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天人合一”中医药康养理念的养生园设计探讨

2023-11-20肖建才张燕刘建功

设计 2023年20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药用植物康养

肖建才 张燕 刘建功

摘要: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正在慢慢发生转变,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对养生的注重性都有所提高。基于中医药理论在养生园林设计研究的可挖掘性和重要价值,本文试从“天人合一”角度出发, 探讨中医药康养理念在养生园设计中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通过从古代哲学思想和现代建筑美学两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整合并扩展了养生园林的创新设计思路,以期为加速推进我国中医药文化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依据。

关键词:“天人合一” 康养 养生园 应用 设计 药用植物 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20-0138-04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sation, people's pursuit of quality of life is slowly changing,and people of all age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 and wellness. Based on the excavatability and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ory in the design of health gardens,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the concept of TCM and health care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design of health garde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By elaborating on two aspects,namely ancient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modern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the paper integrates and expands innovative design ideas for wellness gardens,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cultural gardens in China.

Keywords:“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Recreation Wellness park Application Design Medicinal pla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引言

園林作为人们工作之余观光、休息、强身健体的重要场所,经过3000 多年的历史沉淀,已由商周时代的囿发展成各式各样的风景园林如苏州园林、上林苑等[1]。处在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和健康时代发展需要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医疗理念也从“治病医疗型”向“防病保健型”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园林的主流发展必然从原始的旅游功能向养生功能步步靠近,中医药领域在此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2]。“天人合一”中医药康养理念的养生园设计是通过顺应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用中国传统医学思想和文化成果对机体的心理、生理、认知、保健、养生等各方面进行调整改善,对提高全民身心健康、降低疾病风险和延年益寿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打破千篇一律的园林设计壁垒和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在新型的园林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地将中医药元素和理论加以运用,协调生态平衡关系以及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养生发展的特色园林道路,成为当下的热点。

一、“天人合一”在中医药康养的内涵表达

(一)中医药康养与“天人合一”的联系

“天人合一”哲学观可以简单理解为天、地、人三者处于协调统一关系之中,最早提出该思想的著作可以追溯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阴阳义》: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符),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庄子在《齐物论》里谈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合一”思想在今天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意义,钱穆先生晚年写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中医学诊疗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即强调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故若实现机体阴阳平衡,其必要条件应尊重自然、顺从自然,《正气歌》有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反映出了整体观念具有联系性和同源性,而疾病的本质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论治”即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总而言之,“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康养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都强烈地表达了维护人体生态平衡的关键之处在于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如《素问》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基于二者高度统一,笔者认为, 在投入大健康产业的同时,既要把握住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更要充分利用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药康养产业的转化,有效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有力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发展中医药康养行业的意义所在。

(二)“天人合一”理念的内涵表达

“天人合一观”的具体内容在《内经》中得到了高度表达,并分别从“天文、历法、音律、星占”等维度揭示了中医理论形成的天文乃至哲学基础。前人总结《内经》相关文本可得到以下背景基础:天文思想以“宇宙结构论、天球、北斗星、二十八宿”等为核心; 历法思想涵盖“时令月令、甲子历、太阳历、阴阳合历”四种形式; 星占思想主要有“太一占、九宫占、八风占”三种类型;音律思想则以“三分损益生津法、候气法”为主。四者相互渗透交叉,形成“律历合一”的理论形态,并指导或贯通在许多中医经典理论中[3]。这种古代哲学思想在设计具有当代建筑美学且突破园林设计瓶颈的领域上极有可能发挥重大的价值,也是实现传递“天人合一”理念养生园设计的重要载体。

二、“天人合一”中医药康养理念在养生园设计的应用

(一)养生园设计的表达方式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天人合一”的康养理念在中医药文化的名医文化、名方文化、名技文化、养生文化中随处可见,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谈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4] 以及《景岳全书》中有言“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则分别体现了养生必先顺应自然的真谛以及康养的重要性。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可以将晦涩难懂的中医养生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更恰当地实现文化的传承。基于“天人合一” 康养理念在养生园设计的表达方式主要为主题阐释法、符号象征法、感觉反馈法[5]、正反论证法等(具体信息参见表1),以此给游客带来不同的感觉体验和加速游客对养生的认识、信任及实践。

