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醋酸甲羟孕酮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患者辅助干预中的应用*

2023-11-21薛文玲尹保娜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醋酸孕酮标志物

薛文玲,尹保娜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妇瘤科,河南 焦作 454000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于女性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5岁以上和绝经后的女性,但近年有研究[1]显示,此病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及年轻化趋势,除宫颈癌、乳腺癌外,子宫内膜癌已成为第三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子宫内膜癌的具体发病机制,但有研究[2-4]表明,其发病与绝经后女性孕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相关,当机体失去孕激素抵抗,高水平表达的雌激素可对子宫内膜产生一定刺激。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也均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发病因素。腹腔镜手术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起到显著治疗效果,但此病具有较高复发或癌细胞转移风险,考虑到其发病机制与雌激素过度刺激相关,临床常会通过予以相应雌激素抑制剂辅助手术来改善患者预后。醋酸甲羟孕酮片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激素药,可通过提高孕激素水平而对雌激素进行抑制[5]。本研究将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醋酸甲羟孕酮片辅助治疗的效果,并分析此药对患者血清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2 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单独微创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40,醋酸甲羟孕酮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35±2.26)岁;病程3~7 年,平均病程(5.25±0.31)年;子宫内膜厚度5~8 mm,平均子宫内膜厚度(6.69±0.32)mm;体质量指数(BMI)22~26 kg/m2,平均BMI(24.15±1.13)kg/m2。观察组年龄52~77 岁,平均年龄(60.64±2.35)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33±0.27)年;子宫内膜厚度6~7 mm,平均子宫内膜厚度(6.14±0.52)mm;BMI 21.5~25 kg/m2,平均BMI(24.49±1.22)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诊断依据为FIGO2018 年提出的《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6]);(2)经体格检查可见子宫形态稍软;(3)经实验室检查可见雌激素水平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高水平表达);(4)经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 等)可将宫腔内有肿瘤病灶、子宫内膜厚度在5 mm 以上。排除标准:(1)非病理性子宫结构异常或畸形;(2)不符合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指征;(3)有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免疫机制障碍;(4)存在凝血障碍或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具体手术步骤如下:(1)术前8 h嘱患者禁食,术前2 h嘱患者禁水,进入手术室予以常规术前宣教后嘱患者平躺于手术床取膀胱截石位,后予以气管插管全麻;(2)在距离脐部上方2 cm 处作10 mm 左右小孔,经此孔置入气腹针,为患者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值控制在15 mmHg 左右),于左侧腹直肌外侧2 cm 处以及右下腹麦氏点2 cm 处分别作2 个直径5 mm 左右小孔作为腹腔镜置入孔和手术主操作孔,可在脐部以下2 cm 另作5 mm 左右副操作孔;(3)置入腹腔镜后对患者的盆腔、宫腔形态、位置、内部肿瘤病灶分布位置、大小等进行全面探查,经副操作孔注射生理盐水充分清洗腹腔后,开始手术;(4)电凝夹闭双侧输卵管峡部后夹闭子宫动静脉血管,应用超声刀游离后依次切除腹膜、淋巴结腹股沟等组织;(5)电凝夹闭主韧带后分离膀胱和输尿管,在阴道游离状态下将子宫骶韧带、主韧带依次切断后,取出切除的淋巴和附件组织;(6)经腹腔镜观察病灶是否切除完善,确认无误后再次冲洗腹腔并释放气腹压力,退出手术器械后依次缝合术口。术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而观察组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予以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5;规格:2 mg)配合治疗,100 mg/次,1次/d,持续用药6个月,治疗同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随访后,病情改善情况,统计其病情改善率,随访期间病理结果提示无恶变病灶、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无肿瘤病灶时判定为痊愈,病理及影像学结果提出存在不典型增生时判定为缓解,不符合上述任意判定标准则判定为无效,取痊愈、缓解例数之和百分比记录为最终病情改善率。(2)统一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为检测样本,经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后进行血清分离(离心时间5 min、半径0.5 cm、转速1 000 r/min),将血清样本统一送入SM600酶标仪[上海寰熙医疗,沪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00984号],经酶免法(ELISA)检测,试剂盒统一由上海酶联生物提供,检测指标主要包括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等雌激素水平及糖类抗原(CA)125、CA19-9、CA153、人附睾蛋白4(HE4)、癌胚抗原(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3)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7],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分值均与生活质量正相关。(4)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盆腔脱垂(术后并发症)、不规则出血、类柯兴综合征[8](药物副反应)及病情复发(随访6个月内)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病灶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雌激素水平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H、LH、E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雌激素水平情况(x±s)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A125、CA19-9、CA153、HE4、CE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情况(x±s)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OQ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x±s) 分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实质为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均会发生明显改变,随着孕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血清内雌激素水平会相应上升,当雌激素过度表达则会对子宫内膜产生较大刺激,从未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以上为临床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与尚未明确具体发病机制的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相比,前者具有治愈性,经系统治疗及干预后大多预后较好[9-10]。此类患者临床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出血、疼痛及腹部包块等症状体征,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尽管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但有研究[11-12]显示,此病病情复发或转移的风险较高,术后应用相应激素抑制剂辅助手术或可进一步增强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病情复发风险。

醋酸甲羟孕酮片为一种孕激素药,经口服后可迅速被肠道吸收并在肝内降解,此药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机制产生一定调节效果,从而抑制女性的垂体前叶释放大量促黄体生成素等雌激素,其抗癌机制主要在于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来缓解雌激素对子宫内膜产生的刺激作用,而避免内膜过度增生[13]。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疗效,病情均得到一定缓解,但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醋酸甲羟孕酮片为一种合成孕激素,但其药理机制与天然孕激素相似,在抑制雌激素水平同时不会影响到雌激素对脂蛋白产生的良性作用,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还可抵消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一方面可通过活化E2-脱氧酶活性抑制雌激素水平升高,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影响肝5α还原酶作用而避免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醋酸甲羟孕酮片的药理作用下FAH、LH、E2等雌激素水平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好。目前临床认为,通过检测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实现对肿瘤良恶性质的有效鉴别,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CA125、CA19-9、CA153和HE4,前3者均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恶性肿瘤病灶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而HE4 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妇科恶性肿瘤中均呈高水平表达,但在部分黏液性癌、生殖细胞癌中,HE4 也可能不表达,因此临床一般会将HE4 与CA125 联合检测用于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目前认为二者同时升高则提示可能为卵巢癌,若仅有CA125 升高,HE4 无明显变化时则提示可能为子宫内膜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A125、CA19-9、CA153、HE4、CE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经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更佳,雌激素水平更低,故其对应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各维度GQOLI-74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张静芳[16]指出,醋酸甲羟孕酮片辅助子宫内膜癌手术的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雌激素水平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相关数据变化趋势一致。醋酸甲羟孕酮片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疗效,但此药也具有一定药物毒性,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一些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术后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复发率等)发生率并无明显区别,提示此药在增强患者疗效同时,并未明显增强其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后予以服用醋酸甲羟孕酮片可进一步增强手术疗效,对降低患者雌激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此药可有效预防患者病情复发,未明显增强其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醋酸孕酮标志物
醋酸钙含量测定方法的对比与优化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图说醋酸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醋酸甲酯与合成气一步合成醋酸乙烯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醋酸产能过剩的思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