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职业素养观视角下中职会计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探索

2023-11-21任敬怡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思政

任敬怡

摘  要:黄炎培职业素养观对新时期课程思政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会计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职教内涵和学生素养。文章通过探讨课程与思政的内容融合、技术融合、行为融合形成的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指出了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提升教师思政底蕴、创新思政教学方式、强化教师思政素养等方式来改进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借此实现“三维融合”向“多维融合”转化的目标。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素养观;课程思政;职业教育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创始人,他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并形成了职业素养观。黄炎培职业素养观主要包括“敬业乐群”“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爱国主义”“工匠精神”“人格完整”等思想,对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职教内涵

黄炎培职业素养观强调通过全过程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健全人格、热爱职业、乐于服务他人和社会、拥有专业知识和娴熟技能的德技双馨的人。他指出,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方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定位,是为产业发展提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在会计领域,职业操守是指遵守道德和伦理准则,保持诚实、公正和透明的原则。通过课程思政,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些原则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工作中遵循这些原则。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素养

黄炎培曾指出,办职业教育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忽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他说:“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机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的艺徒培训,决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的价值内涵

(一)课程与思政的内容融合,实现教育的广度

为使课程思政得以有效落实,教师应拓宽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根据学科特色、课程特点和拟定的知识目标,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兴趣、社会热点等,找准思政映射点,促进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无缝融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广度。

(二)课程与思政的技术融合,提升教育的温度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映射方式,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和内容,灵活运用差异化的思政映射方式,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强化课程与思政的技术融合,使思政教育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丰富,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温度。

(三)课程与思政的行为融合,增强教育的效度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执行者,是思想品德的引领者。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学校要重视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既要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强化育人行为,也要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使课程与思政在教师行为中得以自然融合,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效度,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三、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实施困境

(一)教师人文素养底蕴较弱,弱化了内容融合

现阶段,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部分专业教师思政教学素养不足,仅擅长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在价值引领能力上稍显欠缺。课题组前期针对会计专业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8.7%的教师表示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有56.45%的教师认为自身思政知识储备不足,有48.39%的教师反映“思政内容与课程融合生硬、不顺畅”。

(二)思政教学手段陈旧单一,弱化了技术融合

除了教师人文素养底蕴较弱的情况,思政教学手段陈旧单一也是目前实施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的困境之一。前期调查表明,62.9%的教师认为目前“课程思政的授课形式简单,手段单一,不够生动”,59.68%的教师反映课程思政实施“缺乏趣味性”,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不理想。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巧妙融合势在必行。

(三)教师协同育人观念淡薄,弱化了行为融合

现阶段,专业课程的思政理念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多数学校未将课程思政评价结果融入教师荣誉评选、职称评聘等方面,导致部分教师在思想上、行为上对思政育人工作产生懈怠;二是学校对教师的思政培养方式匮乏,组织开展的思政培训屈指可数,62.9%的教师反映“所在学校虽然有开展课程思政培训,但次数不多”;三是近六成的教师反映其所在学校鲜少组织教师参与思政实践活动,削弱了教师思政育人行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改进策略

(一)提升教师思政底蕴,加强内容融合

第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会计准则随着時代的进步不断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必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会计专业教师秉承“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即时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前沿,并传递给学生,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同时,会计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党的最新政策文件和先进教育理论,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思政教师结对专业教研组”活动,促进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形成育人合力,丰富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素材。

第二,找准思政映射点。专业课教师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精神等,并找准思政映射点,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巧妙融合。教师除讲授课本知识外,还应结合行业、文化、历史等拓宽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多视角了解本专业,将专业体验与思政学习融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中深刻理解职业道德、行业发展、历史文化等内容,提升民族自信心和专业自豪感,逐步树立爱岗敬业、遵守法规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纳税申报”课程中,通过讲授税收具有“返还”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国家通过税收统筹规划财政支出,投入教育、科学等领域,用于水利、交通、国防等公共基础设施,保障国内民生,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本质,强化学生依法纳税的价值观,实现国家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提高技术融合

