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以河池学院为例
2023-11-21谢秋慧卢巍丹
谢秋慧,卢巍丹
(河池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凝聚民族精神、应对当今复杂国际局势的主要抓手,是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遵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为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立足民族地区办学的河池学院以“八个统一”持续推进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改革中强调主抓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梳理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并因材施教,在具体的教学中讲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课作为思政课中以史育人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多的内在联动性,理应主动承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教学,让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的价值
(一)延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必要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而提出并全方位积极谋划和重点实施的全局性战略[1]。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以来,学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形成机理、功能、时间逻辑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2019年,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学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探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从边疆地区各民族、民族院校、高校大学生等微观个案角度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法,从国家治理、文化认同、民族工作、危机意识等视角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策。然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显著成果尚“集中在民族学类上,研究的影响力具有一定圈层性,未能破圈”[2]。2023年2月,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方向和重点,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学术话语和话语体系等,引发部分学者呼吁要转换民族学研究范式,凝聚多学科合力[3]。可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在历史学、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中延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二)深化“纲要”课改革的有利路径
在新时代下,铸牢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迫切任务和重要使命,对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纲要”课是树立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课程[4],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也引发了教师们的关注与思考,“纲要”课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价值意蕴引发教师们的共鸣[5],并提出“纲要”课要讲好故事、讲清道理,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获得感,要“形成以历史梳理为根基、以理论阐释为主线、以价值塑造为目标、以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多维立体教学‘矩阵’”[6]。在探索“纲要”课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虽不同程度涉及“民族”“民族团结”“民族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内容,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是集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社会交织的一个超大规模超级稳定的共同体。“纲要”课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讲活讲透,要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纲要”课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纲要”课基于历史发展,论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的作用等,不仅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使“纲要”课能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本民族历史、中华民族史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而增进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团结,还为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基础。
二、“纲要”课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土壤
“纲要”课作为突出史学性、学理性、政治性相统一的课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目的上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衔接性。
(一)“纲要”课从史学角度真实展现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的转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既是国家认同,也是民族认同,但更重要的是共同体认同。”[7]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贯穿“纲要”课,是一条重要的教学思路,在内容方面有衔接点。“纲要”课从历史发展线索客观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团结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这也是此门课程的史学特征。中国经历鸦片战争,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开始,到八国联军侵华、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华民族还未完全凝聚起来,警惕“亡国灭种”成为凝聚民心的口号,底层民众已经“自觉”产生强烈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各民族认知一致、情感相通、互信互助,民族意识从“多元”自发形成“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巩固。迈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成为凝聚人心、构建国家意识的有效路径。通过“纲要”课让高校大学生充分了解近代以来各民族如何从“多元”走向“一体”,如何从“自在”的民族意识向“自觉”的国家意识转变,将一盆散沙的旧中国变成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新中国,如今迈入“自强”新阶段。从具体的授课内容来看,如第一章《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一节可选择阐述西北边疆、西南边疆、东北边疆、东南边疆危机,从边疆地区各民族角度认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融合。在《民族意识的觉醒》一节可以向学生呈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如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更能凸显中华民族意识形成的历史必然。
(二)“纲要”课从学理角度科学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苦难饱经风霜,之所以最终赢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应对一切风险挑战。正如八国联军头目瓦德西得出的结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8]8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振兴中华”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华民族凝心聚力构成多维度相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应对世界风云变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归因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纲要”课从学理的角度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价值,吸收了历史学和政治学的资源,突破以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做到史论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唯物史观理性地分析探讨: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什么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华民族与各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五个认同’”的关系如何?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的联盟升级,是更深刻的命运共同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旦形成将散发巨大能量,足以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使大学生增进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史观的认识,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认识。
(三)“纲要”课从思政角度有力推动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纲要”课吸收历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以史育人,从历史教育角度出发,紧扣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国情以及“两大历史任务”和“四个选择”,推动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如何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学生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最新理论和方法论;推动学生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9]。
“纲要”课进一步分析中国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是各民族内部所处地域环境不同、文化存在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在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文化渗透以及一些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等。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应对风险挑战,才能乘势而上、乘风破浪、战无不胜。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开放,才能真正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纲要”课通过这个政治引导,教育学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与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10],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使得“纲要”课课堂有效解决学生学而无趣、学而无用、学而不思的问题,达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的效果[11]。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河池学院“纲要”课的现状
本文以河池学院作为个案,统计2022年9月在校学生民族成分,调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情况,分析“纲要”课教师专业背景等,以便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的针对性与可行性措施。
