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分层的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地质地貌实习项目式教学设计探究
2023-11-21魏海霞张治国祝景彬陈成忠
魏海霞 张治国 祝景彬 陈成忠
摘 要:基于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设计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地质地貌野外实习差异化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分层细化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同时,设计驱动性问题探究,以完成项目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改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词:地理科学;地质地貌实习;分层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1-0119-04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es of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students and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objectives of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ield work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re designed. The elabor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reflects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process is use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geographical literacy. After the field work, through teaching reflection, the teaching design's ideas of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ield work are constantly improved by field work instructors.
Keyword: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ield work;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teaching design
地质地貌实习作为高校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十分重要的野外实践教学之一,是高校地理师范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方式。传统的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实习教师制订的固定实习计划,由实习老师将学生带到实习区域观察地质地貌现象并通过实习教师对这些野外现象的讲解,学生在野外记录本上记下老师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讲授的知识点,最终拼凑成一份简单的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从表面上看,学生的确参加了野外实践教学,但是这和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过程并没有本质区别。这种传统的野外实践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野外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无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地理知识实践能力[2]。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提升师范生的野外地理实践指导能力及贯彻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育理念[3],笔者所在的课程教学团队指导的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通过实习前进行的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地质地貌相关知识水平与学习需求等提出不同层次的实习教学目标。这种层次目标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學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差异化教学理念[4]。
一 基于目标分层的地质地貌实习项目式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 布卢姆认知目标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不同领域又分为几个不同的层级。在认知领域内,布卢姆分类法将教学目标从低阶到高阶分为六类,分别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教学目标从低价到高阶是渐进关系,并且要实现高阶目标必须先完成低阶目标[5]。
布卢姆的学生安德森[6]在2001年出版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中修订了布卢姆等在1956年提出的认知目标分类学,补充了新的思想知识到原来的布卢姆教育分类框架中。经过安德森等学者的修订,原来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维度提升到二维框架,包括知识和认知过程。其中,知识维度包括四类,从具体到抽象依次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也被称为反省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类,按认知的复杂性从低到高分别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国内对目标分层教学的研究大多来自基础教育领域,近年来,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分层教学研究日益增多,助力高校课程“两性一度”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
(二) 项目式教学
21世纪对技能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掌握某一些技能意味着学生能够得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也是应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真的想让学生为现实世界做好准备,就应该教其如何处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问题。在此背景下,项目式教学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项目式教学看起来是21世纪的教学理念,但是其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探究和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策略对于今天的项目式教学仍然十分重要。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主张主动经验,为学生不断学习一个动态的世界做好准备,即杜威主张的“教育即生活”。之后,受杜威教育理念的影响,杜威的学生克伯屈于1918年提出了“项目教学法”(也被称为设计教学法),其主要思想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8]。
项目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进行知识呈现为主的教学方式。项目式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并不忽略老师的指导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合理利用资源,主动探究和解决复杂的真实性问题,最后进行项目成果展示、评价与优化。项目式教学可以应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使学与做不再分离[9]。
二 枣庄学院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资源概况
