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2023-11-20刘爻寒

中国新时代 2023年11期
关键词:耕地粮食农业

| 文· 刘爻寒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提出一系列粮食安全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金秋十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稻田一派丰收景象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物资。粮食安全就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粮食安全的概念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

1974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个概念强调的是,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

1983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定义进行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将粮食安全的概念由“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聚焦到粮食的供给和保障。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是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14 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尤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一系列粮食安全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仓廪实,天下安。伴随“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22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 亿斤,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 年稳定在1.3 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大国粮满仓

2023 年夏收期间,各地努力克服“烂场雨”等灾害影响,全力保障夏粮适时收获、颗粒归仓。我国夏粮产量2923 亿斤,居历史第二高位,仍是丰收季。早稻面积达7100 万亩以上,基本保持稳定,单产和总产实现双增长。

金秋十月,又值秋粮丰收时节,满目皆“丰”景,处处秋收忙。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西南山区到鱼米之乡,广袤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满载着希望。

国庆前夕,黑土地上,色彩斑斓,稻谷飘香。

黑龙江省五常市,农民们正驾驶收割机进行秋收作业,机器轰鸣声由远及近。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大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2 亿亩,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三大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全国人民每9 碗饭中就有1 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粮食产量每年超过7000 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3%,连续13 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作出了重大贡献。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西江镇的万亩稻田种植基地,一簇簇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铺满了稻田,在微风轻拂下,掀起层层稻浪。不远处,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稻田里呈现出忙碌的丰收景象。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粮食产量连续两年超过800 亿斤,2022 年达到816.16 亿斤,稳居全国第五;单产940.52斤/亩,居粮食主产省第一。

喜看稻菽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时。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红星村,农户们正抢抓有利天气收获玉米。在辽宁这片金色大地上,从沿海到内陆,一幅幅丰收美景次第铺陈开来。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辽宁2023 年粮食播种面积5344.9 万亩,粮食作物的目标总产量是489.6 亿斤。

为适应新的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变化,我国划分了13 个粮食主产区、7 个主销区和11 个基本平衡区,使粮食优势产区能稳定地发挥地理资源优势,确保了粮食产能逐步提高。

从粮食生产布局考虑,我国以粮食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粮库存等为指标,将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个省(自治区)确定为主产区,主产区要稳定并逐步增加粮食生产。目前,13 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到全国的78%以上,挑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梁。

13 个粮食主产区中,东北三省均位列其中。东北地区农业资源富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使得东北地区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2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

事实上,这个金秋,全国各地的秋粮均迎来收获,满眼丰收景,处处秋收忙。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村民李杏节家正在忙着收割水稻。4 台联合收割机排成一排忙着作业,收割、脱粒,然后直接装车。经过技术人员的实地测算,李杏节的稻田亩产1812 斤,比2022年多了100 多斤。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15 万亩水稻喜迎丰收;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70.6 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金灿灿的玉米日渐堆成山、晒成海;河北省邢台市,金黄的玉米、黄绿的梨果、红彤彤的酸枣绘就五彩画卷;江苏省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开发区水稻制种基地,蓝天白云与稻田交相辉映,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涌起稻浪;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0 多万亩水稻进入成熟收获期,一块块金黄色的稻田点缀在青山与传统村落之间……

粮满仓,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一号文件”,部署“三农”重点工作,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明确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政治责任。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红海滩红艳如霞的碱蓬草与金色的稻田交相辉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 的人口,从当年4 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 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金秋的颜色,充满希望,正是大国粮满仓。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藏粮于地

万物土中生。若地之不存,粮将焉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利用工作,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极而言之,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逐步施行到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遏制耕地“非粮化”,明确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的优先序;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由提质改造和数量补充相结合的占补方式转变为建立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从耕地等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了耕地休养生息的阶段目标和政策措施,强调耕地的首要功能仍是粮食和农产品生产,通过耕地养护、退耕还林还草、休耕、轮作、污染防控治理,探索耕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之路。

2015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土地承载着希望,孕育着收获。藏粮于地战略的提出,是从源头上保障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藏粮于地强调的是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从广义上看,它包含确保具有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面积(耕地的数量)、同等面积的耕地要生产更多的粮食(耕地的质量)、在粮食生产相对充足的情况下让退化的耕地休养生息(耕地的生产力)3 层含义。

藏粮于地所储藏的不是实际生产出来的粮食,而是耕地生产粮食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耕地数量和影响单产水平的耕地质量。“藏粮于地”就是要保证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

