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与防范*

2023-11-21陈洛嫔侯延武董元涵李笑雷刘静宜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医疗事故医患妇产科

陈洛嫔,侯延武,董元涵,冬 方,李笑雷,刘静宜

1.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科教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医学情报研究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在医疗纠纷中,妇产科医疗纠纷作为焦点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严重性不断上升。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与专业技能缺陷、医疗管理方式、医患沟通障碍等多种原因密切相关。其中,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和技能水平不够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不合理的医疗体制也是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重要原因[1]。这些措施包含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医患沟通的加强以及医疗服务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施有效措施可以改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行业的声誉和质量,从而提升公众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22 年黑龙江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收集并登记的医疗纠纷卷宗共793 例,其中有83 份为妇产科医疗纠纷,占比10.46%。

1.2 方法

将83 份妇产科医疗纠纷卷宗案例资料在Excel 下建立数据库,对委托单位、等级构成、责任程度和主要原因、主要诊疗过失环节等进行研究、对比、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分布情况

83 起妇产科医疗事故中,其中有45 起事故医院应负主要责任,15 起事故医院应负次要责任,共占总数的72.29%。这表明2013—2022 年发生的妇产科医疗事故,主要是因为医疗机构本身的过失而引发的。一 级 医 疗 事 故29 例、二级医疗事故13 例、三级医疗事故13 例、四 级 医疗事故28例。

有45 例医院应负主要责任,15 例医院应负次要责任,共占总数的72.29%。这表明2013—2022 年发生的妇产科医疗事故,主要是因为医疗机构本身的过失而引发的,见表1。

表1 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分布情况 例

2.2 83例妇产科重大医疗纠纷过失环节分布情况

83 例医疗纠纷案例中,医疗技术缺陷仍是妇产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操作不当、规章制度落实不严、告知不当等问题,见表2。

表2 83例妇产科重大医疗纠纷过失环节分布情况

3 讨论

妇产科这一学科具有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和纠纷既可能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又关乎母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若造成严重后果,极易引发纠纷与诉讼。因此,了解妇产科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这些争议里侧重于患者母体的影响,可能与技术缺失或者医护人员处理不当有关[3]。要想避免妇产科有关的医疗纠纷,必须全面提高妇产科技术和服务的质量,加强事故环节控制,预防不良后果。

3.1 妇产科常见医疗纠纷案例情况分析

3.1.1 操作不当 一位28 岁的母亲在哺乳育期去到某医院接受了放环术。医师忽略了子宫处于哺乳期的特殊性,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操作不当,最终导致了该患者子宫穿孔,出现严重并发症。妇科手术要有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包括熟悉患者情况、病史询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术后随访。

3.1.2 规章制度落实不严 某患者在医院做剖腹产手术,术后高烧不退,转院治疗,经多方就诊始终高烧不退。3个月后患者发现下腹脐部稍下方两侧各有一个包块,包块渐长,后经过剖腹探查术,取出纱布两块。术中没有落实查对制度,以至于出现两块纱布遗留。该案例中医务人员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出现如此低级错误,给患者带来痛苦,实属不该。

3.1.3 告知不当、病例书写不规范 患者因停经38 周+2,阴道少量流液入院待产,后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4 d复查盆腔彩超提示胎盘残留,产生纠纷。手术记录中没有记载可能存在胎盘残留,术后也没有胎盘残留的诊断;出院当天发现胎盘残留,出院草率,医生没有告知患者胎盘残留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甚至切除子宫等并发症的风险;口服米非司酮时间过长,没有告知可能会对患者肝功造成影响。医方过错事实负全部责任。

3.1.4 误诊、漏诊 患者去某医院检查2次,均诊断为宫内孕。后因患者出现紧急腹痛,入院检查为宫外孕,行急诊手术切除输卵管,仅存一侧输卵管。医生分析出现误诊:该患者为高风险人群(曾有一次宫外孕手术);医生仅凭停经史、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孕酮检测,未行阴道检查及超声检查,宫内妊娠诊断无确切依据;在无明确诊断依据前提下,主观判断导致误诊,进而发展输卵管破裂、手术、 ICU 救治。一侧输卵管切除参照九级伤残,医院承担主要责任。

3.2 妇产科其他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3.2.1 缺乏对胎儿体重的准确评估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可能导致永久性肌肉麻痹的神经疾病。大婴儿是臂丛神经损伤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这可能是由于在产程中,大婴儿的出生需要产妇更大的体力,臂部受到更大的阻力,从而增加了臂丛神经受损的风险。

