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对前牙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口腔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3-11-21张秀芳童兴旺
张秀芳,童兴旺
(南平市第二医院口腔科,福建 南平 354200)
前牙缺损是牙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外部撞击导致破损或自体疾病引发掉落[1]。前牙缺损除了影响患者的牙齿功能、口腔功能之外,还会带来仪容仪表的美观问题,严重时会给患者心理、精神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压力,甚至会影响其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等社会行为[2]。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是当前口腔医学重要的发展方向,是综合性运用口腔修复技术、口腔正畸技术、牙周治疗技术等多种口腔医学治疗理念的治疗手段,有助于使患者获得最佳口腔病症治疗和修复结果。前牙缺损中应用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可以获得理想的牙齿、口腔、美观治疗和修复效果,满足患者多样的治疗需求[3]。本次研究对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对其口腔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均为2019年2月~2022年2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入的前牙缺损种植修复患者90例,按照患者入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标记,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与观察组(给予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59岁,平均(44.17±4.72)岁;牙齿缺损1~4颗,平均(1.58±0.27)颗;牙齿咬合力在175~220 N之间,平均(200.19±8.24)N;缺损原因:12例龋齿,14例外伤,19例牙周病。观察组男性27例,女18例;年龄24~61岁,平均(45.73±4.51)岁;牙齿缺损1~5颗,平均(1.68±0.35)颗;牙齿咬合力在182~226 N之间,平均(203.24±8.67)N;缺损原因:11例龋齿,13例外伤,21例牙周病。入选实验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已获得知情权,并且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分析。入组标准:①入选患者均伴有前牙缺损;②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对研究使用方法不存在禁忌证;③种植牙的牙周未伴有严重损伤。排除标准:①伴有血液疾病;②无法定期复诊,而且依从性较差;③牙周伴有严重损伤,而且口腔卫生不佳;④有过颌面部手术史。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具体操作如下:使用常规牙体预备后固定义齿修复、治疗手段。观察组给予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策略,具体操作如下。
1.2.1牙周治疗:对患者牙周进行清洁、刮治,对牙齿根面进行平整处理。其间配合使用抗生素,以及给予患者有效的口腔卫生引导。由牙周医生对患者牙周治疗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1.2.2正畸治疗:在患者牙周治疗结束并且病情进入到稳定期后开展正畸治疗。对上下牙列使用真丝弓矫治术进行调整,并处理牙间隙,对上下列前牙不齐、突出等问题做出调整。由种植牙医生进行检查并确定患者空腔状态和牙列状态符合牙齿种植要求之后,开始对牙齿的咬合关系、牙齿间隙等内容进行观察和调整,而后进入种植牙阶段。
1.2.3种植治疗:由正畸科医生将患者牙齿固定矫正器暂时性移除,种植医生为患者的牙齿进行建模,并制作手术引导板,确定种植牙的位置,要保证种植位置处与邻近牙的牙根之间的距离维持在11.5~12.0 mm,而后行牙齿种植术。对目标种植处的黏骨膜和骨面进行剥离,使目标种植处的牙槽被充分暴露出来,使用牙齿种植机及其配套设备对牙床进行钻孔处理,以抗力形和固位形原则确定种植窝,种植窝要包含所有病变相关内容,包括颊、唇、舌壁等,深度要达到自洁区。完成牙齿种植术。
1.2.4修复治疗:制作牙齿活动保护器,根据患者自体特点和牙齿、口腔特点制作合适的牙齿保护器,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种植牙处留有最大程度缓冲区,保证牙齿活动保护器与种植牙处牙冠、牙周黏膜之间不产生任何接触和作用力。当患者上列牙齿牙冠修复完成后可根据患者牙齿恢复情况和牙齿活动保护器的适配情况选择是否重新制作牙齿活动保护器。患者牙齿活动保护器仍然持续佩戴12个月。
1.2.5术后恢复:患者牙齿以及口腔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优质的牙齿以及口腔术后恢复干预,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采用最小用药量原则。对患者进行日常口腔清洁教育和相关操作引导,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复诊时间。