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遗民薛寀名字、著述及出版活动考略

2023-11-21孙云霄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3年5期

摘 要:

薛寀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明亡后遁迹为僧。他出身名门望族,与东林人士渊源颇深。关于其名“寀”(cai)字,许多古今著述误作“宷”(shen),二字音义迥别。他一生笔耕不辍,撰有诗文集百余卷,编辑和评点书籍数十种。其出版生涯大致可分为两段:明亡前他主要参与商业出版活动,入清后致力于整理遗民著述。

关键词:

薛寀;名字考;著述;明末清初;商业出版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36(2023)05-0096-05

Study on Adherent Xue Cai′s Name,Works and Publishing Activities in Ming Dynasty

SUN Yunxiao

Abstract:

Xue Cai was a famous litterateu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fter the demise of the Ming dynasty,he became a monk.he came from a distinguished family and had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Donglin Party.bout the word "Cai (寀)" in his name,many ancient and modern writings are mistaken for "Shen (宷)",and the two words are quite different in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He kept writing all his life,he wrote more than one hundred volumes of poetry collections,edited and reviewed dozens of books.his publishing career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efore the Ming dynasty perished,he was mainly involved in commercial publishing activities.fter this,he concentrated on sorting out the writings of the adherent.

Keywords:

Xue Cai;name textual research;work;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commercial publishing

薛寀(1598—1664)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家,字谐孟,号岁星,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次年联捷进士,选兵部武学教授。崇祯六年(1633)升南京国子监助教,次年转南京刑部主事,后擢郎中。崇祯十年(1637)薛寀出任开封知府,彼时中原烽烟四起,农民起义如火如荼,但他处理政务游刃有余。清张有誉《岁星公传》赞曰:“羽檄纷驰,案牍山积,不延记室,一手应之。……在任一年,治为中州第一。”[1]但在对待张献忠投诚一事上,他与总理五省军务的兵部尚书熊文灿发生争执,崇祯十二年(1639)初遭弹劾罢黜。薛寀孤忠独立,对明一片赤诚,听闻崇祯自缢,“呕血经旬,咯痰满地。”[2]17他并没有加入南明政权,看到朝廷偏安一隅,权臣争斗不休,便知事不可为,遂遁迹为僧。但他坚守气节,清廷屡次征召均被拒绝。“当道及门下往往款关请谒,率不得一见。”[3]薛寀好读书,也喜藏书。他供职国子监时常借其板印书,加之购藏搜集,蔚然可观。“寀浪游四方,所印南雍板及僚友寄贶与汴中各邑乘,共十二簏,失职之余,喜得抱览终其余年。”[2]32毗陵薛氏乃江南名门望族。薛寀五世祖薛应旂,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因秉公考察官吏,触怒严嵩被贬,曾扶持邹应龙、顾宪成等一批后起之秀。其祖父薛敷教,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致仕后讲学东林书院,为“东林八君子”之一。

常州人文渊薮,加之祖上的荫德声誉,薛寀与倪元璐、叶绍袁、周亮工、陈贞慧等东林清流和复社名士往来密切。卓发之赞曰:“谐孟当今文人第一流。”[4]其诗文甚工,书法亦佳。“草书飞舞走蛟龙,领袖词坛夙所宗。”[5]薛寀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撰有诗文集近百卷,编辑、评点多部书籍。然而其名“寀”(cai)字,许多古今著述却误作“宷”(shen)。“寀”“宷”二字音义迥别,尚未有学者关注这一问题。至于其著述和出版活动,亦鲜有研究。

