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外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及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2023-11-21李校生张贵丽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移植术外伤皮瓣

李校生,张贵丽,董 旋

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开封 475002

手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伤,极易造成部分软组织缺损症状,因其往往有较大面积创伤,难以自行修复,需将其余皮肤移植到已缺损处,从而实现患肢的修复缺损[1]。而皮瓣因收缩性小,对外力负重、摩擦有不错的耐受力,且有较强抗感染功能[2],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感染是手外伤皮瓣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除了会影响患者康复,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需积极做好预防。移植术治疗在手外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也十分关键,尤其是做好感染的预防控制,对于手部功能与外观恢复具有关键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将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手外伤皮瓣移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手外伤,根据入组奇偶顺序进行分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为奇数病例,采取常规护理预防术后感染,研究组为偶数病例,采取特殊护理干预预防术后感染。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12例;年龄20~67 岁,平均年龄(38.9±4.3)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8例、摔伤14例、高处坠落伤8例。研究组:男性29 例、女性11 例;年龄22~64 岁,平均年龄(38.3±4.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9 例、摔伤12 例、高处坠落伤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皮瓣移植术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处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环境干预、饮食指导等护理常规服务[3]。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特殊护理干预预防术后感染,加强伤肢密切观察,观察皮瓣的情况,确保伤肢血液供应,及时清洁伤口避免直接感染等,具体措施如下。

1.2.1 患肢固定护理 皮瓣移植术后患肢固定是否妥善对于手术成败十分关键,术后需要对患侧肢体进行固定,减少因位置的移动导致患肢移位,从而确保移植皮瓣处于良好位置;做好患者体位干预,体位要尽量保证静脉回流、皮瓣动脉充盈,以防止张力过大等影响血液供应;对于部分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需要利用绷带固定好患肢,且以软枕垫高其肘部,确保和腹部处在同一平面,更利于患肢制动[4]。

1.2.2 加强卧床休息干预 术后患者要采取绝对卧床休息,持续时间1 周左右,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肢固定后的护理干预,夜间及时巡视,减少因局部受压或无意识动作导致的皮瓣部扭转,造成部分血液循环障碍,因此在巡视时若有松动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

1.2.3 积极做好皮瓣的观察与护理 (1)血液灌注观察与护理:在患者术后需要对皮瓣进行严密的观察,其中包括颜色、温度、张力、伤口局部敷料、毛细血管反应等,并做好病情观察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在操作期间需要动作轻柔以减少患者的疼痛,重视保温与防寒,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患处可采取红外线烤灯进行照射,功率40~60 W,与皮肤距离30~50 cm,尽量改善血液循环,避免吻合处血管痉挛[5]。对有无皮瓣动静脉危象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毛细管充盈等情况。此外,可根据医嘱采取合适的抗凝药物、血管扩张药物处理,并对有无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时处理。(2)术后48 h 内处理:术后间隔2 h 对患者的皮瓣进行1 次观察,每天需要观察2次。(3)术后维持皮瓣正常血液循环:皮瓣正常血液情况表现为皮肤颜色红润、良好毛细管反应、皮温正常,偶有轻微肿胀[6]。

1.2.4 加强功能康复锻炼 长时间固定会造成患者活动初期出现患肢肩关节障碍,为此要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正确指导患者做简单预防性训练,确保肌张力、关节功能维持整张运动。

1.2.5 积极做好感染预防干预 手外伤皮瓣移植术虽然有很高的成功率,但由于护理期间巡视的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为此,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的患肢活动锻炼较为关键。但一些患者未能进行患肢活动,或者害怕活动而未能活动,则可能发生术后患肢肩关节的僵硬,甚至指关节活动受限[7]。而一些患者可能因活动过度而导致渗血增加,严重时出现伤指脱离皮瓣等。基于此,将患肢活动锻炼重要性告知患者,正确指导患者实施肩关节、肘关节及手关节等锻炼。此外,需要维持患者室内的清洁,可选择空气净化器进行合适的消毒,每天2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在干预前及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

1.4 评价标准

(1)护理满意度[8]:护理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所用问卷为护理满意度问卷,要求所有患者独立完成,总评分100分,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焦虑、抑郁评分[9]:分别采取SAS 与SDS 进行测评,评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年龄、负面情绪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受伤原因、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有感染发生,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完成后均独立完成护理满意度问卷测评,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 与SDS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 与SDS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情况(x±s) 分

3 讨论

手作为人体最为灵活的功能器,神经血管与肌腱十分复杂,因此,快速准确地处理手外伤,对于患肢功能与外观恢复有直接影响[10]。带蒂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中有不错的应用效果,是指在手术皮肤缺损处移植其他身体部位带有血液供应、皮下组织的皮瓣,这种移植术中的皮瓣有着成活后皮肤收缩少、色泽变化少、可耐受摩擦与压迫等优势,而且皮瓣自身带有血供,移植成功后对血液循环影响较小,可促进生理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11-13]。不过,这种手术术后感染比较常见,需积极做好预防与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感染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干预前SAS 与SDS 评分并无差异,但干预后研究组SAS 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付静[14]研究结果类似,表明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积极做好术后感染预防处理,能减少感染发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目前,手外伤发生率逐年升高,随着移植技术逐渐成熟与完善,皮瓣移植术成为治疗手外伤比较有效的方案之一,但患者因对疾病知识、移植术不了解,对预后效果存在怀疑,担心影响手部功能康复等[15],往往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不愿意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手术作为有创性操作,若术中未能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容易发生感染,影响移植成功率及康复效果,为此重视患者的术后感染预防干预十分必要[16]。为了提高皮瓣移植术后成功率,应积极预防皮瓣臃肿或者皮瓣失活及感染等情况,尤其是感染,发生术后感染会严重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皮瓣术后感染发生的原因较多,但主要为皮瓣血液循环障碍,经过特殊化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预防不良血液循环,避免感染发生[17]。此外,抗生素处理也是预防与控制感染比较有效的策略,但是对于以下情况不宜采取抗生素治疗,比如手外伤属于局部损伤,局限于1 指或手掌部,组织血供相对丰富,有极强的抗感染能力,一般不会诱发全身炎性反应[18];手部骨折,不论是一处还是多处,术后组织反应较弱;手部特别是手指部皮下组织相对薄弱,极易彻底清创,术后若有炎性渗出物也容易排出。对于手外伤皮瓣移植手术患者而言,彻底清创十分关键,促使污染伤口成清创伤口,使得细菌不会在伤口内定植,加强无菌操作,也不必采取抗生素处理。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特殊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外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移植术外伤皮瓣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