枣庄学院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内,最近几年,由于受到新冠感染疫情影响,枣庄学院地质地貌实习地点以市内为主,实习路线为抱犊崮—熊耳山—莲青山。实习分为野外和室内两部分,实习时间为7天,其中野外考察部分为5天,室内部分为2天。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枣庄市山亭区,抱犊崮山区为海相石灰岩地层发育,岱崮地貌典型代表。熊耳山距离抱犊崮数公里,同样也位于山亭区,熊耳山的主要地质地貌景观包括地震造成的崩塌开裂(例如,熊耳山“双龙大裂谷”和“龙抓崖”景观)和溶洞群(例如,“黄龙洞”“卧虎洞”等)。2002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熊耳山和抱犊崮被命名为“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10]。莲青山位于枣庄市滕州市,与山亭区交界,山体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地貌类型为花岗岩地貌(例如,“旱海奇观”景观等)。抱犊崮—熊耳山—莲青山实习路线中所包含的典型鲁南地区地质地貌特征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11],符合枣庄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根植鲁南,面向山东”的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 基于目标分层的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设计具体实施
(一)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目标细化分层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是课程设计的导向。因为学生在学习认知、生活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给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具有选择性的教学目标。笔者以布卢姆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原理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依据,设计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的教学目标,按照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将课程教学目标由初阶到高阶分层细化。根据安德森的教学目标分类,可以将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目标按难易程度划分为初阶、中阶和高阶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其中,初阶目标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毕业要求。
初阶目标:①基本具备实习区地质地貌学专业术语知识和地质图上的符号知识。②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能够识别常见岩石类型(例如,实习区抱犊崮-熊耳山的石灰岩和莲青山的花岗岩,这两种岩石在鲁南地区比较典型);能够肉眼或者使用放大镜识别常见矿物;能够准确说出实习区地貌类型,并能够大致列举出其在枣庄地区的分布情况。③能够正确使用地质锤采集野外岩石标本,并在标本袋上做好标本登记编录;能够在他人协助下描述岩石标本特征(例如,岩石的外观特征和矿物组成等);能够简单地使用手机GPS确定所处位置;能够在其他同学的协助下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④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小比例尺地质图的阅读分析方法和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够在实习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协助下,完成简单的实习路线图、采样点分布图、信手剖面图的绘制。⑤能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利用实习所获得的知识,简单描述实习区的地质演化史。⑥能够在小组中完成简单的非核心任务(例如,记录指导老师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讲授的知识点,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收集实习所需要的资料信息等);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其他同学的建议能够认真倾听。⑦在实习成果展示环节,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意见,并能够针对自己负责任务的提问进行清晰解答。⑧完成的个人实习总结,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文字表述基本准确。
中阶目标:①熟悉实习区地质地貌学专业术语知识和地质图上的符号知识。②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能够通过不同岩石辨别特征,肉眼识别较多岩石类型,能够通过查询实习区地质圖大致说出其形成的地质年代,并能够对其形成时期的地质背景做出大概描述;能够肉眼或者使用放大镜识别大多数矿物;能够准确说出实习区地貌类型,并能够详细描述其在枣庄地区的大致分布情况。③除了能够使用GPS进行定位之外,还能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借助地形地貌图结合野外观察到的地貌特征进行野外定位。④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小比例尺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熟悉地层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能够完成简单的实习路线图、采样点的分布图和信手剖面图的绘制。⑤能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利用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综合分析实习区的地质演化史。⑥能够在小组中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例如,野外实习过程记录岩石特征和进行剖面地层描述等);能够对小组任务实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⑦在实习成果展示环节,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评价意见,并能够对其他小组给出的意见给予积极反馈。⑧完成的个人实习总结,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文字与知识表述准确无误。
高阶目标:①熟悉实习区及周边地质地貌学专业术语和符号及地质图上的符号知识。②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能够肉眼识别野外不同的岩石类型;能够通过实习区地质图给出其形成的地质年代,并能够对其形成时期的地质背景做出详细描述;能够肉眼或者使用放大镜识别野外实习过程中见到的全部矿物;能够准确描述实习区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并能够详细描述其在鲁南地区的分布情况。③除了低阶和中阶目标中的能够熟练使用GPS进行定位之外,还能够独立使用地图和地物进行野外定向定点。④熟悉小比例尺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地层剖面图和地理景观素描图的绘制方法,在野外,能够绘制专业美观的信手剖面图和简单的地理景观素描图;在室内,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美观的实习区小比例尺地质图、实习路线图和采样点的分布图。⑤能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利用实习所获得的知识,准确反演实习区的地质演化史,并能够通过组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组内其他同学简明扼要地讲解。⑥能够在小组中完成难度最高的核心任务(例如,负责小组任务安排、负责实习最终成果文本撰写、完成大部分室内标本测试分析任务等);能够鼓励组内其他后进同学并且有能力协助其他同学完成被分配的任务;在实习过程中经常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⑦在小组实习成果展示环节,能够客观评价其他小组的实习成果,并能够对其他小组给出的评价与建议给予积极合理反馈。⑧完成的个人实习总结,格式完全符合要求,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文字与知识表述准确无误。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教学目标是按照任务难易梯度设置的(表1)。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达到高阶目标的学生可以帮助老师指导后进的同学,同时,这样也可以解决野外实习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
