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代谐谑小说的第一次嬗变: 从《笑林》到《启颜录》

2023-11-20邓国任

今古文创 2023年42期
关键词:笑林嬗变

邓国任

【摘要】《笑林》是魏晋时期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谐谑小说专集,有谐谑小说之先河的地位,之后出现了又一部重要的谐谑小说专集—— 《启颜录》。通过考察两部谐谑小说集,发现《启颜录》较之于《笑林》在题材内容、叙事手法、风格特点等方面都有了极大地发展,是中国古代谐谑小说的第一次嬗变。

【关键词】谐谑小说;嬗变;《笑林》;《启颜录》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2-004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016

谐谑小说,又称笑话,顾名思义具有诙谐逗趣的特点,早在上古时期的部分文学作品中就孕育着中国人的谐谑幽默精神。《邶风·静女》中有“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描写了情侣幽会前,男子抓耳挠腮、迫不及待地等待心仪女子的谐趣画面。《孟子》中有 “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故事;《韩非子》中刻画了一些“守株待兔”等愚人形象,这些寓言故事皆诙谐有趣,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谐谑小说。这些寓言是先秦汉诸子说理论政中使用的工具,为说理而服务,只能算作是谐谑文学的雏形。

直至魏晋时期,我国第一部谐谑小说《笑林》的出现,标志着谐谑小说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之后谐谑小说汲取养分不断向前发展,出现了又一部重要的谐谑小说专集—— 《启颜录》。本文通过对比考察《笑林》与《启颜录》,分析谐谑小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新变化和特点。

一、《笑林》简论

《笑林》的作者邯郸淳,一名竺,字子礼,又字子叔,颖川人,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性情滑稽,有“中国最早的小说家”之称。所著《笑林》流传甚广,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谐谑小说专集,被称为“笑话之祖”,其篇幅短小精悍,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实性。

《笑林》的创作并结集,标志着小说从诸子寓言、史籍谐谑故事的分离[11],在充分重视和体现文学的观赏娱乐价值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笑林》的思想内容包含着实用的一面,但这种“实用”不再有强烈的目的,“为赏心而作”“远实用而近娱乐”,以整个社会、以一切不良的人和事为规讽对象,选材相当自由广泛,往往是生活中有什么就去讽刺什么,而不是为了讽刺什么而去找什么来讽刺[9]。如《汉世老人》写阔老只知一味聚敛,对穷人一毛不拔,讽刺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善治伛者》中,医者只管将佝偻的背治直,不管其死活,嘲讽了不知变通,忽视事物的内在联系的错误态度;《长竿入城》中,鲁人持长竿横竖不得入,“计无所出”,其愚笨令人发笑,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自诩“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过路老父竟然提出截断长竿的糊涂建议,讽刺了自作聪明,乱出主意的人。总之,《笑林》中大部分故事具有浓厚生活气息,普遍地揭露了人性中的各种弱点,不再专门为论证说理而服务。

二、《启颜录》简论

《启颜录》是继《笑林》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谐謔小说集,其书名顾名思义是让人开颜大笑,注重“谐”的娱乐效果,它的内容大多是记录人物的诙谐言语,趋于单纯的逗乐,调笑意味浓厚。该书原本已亡佚,1900年出土了敦煌卷子本《启颜录》,该本首尾俱全,全卷分为“论难”“辩捷”“昏忘”“嘲诮”四类,是我国最早具有分类意识的谐谑小说集。

由于其原本失传,关于作者问题学界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三:

其一,侯白说。《旧唐书·经籍志》卷下“丙部子录小说家”类著录:“《启颜录》十卷,侯白撰。”[2]《新唐书·艺文志》卷五十九“子部小说家类”著录:“侯白《启颜录》,十卷。”[3]近人王利器承袭此说,认为 “或此书由侯白首创,后代继续有所增加。”[7]林青青发表硕士论文《俗文学视野下〈启颜录〉研究》也对此观点表示支持态度。