1 薛寀名字考

多部古籍中薛氏之名作“宷”。例如,他所评点的章婴《诸葛孔明异传兵法注解评林》、孙慎行《事编内篇》、陈敬宗《澹然先生廱略》和顾有孝《唐诗英华》的卷端题名,为邹漪《明季遗闻》、吴沛《西墅草堂遗集》和陈绍英《五石居诗》等书撰写序跋的署名,包括《崇祯四年辛未科进士履历便览·南直》[6]、清光绪十五年(1889)其十五世孙薛绍元的《江南乡试硃卷·履历》[7]以及康熙时刊刻的《太学进士题名碑录·崇祯辛未》[8]亦作“宷”。不少古籍整理和今人著述中也作“薛寀”,如:王冀民《顾亭林诗笺释:寄薛开封寀》[9]、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10]、谢正光《明遗民传记索引》[11]、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12]、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13],至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索引》则把“薛宷”“薛寀”分作两人著录[14]。虽然“宷”和“寀”形似,但读音和意义却迥然不同。“宷”同“审”,知悉、分辨之意,从宀从釆(biàn)[15]1001。“寀”同“采”,主要指采地、封地,由此引申出官职之意,如“寮寀”[15]1008。宋代韵书《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和明代的《洪武正韵》在解释“宷”字时,特别注明“与寮寀字不同”。宋郭忠恕的《佩觿》和明彭大翼的《山堂肆考·字辨》还专门把两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薛氏之名应作“寀”字。首先,从书写和雕版的难易程度来看,“寀”字可能误作“宷”;但反过来操作的难度却很大,需要耗费更多精力。今国家图书馆藏有稿本《薛寀诗文稿》(以下简称:《薛稿》),这是他流传下来的唯一手迹。里面自书其名处,“宷”“寀”两者占比大致相同。之所以作“宷”,应是省笔以便书写的缘故。他的诗作如《代寿庄鹤坡夫妇七十》中“綵舆”、《次乐天长恨歌韵》中“彩鹢”的构字部件“采”,亦作“釆”[16]。古人行书和草书中也常如此,如唐陆柬之写“採”字“

”[17]1062

,宋赵佶写“彩”字“

”[17]878。其次,薛寀作为主要编纂者的《诗经水月备考》,初刻本的卷端以及序文中涉及其名处均作“寀”(见图1)[18]。同时,后世子孙整理其遗稿《堆山先生前集》《薛谐孟笔记》(以下简称:《笔记》)以及光绪时纂修的《五牧薛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中,也均作“寀”。这些书籍的出版过程中都有其本人或后辈的直接参与,人名出现校勘失误的可能性较低。第三,《笔记》中有篇记述古人同名的现象,文末提及当世一人与自己同名:“阳武侯家一勋卫,名与寀同。”[2]30阳武侯即明初靖难名将薛禄。《[民国]增修胶志·明选举》中记载:“薛寀,以阳武侯荫勋卫。”[19]第四,“寀”与“宷”的篆文差别很大,分别是

,而目前所见11篇序跋附有薛氏名章均作“寀”【 参见《读史集·序》《诸葛忠武侯全书·序》《濑园诗初集·序》《陈公车西渼草序》《漉篱集·序》《蕊渊集·序》《邹忠介公奏疏·序》《茹古略集·序》《启祯野乘一集·序》《霞哺篇总目序》《东林书院续志·再和》。】。胡正言篆刻钤印的印谱《印存初集》中,亦收录“薛寀之印”(见图2)[20]。最后,古人的名与字之间通常有一定关联。薛寀字“谐孟”,其中“孟”表示排行,这是因为他是薛宪稷的长子。那么与“寀”字意义相对的就只能是“谐”字,“谐”者,和也。《尚书·益稷》云“庶尹允谐”,即指百官和谐。类似的,如明代费寀字子和、石寀字和仲。

薛寀之名误作“宷”的情况,一是由于书写或刻版时的疏忽造成的;二是受薛寀改名为“米”一事的误导。明亡后,薛寀更名“米”,改号堆山。《明季遗闻·序》末署“前年家弟薛宷今衲米题”,《濑园诗初集序》等篇末都附有“米”字印章(见图3)。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小传》、徐崧《百城烟水》和尤侗《艮斋杂说》等书均提及他改名为米之事。薛寀的好友徐枋曾详述改名之事:“自谓吾名‘宷,今不冠,当去‘宀;又剪发,当去‘丿,仅存米字。”[21]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薛太守》、龚炜《巢林笔谈·薛寀改名》、徐鼒《小腆纪传·薛寀》和顾公燮《丹午笔记·米堆山》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如将薛寀改名为“米”之事误以为是将“采”的构字部件“采”替换为“米”,那么就会发生将“寀”写为“宷”的误会。其实,薛寀将名字与“米”联系在一起,或缘于他晚年隐居吴县(今苏州吴中区)米堆山。此山“为邓尉山左冈,然高耸如米泻之状。国变时,毗陵薛郡侯寀避迹于此,因更名米,号堆山”[22]。

