于集体化的生活方式。但是今天的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化,更加追求自我意识的表达与自我空间的构筑,以往的集体意识、共同行为在他们身上渐渐隐褪,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的思考与多元价值的诉求。因此,思政课教育对象,即思政课话语体系面向的客体差异性在逐渐扩大。
话语客体的差异表现在不同方面,如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的差异,在互联网环境下,有些差异被进一步放大,如能力素质、兴趣爱好、情感表达等,每个学生只要连接网络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寻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尤其是有些学生自身就是新媒体创作者,是网络的弄潮儿、舆论的风向标。因此,在思政课话语体系构建时思政课话语主体更要充分考虑其异质性,否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这就对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话语内容由守旧转向创新
思政课话语内容是思政课话语表达的实质性事物,指“说什么”的问题,它包含思政课要传递的思想脉络、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多个方面。
思政课话语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话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方向。[5]思政课话语内容一直在发展革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最新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鲜活字眼、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等,都是思政课话语主体应当向学生传授的重要内容。
今天,网络流行用语也在不断更新,如果一点不了解当下年轻人的所思所想,思政课教学就只能浮于表面,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所认同。面对网络热点事件,青年学生也时常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困惑与迷茫,这时思政课主体要发挥作用,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可在课堂上适当引入网络热点事件,在教师理论讲授、组织学生探讨中穿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辨明航向。
(四)话语方式由简单转向复杂
思政课话语方式是话语主体思考问题、阐述问题的方法和形式,是话语主体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话语方式与话语内容互为表里,话语内容阐释得再好,没有找到合适的话语方式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狭义的话语方式仅指话语表达的方式,包括词汇、句式、修辞等;广义的话语方式包括话语表达方式、话语组合方式、话语传播方式。本文指的是广义的话语方式。
从话语表达方式来说,过去的话语表达方式比较陈旧,多是口号式的理论动员与说教,没有考虑到话语客体的不同特点,也没有根据具体语境适时转换句型与句式。尤其是思政教材中,多是理论话语,缺乏一些较为生动、形象的修辞修饰;多是长篇大段的文字,缺乏一些图表、数据做支撑。
从话语组合方式来说,当前高校的话语组合方式是按照《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为逻辑体系进行推进的。理论上,针对不同话语客体的学段特点组合方式应当不同,但是目前,无论是全日制高校还是非全日制高校,在课本的结构编排、段落的前后组合上都是一致的,未能充分体现话语客体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特点。
从话语传播方式来说,思政课话语传播方式非常有限,很多情况下是“一本书、一张嘴、一节课”。网络时代,话语传播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思政课教师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资源,如发布抖音视频、开设网络直播等,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播思政话语、讲好思政内容。
(五)话语语境由静态转向动态
在《辞海》中,把“语境”解释为“语言环境”,是“说话的现实情境,即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具体场合,一般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时间地点、听读对象、作(或说)者心境、词句的上下文等项因素”[6]。本文认为,思政课话语语境不仅包含思政课所处的具体情境,而且包括思政课所影响作用的环境。
思政课话语语境影响因素众多,宏观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政策背景、历史地理等,微观的影响因素包括思政课教学场景布置、思政话语上下文、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的心理活动等。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把控好话语语境的变化,才能真正将思政课教育教学落到实处,只有不断创设有利语境,才能促进思政课话语的传播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政课话语语境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当下的思政网课就是一种全新的话语语境。面对这样的语境变化,思政课的话语内容、话语方式也要随之改变,才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与以往相比,网络场域中的思政课话语语境更加复杂,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多,如弹窗广告、视频音频质量、网络语言等。在这样的语境下,思政课话语既要保证语言的纯洁性,又要不断增强语言再生产的能力,通过自身话语体系的不断更新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
动态、多变的话语语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要主动迎合网络场域的变迁,构建适合网络环境的话语体系,不断提升话语能力。在网络场域中,话语主体被削弱,话语客体得以隐匿,话语语境变得复杂,但也给了话语主体更广阔的构筑空间,更深远的影响范围,因此,高校要不断创设良好语境,为促进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三、网络场域中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重构路径
(一)重塑话语主体地位
在网络场域中,隐匿的话语主体时刻在消解着显性的话语主体地位,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显性话语主体地位的提升,通过显性话语主体的规范、权威表达,提升话语权和话语能力,削弱隐性话语主体的影响。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重塑思政课话语主体地位。
其一,加强学科理论建设。高校教师要通过做好理论建构、学理阐释来挖掘理论深度,让理论更深入人心、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高校之间可通过举办学科研讨会、专家座谈会、理论学习班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通过学术争鸣,积累深厚的学理知识,不断调整适应当前变化着的形势,为思政课知识的传授做好理论准备。
其二,加强思政课教材编纂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思政课教材建设,引入最新理论丰富教材内容。同时,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教材的逻辑性与适用性,理清理顺教材逻辑,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适时融入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内容。另外,教材编订者要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年级编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在不同学段间注意教材的有效衔接,增强话语主体叙事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其三,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思政课教师作为最重要的话语主体,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设思政课教师研讨学习班、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等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强化政治引领、提高育人意识,让思政课教师更具权威性、更有亲和力。
(二)尊重话语客体差异
