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之窗 闪耀千年之光
2023-11-20于彬
| 文 · 于彬
杭州亚运会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亦是一次展现深厚文化内涵的盛宴,
更是一扇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亚运圣火熊熊燃烧的16 天里,全世界深深惊艳于亚运时刻、杭州记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随之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圣火熄灭,盛会落幕,涟漪绵长,启示深深。
杭州亚运会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亦是一次展现深厚文化内涵的盛宴,更是一扇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世人由此深信,这是一个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国度,这是一块创新不止、活力迸发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善良包容,这里的未来无限美好。
人文亚运 彰显文化自信之风
大到竞赛场馆、场地设计,小到亚运会各个环节……亚运会期间,无处不诉说着深长悠远的中国故事,无处不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不论是穿越千年的吉祥物组合“江南忆”,还是蕴含着杭州故事的会徽“潮涌”,亦或是亚运会核心主题图形“润泽”,处处都能感受到亚运会对中国故事的挖掘与传递。透过“亚运之窗”品味诗画江南,向八方宾朋展现东道主中国绵延5000 年的文化印记,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
杭州亚运会会徽名为“潮涌”,它将钱塘江、钱江潮头等元素融为一体。在杭州亚运村“文化屋”,萧山过江布、西湖绸伞、台州刺绣等传承千年的地方风物,尽在其中。每一种风物都浸润着中华文化的气质。
亚运火种采集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大莫角山,亚运火炬“薪火”的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亚运吉祥物“琮琮”代表良渚古城遗址,亚运奖牌“湖山”融合良渚玉琮神韵……这一系列元素源自良渚遗址——一个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读懂良渚,便能跨越时间,更好理解和感知中华的文艺之范、文化之韵和文明之光。
与此同时,竞赛场馆、场地设计,无不彰显着中国文化底蕴。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外形似莲花,造型动感飘逸,取意于杭州丝绸纹理与纺织体系,建筑体态源于钱塘江水的动态,犹如一朵美丽的莲花绽放于钱塘江畔;被称作“杭州伞”的曲棍球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为造型灵感,将伞的轻巧柔美与建筑的刚强稳定融为一体,尽显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亚运会期间恰逢中秋节,亚运村里还特意举办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与体验的活动。
“中国人非常棒,他们有非常美丽的文化,我非常喜欢。”巴基斯坦代表团的随队官员阿里表示。在中秋之夜,他也像很多海外人士一样,参加了亚运村里的汉服体验,也由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杭州亚运会期间,许多海外运动员、官员、记者都游览了杭州的城市风光,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从自然风景到人文历史,杭州向整个亚洲打开了一扇窗。
“良渚小莫角山的夕阳,大运河的剪影,每张照片都体现着浙江的历史人文之美。”来自澳大利亚的摄影记者拉菲克·穆罕默德说。
马来西亚武术运动员黄永升也感叹道:“中国文化,越是了解就越是喜欢。”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体操名将,48 岁的丘索维金娜也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我被杭州的干净整洁所征服,美丽的西湖,以及现代与古老的融合,一切都非常美丽。”
对于许多海外运动员来说,这一次杭州之旅虽然短暂,但就此留下的对于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兴趣,将是长久的。
因为亚运会,“换pin”(交换徽章)成为2023 年最酷最流行的社交方式。主媒体中心一角的自助换章机前总是排起长队。印度记者赫曼特·夏尔马表示,他从2003 年开始从事体育报道,这是第一次见到交换徽章的智能平台。因为馆内商店的西湖十景系列已经断货,他把希望寄托在机器“盲盒”,他说:“来中国,当然要带回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徽章!”
西湖十景、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系列徽章……一大批极具特色的徽章成了国内外运动员、记者的抢手货,把杭州气韵、中国文化带向全世界。
时代在变,文化表达的语汇也在迭代更新。杭州亚组委执行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说:“最酷智能与最美山水,一体两面,无缝融合,正是杭州的独家‘软实力’,也是中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缩影。”
在亚运会的各个方面,中国以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方式彰显了自己的文化底蕴。从江潮的流动到亚运莲花的超凡脱俗,中国人将千年经典与未来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这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致敬和传承,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有力表现。
智能亚运 体验数字发展之雅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杭州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科技之美。由超过1 亿人参与的“数字火炬手”高擎火炬踏浪而来,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本届亚运会中随处可见。比如智能驾驶巴士专线,能“指路”的交通路牌,仿佛足球飞到眼前的户外裸眼3D显示屏,会按时“喝水”的绿茵草坪,随处可见的各种服务机器人,连公园的座椅都有太阳能可以为手机无线充电……
5G/5G-A、云计算、大数据、AI、大模型、区块链、AR/VR、元宇宙……亚运盛会背后是数字科技助力。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指挥长胥伟华表示,杭州亚运会创造了多个“亚运首次、全球首个”。用数字世界打破时空界限,让更多人参与到亚运盛会中。
在赛会赛事方面,杭州亚运会是史上首届实现核心系统100%基于云计算的“云上亚运”,赛事信息仅需五六秒就可以实现发布。杭州亚运会全球首创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亚运钉”,实现了“一部手机掌上办赛”,可以支持10 万人大协同,单日消息发送量超过20 万条,单日线上会议近500 场。
步入电竞中心指挥大厅,大屏上的数字驾驶舱科技感十足。该数字驾驶舱是中国移动依托5G、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的智能化场馆及设施的数字孪生体,能够进行全场景、全空间、全要素的数字化感知,实现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映射、控制、管理和分析。
“数字驾驶舱运用了全感知的5G 数字基座,接入设备数量超万台,数据类型达10 万种以上,可以实现场馆平时与赛时相结合的智能化管理。”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电竞馆技术开发人员刘强介绍。
第19 届亚运会奖牌“湖山”
亚运会是一项国际赛事,各国运动员、媒体记者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实现流畅交流?中国移动首创的5G 新通话融合了多媒体与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在通话中语音的识别和转写、翻译,用户对着手机讲中文,电话另一端能看到标准英语字幕。除了服务亚运外,该应用也极大方便了普通用户在跨国通信和旅行中的跨语种通话交流。