河池学院地处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2022年9月在校生16 930人,其中汉族10 500人,占比62.02%;壮族5 063人,占比29.90%;瑶族623人,占比3.68%;苗族240人,占比1.42%;侗族164人,占比0.97%;仫佬族120人,占比0.71%。另有土家族、毛南族、布依族、水族、彝族、回族、黎族、满族、京族、白族、仡佬族、畲族、蒙古族、傣族、朝鲜族等19个民族(包括未识别群体)的学生共220人,占比1.30%(1)文中河池学院2022年9月在校生及其民族成分占比数据来源于河池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数据统计。。
可见,河池学院在校生是一个多民族的群体,促进多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长期以来,河池学院通过打造特色学科体系,将地方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学等融入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在历史学专业开设“中国民族史”课程;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宣讲;学生工作部(处)、学校团委组织开展民族文化送教下乡活动等,促进学生对地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但是,专业课程的辐射面和活动的覆盖面较为有限,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知之甚少、了解尚浅。“纲要”课覆盖全体学生,若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河池学院“纲要”课,论述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史,不仅能让学生增进对地方少数民族史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更能促进河池学院各民族学生的团结,铸牢河池学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为了全面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河池学院“纲要”课情况,笔者向11位承担“纲要”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纲要”课教师情况及调查问卷统计情况,详见表1和表2。
表1 河池学院2022年“纲要”课教师基本情况表(2)资料来源于河池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档案库。
表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河池学院“纲要”课情况统计表
笔者又通过与承担“纲要”课教学工作的老师们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到他们都很重视并尝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河池学院“纲要”课教学。有民族学知识背景的两位老师非常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故采取了专题教学以及多点融入的模式进行教学。其他教师由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了解不深,未参加过相关的主题培训,对河池地区的少数民族如毛南族、仫佬族等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多,只能结合“纲要”课的一些知识点给予学生宏观上的引导,无法做到详细、深刻阐述。可见,教师的专业背景、民族学理论知识、知识素养对于课程改革影响较大。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的路径
“纲要”课要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各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和人才培养特点,充分挖掘地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融入课程,改革中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构建“学思行”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狠抓“四保障”(即教师认知是前提保障,教学设计是关键保障,平台搭建是推动保障,过程评价是质量保障),深入推进“纲要”课改革,切实推动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构建“学思行”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
“学思行”是相互交织的三位一体过程,该教育教学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导作为辅助。“学”指学生的理论学习,通过教师的课堂理论讲授,达成让学生“知其然”的目的。“思”指学生思考,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设计论题并向学生抛出,师生通过互动研讨加深对理论的认知,达到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行”指学生的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深刻认识客观世界。“学思行”三位一体把教材体系向有效的教学体系转化,将学识性向学理性转化,将理论认识向现实认知转换,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达到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目的。
(二)以“四保障”推进“纲要”课改革
首先,教师认知是前提保障。习近平强调,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2]。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纲要”课教师必须系统了解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尤其是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理论的指导意义。“纲要”课教师要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和满怀中华民族情感,突破自身的民族身份,以更大的格局和视野去概括中华民族发展史全貌,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纲要”课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专业背景、年龄特征、群体特征等,创新教学方式、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
其次,教学设计是关键保障。根据“学思行”三位一体模式,打造“理论教学——小组研讨——课外实践”一体两翼教学设计,以理论教学为主体,以小组研讨和课外实践为两翼。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的教学设计需要重点抓住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整体把握教学思路。教师以近现代中国的整体发展作为明线叙事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可作为暗线关联体系,通过明暗线思路,以史实为基础,讲述近现代中华民族如何形成,同时构建思政逻辑框架,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内涵,最终实现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育人目标。二要合理选择教学切入点。如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和世界》,教师先介绍中国民族史,让学生对中国各个民族的发展有个粗浅认识,尤其重点介绍学校所在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历史。在第一章第四节《民族意识的觉醒》部分,教师介绍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对中华民族有个概念上的认识。在《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这一授课内容上,教师结合教材选择边疆地区各民族作为讲述切入点,以学校办学所在地各民族抵抗外敌的实例加以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如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师论述在反抗日本侵华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必然和内在要求。如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师系统介绍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系列论述,从理论上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三要合理设计研讨主题。教师结合理论教学这一中心轴,根据理论教学切入点,配套设计小组研讨主题。例如,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意识上形成的关键期,抓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必然和重要意义展开讨论。学生在小组研讨过程中,可选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抗战史作为例子进行交流,学生从讨论中深化对各民族团结一致形成合力的认识。四要因人而异制定实践项目。河池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因师资力量不足,“纲要”课基本是大班授课,平均每个班级学生数达100人左右,有些班级甚至是跨学院跨专业合班上课。如何做到防止课堂的形式化、表面化,可以从实践教学方面去探索。学生从自身专业角度去探索“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行完成实践项目。例如,音乐学专业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发展,经济学专业结合大国经济博弈的个案,历史学专业从论述大学生如何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等角度分别进行实践探索。学生在实践中既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角度,又增强了专业自信。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设计,使得“纲要”课更具有丰富性、针对性、实效性。
再次,平台搭建是推动保障。平台搭建有利于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有限的教学空间拓宽。平台搭建有多种形式,包括线上的资源数据库和线下的实践基地、调研观测点、虚拟仿真实训室、民族文物陈列馆、革命纪念馆等。例如,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室让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聆听革命先辈英勇事迹,不仅达成课程学习目标,还促进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有效融入“纲要”课。河池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近几年尝试利用线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赴东兰列宁岩和韦拔群纪念馆开展体验式研学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英烈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增进了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最后,过程评价是质量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的目标达成需要过程评价,过程评价起到教学质量监督的作用。过程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多层面了解和反馈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具体可运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课程调查问卷、个案访谈、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等。过程性评价抓住教师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专题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抓住学生对于相关主题的理解、教学过程的参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促进师生对相关专题的教学成果表现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判断,促进教学改革成效和教学质量提升。
五、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是丰富“纲要”课教学内容,促进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然而,各个高校的办学层次不同,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也不同,学生生源、民族背景、专业特点、个性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使此课程更具针对性,会面临很多实际困难,需要教师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格局、视野,从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准确理解并牢牢把握习近平强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3]的核心要义,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更需要教师在“两个结合”视域下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