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管理模式结合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3-11-21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医嘱肺结核出院

刘 琴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江西 萍乡 337000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病情持续进展可严重损伤肺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针对老年肺结核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治疗时间长且长期药物治疗容易促使耐药性持续升高,降低治疗效果,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增加了治疗难度[2-3]。肺康复训练是呼吸系统辅助康复手段,以呼吸、运动为核心,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良好的康复效果有赖于长期坚持训练、坚持用药,而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偏大,疾病认知不足,加之出院后缺乏专业监督与指导,难以遵医嘱坚持康复训练,依从性欠佳,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完全管理模式包含院内与院外两个阶段,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监督患者遵医嘱完成治疗。本研究将完全管理模式结合呼吸运动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中,观察其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9 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69.02±2.47)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06±0.58)年;结核类型:空洞型14例,浸润型19例,栗粒型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 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8.83±2.55)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4.10±0.47)年;结核类型:空洞型13 例,浸润型18 例,栗粒型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4]诊断标准;经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本。排除标准:存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存有精神、行为、认知障碍;肺结核合并咯血者;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住院期间加强病情观察,药物发放后每日嘱咐患者按时用药,注意用药不良反应,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发放健康手册,配合口头讲解结核病相关知识,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复诊时间与居家注意事项,每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简单家务劳动来锻炼身体。出院后每周1次电话随访,持续干预至出院3个月。

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管理模式结合呼吸运动康复护理:(1)完全管理模式。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的门诊治疗及居家康复期间均由同一位护士进行护理及随访。①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异常;根据医嘱并结合患者身心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明确护理重点。②强化健康宣教,在口头教育的基础上采取视频播放、一对一反复讲解等方式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协助家属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主,定时定量进餐,嘱咐家属监督患者进食。③住院期间患者的用药每日均由护士负责发放药物量,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用药后观察5~10 min离开,嘱咐家属持续观察,若有异常告知医护人员。④出院时进行一对一指导,发放出院手册,包括日常注意事项、随访次数及日期、复诊时间等;沟通时了解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补充指导。⑤出院后采取延续管理,护士间隔2 周行1 次电话随访,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每月1 次入户随访,了解患者居家情况,实施针对性健康指导。(2)呼吸运动康复护理。①指导患者行缩唇呼吸,患者平卧,嘴唇微张,身体放松以鼻吸气,嘴唇以吹口哨的形状缓慢呼气,保持吸气与呼气比为1∶2,10 min/次,2 次/d。②患者平卧位行腹式呼吸,头部稍微后仰,肩部与背部放松,用鼻深吸气,缩唇缓慢呼气,吸气时腹部尽力隆起,呼气时尽力回缩,保持吸气与呼气比为1∶2,10 min/次,2次/d。③病情稳定3 d后开展运动训练,首先简单活动四肢、翻身,逐渐下床活动,并于床边缓慢走动,30 min/次,2 次/d;体力恢复后增加散步、慢跑等运动,逐渐增加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30 min/次,1 次/d,每周不少于4 d。④患者住院期间由护士协助训练,出院后以完全管理模式进行随访管理,电话督促患者坚持锻炼,入户随访现场检查锻炼情况,指出纠正不足之处。持续干预至出院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患者遵医嘱饮食、按时用药、按时复诊、定期运动为完全依从;基本遵医嘱饮饮食、用药、复诊、运动,仅有1~2 次漏服或未运动为部分依从;经常不遵医嘱用用药、运动等,甚至治疗及护理中断为不依从。总依从率=(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2)肺功能指标:干预前后以肺功能测试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3)运动耐力:干预前后记录患者6 min 内行走最大距离(6MWT)[5],距离越远,表示运动耐力越好。(4)生活质量: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6]评估,共50 个问题,每个题目0~2 分,评分范围0~100 分,评分越低,则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情况(x±s)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6 MWT高于对照组,SGRQ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情况(x±s)

3 讨论

肺结核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等特点,长期反复咳嗽、呼吸受限会促使肺功能降低,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休息[7]。抗结核治疗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病情,但肺结核症状复杂,治疗难度大、周期长、用药多,极易出现漏服药物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8]。加之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偏大,对病情重视程度不足,或难以坚持规范用药、规律运动,常出现不按时服药、自行增减药量等情况,进一步影响疾病的控制,治疗期间需要辅助其他康复手段[9-10]。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以肺康复为基础,通过开展呼吸训练与运动锻炼,促进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改善。完全管理模式是对患者进行住院、出院后的全程管理,确保患者治疗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本研究结果提示,完全管理模式结合呼吸运动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中,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运动耐力,促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王玉英等[11]研究显示,完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开展呼吸运动康复护理,以呼吸训练、运动锻炼为主,呼吸训练集腹式呼吸、容量及阻力呼吸为一体,持续呼吸训练能提高人体膈肌移动幅度,增强呼吸肌与腹肌张力,促进呼吸恢复。同时腹式呼吸联合缩唇呼吸改变患者既往呼吸习惯,有利于肺部排出功能残气,增强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促进肺复张[12]。有氧运动训练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能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加强骨骼肌肉功能,增强运动耐力,有利于呼吸运动康复持续进行,从而加快症状缓解,促进肺康复,改善生活质量[13-15]。完全管理模式弥补传统护理缺乏院外指导的弊端,具有阶段性、丰富性、延伸性及多样性等特点,通过向患者提供院内、院外的持续健康照护,全程掌控治疗及护理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服务,有效避免护理与治疗的中断,确保患者遵医嘱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及复诊,利于病情转归。完全管理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多样化健康教育满足老年患者认知需求,促使其重视遵医嘱用药、运动的作用。出院后以电话随访与入户指导的形式提供院外护理,可予以更为严格的用药及运动监督,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持续规范用药、定期运动、定期复诊等能有效加强护患联系,医护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患者病情,患者则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照护,有利于病情转归,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完全管理模式结合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可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运动耐力,促进肺康复,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医嘱肺结核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医嘱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