(二)古代哲学下养生园的应用方案

1. 天文思想的运用

古代天文学发端于原始思维对天象和季节的直觉认识,狭义的天文包括“日月星辰的现象即星象”和“大气层内所发生的现象即气象”。北斗星是古人想象用线条将“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7 颗较亮的恒星连接而成,形似酒斗(见图1)。天枢是七星的枢,天璇掌旋转,天机掌变动,天权掌权衡,玉衡平轻重,开阳施阳气,摇光摇光芒,斗则寓其“帝车之象”。四象由5 种动物组成的4 组灵物构成,各灵物具有特定的4 种方向和颜色, 且与二十八宿形成固定配合的严整形式,分列四方,每方七宿(见图2),以代表古人对各宫主宿形象即授时主星的提升,并将其作为人体卫气循行的先验依据。根据北斗七星或二十八宿的排列特点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部分区域模型。诸如此类的天文学思想还包括“七曜”等,挖掘古代“天人合一观天文学思想”背后的周转规律和模仿各类空间分布方式有益于探索出多条具备哲学美的园林设计道路。

2. 历法思想的运用

历法是以日月星辰的运行为依据,借助漏刻等来反映天地阴阳之气消长平衡的规律和表征生命运动的节律。历法思想涵盖四种形式,在“天人合一”养生园的设计中主要体现在把握一年四季的场景变迁,借助景观实体动态切换来内涵历法思想。以“十月太阳历” 为例,太阳历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绕一圈的时间间隔,分为十二月太阳历和十月太阳历两种,十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为一年分为上、下半年或分为土、金、水、木、火五季,每月分两节,一节为十八日, 该历法涵盖了天、月、行、年等时间要素。借助已规划好的历法规律, 可将园林植物种植或建筑按五季的特点所选用,同时,历法思想与人体生命活动存在极强的相关性,根据历法规律合理采用设计方案有益于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生理、心理的统一。

3. 星占思想的运用

星占思想是根据人事发生时的时空关系做出占测,反映了人们依据天象的观测以对人事吉凶做出预测,包含“太一占、九宫占、八风占”3 种类型,该思想为园林建筑风格设计能够给予一定的灵感。以“太一占”为例,“太一”为居住在天北极紫微宫并总管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一颗星,在《史记·天观书》中将太一与北斗相互联系, 并设想太一神乘北斗巡行九宫,该九宫从右往左,自上而下排列组合形成后天八卦之象(如图3),该思想已被应用在古代帝王“明堂九室之制”之中。根据九宫图灵感,可以尝试将园林部分建筑按照各宫反映特点加以设计,以提高园林设计内涵的高度。诸如此类的星占设计还有“八风”等,值得进一步推敲利用。

4. 音律思想的运用

音律思想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与天文、历法等思想高度融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展现出特有的文化背景,该背景的产生对养生园的设计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十二律相生为例,根据音调按低到高分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根据律吕相生图(如图4),选择其中一个音律作为宫,即可组成角、徵、宫、商、羽五音,共60 种。除此以外,音律思想还涵盖了候气定律等, 侯气律管根据太阳运行方式和地气变化过程,与由 “太阳周转和地上阴阳平衡”结合产生的产物——“二十四節气”高度匹配。这一理念可以在“天人合一”养生园的音乐辅助治疗层面上可以得到较大的利用价值。

(三)现代美学下养生园的应用方案

1. 以中医药元素为主

中医药文化在养生园设计表达有效性的实质是意识形态与物质载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将几千年留下来的中医经典与建筑相结合, 有利于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并打破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壁垒。以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例,可以尝试将园区按照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差异划分园区,并结合五行对应的五脏、五色、五音等作为元素辅助,如火归属于心经,具有炽热、发散等特点, 其色属赤,其音属徵,其位属南,故可结合以上特性,可将火区置放于南面,种植较多的红色植物如枫叶并播放一些较为活跃的音乐, 以此彰显“火”的特性。而走廊、河流等长条形建筑设计可以结合奇经八脉,按照脉络位置以及功能的不同作为园区之间的沟通桥梁, 使游客能够明显感受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韵味。值得一提的是,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而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认识形式,换言之,游客在置身其中感受养生园的韵味时,园林应该辅以中医药大讲堂、文化简介墙、项目体验等系列实体服务,根据理论知识的传递帮助游客根据自身的心境和体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园区优先参观,此举有利于游客在心理层面对中医药文化的肯定并保持机体愉悦、轻松的状态。当然,中医药元素远不止如此,诸如 “河图、洛书、太极、八卦、五禽戏”等元素的表型和内涵也可作为养生园设计的思路之一。