当前,5G 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再陌生。在杭州亚运村,这里已抢先用上了5.5G 网络。
除了网速显著提升以外,5.5G网络的一个革命性技术突破,就是“通信感知一体化”,基站不仅可以连接通信,也可以作为一个微型雷达,实现一网两用。
“我们在亚运村内实现了基于5.5G 无源物联应用技术的物流车辆和仓储的数字化管理,基于5.5G 基站通感一体对道路车辆感知、对低空无人机的监测等智能应用。”浙江移动规划技术部5G技术专家徐林忠说,“5.5G 网络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比如感知无人机赋能低空经济,感知车辆通行让驾驶更加安全、交通管理更加高效,这也为我们未来的智能生活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杭州亚组委还推出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这是数字赋能亚运会的典型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观赛群体提供“食、住、行、票、游、购”全要素智能服务,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智能亚运”。比如,当观众来到“大莲花”如果找不到座位,只需要打开支付宝调用“智能亚运一站通”小程序,选择AR 导航服务,然后将手机摄像头对准前方,屏幕就会在实景画面上标出行进路线。
尖端的科技最终是为了造福百姓日常生活。开幕式结束后7万多人40 分钟内全部疏散完毕,这背后是杭州数字算力和数字交通的贡献。这套系统就是城市数据模型CRM 系统,而这项技术的应用空间非常大,可以有效应用在生活场景。
诸多“首创”“首个”背后,不仅与杭州这座“创新之城”“数字之城”密切相关,更是来自中国创新的不断积累。杭州亚运会是亚运会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一直贯穿于杭州亚运会筹备举办全过程,从场馆设计、观赛体验到保障服务,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和先进的数字技术,不仅为保障服务亚运赋能,也成为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缩影。
2023 年9 月23 日,杭州第19 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字火炬手点燃亚运主火炬
绿色亚运 唱响低碳环保之颂
惊艳,杭州亚运会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开幕式上,璀璨的数字焰火腾空而起,手持火炬的数字人跨过江河、划破夜空而来;闭幕式上,数控草坪的创意令人大开眼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中国式浪漫的同时,也将绿色环保理念深植心中。开幕式到闭幕式,人们见证了中国对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亚运会历史上,杭州亚运会首次提出了将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理念融入赛事筹办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这一理念的落实,不仅体现在亚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更进一步贯穿到城市品质的提升上,让广大市民共享绿色亚运的成果。
在亚运场馆建设方面,杭州亚运会不仅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更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例如,废弃的矿山经过改造成为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每月节省35%的水量,每天可节省约1000吨水;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篮球场建设了智能阳光房,可以满足场馆空调、照明等电能需求;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和游泳馆、临安体育文化会展中心体育馆应用导光管无电照明系统作为日常照明,将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内,相对日光灯而言,具有无频闪、环保及节能优势,每年可节电约10万千瓦时。这些绿色设计理念不仅节约了资源,更凸显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杭州亚运会同样注重绿色处理。宁波象山亚帆中心将陆域爆破产生的76 万方石料用于海域防波堤建设;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改造过程中将建筑垃圾破碎并自动分类,作为建筑原料;湖州赛区选用绿色建材、可再生循环利用材料及利废建材,节省建设资金约8000 万元。这些举措既节省了资源,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除了在场馆建设中融入绿色理念,杭州亚运会还大规模使用绿色能源。杭州亚运会通过绿电交易,将千里之外的绿电通过特高压电网输送到亚运场馆,绿电总成交电量6.21 亿千瓦时。杭州亚运会也成为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电供应的亚运会。绿电既有来自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嘉峪关、黄土高原等地的光伏电,也有来自新疆哈密等地的风电。此外,浙江省内分布式光伏和海上风电等绿色电能,也通过接入国家电网,和丝绸之路上的风光电一起“点亮”亚运。此外,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的甲醇燃料,是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普及的二氧化碳合成而来,这也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在主火炬中使用甲醇燃料。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杭州亚运会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让人惊喜的是,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还将延续至赛后——赛事结束后,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将“变身”成一个国际攀岩主题社区,供市民开展娱乐活动;宁波亚帆中心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利用,近陆域地块开采的石料全部回收,用来建设特色防波堤……
“杭州亚运会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一直着力于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技术领域并收获成效,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切实贡献。”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说。
绿色理念、创意助力、科技赋能,通过亚运会,中国向亚洲、向世界明确传达了对绿色和科技理念的重视,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一名印度记者感慨:“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必须共同保护好这个世界。杭州亚运会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
赛事有期,相会总有别离时,参加亚运会的八方宾客虽然离去,但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留给了亚洲和世界。
一处处现代场馆、一个个首创理念、一次次科技赋能……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伟大征程上,“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杭州亚运会,在亚洲和世界体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