(二)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过程分层设计
在确定了地质地貌实习分层教学目标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设计流程。以下是基于实习开始前、实习野外部分和实习室内部分三个阶段,设计的递进分层的野外实习教学过程。
1 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与理解实习区地质地貌知识,保证低阶目标的实现
实习前,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复习和学习野外实习所需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如岩石类型、地貌类型等)及程序性知识(如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的使用、地质图判读和地质素描图的绘制方法等)。指导教师可以制定一份地质地貌实习知识学习任务清单下发给学生,并可通过提问、测验等手段确保学生掌握这些野外实习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2 实习野外部分进行中,指导老师通过设置师范生未来职业真实情境,为实现中阶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参考项目式教学法,设计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流程。学生以驱动性问题为依据进行分组来完成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在实习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撰写一份中学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撰写一份地理实践有关的项目申报书、完成一份地质科普旅游手册、完成一次口头报告、地质地貌相关中学地理试题设计或为实习区设计一份地学旅游海报等。当然也可以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提出项目主题。
为了完成项目要求,学生在熟悉实习区地质地貌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程序性知识,例如,如果项目成果是写一篇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论文,学生需要了解一篇地理研学旅行设计论文的论文结构与写作流程。
驱动性问题是保证项目式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作为一个中学地理教师,如何撰写一份研学旅行课程教学设计方案?”项目主题为例,以驱动性问题项目任务设计,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分别列出任务(表2)。
3 实习野外工作结束后,学生实习成果需要展示、交流、评价与迭代优化,要善于使用闭环思维,师生共同实现高阶教学目标
野外实习工作结束后,各个小组开始进行室内部分的工作,主要包括野外采集标本的整理、样品处理与测试、实习成果的文本撰写等。最终产生的实习成果要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展示呈现,这也是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各个小组集中汇报实习项目成果,实习项目成果评价方式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实习指导教师参评(师生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另外,也可以邀请当地中学地理教师参与对实习项目成果的点评。这样既可以幫助学生深入分析和综合在野外真实情境获得的知识,并可通过实习成果评价实现高阶教学目标。指导教师在实习后也可反思地理实习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的问题,优化实习教学设计,为下一次基于目标分层的地理实习项目式教学积累宝贵经验。
四 结束语
地质地貌实习是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的集中实践必修课程。通过野外实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度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另外,学生的中学课外地理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也能得到很大提升。基于目标分层的枣庄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地貌教学设计突出了鲁南区域特色,将岱崮地貌、花岗岩地貌、海相石灰岩等带有地域特色的地质地貌元素融入到野外实习教学中,同时将学生实习与师范生未来中学教师职业地理实践教学真实情境关联,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完成项目。总之,在地质地貌实习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手段可提升地理师范生的培养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振兴,刘文超,莫训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22,8(30):138-141.
[2] 徐玉霞,鱼颖萱,曹昕.师范认证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2,8(35):156-159,164.
[3] 伍程宇,揭毅,王秋铭,等.新课标背景下高校师范生地理综合实习的优化设计——以华中师范大学宜昌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4):92-94.
[4] 刘美凤,刘文辉,梁越,等.差异化教学何以施行:班内多层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22(1):124-133.
[5] 郑建.浅谈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0(1):27-30.
[6] 〔美〕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 李家春,冼进,熊冬青.C++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中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与实践[J].软件导刊,2023,22(2):188-192.
[8] 刘建军.“探究学习”的两种实践模式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2(2):65-70.
[9] 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1):96-104.
[10] 李磊.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5(2):109-112.
[11] 张恒会,甘宜军.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山东莲青山研学旅行设计[J].地理教育,2021(3):56-59.
基金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卓越地理教师培养模式研究”(Z2018X10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干旱区沙生针茅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ZR2020MC036);枣庄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南四湖主要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入侵机制研究”(2018BS033)
第一作者简介:魏海霞(1981-),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地理与生态过程、地理教学。
*通信作者:张治国(1978-),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构造地貌、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