2 薛寀著述考

根据《宗谱·著作考》和《[光绪]武进阳湖县志·艺文》记载,薛寀编有《诗经水月备考》4卷、《圣朝守在编》28卷、《山阳录》4卷此书今已不传,但现存清初陈贞慧所著《山阳录》一卷。书前有薛寀《叙》云:“展《山阳录》,定生(陈贞慧)志人,余请志地。定生画界于乙酉,余更补厥前后。”可知他所编《山阳录》,是为了续补陈贞慧之作。、《中山左草》5卷、《中山右草》5卷、《归田草》6卷、《入山草》6卷、《家园集》6卷、《杂志》2卷、《鱼罾忆录》4卷。《宗谱》在罗列诸书后有按语云:“公生平著作不下数千卷,鼎革后隐于禪,遂多散逸。及公玄孙莹圃公,遍搜诸宗党,得如右数十卷。凡《归田草》以前,皆天启、崇祯间所著;《入山草》以下,则鼎革后所著也。”[3]另据方志记载,其诗文合集《岁星集》共计100卷[23]。上述著作完整传世者仅有《诗经水月备考》,今存两种版本:崇祯舒浚溪刻本和康熙时陈鍊刻史三长增注本。此书考释《诗经》各篇涉及的名物、人物与典故,虽为举业而设,但旁征博引,在一众粗制滥造的坊刻本中尚属精良。清代大儒焦循评曰:“于三百篇中之典章事物,详博考之。”[24]至于薛寀的诗文稿,自他逝后便逐渐散佚。其子薛继贞“闭户授经,不交世事,家遂中落。后又转徙乡城,靡有定居,故遗书几致散亡”[1]。今存薛寀集两种:一为国图藏《薛稿》两册,不分卷,每册首尾略有残缺,部分诗文标有日期,从内容看应是崇祯四年(1631)登科前所作。一为《堆山先生前集》一卷,清嘉庆时薛寀玄孙薛光国索诸宗族乡党,辑录成帙,“盖所存者不啻百一矣”;道光十一年(1831),薛寀七世孙薛子衡将搜集到的遗文交由李兆洛编选,李氏仅从中选录了一小部分:“今录文之十三,先以示于世,其他则俟具知人论世之识者,起而考之。”[1]但此后又经兵燹,直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才由盛宣怀刊刻问世。《薛稿》与《前集》收录的文章中,仅有两篇重复。

除了家谱和方志所载的诗文集,薛寀还撰有《薛谐孟笔记》两册,上册记述明亡之际的史事见闻,下册主要回忆其求学经历和师友家事,杂论学术、书法等;另有《附录》一卷,收录其五篇文章,均见于《薛稿》。此书为民国时薛寀十五世孙薛允中从同里冯昉处索得,由十七世孙薛弢整理出版,湮没三百年而复见于世。薛寀还撰有时文集《玉纸选》和记录清军暴行的《万人死义录》,可惜不传于世。此外,他还曾评注、参订和校阅书籍近30种(见表1)。

3 薛寀参与的出版活动

薛寀的出版生涯大致可分为两段:明亡前他主要参与商业出版,入清后则致力于整理师友文集。明代中叶以后,商业出版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科举竞争愈加激烈,备考和落第的士人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参与商业性图书的编辑和出版成为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同时,“士商融合趋势加强,不少在职或罢闲、致仕官员也以各种方式涉足于商业出版活动。”[25]晚明江南文人结社之风盛行,他们聚在一起不仅交游酬唱、读书论学,许多文社还成为非常活跃的出版团体。“以坊养社,以社兴坊。”[26]

薛寀书香门第出身,但祖辈并非达官显贵。其父薛宪稷只是庠生,卒于天启五年(1625)。他的家境虽不至困窘,却也需自食其力,于是在备考阶段选择处馆教书。自述:“予上至镇(江)、下至苏(州),皆未尝竟月淹留,独武(进)、无(锡)两邑,假馆数年。”[16]薛寀交游益广,也在此时涉足坊刻业。“予生平交游甚少,自馆于锡,始有同社酬酢,已而谬任选隲,骎骎及境外邮牍。”[2]22崇祯元年(1628)编刻自己所作时文稿,《薛稿·自题诗艺十三篇》曰:“年来选隲,被人弹射无已,故以经艺十三篇问世。”[16]