其二,皮光业说。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六《艺文志》五著录:“皮光业《皮氏见闻录》十三卷。《启颜录》六卷。”[5]今人叶庆炳承此说,认为侯白和皮光业各著有《启颜录》一书,《太平广记》所引及《直斋书录解题》所记之《启颜录》实际混杂了侯白和皮光业的文字,敦煌写本没有署名作者也不能证明《启颜录》的作者不是侯白。[8]

其三,佚名说。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小说家类”著录:“《启颜录》八卷。不知作者。杂记诙谐调笑事。”[4]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张鸿勋先生先后发表了《谈敦煌本〈启颜录〉》和《敦煌本〈启颜录〉发现的意义及其文学价值》,首次注意到《启颜录》的作者姓名问题,通过查《隋书·侯白传》得出“在唐初是没有侯白撰写《启颜录》的说法”的结论,认为《启颜录》中大部分故事应是口头创作,靠口耳相传不断丰富,后由文人整理收集成书,大抵因为侯白“好为俳谐杂说”“有捷才,性滑稽”,所以附会在其名下。张鸿勋先生的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曹林娣的《〈启颜录〉及其遗文》,朱瑶的《〈启颜录〉成书考》,马培洁的《〈启颜录〉与中古时期笑话集》以及许多的《原型理论视角下〈启颜录〉研究》都持此看法。

三、从《笑林》到《启颜录》

相继出现的两部谐谑小说,展现了谐谑小说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

(一)叙事手法上:更加重视对语言学的运用

《笑林》形式短小,情节设置巧妙,寥寥几笔以勾勒出人物特征,故事往往先铺垫埋伏,引人入彀,而后突然揭开一个始料未及的结果,以调动读者从紧张到醒悟的一个快速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引爆笑点。

《启颜录》则重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综合运用修辞学、音韵学、文字学等多种手法,形成诙谐风格:

其一,《启颜录》常运用夸张、引用、双关等修辞手法,将缺陷和完善、愚笨和机敏等两极对立的属性不动声色地集为一体,制造诙谐之趣。《启颜录》中引用儒家经典制造的笑料特别多,有《王绚》和《侯白》等则中引用了《论语》中的句子。又有《邓玄挺》一则讲,谢佑射箭十发皆不中箭靶,认为是箭不好的原因,邓玄挺调侃道:“自须责射”。此处谐音双关,表面意义是应该责备射技,谐音意为应该责备谢某人(古音中“射”“谢”音近)。

其二,《启颜录》常运用谐音、方言等音韵学方法,戏谑调侃,以达到引人发笑的喜剧效果。有《北齐高祖》一则,以“奇”谐音“骑”,将“世尊奇特”释为“世尊骑特”,也就是“佛骑牛”之意,把“佛祖”作为调侃对象。《邓玄挺》用反切注音法嘲笑和尚秃顶;《长孙玄同》中,有吴人用方音说“粉粥”,因听起来像“粪粥”,令人捧腹。

其三,《启颜录》还运用拆分字形、换字等文字学手法,制造谐趣,以达到娱乐的效果,尤以对姓氏的谐谑为典型,例如《徐王》对姓氏“王”拆字,徐之才将“王”字加笔画或偏旁,组成“、狂、马、羊”等字,以嘲讽王元景为惑乱、疯癫及畜生;有《马王》《薛综》等则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对形式进行拆分,相互调侃。另外有《酒肆》一则,讲三四人在酒肆饮酒,因酒味酸淡纷纷打趣:“酒,何处漫行来,腾腾失却酉”,意思是“酒”行来时蒸腾了“酉”只留了“水”,以嘲笑了酒味的清淡。

(二)内容题材上:从纯粹的民间笑话到加入文人特色的杂记笑话

《笑林》作为第一部谐谑小说专集,其故事主体大都是身份模糊的下层人民,如某甲、某乙、汉世老人、南方人、痴婿等,所记载的内容是一些街谈巷议、琐碎小语,大部分故事应是民间口头创作,口耳相传,后整理成书。

《启颜录》则荟萃了侯白、徐之才等各式各样身份明确的人物,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采自旧文,融入了儒家经典、诗文作品、佛家经语和历史典故,显示出一定的文人特色,不再是纯粹的民间笑话[9]:

其一,故意歪曲佛教教义和经典,调侃僧人日常生活的笑料。“论难”篇中《北齐高祖设聚会》《高祖当作内道场》《佛是日儿》三则都是北齐名优石动筩在北齐高祖的大斋日聚会上戏谑高僧,故意曲解佛教教义。论难本是高雅严肃的场合,优伶却在此肆意调侃,进行诡辩,把“论难”当作了娱乐活动。

其二,对官员的昏庸健忘进行嘲笑。《王德健忘》中有尚书员外王德,为人健忘,先是两次忘记身边“番官”,后又把“番官”的“番”当成量词,问“作官几番”,讽糊涂昏忘;更有《长沙王陈叔坚》,暴虐任性,吃饭时谴人喂食,不论胀饿,都对他人一顿杖打,真是愚昧昏庸!

其三,抓住人的姓名相互譏笑。《边仁表》中,边仁表从词汇意义的角度抓住弘绰的名字戏谑调侃,嘲弘绰姓“弘”,却无弘大的气量,虽名曰“弘绰”,实际上胸怀既不弘,也不绰。还有《徐王》《马王》《薛综》等则运用汉字拆分的方法将人的姓按结构拆分来相互嘲笑。

其四,拿人的生理缺陷戏谑调侃。《启颜录》中有十二则都是以貌取笑的谐谑,调侃的主要是矮小、驼背、无齿、口吃、秃头以及患眼疾、鼻疾这些生理缺陷,开篇就表明其缺陷,并直接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如《佝人》一则:

有人患腰曲伛偻,常低头而行。傍人咏之曰:“拄杖欲似‘乃’,插笏便似‘及’。逆风汤雨行,面干顶额湿。着衣床上坐,肚缓脊皮急。城门尔许高,故自匍匐入。”[1]

此人因佝偻被人嘲笑:脊背弯曲拄杖像个“乃”字,腰带上插“笏”像个“及”字……极其细致地观察佝偻者在不同状况下的身体形态,进行无情嘲讽。《安陵佐史》《患目鼻人》《田媪》等则亦毫无顾忌地嘲笑他人生理缺陷。

(三)风格特点上:从带有讽刺性到纯娱乐性

《笑林》与《启颜录》都是以令人悦笑为主要目标的谐谑小说,突出展示文学的观赏娱乐功能。但《笑林》的思想内容还包含着实用的一面,虽然这种“实用”不再有强烈的目的,但内容寓庄于谐,在嘲谑的背后往往包含着比较严肃的思想,具有讽刺性。

《启颜录》更多的在于戏谑调侃,通过对语言智慧的彰显,达到诙谐的效果,具有纯娱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重“辩捷”。“辩捷”亦作“辨捷”,指的是能言善辩、才思敏捷[10],这是在《启颜录》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启颜录》中有一大批“辩捷”的高手,如侯白、徐之才、长孙玄同等都是“辩捷”之才。在敦煌本《启颜录》中,还专设“辩捷”一门:“齐徐之才有学辩捷”“有一僧甚辩捷”等。“辩捷”的特点主要在于对语言文字的巧妙运用,调笑戏谑,彰显了人物的语言智慧,产生诙谐的效果,如《侯白捷辩》一则:

越公杨素戏弄侯白云:“山东人多仁义借一而得两。”侯白问曰:“公若为得知? ”素曰:“有人从其借弓,乃云‘揭刀去’,岂非借一而得两?”白应声曰:“关中人亦甚聪明,问一而知二。”越公问曰:“何以得知?”白曰:“有人问:‘比来多雨,渭水涨不?’报曰:‘灞涨。’岂非问一而知二?”越公于是服其辩捷。[1]

侯白以绝妙的口才展示出个人的智慧,令杨素信服。

另一方面,优伶笑话的主题从微讽转向娱乐。《启颜录》中涉及的优伶只有两位,石动筩和优旃,表达讽谏意义的优伶笑话只有《优旃》一则[12],讲的是 “麋鹿御寇”和“漆城之阴”两件事,也就是优旃劝阻秦始皇和秦二世大兴土木,具有讽谏君王的目的:

