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影响

2023-11-21

吉林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重建术关节镜交叉

李 晓

(天津市天津医院运动损伤与关节镜二病区,天津 300000)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在中国每年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数量超过千万[1]。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在多种情况下都可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需给予及时、有效、全面的治疗,病情严重者可诱发膝关节炎、膝关节变形、畸形等严重病症[2]。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当前主流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手段,具有创口小、操作安全、便捷、恢复速度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等优势。目前普遍应用于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之中,特别是对于运动损伤的治疗[3]。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需配合优质的护理手段以保证期治疗效果[4],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配合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开展。本研究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9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均为其提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按照患者入组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8~58岁,平均(46.29±2.74)岁;损伤类型:22例为交通损伤,14例为扭伤,9例为运动损伤。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9~60岁,平均(48.13±2.49)岁;损伤类型:20例为交通损伤,15例为扭伤,10例为运动损伤。本次入选试验研究的患儿家属均已获得知情权,并且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组与排除标准:入组标准:①纳入试验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标准[5];②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够遵医嘱配合医生治疗;③除了韧带损伤外,未伴有其他身体损伤;④接受术后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⑤未伴有严重脏器损伤或血液疾病、免疫疾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脏器损伤,或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②意识不清楚,不能正常沟通与交流;③有过膝关节手术史;④无法独立完成试验。

1.3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前后相关的医疗适宜,减少患者的在术后产生的负面情绪。术后对患者体征、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如果患者出现膝关节水肿、活动受限、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

1.3.2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1.3.2.1术前护理:以耐心、温和、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告知患者相关的手术事宜,并且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医疗问题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答,做好术前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降低患者可能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和情绪,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程度。

1.3.2.2术中护理:术中配合和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对患者体征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调整手术室温度,保证手术室适宜的温度,减少因为低温而导致患者出现术中应激反应以及不安全因素。控制患者输液温度,避免患者输液温度过低。控制患者数字鸿沟输液量,减少因为术中输液量过多而导致的肾脏和心脏负担,影响手术操作。

1.3.2.3术后护理:术后严密监控患者体征指标、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创口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当患者完全从麻醉状态恢复过来之外,可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功能恢复训练要具有针对性,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状态已经诉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术后膝关节康复计划。膝关节功能训练要循序渐进地开展,程度要由轻至重。先进行足趾、足背、踝关节的功能恢复训练,而后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主动收缩训练、肌肉控制训练。其间要严密监控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预防肌力减退的出现。如果患者术后出现膝盖积液,术后48~72 h进行膝盖积液引流,引流量控制在30~50 ml。并对患者创口红肿情况、生命体征、末梢循环状态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如果患者出现肢体端胀痛、麻木,可能存在静脉回流受阻、包扎过紧等情况,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术后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指导,让患者将患肢抬高20°~30°,保持患肢伸直状态,由此可降低术后出血以静脉回流情况的出现。

1.4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角度等指标。护理效果:根据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护理效果[6]。显效:干预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有效:干预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所好转,但是日常活动会受到一些限制;无效:干预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依然明显,膝关节功能没有恢复,日常活动受限明显。护理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疼痛感: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7]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的疼痛感进行评价,0分表示无痛感,10分表示极为疼痛,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痛感越强烈。膝关节功能评分:使用膝关节评分量表(LY sholm)[8]对患者的膝关节康复情况进行评价,共计100分,其中优为85分以上,良为60~84分,差为59分以下,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膝关节康复情况越好。

膝关节活动角度:选择量角器对患者两侧膝关节活动角度进行测量,分别选取计算差值,从而获得膝关节活动数据。同时采用皮尺在膝上10 cm处测量两侧大腿周径,算得差值。

1.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n=45]

2.2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感比较:干预前,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疼痛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与干预后6个月的疼痛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比较疼痛感比较

2.3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干预前,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与干预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2.4两组膝关节活动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差值与大腿周径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膝关节活动程度比较

3 讨论

前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膝盖的稳定性以及功能性,临床常见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原因主要包括运动所致损伤和外部因素所致损伤[9]。一般非开放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为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技术的诉求越来越明确、细致、优化[6-7],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这种常见性活动关节损伤患者需要更优质的治疗技术、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更快速的康复速度、更细微的外观损伤[10]。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手段,也是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所首选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手段。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具有创口小、操作便捷、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对膝关节韧带、组织、皮肤破坏程度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快、效果好等优势[11]。无论是儿童、青年人、中老年群体都有较高的亲和度,手术适应证宽泛而且广泛。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早已进入国内的医疗系统,并且拥有完整的医疗理念和成熟的医疗技术[12]。对于成年人而言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最快7 d便可恢复膝关节功能和正常活动[13]。要想使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配合有效的护理手段[14],优质、科学、有针对的护理手段可以保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甚至一些存在膝关节功能性障碍、发育不全、疾病者也使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结果。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以早发现早治疗为核心原则[15],并且要求执行医护系统化管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更少的并发症以及更快术后恢复进度。如果前交叉韧带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整个治疗和恢复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护理干预和管理,则可能导致膝关节炎、膝关节变形、畸形等严重病症。

综上所述,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康复治疗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干预效果,减少术后疼痛感,而且对膝关节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重建术关节镜交叉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连一连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