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接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3-11-21谷平平李光照张春燕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心内科负性医护人员

谷平平,李光照,王 倩,张春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其发病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是全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心力衰竭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2-4]。CHF 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高达71.0%和64.5%[2],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加重患者心力衰竭,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预后[5],因此,改善CHF 患者的负性情绪至关重要。压力接种训练(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SIT)由加拿大心理及认知学家唐纳德·梅肯鲍姆提出,是通过学习应对技能,改变认知、应对压力的一种方法。国外已有研究[6-7]证实SIT 在心血管疾病的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SIT对CHF 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讨SIT对CHF 患者焦虑、抑郁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10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4 例CH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8]中CHF 的诊断标准。②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且无严重并发症。③心力衰竭病史≥6 个月。④具有一定的认知及听说读写能力。⑤能够熟练使用微信。⑥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心理疾病,需系统进行治疗。②活动不便,无法按时参加培训。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向患者做好疾病的相关宣教,包括CHF 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疾病的诱因及预防措施。(2)用药宣教: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停药,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勿擅自增减药物。(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低盐饮食,多食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等食物,少食多餐。根据心衰程度限制钠盐和水量的摄入,要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及时巡视。(4)活动指导: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活动计划,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活动量。若患者活动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疲劳、大汗及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若休息后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患者,认真聆听患者的倾诉,积极与患者沟通,针对性地给予其心理疏导,排除其心理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8周SIT,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压力接种训练科研小组,由1名具备心理学二级证的教授、2 名心内科主任医师及4 名心内科的专科护士组成,其均能熟练掌握冥想、简易瑜伽运动及太极拳等知识。心理学教授负责对所有成员进行心理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本研究。心内科主任医师负责CHF 患者相关指标的观察、处理及疑难解答。心内科的专科护士负责实施具体方案,包括微信管理的运作、相关数据的整理、收集及记录。本研究干预地点为心内科健康宣讲室,每周1次,每次80 min,结合微信及个人访谈,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2)SIT的实施。①概念认知阶段(1~2周)。此阶段帮助患者正确认识CHF 及SIT 的相关概念,改变患者对情绪及认知的理解,掌握情绪、认知及压力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患者对本研究的认可度,由主任医师介绍研究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配合。②由心内科主任医师及心理学教授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CHF 及SIT 的相关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更直观的方式,让患者理解情绪与认知在造成压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③授课结束后,患者针对所讲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并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解答,让患者认识到负性情绪对治疗的不良影响,改变患者对情绪及认知的理解,了解情绪、认知及压力之间的关系。④干预结束前,由医护人员带领患者共同回顾所学内容,登记患者信息,建立微信群及个人档案。⑤除每周进行1次现场授课、解答外,医护人员每天在微信群里发送本周授课内容,并在微信群中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3)技能获得与复述阶段(3~4周)。 ①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散步、打太极拳及简易的瑜伽运动,干预过程中要求尽力而为,不要求动作标准。②与患者沟通,讨论压力源,告知患者最易引起焦虑、抑郁的因素。当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时,应及时运用放松及减压方法。③为了加强患者的依从性,除每周进行1次现场授课及个体指导外,医护人员每天在微信群里发放具体放松方法的视频,掌握放松技巧,医护人员每周三、周五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在技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详细解答。患者可以将自己在技能获得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发至微信群,医护人员给予详细解答。④在患者进行散步、打太极拳及简易的瑜伽运动时,应由家属或医护人员陪伴。当患者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停止,并告知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放松方法。⑤在所有患者掌握不同情境下的放松方法后进入下一个阶段。(4)应用及完成阶段(5~6周)。组织患者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发现压力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负性情绪,并能够将所学的方法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患者经过SIT 心理状态得到一定改善后进入下一阶段。(5)总结评价阶段(7~8 周)。与患者一起回顾整个干预过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并进行讨论,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总结研究过程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发现的问题,对所有的问题进行讨论,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 scale,SDS)[9]进行评估,每个量表各含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t 4 级评分,将各条目的评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1.25 后的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程度越重。(2) 活动耐力:采用6 min 步行试验(6 MWT)进行评估,要求患者在平直的走廊里尽可能快走,测定6 min 步行的距离。该试验安全方便,简单易行,是CHF 患者活动耐力的客观指标,能够评价心衰严重程度及疗效[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x±s) 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WT距离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6 MWT 的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6 MWT 的距离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WT距离情况(x±s) m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越来越受重视,非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CHF 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远期死亡率[11]。SIT 类似疫苗接种,通过对机体轻微的刺激,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免疫,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是对所学技能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改变患者对问题的错误理解,重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研究在概念认知阶段,通过信息给予、认知重组等训练,使患者对CHF 及自身存在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技能获得、复述阶段及应用完成阶段,让患者学会了肌肉放松、冥想、简式瑜伽及太极等自由放松及减压的方法。大量研究[12-13]也已证实,认知及放松疗法能够缓解CHF 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总结评价阶段,医护人员与患者一起回顾整个过程,使患者的行为及认知进一步强化,能够正确从容地应对压力。Blumenthal等[14]研究认为,SIT 是一种可接受的、补充性的或综合性的健康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干扰、减少心理痛苦,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表明,SIT 能够改善心血管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SIT 在心脏康复中具有有效性,特别是对精神压力所致缺血的心血管疾病有更好的疗效,并强调了SIT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SIT能够缓解CHF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CHF 患者的活动能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心内科负性医护人员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