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事求是精神

2023-11-2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主义真话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毛泽东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之日起就注重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在反对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座右铭。

实事求是精神的起源

“实事求是”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有一个契机。这就是毛泽东曾经寄读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那块“实事求是”的牌匾。对此,《毛泽东传(1893—1949)》有这样一段比较完整的记载:

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实事求是。这个命题的本意是: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1916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字写成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正门。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利用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自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新的解释,并把这四个字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

毛泽东在1961年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大致显示了他心中“实事求是”的最初来源。他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讲话中说:“今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好不好?河北省有个河间县(今河间市),汉朝封了一个王叫河间献王。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中说他‘实事求是,这句话一直流传到现在。提出今年搞个实事求是年,当然不是讲我们过去根本一点也不实事求是。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真正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话语,最初是经过毛泽东的创造性地解释和提倡。他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详细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容,并使得这一概念科学化了。他指出,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态度有相互对立的两种: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他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时说:“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他说:“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赋予了崭新的内涵。经毛泽东的提倡和阐释,“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座右铭,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中国化表述。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转化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又从作风转化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种精神,这就是科学精神。

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实事求是精神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就是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应该遵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行,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这个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的问题上,其表现形态又与苏联等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不同。这就是由中国的具体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革命也需要做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我们有些同志有一个毛病,就是一切以外国为中心,作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不研究中国的特点。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去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革命的实践中,不断把握、认识和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才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坚持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道路,获得了革命的成功。

1956年9月25日,毛澤东在与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党代表谈话时,强调了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他说:“中国革命的经验,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经验,对你们许多国家不一定都适用,但可供你们参考。我奉劝诸位,切记不要硬搬中国的经验。任何外国的经验,只能作参考,不能当教条。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又一典范。毛泽东一贯主张:“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在大革命时期,实现国共合作,打击北洋军阀,共产党与国民党的联合和合作是正确的。但是,“当国民党准备实行叛变革命,要把无产阶级和农民丢了,要把我们和革命群众丢了的时候,我们还和它联合,这就是右的机会主义。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政策路线没有跟着变。右的倾向是一切联合反对斗争。陈独秀路线的根本特点,便是一切联合反对斗争,就是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叛变了的时候,还要同它联合。”同样的道理,“‘九一八到遵义会议,当一个民族敌人打进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已经变化了的时候,我们的政策没有跟着变,还是过去的一套,这就发生了‘左的东西。那时的领导路线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九一八以后情况变化了,上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公开倾向我们,如孙科、黄炎培等。但是我们说他们是改良主义,说他们是我们的主要打击对象。把这些人当作主要的打击对象,是不对的。还有当时提出消灭富农,也是过左的”。在抗日战争的阶段,“既不是一切联合不要斗争,也不是一切斗争不要联合,而是联合与斗争的综合,联合是主,斗争是辅,要求统一下的独立性。统一就是联合,独立就是斗争。什么叫独立性呢?你站在这里,没有人叫你站开,这就不发生独立性的问题;在你站的位置上别人也想站,要赶你走,这就发生独立性的问题了”。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制定的我们党的这些战略策略原理,使得抗日战争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统一战线内部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为,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深得人心,得道多助,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同样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典范。

中共中央《關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领导的富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高度肯定的评价:“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起步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起码规则。

毛泽东在1961年1月惊喜地找到了自己久违的、在30多年前写的著作《调查工作》。他不但立即将这篇书稿印发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阅读,并且将书名改为《反对本本主义》,于1964年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正式出版。这本书稿确实是毛泽东十分珍视的两篇书稿之一。因为它是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最早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蕴的著作。其中就十分强调调查研究。在这本书稿中,他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经过毛泽东的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成为我们党和群众的优良传统。(详见本刊2023年第8期《毛泽东与调查研究》)

毛泽东还认为调查研究就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认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头。”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道理:“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了《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说明了关键在于调查情况:“《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的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

不了解情况,不调查研究,心中无底乱讲话,没有不被动的。在遵义会议上,凯丰对毛泽东说:“你那些东西,并不见得高明,无非是《三国演义》加《孙子兵法》。”毛泽东听了之后就反问他一句:“你说《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请你讲讲。”凯丰张口结舌答不出来。毛泽东进一步问道:“你也没有看过,你怎么晓得我就熟悉《孙子兵法》呢?”这使得信口开河的凯丰十分尴尬。凯丰的这种不调查、不研究、瞎说一气的作风,在持科学态度的毛泽东面前出了丑。