第一,丰富教学手段。黄炎培因受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倡导“与时俱进”的理念。这种理念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具备很强的启发价值,社会在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更好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师应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入专业课堂,利用微课、动画等教学载体将思政内容以视频、动漫等形式呈现于教学课堂,并实时更新思政资源,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真正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提升课程思政的温度。例如,“财务管理”课程的“盈亏平衡分析”章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数据,并运用仿真教学软件,让学生参与实践并计算保利点、保本点,分析盈亏,通过“浸入式”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盈不骄亏不馁”,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真正做到“生活走进专业,专业引领生活”。

第二,重构教学环节。对刚接触会计的学生而言,晦涩难懂的会计专业术语、令人费解的会计分录等是专业学习中的一大难题,想要将这些复杂的专业知识内化于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构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时,传统教学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将经济业务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知识割裂开,无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会计核算全过程,不利于会计思维的形成。因此,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课前为学生提供凭证、账簿等教学用具,课上引导学生解读并审核原始凭证,将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语言填制在记账凭证上,再据以登记账簿。通过一套完整的会计流程,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探索领悟会计知识。

第三,深化校企合作。以黄炎培职业素养观“手脑并用、工学结合、双手万能”的理念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基本教学原则,强调“做学合一”。为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需要将思政育人拓展到实习实训,通过学做结合,塑造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会计职业素养。黄炎培强调“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须同时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因此,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延伸实习实训空间,从而真正做到“引厂进校,引校进厂”。

第四,拓宽育人渠道。黄炎培将职业教育与抗战救国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培养出了大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教师需要将思政育人拓展到校园文化、社会活动中,延伸育人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身体力行中锤炼身心。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让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提高思政课程感染力。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爱国文艺汇演、诗词朗诵等,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耳濡目染中拓展学生的政治素养,通过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志愿育人等方式,多维并举,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强化教师思政素养,增进行为融合

第一,丰富社会活动,增强育人职责。学校要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以德立身,充分发挥党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定期组织教师走访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文化,在“身体力行”中增强教师的育人职责,强化行为示范。

第二,营造校园文化,强化育德行为。黄炎培职业素养观提出“德育宜归于实践”。德育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健康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高度体现,更有助于培养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应结合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如育德林、树人馆、党建长廊等,构建“强根铸魂”“行方智圆”的特色育人文化,增强教师思政意识,强化育德行为。

第三,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育德能力。学校要定期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研讨,开展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会,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思政专题讲座、思政大课堂等,借助“外力”,巩固“内力”,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课程思政课题研究、教学能力比赛、示范课程建设等,着力打造思政融通的优秀教学团队,强化教师育德塑魂能力。

五、课程思政“三维融合”模式的拓展探索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凝聚多方合力,持续深化课程与思政的融合,使课程思政模式从“三维融合”向“多维融合”转化。

(一)课程与思政的目标融合

学校依据会计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突出思政目标,加强思政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坚持思政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程标准、进教学设计、进课堂,全面构建“思政融通”的特色课程思政目标体系;以目标为引领,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合,思政素养与专业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融合,思政元素与专业元素在教学设计中融合,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在课堂中融合。同时,课程思政目标应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色。

(二)课程与思政的教材融合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浪潮下,教育部門应积极构建新时代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体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在教材体系中彰显中国理论、中国智慧、中国文化。同时,教育部门还要创新教材形式,开发新型活页式融媒体教材,精心挑选能够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创新理念等鲜活案例,以二维码嵌入等新兴技术融于教材,使课程与思政在教材体系中并行,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育才的相融互促。

参考文献:

[1]刘奕琳. 推进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81-83.

[2]杨佐弟.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专业课教师挑起“思政担”——会计专业推进“课程思政”的探讨[J]. 青年与社会,2019(19):98-99.

[3]王慧芳.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教材体系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58-159.

(责任编辑:孙晓林)

* 本文系2021年中华职教社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黄炎培职业素养观视角下的中职专业群课程思政研究——以通信运营服务专业群为例”(课题立项号:ZJS2022Zd4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