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分析
2023-11-21郭龙
郭龙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课堂的评要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旨在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评”一致性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思想与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重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运用,并掌握其中的要点和策略.基于此,文章论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含义和实践要点,并结合教学经验,以“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为例,探讨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核心素养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所存在一个尖锐问题,即较多教师在践行教育理念和进行教学实践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并未取得理想效果.“两张皮”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课堂教学目标模糊,和教育理念、《普通高中数学程标准(200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课程标准)之间有一定或较大的偏差;二是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具有随意性,甚至是和课程标准之间有脱节现象;三是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具有单一性,并未和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性.这三种表现,均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解决高中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两张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及方法,即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将三者有效联系和有效结合起来.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含义
在“教学评”一致性中,所强调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是指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有效关联,使其统辖在一个标准之下,让“教”“学”“评”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简单而言,“教学评”一致性是要实现四个一致,一是“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要保持一致;二是确保“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考”的一致性;三是确保“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的一致性;四是“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考到什么程度”要保持一致.总之,有效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均是十分有利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要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运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过,运用“教学评”一致性,对于教师而言是有较大难度的,如何发挥“教学评”一致性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详细言之,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把握好三方面的要点.
首先,“教”“学”“评”的实践过程,都是基于明确的目标而进行,只有当目标明确且科学有效,才可以确保“教学评”一致性的效果得以发挥.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践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应该深刻研读课程标准,找准其中的要求、规范,还应该与“新高考”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都必须是统辖在既定的教学标准之下.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会受到教师“教”的影响,但是不会由教师的“教”而决定,所以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如果没有科学可行的学习目标,自然会影响到“教学评”一致性的运用效果.除此之外,在“教学评”一致性要求下制订的教学目标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往往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分、推演,从而有更深刻的思考与认识.为达成理想效果,教师们应该注重联合备课,共同进行宏观教育目标体系的综合分析、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与论证,在广泛的调研、借鉴、论证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
其次,教学设计和实施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要点和难点,强调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两点思考.第一,必须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有效,把握好三个原则,即对应原则、适切原则、简约原则.以适切原则为例,要避免教学设计的千篇一律,而是要做到一班一案,甚至是一组一案,体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差异性,帮助每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再以简约原则为例,教学设计时应该贯彻“去粗取精”“少而精”的原则,不应该让学生疲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缺少思考與实践.第二,为有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具备三大特性,一是可操作,二是具体化,三是可检测.如果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都能满足,则教师应该切实利用好学校教研组的力量,同时利用好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设计出便于实践和评价的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可以多设计学生所喜欢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课堂训练任务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以求同时完成“教”“学”“评”的任务.
最后,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案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参考其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确保形成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有较多的教学设计活动难以进行有效评价,甚至是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教师应该考虑重点评价可行性的教学活动,一是学生的课堂表现,二是作业任务的设计,三是检测题的设计.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极力体现高中数学课堂评价的三大特点.第一,要确保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这一特点,不仅应该由教师进行评价,还应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伴评价也可以纳入“教学评”一致性之中.第二,要确保评价内容具有丰富性这一特点,比如,面向于学生的评价活动应该聚焦核心素养,且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坚持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有效结合,将潜在性评价、及时性评价有效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不让评价活动局限于记忆、做题、模仿等方面.第三,要确保评价手段具有多样性,比如,应该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确定评价手段,评价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兴趣和态度时,教师可以采用面对面交流这一种方式,或者是编制调查问卷,根据学生所完成的调查问卷和进行综合评价.
比如,评价学生的数学理解表达能力时,教师可以运用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小先生制”思想,鼓励学生做“小先生”,然后在课堂上大胆讲题和展示学习成果.当高中数学课堂的评价具备三大特点,自然可以确保评价活动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有效性,提高“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运用效果.
三、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
(一)确定学习目标
例如,在进行“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时,前提之一是坚持立足于课程标准,有效进行课标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出学习目标.
在课标研读时,教师可以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结合起来,对比新旧课标中对于“对数函数”所提出的要求或指导意见.详细言之,新课标提出两点教学目标,一是教师应该借助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有效了解和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画出对数函数的图像,可以借助计算工具或者是描点法,并引导学生探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特殊点.在教材分析时,教师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教材重点突出三大部分的知识内容,一是对数函数的概念,二是对数函数的图像,三是对数函数的性质.在学情分析时,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即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指数函数,所以在学习对数函数的知识点时会有思路,且可以利用类比迁移进行学习和探索.此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系统进行课标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师便可以确定出学习目标,包含三个学习目标.第一,借助问题情境,让学生抽象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两大核心素养,一是数学抽象素养,二是数学建模素养.第二,指导学生进行类比研究,主要是类比指数函数及对函数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进行推理归纳,确定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如果学生可以有效完成上述学习目标,则他们的三大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发展,一是逻辑推理素养,二是直观想象素养,三是自主探究能力或素养.第三,求解和对数函数相关函数的定义域,并能够借助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进行大小比较,这一学习目标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和数学运算素养.
(二)设计评价任务
在“教学评”一致性中,“评”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可以将“教”和“学”有效联系起来,且可以和学习目标相对应.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评价任务或评价活动贯穿全程,动态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学习及学到了什么程度.在运用逆向设计这一原则时,教师需要先确定出学习目标,然后设计出评价任务,着眼于学生是否“学会了”.
在“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可以设计三个评价任务.第一,在“温故知新”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之中,评价学生是否可以抽象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并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构建情况.第二,设计“探究新知”这一教学环节,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从而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综合性评价,确定出学生的学习成效.第三,设计“变式训练”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要求学生做具体的变式训练题目,通过进行过程评价,确定出学生是否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等相关知识.如果课堂时间足够或条件满足,则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例题的讲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三)优化教学活动
在设计出评价任务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性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然后将评价任务嵌入教学活动之中,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准优化.
在“温故知新”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和学生一起复习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包含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指数和对数的互化关系等,并顺势引入类比这一数学思想.在课堂上讲解“细胞分裂”问题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或合作探究,即“某一种细胞在分裂时,会由1个分裂成为2个,由2个分裂成为4个……如果是要得到1万个细胞,那么这种细胞需要经过多少次分裂呢?如果是要得到10万个细胞,那么这种细胞需要经过多少次分裂呢?现在假设分裂次数和细胞个数分别是x,y,应该如正确表示呢?”这样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类比方式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创设出认知冲突.
在“探究新知”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定义、对数函数的图像、对数函数的性质这三大知识点.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表1.待学生归纳出对数函数图像的特征之后,教师可以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知识梳理.如可以让学生探究这一变式問题,对数函数y=loga(x-1)+2的图像恒过定点( ),其中a>0,且a≠1.
“变式训练”这一教学活动的关键之处是让学生做具体的练习题.教师可以将变式训练的重点放在“求函数的定义域”,并要求学生在变式训练过程中思考一些问题,如“x不等于0时,求定义域的方法是什么?”再比如“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0时,求定义域的方法是什么?”除此之外,教师可提供一些“比较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的训练题目,并要求学生进行归纳.
结 语
“教学评”一致性方法有效运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促使“教”“学”“评”有效联系,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在实际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方法时,不可避免遇到问题和挑战,后续应该继续加大研究力度,探究应用“教学评”一致性方法的更多可行之策,且应该将其作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徐培培.激发兴趣走出误区———探索综合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42):210-212.
[2]赵神相.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3(06):19-21.
[3]陈翔.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2(27):90-92.
[4]王红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12):114.
[5]白小军,李淑娥.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评价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2(25):58-59.
[6]李建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2(33):63-65.
[7]徐培培.激发兴趣走出误区———探索综合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42):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