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江:小龙虾,大产业

2023-11-21李晓笛吴文华孙亦欣

食品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虾稻虾壳甲壳素

+李晓笛 吴文华 孙亦欣|文

近年来,湖北省潜江市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聚焦小龙虾产业研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要素集约、人才集聚、政策集成,在高层次人才、科创中心、企校联合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支撑下,小龙虾一二三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虾壳变“宝”

曾经,小龙虾加工后,近80%的虾壳成为废弃物,仅潜江市每年产生的废弃虾壳就超过5000吨,弃置的虾壳堆积成山。如今,在潜江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研究人员把虾壳“变废为宝”,从中提炼甲壳素,用于生产医药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品。

华山公司办公室主任刘时旋介绍,2007年,华山公司与武汉大学联手,成立了甲壳素工程技术中心,成功在虾壳中提炼出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潜江成为全国唯一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这些甲壳素衍生品被出口到欧美国家。

科技赋能源源不断,2015年莱克集团成立了桂建芳院士专家工作站;2016年湖北省科技厅批复成立了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2017年国家虾蟹体系潜江综合试验站成立。

今年,潜江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虾稻共作+虾稻轮作复合种养技术”在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2023年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中获一等奖。

“多年来,我市充分激发全市企业创新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小龙虾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潜江市科技局分管负责人刘传洪说。

据悉,潜江与中国科学院水生所、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已建成8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种业繁育、检验检测等六大中心建设,厚植潜江小龙虾创新基因。

潜江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尹征表示,这些科研院所通过开展良种选育繁育、综合养殖模式创新以及甲壳素、虾青素等精深加工、小龙虾新产品新技术等领域的研究,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建立了多元化的技术服务渠道,增强了龙虾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

专家下乡

田间地头走访养殖户、查看虾苗养殖情况、提醒各阶段养殖注意事项、解答养殖疑难问题……这是潜江泰丰街道水产技术中心主任肖云美每个月都会干的事情。

肖云美介绍,辖区内有养殖户五十多户,自己每个月都会走访一遍,一轮下来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除了线下走访,他还会定期举办线上培训,随时在微信群里解答养殖户疑问。肖云美表示,他是水产养殖专业毕业,1996年就开始从事相关工作,但为了更新养殖知识,他每年还会去潜江龙虾学院学习一段时间,确保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精准指导。

为了促进小龙虾养殖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潜江市成立了专业的技术推广中心,将养殖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同时定期举办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班。

“虾稻共作,看似没有太多高深的技术含量,但要实现效益最大化,把小龙虾真正养大、养好,其实大有文章。”潜江市精耘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强说,多亏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如今自己也成了“养虾达人”。目前,其合作社3000亩虾稻共作基地每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左右。

据悉,2017年,潜江市成立全国首家小龙虾学院,为全国虾-稻产业培养高端人才、熟练龙虾技工和基层技术员,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头雁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等教育培训课程。

潜江市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才作用,组织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为小龙虾养殖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技术服务,加快小龙虾养殖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提高各地渔农民养殖技术水平,解决虾-稻产业中存在的难题,培训了一批既懂种稻又懂养虾的职业农民,进一步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虾稻共作

在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回”字形的虾稻田里,小龙虾自在游走,沉甸甸的稻谷就要迎来丰收。

赵脑村地势低洼,曾经有“虫洼子”“水袋子”之称,以前村民们种植传统作物,收入不高。熊口镇赵脑村党支部书记赵常洪介绍,2013年,得知华山公司将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小龙虾生产基地后,赵常洪立刻上门与华山公司协商沟通。最终,在兼顾企业标准和保障村民土地收益的前提下,双方设计了以“反租倒包”和“三权分离”为核心的“华山模式”,即将全村1.2万亩土地整体流转并将其规划整治成260个虾稻共作养殖单元,然后再按40亩左右一个养殖单元等价倒包给赵脑村种养能手。稻田种养和土地流转收入全部归村民所有,华山公司负责收购和销售。

经过规模化整治后,“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万亩虾稻基地成为赵脑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如今,赵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民户平收入达15万元以上。

熊口镇党委副书记田成威介绍,作为潜江虾稻共作的核心区,近年来,熊口镇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思路,大力实行按户连片、土地流转,发展“虾稻共作”面积8万余亩,占到了全镇可耕种面积的90%以上,土地流转面积近4万亩,其中赵脑、瞄场、吴家垸、湾、夏桥5个村实现整村流转,面积共计3万余亩。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名单,湖北共有39个镇(乡)上榜。潜江市熊口镇的虾稻产业榜上有名。

据悉,潜江在全国首创“虾稻共作”模式,建成了13个万亩和7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集中连片、产销功能齐全的潜江龙虾养殖新格局,潜江“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带动湖北省“虾稻共作”面积800万亩、全国2000多万亩。

在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商户们忙着分拣、打包、送货,一派忙碌景象。交易中心潜网集团综合办主任郭颂介绍,近年来,该公司有效整合货源、车源、仓储等物流资源,使得小龙虾运输资源高度集中。从交易中心出发,基本上4至14小时,鲜活小龙虾可抵达全国600多个城市。2022年,从交易中心发往全国的小龙虾达22.8万吨。

近年来,潜江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潜江市小龙虾规上加工企业达4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11家,年加工能力50万吨,年加工产值220亿元。

猜你喜欢

虾稻虾壳甲壳素
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赵常洪:虾稻共作闯出新天地
微生物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虾壳快速脱盐工艺
虾稻共作养殖注意事项
潜江市:优质粮食工程助推虾稻产业发展
◆湖北潜江将打造虾稻千亿特色产业
有机酸软化凡纳滨对虾虾壳的效果研究
虾壳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
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