话语客体是复杂的,有不同层次之分,只有尊重话语客体的差异、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让话语真正产生实效。尤其是虚拟世界让人们之间的差异日渐凸显,每个个体在匿名的网络世界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异质化空间,在现实世界中不被接受的观点、思想、行为都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到肯定与支持。因此,在现实世界中,要更加充分地尊重话语客体的差异性,而不是一味地抹杀差异、追求同质化。
其一,多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政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在沟通交流中,对于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应予以及时纠正。同时,教师应适时积极传播一些新思想、新观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思政内容,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思政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思想动态,从而反哺思政课教学。
其二,多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充分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关注学生名单,事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还可以单独找几位学生先进行私下访谈,以获得更加真实的第一手学生资料,为后续根据话语客体的不同特点开展思政课教学奠定基础。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多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才会更有针对性。
其三,多相信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发言、交流、参与、实践的机会。在思政课堂上,学生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聆听者,还应该是一个可以发表自己看法的参与者,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意识,为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注重话语内容创新
信息时代讯息千变万化,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思政课的话语内容不能“闭门造车”,只有不断吸收、总结、创新、运用话语内容,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让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其一,注重吸收最新前沿理论话语。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保持高度自觉,积极学习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充实到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话语体系是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话语体系,在话语内容上一定要与党中央最新的理论表述、思想内涵保持一致,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最新讲话、最新表述。
其二,注重吸收社会实践话语。实践出真知,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吸收社会实践话语,才能让理论鲜活。思政课教学要想讲深、讲透,一定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脱离实践的思政课话语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从实践中补充新词新语,丰富思政课话语内容。这些话语可以来自现实世界的生活实践,也可以从网络虚拟世界中获得,尤其是一些青年人喜爱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网络词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思政课内容,而且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其三,注重总结、创新、吸收思政课教学话语。思政课教学话语是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将理论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的转化,是思政课教师对理论文本做出的深入、细致、生动、有趣的讲解,是教学实践的积淀与升华,凝练着教师的思考与见解。相较于理论话语,思政课教学话语一般更通俗易懂,通过对其总结、创新、吸收,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而且可以促进理论阐释。
(四)转变话语方式表达
网络时代,话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由过去的口耳相传演变为跨越时空的讯息传递,话语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人类世界,使得人类交流和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政课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转变话语方式,才能获得蓬勃的发展生机。
从话语表达方式来说,思政课话语体系在建构时,话语主体要充分考虑话语客体的思想特点,以青年学子易于接受且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话语体系,尤其是在课堂讲授时,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把理论话语转换成生活话语,避免晦涩难懂,影响思政话语传播力。
从话语组合方式来说,思政课话语与话语之间要按照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等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不能是自由散漫、毫无逻辑地堆叠,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话语组合中,思政课话语主体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组合方式,将思政话语的内部结构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套话语“组合拳”,以严密的逻辑体系、层层递进的思想内容吸引思政客体的关注。
从话语传播方式来说,思政课话语要借助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借助网络力量来增强话语传播影响力。网络平台赋予思政课话语双向、即时交流的空间,改变了过去思政课话语方式单向、灌输式的学习,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时应适应这种变化。
(五)创设良好话语语境
思政课话语语境是可创的。良好的话语语境可以促进话语能力的提升、话语体系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8]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不断创设良好的话语语境。
其一,做好政策引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展思政课的意义与价值,形成重视思政课的良好氛围。高校可通过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机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意识形态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重点的学科体系、管理体系等,在宏观语境的熏陶下,从根本上推动构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
其二,注意教学场景布置。思政课教师可选择开放式教室、智慧型教室进行教学,方便学生小组式讨论,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思政课教师在智慧教室中可通过网络在线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在线抢答、虚拟场景体验等,通过切身语境场景的变化,营造一个乐于探讨、可亲可信的自由学习空间。
其三,练就过硬本领。思政课教师要注意不同语境下的话语选择与话语转换,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发挥思政课作用。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下功夫,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党建思政类”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引。
其四,密切联系实际。高校可开展多样化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社区服务志愿者等。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环境场景的转移,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不同场景之下的具身体验,能给话语客体带来不同的感受与思考;置身于不同的话语语境下,话语主客体双方都能够进一步推进思政课话语生成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