在现代中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已经是家喻户晓、不可辩驳的真理,成为中国人民的常识。

讲真话,做老实人

毛泽东一贯主张,要讲真话,要创造条件让大家都讲真话。在讲真话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毛泽东认为:“讲真话,每个普通的人都应该如此,每个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在1959年4月的《党内通信》中毛泽东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

毛泽东把做老实人上升到科学的境界。1942年2月,他在延安整风期间的报告《整顿党的作风》中就说过:“我想,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什么人是老实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什么人是不老实的人?托洛茨基、布哈林、陈独秀、张国焘是大不老实的人,为个人利益为局部利益闹独立性的人也是不老实的人。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愚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毛泽东的这一思想通过全国性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活动,在广大群众中扎下了根。大庆石油工人创造的“三老四严”的精神(详见本刊2022年第7期《大庆精神》)就是学习和实践毛泽东提倡的“做老实人”的思想的体现。1977年7月,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中,还提到了大庆的“三老四严”的精神,并把它上升到实事求是的高度。他说:“在延安中央党校,毛泽东同志亲笔题的四个大字,叫‘实事求是。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坚决地支持和鼓励讲真话的勇气。在中国历史上,敢于讲真话的人,司马迁是个典型。司马迁作《史记》就是秉笔直书、贯彻“实录”的原则。毛泽东多次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段名言,教育全党同志要辩证地对待被错误处置的情况,这些情况在正确路线统治下也在所难免,更不用说在错误路线下了,但是人们不能因为这些就不敢讲真话。即使处理错了也要看到这种错误的处理也可能引出其他方面的成功。有了这种不怕牺牲和辩证看待逆境的认识,就能够有勇气讲真话了。

为了鼓励人们讲真话,毛泽东从司马迁的经验中,进一步提炼出为讲真话而应该具有的“五不怕”的精神。1957年,吴冷西从新华社调到《人民日报》工作时,毛泽东找他谈话说:“你去人民日报工作,会遇到不少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碰到最坏的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

1962年春节前后,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有县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毛泽东主持了这次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二年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总结1958年以来的工作经验。为此,会议的主调就是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动员大家充分讲话、讲老实话。为了带头讲真话,毛泽东首先对过去四年的工作承担了责任,作了自我批评。同时,毛泽东在讲话中号召:“要使全党、全民团结起来,就必须发扬民主,让人讲话。在党内是这样,在党外也是这样……一切党的领导人员都要发扬党内民主,让人讲话。”他还说:“我们提倡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讲意见……总之,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这里所说的“三不”政策,日后成为全国人民共识的政策和脍炙人口的话语。毛泽东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热烈的欢迎,大家振奋了精神,形成了讲老实话、讲真话的氛围。

毛泽东强调讲老实话,始终不渝;对于不讲老实话的行为,深恶痛绝。在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与美国友人斯诺进行了五个小时的谈话。在谈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毛泽东特别表达了对不讲真话而讲假话的不满意。斯诺这样记载了这段谈话:“他回答说,‘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件事他很不赞成。一个讲假话。有人一面说要文斗,不要武斗,而实际上却在桌子下面踢人家一脚,然后把脚收回来。当被踢的那个人问他:‘你怎么踢我啊?他又说:‘我没有踢你啊,你看,我的脚不是还在这里吗?毛说,这是讲假话。”“毛泽东最后说,如果一个人不讲真话,他怎么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呢?谁信任你啊?朋友之间也是这样。”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获得成功。这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历史的结论,也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精神一贯坚持的原则。

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指出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他说:“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1956年8月,毛泽东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中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不结合,那就不行。”1958年毛泽东在《要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一文中指出:“列宁告诉人们不要硬搬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话,就是它的基本原理,也要当作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当作教条。各国党应该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去创造性地运用,结合各国情况去实行。”毛泽东在1961年1月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指出:“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看出了一个方向,就是同志们要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了。”在1962年1月的“七千人大会”的讲话中,毛泽东重申了中国共产党的这个原则:“为了这个事业,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开创并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传统,创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历史,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正如党的十八大通过修改的党章所表述的:“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责编/黄梦怡 责校/张超 来源/《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刘书林、张海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等)

猜你喜欢

马克思列宁主义真话实事求是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实事求是”定乾坤
真话能走多远(节选)
真话都可以写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四)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关于本刊纪念“五四”社论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