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11-21张秋江岑雪玮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格瑞洛软胶囊丁苯

张秋江,岑雪玮

巩义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河南 巩义 451200

急性脑梗死(ACI)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或脑出血,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ACI发病率逐年上升[1]。ACI 会引起局部血流障碍、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视力模糊等症状。目前临床对ACI 常采用溶栓治疗,但溶栓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且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治疗后易复发,继而导致持续性神经功能损伤,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及时有效治疗ACI十分重要。替格瑞洛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起效快,已逐渐被用来治疗ACI,能有效降低复发和中风风险[3]。但替格瑞洛难以减轻ACI 患者脑缺血损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疗效。丁苯酞是一种神经保护药物,具有促进微循环、保护血脑屏障、减少脑缺血损伤及预防脑水肿等功能[4]。目前国内对丁苯酞在ACI 治疗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对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老年ACI 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9 月—2020 年9 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 例老年ACI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0 例。对照组男49 例,女31 例;年龄60~75 岁,平均年龄(68.14±2.43)岁;病程1~5 h,平均病程(3.34±0.63)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1 例,小脑33例,脑干8例,其他部位8例;合并基础类疾病:糖尿病11 例,冠心病19 例,高血压34 例。实验组男46 例,女34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8.72±2.36)岁;病程1~6 h,平均病程(3.42±0.61)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0例,小脑31 例,脑干9 例,其他部位10 例;合并基础类疾病:糖尿病12例,冠心病17例,高血压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ACI 诊断标准[5];(2)年龄≥60岁;(3)临床资料完整;(4)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耐受;(5)首次发病。排除标准:(1)既往脑梗死史;(2)合并精神类疾病;(3)近半年内行脑部手术;(4)合并严重心力衰竭;(5)合并脑出血、脑血管畸形;(6)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溶栓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定颅内血栓位置,采用微导丝牵引血管置入导管,后置入微导管,充分混合生理盐水和注射用阿替普酶(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SJ20160054,20 mg/支)5~10 mg 后,根据患者病情将适量混合液注入目标血管。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患者进行溶栓治疗24 h 后口服替格瑞洛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H20193177,90 mg),2 次/d,90 mg/次,治疗时间为2 周。实验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患者进行溶栓治疗24 h 后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H20050299,0.1 g),3 次/d,0.2 g/次,治疗时间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6]。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7]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临床疗效。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NHISS 评分减少90%~100%。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HISS 评分减少45%~<90%。③有效:临床症状略有缓解,NHISS 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NHISS 评分减少<18%。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凝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6 mL,室温静置30 min,离心后分离取上层液,得血清,将血清放置冷冻箱(-60 ℃)保存,采用全自动凝血仪(SYSMEX 公司,CS5100)检测D-D、FIB水平;采用血液体液分析仪(SYSMEX 公司,XN-9000)测量PLT 水平。(3)神经功能。采用NHISS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包括语言、感觉、面谈、眼球运动、意识等项目,分值越低,神经功能改善越好。(4)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不良发应。比较两组患者腹部不适、恶心、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 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0,P<0.05)。

2.2 两组患者凝血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D-D、FIB、PLT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D-D、FIB、PL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凝血情况(x±s)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实验组NHI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x±s) 分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高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6,P>0.05)。

ACI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患者脑动脉血管壁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内腔变得狭窄、堵塞,从而形成血栓。而大脑血液中血栓素合成酶释放量升高,血小板过度凝集,造成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力增加,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性坏死[9]。ACI 发病急,往往患者就诊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时间,且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恢复较慢,故对老年ACI 患者及时行合理有效的措施可降低患者预后风险。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溶栓治疗ACI,包括扩张脑血管、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方法[10]。抗血小板治疗为ACI 治疗关键部分,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等。但随着临床应用发现,部分老年ACI 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最终发生脑血管复发事件。因此,治疗老年ACI 可采取恢复组织血供、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微循环等有效治疗措施。替格瑞洛是一种可逆P2Y12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凝集,无需在肝脏中从前体药物转化为活性药物,具有药效快、临床疗效好等优点[11]。丁苯酞由我国自主研发,从芹菜籽中萃取合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dl-3-正丁基酞,脂溶性较好,可直接通过血脑屏障,多靶点、多环节阻断ACI 脑损伤,具有保护脑组织和血管内皮作用[12]。DD、FIB、PLT 为临床常用凝血指标,其水平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D-D、FIB、PLT水平及NHI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D-D、FIB、PLT水平及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老年ACI 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血液流动功能恢复,还能有效提高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较好。这可能是因为丁苯酞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及血栓素A2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促进抗血小板作用。替格瑞洛可通过与嘌呤能受体结合,抑制受体作用,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从而抑制新血凝块形成。二者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扩大疗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欧阳欣等[13]研究指出,丁苯酞能有效减轻脑缺血引起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AD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改善老年ACI 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丁苯酞通过促进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加大梗死部位血流量,脑组织灌注增加,从而提高患者血运,减少梗死部位神经细胞损伤,降低致残风险,进而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由于老年ACI 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较弱,故应采用相对药副作用较小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与单独使用替格瑞洛相比,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老年ACI,并不会显著增加药副作用和不良发应,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老年ACI,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佳,具有良好安全性。

猜你喜欢

格瑞洛软胶囊丁苯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芪黄通秘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软胶囊中10种痕量元素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