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2023-11-21林月珍
林月珍
(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眼科病房,福建 福州 350001)
老年黄斑变性在眼科属于常见病与多发病,病因为黄斑区结构衰老,发病人群主要为年龄超过45岁的群体,若未能得到有效且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的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在对老年黄斑变性进行治疗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方案治疗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副作用也较为明显,因此做好老年黄斑变性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工作,对于保障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2]。常规护理干预内容较为单一,可能导致护理干预效果不佳[3]。综合护理干预可根据疾病特征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可使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4]。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福州东南眼科医院收治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84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42例作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的42例作观察组。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0~70岁,平均(56.35±6.38)岁,包括21例左眼病变患者与21例右眼病变患者;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50~70岁,平均(57.20±7.85)岁,包括20例左眼病变患者与22例右眼病变患者。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5];知情同意研究内容。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科疾病;复治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
1.2研究方法:全部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开展协助,使其顺利将术前检查内容完成,做好患者关于黄斑变性的相关知识讲解,使患者明白应如何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手术治疗后,将患者的眼部抗感染处理工作做好,保障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等。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内容包括:(1)术前心理干预:手术前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在手术开展前,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沟通交流,对患者的情绪与面色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明白手术治疗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使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同时为患者应用情绪转移法,积极干预,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2)术后护理:①并发症预防:完成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头痛、呕吐、眼部胀痛等,告知患者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不可过于激动。以无菌纱布对患眼进行包贴,同时加盖眼罩,告知患者不可用手挤压或揉搓患眼,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术眼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如眼内炎、眼内感染、视网膜撕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若有并发症出现,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配合主治医师针对性为患者开展治疗处理;在手术完成后第2天,为患者应用可乐必妥滴眼液抗炎治疗,避免患者发生眼内感染;②饮食护理:术后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要原则,增加纤维素以及维生素的摄入,控制脂肪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使患者的大便保持通畅,避免患者排便时过于用力而增加眼内压力;每次饮水量不可超过250 ml,避免在短时间内大量水分摄入导致眼压升高;③日常护理:告知患者眼部恢复进度,告知患者不要过于担心。指导患者遵医应用滴眼液,并学习自我按压,使眼部得到放松,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做好眼部清洁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看电视时,可佩戴防蓝光护目镜,减轻对眼部造成的刺激。将复诊时间告知患者,为患者实施电话或微信随访,掌握患者的恢复进度,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继续做好患者的指导工作,使患者遵照医嘱坚持用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在患者出院后,为其开展1个月时间随访。
1.3观察指标:①两组干预前(术前1 d)、干预后(术后1个月)的视力水平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以国家标准视力表对患者的视力水平进行检测,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进行检测;②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为20个条目,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6];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视力水平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干预前两组视力水平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视力水平更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视力水平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
2.2两组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分,n=4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2/42),结膜下出血1例,眼压升高1例]较对照组[21.43%(9/42),感染2例,结膜下出血3例,眼压升高4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
3 讨论
学者认为黄斑变性的发生与光聚积损伤、遗传、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自由基损伤等存在关联[7~9]。黄斑变性发生后,会降低患者的中心视力水平,同时疾病发展具备不可逆性。并且黄斑变性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注视性暗影、视物变形等,若治疗效果不佳,则可能使患者的视力丧失。目前临床上在对黄斑变性进行治疗时,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尚无针对黄斑变性治疗的特效药物,目前以玻璃体注射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黄斑变性在老年群体中具备较高的发病率,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工作做好。通过为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应用抗VEGF方案治疗时,可依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减少瘢痕增生,减轻炎性反应,进而达到改善患者视力水平的效果[10]。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同时患者自身的配合度,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护理干预是否得当,会影响治疗效果。综合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围术期,为其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促使患者自身的身心状态改善,以积极心态来接受治疗,有利于疾病预后改善[11]。
本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临床治疗中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视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有研究报道称,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使患者的术后视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本研究与其报道相符[12]。综合护理干预在实施过程中,强化患者对于疾病以及治疗方案的知晓认同,可将患者的负性情绪与应激反应减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治疗后,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做好患者的并发症观察与患眼保护工作,可促使患者发生患眼感染、眼压升高的风险降低,将患者的疾病预后改善。同时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及时将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告知给主治医师,也可将患者的术后风险降低[13]。配合为患者开展饮食指导,不仅可将患者的身体状态改善,同时也可将患者的胃肠功能状态改善,避免患者发生便秘而提升眼压水平[14]。在患者出院前做好日常生活指导,可使患者在出院后,仍旧保持良好的用眼以及生活习惯,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患眼康复。通过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更轻微,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临床治疗中,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手术作为强应激源,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压力,尤其是眼部手术的开展,由于患者担心预后不佳,可能无法看清事物,会影响自身的正常生活,因此负性情绪会表现的更为严重。负性情绪的出现,会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信心,也会影响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不利于疾病预后改善[15]。综合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将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手术开展前就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与面色变化,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通过心理支持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对情绪分散的方法予以应用,为患者播放喜爱的电视节目、音乐,术中与患者聊天等,均可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转移,对于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可起到积极效果[16]。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临床治疗中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对于保障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中,可减少并发症。可能是综合护理,使患者的眼压保持稳定状态,有利于将患者的眼部炎性反应减轻;手术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及时发现或提前预判并发症的出现,将相关情况告知给主治医师,针对性为患者开展处理,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17];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挤压或揉搓患眼等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的并发症出现。有研究称,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抗VEGF治疗中,为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至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本研究与其报道结果基本相符[18]。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老年黄斑变性治疗的效果,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