3.2.2 未能适时终止妊娠 由于受医护资源稀缺和严格的剖宫产手术指征审查要求等因素影响,患者与医生之间可能出现选择分娩方式的分歧,这也是妇产科领域面临的难题之一。此外,由于医护人员在进行产程观察时不够细致,导致胎儿在母亲子宫内长期缺氧,最终出现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出生后脑瘫、死亡等。而这类医疗纠纷在近几年已经发生了数十起。有关医疗事故不仅给孕妇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也给妇产科医生和医院的形象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3 妇产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3.3.1 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83 例妇产科医疗纠纷中,主要原因是医疗技术缺陷,表明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仍有需要提高的较大空间。医护人员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医疗机构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共同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因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加强沟通协调、强化医患合作是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和培训,注重医患沟通与信任的建立,完善医疗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医院文化,促进医患双方之间的理解和协作[5]。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降低妇产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重要环节。针对现今剖宫产率剧增的情况,医院应在业务培训上下功夫,向年轻医生和助产士传授阴道助产技术和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DIC)等多种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3.3.2 严格遵守诊疗操作常规 根据历史医学成就积累的有益经验,相关卫生健康部门提出并实施诊疗操作常规和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指南,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规定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对医务人员而言,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范,认真执行,否则很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对于预防医患纠纷来说,坚持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落实,逐级落实医生的职责是很重要的。需要强调的是,若医生在执行中严格遵照完善的病历书写、三级查房、会诊、告知、辅助检查签收及患者出院病理报告追踪等制度和规范,同时加强科室管理,审慎授权新手术和新技术的使用,强制执行手术级别管理,有助于有效降低手术风险,预防医疗纠纷发生。通过以上措施,医务人员对执行诊疗操作常规的必要性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3.3.3 规范病历书写 作为医生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的实际记录,病历被视为重要原始材料。病历既是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文书,也是医疗诉讼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书写疏漏或错误,可能会影响诊疗过程的正常开展,进而引发医疗纠纷。病历书写疏漏和错误在医疗事故鉴定中也会因缺少重要信息支持从而导致败诉。有案例显示,有的医院不得不妥协,无奈地接受患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以避免声誉受损。

3.3.4 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医务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面对疾患能力。这对诊疗有益,也是在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此举有助于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主动治疗意识。同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促进医患双方的信任和理解。医务人员应换位思考,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其权利。医务人员应通俗易懂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病因、病程和预后,以便患者充分理解病情,做好治疗准备。

目前,社会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以及新生儿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妇产科治疗中经常涉及子宫和卵巢的管理问题,如处置不当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妇产科医师在告知过程中应运用技巧,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以提供符合患者需求的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

当面对病情复杂及需改变手术方式或切除患者子宫及其附属器官时,手术告知显得极为重要且必须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家属也应当再次确认并签署相关手术告知书,而签署时间更应准确到分,以避免患方家属在日后纠纷发生时将术中告知误认为医务人员在术后补写。

3.3.5 增强医务人员法律观念 目前,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法律观念,具体表现为医务人员更注重医疗技术而非依法依规操作。尤其是在医务人员的实习和进修阶段,往往出现技术操作等方面的不足。当纠纷处理和诉讼出现时,这些医生往往被指控为无证行医,处于极不利的境地。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加强诊疗行为管理,确保实习医生、进修医生及研究生在医疗工作中的专业素质和道德规范。

3.3.6 掌握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医患互动关系对提升服务质量大有裨益,也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都是人,因此,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应予以加强,追求人性化服务。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陈述及需求,并从专业和患者病情角度给予引导,以达成医患共识,避免误解发生。对于妇产科患者,其作为女性更为关注的私密性理应得到医者的重视。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隐私部位时,应要求无关人员回避,最好实行“一医一患”,即使有实习生存在,也须征得患者同意[6]。在医疗服务中,医护人员要强调同情心及爱心,不仅有助于医患间的理解,还能减少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

3.3.7 加强宣教获得社会层面上的理解和支持 鉴于医患两方原因,尤其是有关媒体和个人对医院诊疗行为过度的负面报道,使医院整体形象受损。而医疗专业及诊疗的复杂性所带来的医患信息不对等使得院方在不良信息被披露时百口莫辩,这就更加突显社会宣教的重要作用。社会宣教应是多角度多层面全覆盖的,政府媒体、行业媒体、有关报刊和网站、新媒体、医院内部重要场所、患者入院告知书等都是宣教的载体。以此塑造医院更有积极意义的正面形象,获取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理性看待医院和医疗服务。

综上所诉,医疗行为的风险是整个社会的风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医患双方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加强沟通和信任,互相理解和体谅,共同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猜你喜欢

医疗事故医患妇产科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潘耀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鉴定怎么改进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