聚焦耕地质量,我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2022 年,1 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8300万亩。到2022 年年底,全国已建成10 亿亩高标准农田,占我国19.18 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稳定保障1 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2023 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 万亩、改造提升3500 万亩,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泉江镇盆珠村,田间道路宽阔平坦,大小沟渠纵横相连,这便是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今年我种的1600 多亩早稻已经丰收。现在正在收割的600多亩中稻,预计亩产在650 公斤,托了这好田的福,种地更有底气!今年呀,又是个丰收年!”种植大户王小兰介绍,今年她继续流转了4000 亩土地,其中2000 亩是高标准农田,抗灾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方便大型机械作业,种地省心不少。

“以前有的田间路低洼不平,灌溉用水进不来,全是‘望天田’。现在成了播种便利、排水通畅、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大伙儿可幸福哩!”遂川县高标准农田办公室主任郭小龙介绍,目前,遂川县建成高标准农田22.21 万亩,占水田面积的58.42%。“耕地质量大幅提升,粮食产能也随之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我们会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

与此同时,很多曾经“白花花”的盐碱地,如今正长出“新粮仓”。

2023 年,辽宁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60 万亩以上。在水稻主产区盘锦,160 多万亩高产水田几乎全部由盐碱地改良而来,在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先后诞生了近60 个耐盐碱的水稻新品种,预计2023 年盘锦水稻最高亩产可以达到1600 斤以上。

新立村曾经是内蒙古巴林右旗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采用深翻、施用改良剂、种植耐盐碱作物的方法,并通过新技术应用,将4500 亩盐碱地改造成水稻田,成为巴林右旗有名的稻谷之乡。2020 年-2022 年,内蒙古连续3 年在三大灌区的6个旗县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12.2 万亩。

藏粮于地,筑牢粮仓“耕”基。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从四川盆地到江南水乡,如何做到从“吃饱”到“吃好”,怎样打牢粮食安全的根基,端牢端稳端好中国人的饭碗,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藏粮于技

2022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要强,种业必须要强。一年又一年的丰收都是从种子开始,要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首先必须解决种子问题。有好种子,才有好收成,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的核心技术,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正是抓住了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为农民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20 多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种业发展的改革措施,尤其是自2021 年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一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取得了突破。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以公共研发为主体的育种研发队伍,在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许多研究领域处在国际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子自给率更是世界领先,四大粮食作物的种子几乎全部实现国产化,实现了种业安全的绝对保障。

江苏省东台市,200 亩盐碱地里连片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机收实产达323.87公斤/亩,亩产油量约163.17 公斤,比当地油菜平均单产增加59.5%,比当地油菜平均亩产油量增加82.7%,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半壁江山。“中油杂501”正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历经10 年攻关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如今,我国国家级种业基地加快布局,由216 个农作物基地、262 个畜禽育种场、91 家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国家队”,供种保障能力由70%提高到75%。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表示:“国家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也已经建成运行,应该说这个库可以满足未来50 年发展的需要。国家的畜禽种质资源库也已经开工建设,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利用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大幅度提升。”

种子技术是农业科技进步中最重要的技术,种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主要农产品生产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 年12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的资源就那么多,超大规模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又不断增长,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要立志补上短板弱项,还要立志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利用生物、信息、空天遥感等多学科技术与农业的有机融合,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姜店乡,1000 亩连片玉米地的长势格外喜人。当地合作社采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团队创建的黄淮海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使该地块玉米亩穗数高达5300 穗~5600穗,比周边农户常规管理亩均增密1000 穗以上,预测农户每亩增产100 公斤~200 公斤。2023 年以来,该技术在河南省16 个县进行整建制推广。

“我这些玉米都是经过‘健身’的,扛过两次台风、一次强降雨都没事。”极端天气下,黑龙江北大荒的种植户隋桂霞的2300 亩玉米高产示范田今年依然丰产在望。地里的玉米只有1 米多高,玉米穗的位置比普通玉米矮了近20 厘米,根系却格外粗壮,像八爪鱼一样紧紧抓牢土地,用手摇晃,纹丝不动。隋桂霞介绍,这些玉米都经过拔节期矮化作业,营养能更多供给果穗而不是玉米秆,还更抗旱、抗倒伏,就像“健身”一样。

这便是科技精准“滴灌”的力量。一个个科研成果让秧苗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田野成为科技的礼堂,种出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希望。

同时,我国农机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推进,从适合大田耕种的传统拖拉机、收割机等设备,到现在能飞、会跑的农机,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数量持续增加,种类越来越丰富,满足了不同地型、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求。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介绍:“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近10 年,我国聚焦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突破水稻机插机抛等薄弱环节,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科技让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藏粮于地稳产,藏粮于技增收。粮食稳产、增产,不单单是为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更是粮食安全的底线和红线。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保障。

猜你喜欢

耕地粮食农业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珍惜粮食
保护耕地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