2. 以人体特点为主

基于天人合一理念的养生园设计,其最突出的特色是将人体与生态或自然融为一体。人体具有三维机制,分别为:生理维、心理维以及认知维。生理维是指外界环境对人体生理情况的改善分析, 如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会协助机体分泌多巴胺;心理维是指人体的心理状态能够受到外界因子的影响,并反作用于生理,正如《政治准绳》中提到“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可见改善心理对调节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知维是指人体的认知程度会随视野的开阔而增强,这一维度的利用尤其适用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自然或生态层面包含生物因子(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因子(水、大气、土壤等),人体与生态唇齿相依,善于归纳总结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条件有助于提高园林设计的高度,譬如基于生理维与生物因子结合,可以单独设计一处生态种植区,游客根据季节适宜栽培中草药,以此达到增强体魄,促进血液循环和增添生活幸福指数的效果;基于认知维与非生物因子,可以设计二十四节气植物园或食疗中心,以此提高游客对“天人合一” 的认知程度;基于生理维与生物因子,我们可以从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角度出发,自主研发植物苏打水、开辟弱碱温泉区等。此外, 从整体出发,养生园林的设计还可以依据人体解剖学结构作为起点, 由上帝视角而言,设计一处具有人体生理结构的大型园林,由表及里, 自外向内地达到康复的作用。

3. 以药用植物特性为主

药用植物除了具有我们熟知的治病、防病和康复保健功能之外, 其本身具有的生态作用、丰富色彩[6]、色彩调和对比作用[7]、特殊气味以及林林总总的植物结构和生态习性都能为设计养生园林给予巨大的帮助。当前,园艺疗法已从英美国家广泛传播至中国,并得到了良好的口碑,从广义而言,园艺疗法适用于所有健康和亚健康的人群,作为一种现代的辅助医疗手段[8],能够对改善人的心理、生理、体质等各方面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与我们设计“天人合一” 养生园的目的如出一辙。为进一步扩大园艺疗法的应用范围和充分利用药用植物的价值,可以從分析药用植物特性、整合常见的病理或体质,如有针对性地对阳虚、气虚、湿热、阴虚体质的人群进行合理的植物空间营造[9] 等提出诸多复合型的设计思路(表2)。值得一提的是,药用植物可利用整合的价值远不如此,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或观赏部位、质地以及五感刺激理论、五行属性理论都可与园林植物的选用进一步分类结合,以此在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感和设计美学之上达到“天人合一”养生理念的目标。

4. 以民族元素为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文化交流上必然能够碰撞出许多新鲜的火花。事实上,在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道路上,除了中药学以外,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等少数民族医学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养生之道,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如蒙医认为保持健康的标准是“赫依、希日、巴达干” 处于平衡状态,治未病主要是从饮食、起居和气候季节三方面进行[10], 同样强调着“天人合一”。基于各少数民族发展存在差异,笔者整理了部分民族的建筑设计风格和养生特色项目(表3),以期从民族元素中寻求设计灵感,建设更具有特色的养生园林。因此,在考虑各园林区域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各族养生思想的差异以及各族建筑风格的不同打造出一座具有多民族养生文化的养生园林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融入养生。

结语

“天人合一”理念设计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相统一,即需要顺从自然发展规律,相反,利用此规律我们可以提出一些相得益彰的想法,诸如结合内经哲学理念和四季变化,根据中药药性理论、道地药材说明以及传统医学健身项目,设计出符合自己领域的养生方剂、养生运动、养生景观等方案。园林养生重在“安和神气”, 培养人体对环境的自主调控功能,挖掘“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在养生园设计中能够发挥独树一帜的作用,对我国生态种植、绿化、碳中和建设等方面也是一枝独秀。基于“天人合一”理念的养生园林在考虑设计美学和空间内外相互转化的同时[11],加入了传统医学养生思想和多元化民族项目,可以适当地纠正当下人们对养生理解的偏差和更为科学、规律地享受养生。“本于自然,阴阳平衡”的设计思路可能是未来新型园林设计的主要趋势。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和教改项目(KCSZ21001);“十三五” 第二批重点领域科研项目(ZZ10-027)

参考文献

[1]园林设计[J].设计,2019,32(13):65.

[2]杨军,薛焰,郭立玮,等.“药食同源”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膳产业化国际化的关键——关于新型中医药膳的思考(Ⅰ)[J].时珍国医国药,2003(11):694-696.

[3]胡勇. 基于天人合一观的《内经》天文律历思想应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4]李晓锋,叶洁,薛纯纯,等.膏方防治慢性筋骨病的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8):3389-3392.

[5]王昌波.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1):159-161.

[6]王涛,李伟伟,刘璇,等.园艺疗法与中医药理论结合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5(17):43-45.

[7]刘龙.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设计,2016(15):84-85.

[8]李妮,陈公义,陈涛.园艺疗法的心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21,44(19):57-58.

[9]王曦.浅析中医文化在园林植物景观中的运用[J].南方农业,2015,9(24):60-61.

[10]乌日图那顺.展望蒙医养生学科的发展前景[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06):75-76.

[11]陈晨,周琦.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以南京灵谷寺为例[J].设计,2018(23):158-160.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药用植物康养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中国学派”动画片的审美解读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传统审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