秦优旃善为笑言,然合于道。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西至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贼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乃止。及二世立,欲漆其城。优旃曰:“善,虽百姓愁费,然大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漆之,极易,难为荫室。”二世笑之而止。[1]

而后关于北齐著名优伶石动筩的笑话,共有七则,都只体现出君王逗趣解闷,而未有实际功用的意图,仅择《佛是日儿》一则如下:

高祖又尝以四月八日斋会讲说,石动筩时在会中,有大德僧在高座上讲,道俗论难,不能相决。动筩后来,乃问僧曰:“今是何日? ”僧答云:“是佛生日。”动筩即云:“日是佛儿。”僧即变云:“今日生佛。”动筩又云:“佛是日儿。”众皆大笑。[1]

四月八日,本为佛的生日,石动莆故意将“生日”理解为动宾关系,意思成了“佛生了日”,后又故意将“今日生佛”中的“今”略而不论,曲解为“日生了佛”,说“佛是日儿”。

总之,《启颜录》中共收录优伶笑话八则,其中只有一则与优旃有关的具有讽谏意味的笑话,其他七则都是有关石动筩的笑话,旨在单纯调谐、逗趣解闷,收录石动筩的笑话要远超过优旃的笑话,这种收录数量上的差异,体现了当时世人更看重优伶娱乐解闷的能力,也体现出《启颜录》旨在纯娱乐的思想倾向。

(四)“呆女婿”的形象上:从痴笨之人到聪慧之人

《笑林》首创“呆女婿”故事,之后许多笑话作品都有“呆女婿”的形象出现,存在负面与赞扬之分,可略显民间“呆女婿”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充当的角色。在《笑林》中,呆女婿是忘记吊礼、不知礼数的,他因痴笨健忘而丢了一只袜子,但又一直挂记丢了一只袜子一事,并不见忘,令人发笑;《启颜录》中关于“呆女婿”的故事,字数增加了一倍,详细地讲述了岳丈考察女婿的谐趣过程,此中的呆女婿只是妇家人以为呆疑,故意出题刁难,反被女婿作诗嘲弄了一番,反败为胜,刻画了一位聪明的人物。从《笑林》到《启颜录》,不再是一味刻画一种愚蠢的呆女婿形象,而是展示出更加鲜活和有思考能力的“女婿”人物形象。但无论是先天愚笨被戏弄,还是被刁难而展示出聪明才智,呆女婿都是可以被戏弄刁难的角色,可见当时民间已婚男子在家庭中处于一定的弱势地位。

四、结语

从《笑林》到《启颜录》是我国古代谐谑小说的第一次嬗变,《啟颜录》较之于《笑林》在语言上的造诣颇高,在“辩捷”中尤为明显,体现了人物的口才与机智,发现了侯白、徐之才等大批“辩捷”之才;在思想内容与风格特点上,《启颜录》题材内容更加广泛,从纯粹的民间笑话到加入文人特色,谐谑风格也偏向纯娱乐性,表现为文人之间的调笑戏谑和优伶笑话的主题,区别于取材街谈巷议、旨在讽刺愚昧与荒诞的《笑林》。但《启颜录》“俳谐太过”“流于轻薄”[2]之弊端,有很多嘲笑人生理缺陷的笑话,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隋)侯白撰,董志翘注.启颜录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经籍志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元)脱脱.宋史·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鲁迅.古小说钩沉[M].济南:齐鲁书社,1997.

[7]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朱瑶.《启颜录》成书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9]马培洁.雅俗文化的两相对照—— 《世说新语》与《启颜录》[J].民族文学研究,2011,(06).

[10]宋扬,郭康松.《启颜录》诙谐风格的语言学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44(04).

[11]乔孝冬.邯郸淳《笑林》与“笑林体”文体独立的示范意义[J].蒲松龄研究,2017,(02).

[12]林青青.俗文学视野下的《启颜录》研究[D].扬州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笑林嬗变
跌①
卫生笑林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性同体意象及其嬗变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集方式的嬗变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CROSS WORD
酷漫
CROSS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