他与书商舒奉谷合作紧密,并代为联系作者、征集稿件。例如致信蒋煜,索要其时文及手评房稿,《薛稿·柬蒋羽公楚尹》云:“因恳尊制三百新艺,并手评京本《诗》六房稿,借为南车,用授书林舒奉谷,广布海内。”[16]他也曾评点祝谦吉的文章,《薛稿·答祝尊光柬》云:“嗣于试牍中再睹手笔,僭评数语,授之贾人。”并告知祝氏将有书商登门拜谒:“兹者广征《诗》筒,曾手列仁兄暨子常、九容、畹仙等姓字,属贾人走琴川叩恳。”[16]

薛寀中举前主要编辑《诗经》类的举业书,这是因为他专攻此经,由《诗》二房中式[6];入仕后,他评注的商业性图书则以史书为主(见表1)。南京是当时全国性的书籍出版和贸易中心,且作为留都难得清闲。薛寀在此为官多年,期间参与了《读史集》《事编内篇》《诸葛忠武侯全书》等书的评点工作,并编有历史地理专著《圣朝守在编》。“崇祯乙亥、丙子间,公官南曹,取《咸宾录》删补成是编。”[3]他与书坊交际颇深,友人亦托其刻书。例如,吴应宾托卓发之刻应制文,卓氏转交薛寀办理:“所委合刻应制之文,已属薛谐孟比部刻之白门。”[4]但明亡后,薛寀的商业出版活动遽减。一方面因为社会动荡不安,江南经济元气大伤,覆巢之下,出版业也未能幸免。另一方面,薛寀遭乱世、经别离,心态大变。与许多明遗民一样,他选择逃禅,远离城市和政治,自我边缘化。同时,

薛寀

反省亡国原因,对文人集团失望透顶:“抑今之卖国拜贼者,非脱胎于德门,即投身于文社,否亦皆接舍于梓里,平日实不知其奸而误与把臂。”他已然对商业评点感到乏味,转而整理师友遗集和遗民诗文。

参考文献:

[1]薛寀.堆山先生前集[M].清光绪盛宣怀刻《常州先哲遗书》本.

[2]薛寀.薛谐孟笔记[M].民国十七年(1928)薛弢铅印本.

[3]薛含章,等.[无锡]五牧薛氏宗谱:卷二[M].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4]卓發之.漉篱集:卷二二:与吴观我先生[M].明崇祯传经堂刻本.

[5]汤修业.赖古斋文集:卷五:客窗杂感[M].清道光九年(1829)宛邻书屋刻本.

[6]天一阁博物院.崇祯四年辛未科进士履历便览[M]//天一阁博物院.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7.

[7]光绪己丑恩科(江南)乡试[M]//顾廷龙.清代硃卷集成:第182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86.

[8]太学进士题名碑录[M].清康熙刻乾隆续刻本.

[9]王冀民.顾亭林诗笺释:寄薛开封宷[M].北京:中华书局,1998:159.

[10]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57.

[11]谢正光.明遗民传记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71.

[12]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2.

[13]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950.

[14]南京图书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531.

[15]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册[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16]薛寀.薛寀诗文稿[M].稿本.

[17]田其湜.重订六体书法大字典[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8:1062,878.

[18]薛寀.诗经水月备考[M].明末尝郡舒浚溪刻本.

[19]匡超,等. [民国]增修胶志[M]//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42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44.

[20]胡正言.印存初集[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09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94.

[21]徐枋.居易堂集:怀旧篇长句[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40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06.

[22]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卷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09.

[23]王其淦,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二八[M]//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3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728.

[24]焦循.里堂书跋[M]//刘建臻.焦循全集:第9册.扬州:广陵书社,2016:4342.

[25]何朝晖.晚明士人与商业出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1.

[26]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33.

作者简介:

孙云霄(1995— ),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出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