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口腔功能、修复后美学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①治疗效果:根据牙体缺损诊断标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4]:显效:患者的牙列缺损情况改善明显,外观和周围正常牙齿之间没有差别;有效:患者的牙列缺损情况有所好转,外观和周围牙体存在区别,但是对生活不产生影响;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口腔功能:使用汉语言清晰度测量表对患者的语言清晰度进行评价[5],清晰度=念对字数/字表总数×100%,由两名专业人员当评委取平均值;采用咀嚼功能评分表对患者的咀嚼功能进行评价[6],共计10分,分数越高表示咀嚼功能越好;使用牙齿动数值(PTV)[7]对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进行评价,0~9分表示未松动,10~19分表示Ⅰ度松动,20~29分表示Ⅱ度松动,30~50分表示Ⅲ度松动。 ③美学效果:使用粉白美学指数(PES)[8]与白色美学指数(WES)对患者的牙齿美学效果进行评价:PES共包含七个指标: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边缘龈水平、牙槽嵴缺损、软组织形态、软组织颜色和软组织质地等内容,共计14分;WES共包含五个指标:牙冠形态、牙冠外形轮廓、牙冠质地、牙冠颜色和牙冠透明度等,共计10分,每项内容分别记作2分、1分、0分,分数越高表示牙齿美学效果越好。 ④不良反应:牙周不适、感染、牙齿松动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3.33%(42/45),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35/45),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口腔功能比较分,n=45)
2.2两组治疗前后的口腔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口腔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清晰度、咀嚼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TV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美学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WES评分[(8.75±0.94)分]、PES评分[(11.28±1.5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3±1.29)分,(7.58±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1,9.435,均P<0.05)。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44%(2/45),牙周不适1例,感染1例]与对照组[8.89%(4/45),牙周不适2例,感染1例,牙齿松动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4,P>0.05)。
3 讨论
前牙缺损是一种常见损伤性疾病,不仅会破坏患者健康的口腔环境,而且还会对患者的牙齿功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咀嚼、发音、说话等[9]。并且前牙缺损会给患者的外观带来明显的美观性缺陷,致使患者产生关于外在美的一些心理、情绪、行为上的问题[10]。所以相较于具有隐藏性的牙齿种类,对前牙缺损的修复要求更高,手段更为复杂,并且具有明确的外在美观性要求。因此,临床对前牙损伤的修复技术十分重视[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当前口腔医学界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系统、完整的前牙缺损修复理念和技术,可以实现患者前牙缺损的功能性恢复的同时保证前牙外在的美观性,做到让人们看不出损伤,如同未曾发生过损伤[12]。 前牙缺损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列长时间处于非完整状态,导致缺损牙周围牙齿出现畸形、松动、脱落,牙槽会快速吸收[13],对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发音功能都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传统的牙齿治疗和修复手段虽然能够保证患者牙齿功能的恢复,但无法保证牙齿的外在美观程度,对于许多患者而言,牙齿的美观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会对其心理、情绪产生明显影响。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是一种现代化的医疗理念和手段,其包括牙周治疗、正畸治疗、种植治疗、修复治疗等多项治疗内容[14]。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对牙齿外在美观的需求,而且还能有效改善原本不良的牙齿状态,修复和改善牙齿功能,使患者的牙齿状态和口腔环境变得更加优质。不仅对于具有外部形态、美观损伤的牙齿疾病可以使用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技术,对于许多牙齿疾病和问题都可以使用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技术。 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理念和手段是一种全面化、精细化、改善化的牙齿医疗理念和手段[15]。如牙周治疗可以对患者牙周组织、环境进行检查以及干预,从而使患者牙周组织获得改善,使牙周环境得到优化,进而使患者的牙周获得理想的治疗状态。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牙齿的牙列状态,改善畸形牙,使牙齿之间的拥挤、疏松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在牙周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种植治疗可以优化患者口腔环境,使患者的种植治疗效果更好,牙齿功能恢复速度更快、效果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