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23-11-21武利凤
武利凤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是指脑供血障碍,致使脑部缺氧、缺血,进而引发的部分脑组织软化、坏死[1]。实践指出,脑梗死患者对症治疗后多存在偏瘫、失语等后遗症,需长期卧床,活动受限,这就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速度滞缓,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加重脑梗死患者病况,影响生存质量[2]。研究指出,脑梗死患者采取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增强下肢血流速度,改善患者预后[3]。常规护理局限性较大,其重视疾病专科化护理,缺乏针对性、特异性,难以满足当下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预见性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具前瞻性、预测性及个性化特征,能够预测护理过程中潜存的风险,并预先拟定防范措施,降低不良事件[4-5]。本研究探究预见性护理于脑梗死护理中运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70例,依据1∶1比例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6~78岁,平均(62.03±3.32)岁;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6~75岁,平均(62.15±3.30)岁,两组样本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立足于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下实施。纳入标准:①通过多个方面诊断满足世界卫生组织评定量表(WHO)、中华医学会中对脑梗死的判定标准;②首次发病,患者、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③治疗后病情处于平稳阶段;④资料完整性好。排除标准:①身体功能重度障碍;②罹患精神类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③发病前存在肢体障碍;④恶性肿瘤;⑤全身感染、凝血机制异常;⑥中途因故未能参与全程研究;⑦既往有血栓性病史。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
对照组护理方法:①心理疏导:通过主动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开展针对性疏导,使其能够正确应对疾病,积极配合护理;因老年患者年龄偏大,自理能力不断退化,加之受疾病影响,活动受限,其对生活的护理需求更为强烈。依据患者实际状况,耐心与患者沟通,讲述脑梗死发病原因、康复训练及预后等,重点强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及对身体的危害性,以提高警惕,自觉配合护理工作。鼓励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增强情感支持,协助患者重建生活的希望,提高康复信心,促进疾病转归。②健康宣教:脑梗死患者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患者发病突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心理遭受重创。以简单、通俗的语言介绍脑梗死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须知事项及康复治疗等,增强患者认知。③环境护理:康复治疗阶段,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养疗环境,定期清扫病房环境,地面保持干燥,定期通风,维持室内温湿度在适宜范围内,这是因为良好的环境有益于患者心情愉悦,且对感染防范有积极作用。⑤饮食指导:以患者恢复状况为前提拟定科学的食谱,加速身体功能修复。摄入高蛋白、低糖低脂食物,以补充机体恢复所需能量;加强饮水摄入量,形成良好、健康的排便习惯,忌辛辣、生冷等食物。如若患者吞咽功能发生异常,可以鼻饲方法补充营养及能量。
观察组护理方法:①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包含护理人员、主治医生及康复理疗师、心理咨询师等。组织所有组员学习、了解脑梗死相关护理知识,重点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进行掌握,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②风险评估:老年卧床且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住院第1天,筛选、记录脑梗死临床病例,依据患者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风险评估手段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展开评估,如若存在危险因素,需上报于主治医生并配合落实风险规避工作,减少疾病发生率。②严密监测病况:动态化监测患者生命指征、肢体状况,尤其是下肢皮肤颜色、平面下肢周径等,针对血压伴持续性下降表现者,提示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③体位指导:脑梗死患者多需卧床休息,机体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影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在康复治疗阶段,需将患者肢体抬高,为此其与床面30°夹角;定期翻身,以左侧卧位、正卧位及右侧卧位的顺序完成翻身,减少压力性溃疡;为患者擦拭身体,通过擦拭加强皮肤清洁,使其干燥;提高巡视频率,问询患者身体主观感受,并予以按摩护理,加速血液循环,按摩时重点进行双下肢的按摩,加速其功能恢复,规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④功能康复指导:结合患者实况开展早期功能训练,加速血液回流,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率。指导患者深呼吸,而后自肢体远端向近端实施踝关节主动背伸、内翻外翻活动,15 min/次;实施腓肠肌、股二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各动作应维持5 s。采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1.3观察指标:①下肢深静脉血栓指标:记录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胀率,并采用测色多普勒测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判定标准:患肢伴胀痛感、显著疼痛,股三角区亦或小腿部伴显著压痛,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浅静脉呈怒张状态。②负性心理:参考SCL-92量表完成对两组负性心理的比较,包含焦虑、抑郁及恐惧等因子,以1~5分评分,分数与负性心理呈正比。③测评两组运动、神经功能:Fugl-meyer评分含上肢、下肢功能,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运动能力恢复越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0~42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④生活质量:依据SF-36测定生活质量,其内含精神健康、躯体、生理功能及社会关系等,分数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保持正比例关系。⑤满意度:采取自制满意度表测定,量表包括护理技能、健康宣教、服务态度及环境管理等,各项25分,总分100分,分数与满意度呈正比。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指标比较: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肿胀率,均低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标比较
2.2负性心理比较:干预前,两组负性心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心理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负性心理、Fugl-meyer、NIHSS评分比较分,n=45)
2.3两组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基于精神健康、躯体、生理功能及社会关系上,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n=35)
2.5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各项评分,记录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分,n=35)
3 讨论
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后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卧床期间活动受限,静脉血流速度滞缓,血液于长期血液流速降低环境下于下肢深静脉凝集,最终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6-7]。另外,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减退,下肢肌肉难以挤压血液,造成旋涡,促进血小板形成,增加血栓形成概率[8]。一旦血栓形成,不仅加重脑梗死临床症状,且对患者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研究指出,脑梗死患者对症治疗中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有效规避血栓高危因素,减少血栓形成率[9-10]。本研究结果说明预见性护理于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具一定的预防作用,提示预见性护理可增强患者认知,减轻不良情绪,改善运动及神经功能,与魏春波等[11]研究结果一致。预见性护理是兼具前瞻性、针对性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潜存的危险因素,评估患者病情趋势,对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实施预测,进而拟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明确护理重点,延缓疾病进展[12-13]。此次研究中,通过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以评估结果为前提开展护理干预,如体位指导、下肢按摩、定期翻身及功能训练等,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程度,规避血栓发生,纠正运动及神经功能[14]。本研究结果提示,预见性护理利于提升患者预后,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考虑是预见性护理基于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等层面展开护理,满足其护理需求,从而维持身心健康,促进疾病转归,提高预后[15]。
综上,对脑梗死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轻下肢肿胀程度,改善神经及运动功能,促进机体恢复,提高预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