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3-11-21陈灵灵
陈灵灵
(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胃肠道手术是胃肠道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切口感染是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为加快切口愈合,促进预后,需给予患者手术期间适当的护理。常规护理的措施对切口感染的干预不足,难以达到理想效果[1]。手术室护理能够强化手术期间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其通过加强手术室的综合管理、器械设备的消毒处理力度发挥作用,可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2]。为进一步探究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胃肠道手术的价值,选取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对其身体恢复情况、切口愈合、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98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依照其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将2020年10月~2021年3月入院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4月~2021年9月入院的4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胃肠道手术指征;检查记录、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严重全身疾病;伴有代谢性疾病;存在姑息性手术、手术失败等情况;腹部手术史;语言、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1~70岁,平均(45.27±12.38)岁;体重51~80 kg,平均(65.12±7.48)kg;胃肠道疾病类型:4例腹外疝,6例急性腹膜炎,14例肠梗阻,11例阑尾炎,4例直肠癌,10例胃癌。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3~71岁,平均(46.77±12.14)岁;体重49~81 kg,平均(66.73±7.25)kg;胃肠道疾病类型:6例腹外疝,4例急性腹膜炎,12例肠梗阻,10例阑尾炎,8例直肠癌,9例胃癌。两组胃肠道疾病类型、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1.2.1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1.2.1.1术前:①健康指导: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相关注意事项,如术前2 h禁水,术前12 h禁食;对患者进行睡眠指导,以保证其获得充足的休息。②心理护理:为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士应加强沟通,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采用和蔼的语气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向其讲解手术方法、步骤、预后良好的案例,以消除紧张、焦虑心理,维持良好、稳定的情绪。③生理护理:为排除手术禁忌证,结合患者的过敏史、病史等评估其全身状况;提前进行药敏试验;充分处理术区毛发,清洁消毒皮肤;对手术设备进行常规消毒;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
1.2.1.2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开展手术。
1.2.1.3术后:①体位护理:为减轻伤口疼痛和利于引流,将床头抬高30°,使患者保持半卧位。②胃肠道护理:为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指导麻醉清醒后患者做足背伸运动;嘱咐患者嚼口香糖,以促进消化液分泌。③导管护理:由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免疫力低下,其长期接受抗生素药物易使菌群紊乱,诱发导管性感染,对此,护士应注意严格消毒导管,保持导管穿刺处皮肤干燥,每日更换外接管道系统,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每日更换透气贴膜。④饮食护理:术后≤3 d给予患者营养液,3 d后给予其流质食物,依照患者胃肠道和恢复情况,逐步给予正常饮食。⑤康复护理:术后第1天为患者戴上运动指环,协助其下床进行活动,活动量依据运动指环计数和患者耐受力进行调整;运动期间关注各项体征指标情况、伤口,若出现异常,及时给予相应措施,干预至患者出院。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
1.2.2.1消毒改进护理:以计划切开的皮肤范围作为依据,充分消毒由切口中心向外扩展20 cm的区域,对消毒后皮肤覆盖保护膜;胃肠道切开前使用聚维酮碘对胃肠道断端进行消毒,采用保护垫保护切口周围;为避免粪便、细菌等污染切口,待腹腔完全打开,使用全层保护器、洁净袋保护切口;待切口缝合,覆盖切口,使用的材料为强吸附性敷料。
1.2.2.2强化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于手术间隙加强消毒手术室环境、器物;为避免交叉感染,依据手术切口类型对手术顺序、手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责任护士对进入手术室人员的手卫生进行检查,使每位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限定穿好手术衣后医护人员的行动区域,使其只能活动于无菌区域;器械、刀片等锐器经使用应立即废弃;手套若被锐器刺破,应立即进行更换,并更换锐器;腹腔关闭前,为医生更换无菌手套;待手术完成,及时冲洗切口,使用的冲洗材料为聚维酮碘溶液,充分冲洗肌层组织、皮下组织、切口皮肤;若患者行肿瘤手术,则对术野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浸泡,保持浸泡液的温度为38 ℃,持续浸泡5 min,后冲洗3次;对残余的药液采用吸引器进行处理,使用聚维酮碘溶液、0.9%NaCl溶液多次冲洗皮肤和皮下组织,待消毒完成,缝合切口。
