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公平中行走

2023-11-20郑忠德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事公平考试

□ 郑忠德

黎 青/图

酷暑炎夏,蒙山脚下,几个曾经从事过人事考试工作的退了休的朋友避暑于此。喝茶拉呱、登山闲逛,一场轻松自如的聚会,可是一说到人事考试,个个激情难抑,心情振奋。从1993 年10 月第一次全省统一组织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算起,今年正好是人事考试30 年。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就是那些从事人事考试的岁月。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酸甜苦辣和加班忙碌,但也因为参与了国家的人才评价和选拔,一想起来就觉得很自豪。

人事考试30 年前诞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艰难中创新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标志性产物,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选拔和评价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我40 年的工龄中,有20 年目睹了人事考试从诞生到成长的全过程,其中有两年我参与了职称和职业资格考试工作,有八年我是人事考试队伍中的一员,直接参与了山东省人事考试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伴随着人事考试的改革与发展,我尽心尽力地贡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也品尝着人事考试的酸甜苦辣。

2012 年9 月,为了迎接人事考试20 周年的到来,我和省人事考试中心的几位同事坐在一起,认真回顾了20 年来山东人事考试走过的非凡历程、遇到的种种困难、取得的可喜成就,全面分析了当时面临的形势和承载的任务,共同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在满怀深情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对20 年来的人事考试来一次全面总结,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使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和研究人事考试,把人事考试工作做得更好。为此,我们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广泛搜集资料,对20 年来散落在千册万卷中的文件资料和数据信息进行搜集研究;二是以“从公平中走来”为主题,面向社会公开征文,了解考生和社会各界对人事考试的认知、评价和建议;三是对已经实施的所有人事考试项目和实施方法进行汇总和剖析。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了人事考试教材《追寻公平的足迹——山东人事考试20 年回眸》,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后发现,这是全国第一本系统介绍和研究人事考试的读本,国家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看到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要求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研究。

从2003 年 到2013 年,10 年 人事考试是我40 年工龄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值得记忆的东西太多了。那么多项目,那么多困难,那么多甘苦,那么多案例……数不胜数,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无论什么场合,都要强调考试公平。确实,公平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词语,这是人事考试的核心,也是广大考生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没有公平,人事考试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通过参与人事考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实施,我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理念,就是几十年来人事制度改革始终围绕一条主线、解决两个难题进行。一条主线就是如何通过改革,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环境;两个难题就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用什么办法,杜绝人事人才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人事考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伴随着改革的进程不断发展壮大。可以说,经历上千年考试文化的洗礼,悠久的考试传统铸就了我们民族浓郁的考试心理,人们普遍认为“考试才是公平的”“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是英雄,是好汉,考场上比比看”……正如一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在征文中说的那样:“考试给每一位参加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被拒绝,我心服口服。”正是在这种公众的普遍心态和环境下,“凡进必考”“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卷子代替条子”“玻璃房子里的竞争”,就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标志性产物。有了这个理念,无论我参与起草什么文件、实施什么工作,第一考量的要素就是公平。没有公平,我就觉得做的工作没有价值。

二、提出了人事考试要研究六个问号。所谓六个问号即:为什么要考?考谁?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结果怎么用?考试出了问题怎么办?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人事考试亦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人事考试工作的人员,一定要研究掌握人事考试规律,并将其熟练地运用于人事考试工作中。

一是为什么要考?只有研究透为什么要考,明确了考试的目的和目标,才能保证考试的正确方向和效益效率。古今中外,考试是人才评价和选拔的重要手段,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近代的教育考试,再到西方的文官制度考试,一直到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测试,考试无处不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考试体现了“公平”两字。没有公平,考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当然,考试一定不能太多太乱,否则会造成社会成本太高,甚至妨碍了就业,妨碍了劳动力流动,损害了公平的形象。因此,启动考试项目一定要慎重,事前论证非常关键。

二是考谁?考试的对象决定着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笔试、面试,对通用性比较强的水平评价和准入评价而言,可以广泛使用,但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和选拔,使用考试方法肯定不妥。所以,对考试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决定着使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三是考什么?考试的内容涉及命题方向和范围,而考题是决定考试公平和科学的决定性因素。这么多年过去了,考试内容也在不停地调整改进,但考试命题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为例,考记忆知识的题目过多,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内容不足;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过多,考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不足;考定型的知识过多,考新兴领域的问题过少,等等。为什么现在许多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结构失调?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上述考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怎么考?主要是指考试的组织方式。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经济学里至高无上的定理。这条定理同样适用于人事考试。考试成本高,组织成本高,考生成本高,社会成本高,很重要的原因是考试方式落后。十几年前,我们那一代人虽然解决了网上报名和缴费查询问题,组织和考生成本大幅度降低,但考场设置标准规范、淘汰纸质实行网上、一次考试变常态考试等问题,都没有重大突破。近几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三年疫情的压力,线上考试、无纸化考试、远程考试等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进步的空间仍然很大,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分类考试方式,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考试效益,依然是考试行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五是考试结果怎么用?考试分数和结果的科学运用,是考试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比如考试的分值、占比、一票否决等,直接决定着考试的公平和科学程度。如果考试的分数和结果没用,那就没有必要考试。

六是考试出了问题怎么办?考前泄题、作弊不管、考试不公,是对考试本质的歪曲和玷污。那些年,社会诚信缺失问题比较突出,反映到人事考试中,突出表现为有些专业知识和诚信水平不高的考生,试图通过歪门邪道、违纪违规甚至违法作弊通过考试。加上人事考试项目多,考试队伍建设和保障能力跟不上,考试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考试部门和工作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所以,那些年我们把很大的精力和投入用在确保考试安全上,对考试科学和考试效益的研究和投入远远不够。相信经过这十几年的努力,这方面的问题肯定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提高考试的公平性、科学性、安全性和考试效益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值得考试工作者一直研究下去。

三、考试安全是考试工作的红线和底线。没有考试安全,就没有考试的公平、科学和效率。因此,构建安全体系,是考试的重要任务。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安全事故频发,我所在的行业那几年也连续出了几起安全事故,处分了不少人,弄得我的同行们个个谨小慎微,心惊胆战,生怕不小心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避免发生考试安全事故?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什么事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守规矩,抓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将任何事故扼杀于萌芽状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当然,有些安全事故是由客观因素或者别人引起的,因此,防范措施就应该多一些,至少应该做到三条:一是管好自己,严守规矩,并逐步提高对事故发生的预判能力;二是主动帮助别人,指导监督或者要求同事、下属也认认真真、兢兢业业、遵守规矩、忠于职守;三是沉着冷静,积极应对。

人生可能就应该这样,有些工作干完了也就过去了,不会留下印象;有些工作干完了则会永远铭记,影响绵长。人事考试工作就属后者,那些曾经的岁月和情景会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那些被强化的意识时间再久也磨去不了,甚至会影响一生,比如公平意识、安全意识、保密意识、科学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等等。

猜你喜欢

人事公平考试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笨柴兄弟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平比较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