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行业表现稳健 自营业务及机构业务成为重点突破方向
2023-11-20张余
张余
随着三季报的披露完美收官,各家券商机构的三季度经营表现也已全面呈现于投资者视野。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前三季度A股上市43家券商中,共有30家上市券商实现营收同比增长,有33家上市券商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板块整体经营表现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而另一方面,从各业务的情况来看,自营业务和机构业务成为了较多券商公司的重要发力点。
从前三季度的表现来看,自营业务和机构业务成为了部分券商机构的主要发力点。
据统计,报告期间,43家券商自营收入同比增长约70%。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行业整体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券商普遍采取谨慎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自营业务提升业绩。这种策略能够通过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和交易,更有效地规避市場不确定性,以确保券商的盈利水平。
此外,亦有部分券商对于机构业务发展赋予了更高关注度,以持续强化该业务板块的竞争力。以中国银河为例,据了解,作为汇金公司旗下重要的证券金融平台,近年来中国银河自营投资收益一直保持稳健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投资净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合计58.30 亿元,同比增长19.76%,自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而在机构业务方面,中国银河设立了机构业务管理委员会,着力打造机构客户依赖的全链条服务商,据统计,截至年中,其机构客户数已达到2.97万户,较2022年末增加4.32%;PB(主经纪商)业务规模2733亿元,服务客户数5166户,股基交易量为12876亿元。
华泰证券研究表示,通过年初的组织调整,中国银河目前已形成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交易、国际、机构五位一体的业务架构,机构业务在公司战略中的地位实现提升。后续,公司将有望以投行为触口,围绕机构客户需求持续补齐服务能力,塑造大投行生态圈。与此同时,近年来资本市场机构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在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以及居民财富持续迁移的背景下,机构化发展趋势有望延续,而通过加大自营业务和机构业务的布局,中国银河等券商机构未来将有望在证券行业机构业务快速发展的周期中有效提升市场份额,并有效驱动自身业绩放量突破。
从当下的市场观点来看,在政策长期稳健发展基调之下,券商板块的市场扩容仍受到多方看好。
有行业专业人士指出,现阶段,政策奠定长期稳健发展基调,券商业务将受益于政策周期带来的市场扩容。目前,机构业务短期伴随市场虽有所调整,但有望直接受益于市场扩容带来的需求增长。预计投资及衍生品业务弹性延续,投行孕育发展弹性。以买方投顾为核心的零售业务有望伴随市场扩容放量突破,但增量市场愈发红海,未来需增量存量双管齐下。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深化,未来国际业务仍是券商掘金更广阔市场的重要一环,有望在探索中逐步前行。金融科技浪潮加速崛起,技术水平领先、应用布局全面的券商有望优先实现质效提升。未来,预计在投资端、交易端改革频繁落地之后,融资端改革有望接力,在机构、财富管理业务具备竞争优势、综合能力或特色化突出的券商将更为直接的享受政策红利。
此外,近期监管层出台新规,要求对再审拟上市项目进行专项舆情监测并对重大舆情事件出具报告,而券商对此做何准备也被频繁问及。
同样以银河证券为例,近日,其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中便对该问题进行了具体回复:目前公司已有多个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项目在审,并有数个已过会IPO和再融资项目处于发行和注册阶段。现阶段,证监会新规正在征求意见。对此,公司将持续跟进监管要求,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深化投行业务的质控内核审核体系,完善合规风控体制机制建设。夯实投行业务流程各环节的风险防控重点、职能与责任。三道防线协力合作,不断提升对重大舆情、重大风险等的辨识与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公司投行业务质量,切实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
面向未来,随着经济的复苏以及活跃资本市场后续改革政策的出台将为上市券商的业绩提振带来持续赋能,而处于估值低位及经营业绩具有良好表现的券商机构或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