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

2023-11-21肖秋玲

吉林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预见性腰椎下肢

肖秋玲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湖南 衡阳 421001)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发病率较高,手术是其常见的治疗手段[1],受到麻醉、创伤等影响,术后多数患者需卧床休息。但长时间卧床可使得血液流通不畅,在静脉内发生异常血液凝结或阻塞,最终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资料显示,骨折患者术后若未实施干预措施,发生DVT的风险约40%~55%,而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发生DVT的风险约20%~40%[3]。因此,针对骨折患者选择一种更有效的护理模式,成为临床骨科关注的重点。预见性护理是基于护理程序,在护理前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提前预估护理期间可能产生的护理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的一种新型护理手段。它可优化护理质量,改善医患满意度,有效降低护理并发症[4]。本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术后DVT预防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5~11月在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6例,根据实施的护理手段分成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年龄19~57岁,平均(30.75±3.11)岁;男17例,女16例;高处坠落13例,重力撞击12例,交通伤8例;骨折类型:开放型20例,闭合型13例。试验组年龄18~59岁,平均(31.05±3.24)岁;男19例,女14例;高处坠落11例,重力撞击12例,交通伤10例;骨折类型:开放型21例,闭合型12例。两组患者骨折原因、骨折类型等信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批准。纳入标准:①经X线及体征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5];②AO分型为A1~A3[6];③均经过麻醉及手术风险评估;④术前患者或家属对手术方案及风险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不宜实施手术治疗者;②排除凝血异常;③排除失智、失语者;④排除肝肾等重要器官恶性病变。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包括监测病情、围术期常规心理疏导、术后遵医嘱用药、常规康复指导等,不单独针对预防DVT开展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1)DVT风险评估:在患者入院8 h后,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及患者体重、凝血功能、特殊用药等资料,应用深静脉血栓评估表(Autar修订量表)立即对患者DVT形成风险开展评估,并根据风险级别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护理项目实施:①基础护理:术前开展DVT预防知识宣传,增强其预防DVT意识;使患者初步了解术后良肢摆放方式,便于后续工作开展。术后护士协助患者规范摆放下肢,并抬高床尾至30°~45°,使下肢血液回流;联合家属多鼓励患者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并尝试下地活动。②物理护理:关节屈伸训练,包括直腿抬高、抱膝屈髋、足趾屈曲、踝关节等训练内容。③机械预防:弹力袜预防,指导患者除洗澡外坚持穿戴弹力袜,每日穿戴时间应在20 h以上。运动及预防,利用上下肢主被动运动机(型号:ZEPU-K2000A;厂家: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训练患肢及其关节,使其持续开展被动运动,达到促进下肢静脉血流的目的。同时按照小腿-大腿的顺序应用足底静脉泵(型号:RK-MC-Y1000;厂家:济南闰凯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间歇式充气加压预防,压力20~45 mmHg,3次/d,10 min/次。④其他预防性护理措施:下肢按摩,术后每隔2 h帮助患者更换1次体位,并指导患者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按摩双侧下肢,每侧5 min。对已经出现DVT的患者,遵照医嘱应用抗凝药物。加强下肢皮肤状态的观察,若下肢皮肤出现红肿、发热等异常情况,立即登记并通知医生处理。进食指导,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食谱,减少盐、糖和脂肪的服用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适量进食玉米、南瓜、红薯等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排便。术后指导患者每日饮水1 000~1 500 ml,规律排便,减少腹部压力,避免血管内膜损伤。

1.3评价指标

1.3.1凝血功能:护理前及护理后7 d,在患者清晨未进食时抽取其静脉血5 ml,经离心(3 000 r/min,10 min)后分离血清。血凝分析仪(型号:C2000-A;厂家: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测定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酶联法)、纤维蛋白原(FIB,酶联法)、D-二聚体(D-D,免疫比浊法)。

1.3.2下肢静脉流速:护理前、护理后1 d、护理后3 d、护理后7 d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仪(型号:WED-9608C;厂家:深圳市威尔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测定双侧下肢静脉的血液流动速度。

1.3.3康复指标:记录患者疼痛评分[简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7]]、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静脉评分,其中VAS量表由患者直观感受确定,静脉评分根据血管造影结果确定,分值:0~21分,分数与静脉畅通程度呈负相关。

1.3.4DVT预防效果: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DVT发生例数及持续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比较:护理7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PT、FIB、D-D均比护理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下肢静脉流速比较:护理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下肢静脉流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 d、护理后3 d、护理后7 d试验组下肢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下肢静脉流速对比

2.3两组康复指标比较:试验组VAS评分、静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2.4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DVT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30.30%(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8,P=0.010);试验组DVT持续时间[(4.41±0.51)d]短于对照组[(6.59±0.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5,P=0.000)。

3 讨论

DVT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可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延长患者康复周期,严重者可能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有报道指出,术后长期体位受限、静脉血流回流受阻是引起DVT的主要原因,而手术可引起血小板病理性增多,血液黏性增加,也易诱发血栓[8]。

凝血功能是评价机体血液流动状态常用的指标,PT可反映外源性凝血状态,当组织受到外源性损伤时PT延长。FIB是由肝脏生成的凝血因子,是血凝块形成必需的蛋白质,当组织受到急性损伤时,FIB与其他凝血因子可迅速被释放至循环系统中,发挥凝血作用[9]。D-D升高可辅助诊断与血栓有关的疾病,并帮助评估疗效和预后[10]。本研究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的血凝状态,促进下肢静脉血液流动。分析原因,预见性护理基于患者的DVT危险等级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性护理方案,充分保障了护理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11]。在具体护理措施上,基础性护理措施可进一步减轻下肢静脉血管的内膜损伤,避免血液的凝血机制被激活而参与到受损组织的修复中,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降低血栓发生风险[12]。物理性预防手段如下肢屈曲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踝关节训练等可避免下肢功能僵化,促进血液流动,利于后期下地开展更多的康复训练内容,从而缩短康复周期[13]。机械性预防手段可通过机械设备给予下肢压力,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倒逼下肢远端的血液回流,减少血管内膜内凝血因子的附着,从而改善下肢凝血状态。

本研究与既往研究结果[14]类似,进一步表明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有良好的作用。其原因除与上文所述有关外,还考虑与预见性护理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方向,变被动护理为主动干预,及早评估骨折患者术后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并实施干预有关[15]。

猜你喜欢

预见性腰椎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