1.2.2.3强化手术室管理:严格控制手术室内湿度、温度仪,给予术中患者保暖措施;保持手术室内环境表面清洁、正压通气;严格管理手术室门的开放,手术期间严控人员进出,保持参观人员<2人,禁止相互串手术间;若患者有特殊感染疾病,待完成手术,应采用含氯消毒剂严格消毒地面和手术室内器物;若有连台手术,护理人员应在手术间隙对手术室进行消毒,保持手术间隙>30 min。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住院、切口愈合、肛门排气、胃管拔除时间及便秘、胀气、切口感染发生例数。干预1 w后采用《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3]评估两组切口愈合等级。依照相关文献的界定标准,若患者切口未能愈合,因积液、血肿等并发症,需进行切开引流,则定为丙级;切口愈合不佳,切口出现积液、血肿等并发症,则定为乙级;切口愈合良好,无积液、血肿等并发症,则定为甲级。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t、χ2检验及秩和检验。
2 结果
2.1两组住院、切口愈合、肛门排气、胃管拔除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切口愈合、肛门排气、胃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切口愈合、肛门排气、胃管拔除时间比较
2.2两组切口愈合等级比较:观察组切口愈合等级(丙级1例,乙级15例,甲级33例)优于对照组(丙级13例,乙级16例,甲级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32,P=0.000)。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2/49),便秘1例,胀气1例]较对照组低[20.41%(10/49),便秘4例,胀气4例,切口感染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P=0.014)。
3 讨论
胃肠道手术过程中对胃肠道的暴露,可致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呕吐、腹胀。同时胃肠道易滋生细菌,手术可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诱发切口感染[4]。切口感染可引起切口渗液、开裂,诱发切口红肿、发热和机体体温升高、疼痛,延长切口愈合时间[5]。实践表明,手术室操作与肠胃道手术切口感染关系密切。常规护理的措施缺乏针对性,其对医护人员的规范性管理不足,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6]。手术室护理作为一种针对性强的护理方法,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规范手术期间的干预措施,通过强化消毒措施、无菌操作,可预防手术不良事件,促进预后[7]。
本研究表明,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身体恢复。在手术室护理的措施中,消毒由切口中心向外扩展20 cm范围的皮肤,能够保证消毒措施的彻底、充分;覆盖保护膜于消毒后皮肤,可避免皮肤因再次暴露而感染;胃肠道切开前,使用聚维酮碘对胃肠道断端进行消毒,能够避免胃肠道细菌感染胃肠道断端;待腹腔完全打开,使用全层保护器、洁净袋保护切口,能够避免粪便、细菌污染切口;使用强吸附性敷料覆盖经缝合的切口,能够减少敷料与切口间空隙,避免切口表面发生感染[8-9]。康复护理的措施通过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切口愈合。饮食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抗病能力,有助于患部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导管护理能够减少导管性感染的发生,避免因切口感染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助于其身体恢复[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其切口愈合。手术室护理措施通过强化无菌操作,维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在患者腹腔打开后,能够减少外部细菌进入,避免发生切口感染,有助于切口愈合。手接触作为细菌传播的途径,可致腹腔内、切口感染。责任护士对进入手术室人员的手卫生进行检查,限定穿好手术衣后医护人员的行动区域及严格管理锐器、手套,能够切断细菌的传播途径,减少感染发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11]。充分清洗腹腔、肌层组织、皮下组织、切口皮肤,能够减少术区血液、残存组织的残留,可促进切口组织的修复。通过健康指导,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认知,能够提高其配合度。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可提升其术前生理、心理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配合手术室护理的切口感染预防性措施,可促进良好预后,有助于切口愈合[12]。
本研究表明,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在强化手术室管理的措施中,保持手术室内环境表面清洁、正压通气,能够减少空气的细菌,可减少手术期间腹腔暴露时进入术区的细菌量。充分清洁患有特殊感染疾病的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手术室,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严格管理手术室门的开放,禁止相互串手术间,能够减少手术期间外部细菌进入室内,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13-14]。胃肠道手术患者由于疼痛、手术牵拉肠管、麻醉等因素刺激,导致其术后胃肠功能减弱,引可发便秘、胀气。指导麻醉清醒后患者做足背伸运动,能够刺激胃肠道,促进胃肠道运动。术后进行运动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预防相关并发症。嘱咐术后患者咀嚼口香糖,利用“假饲”的原理,刺激唾液分泌,增加胃肠道反射运动,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便秘、胀气等并发症,配合手术室护理的措施,可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有助于预防胃肠道手术后相关并发症[15]。
综上所述,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其切口愈合和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