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门诊小儿护理中留置针使用率中的应用

2023-11-20吴小燕

康复 2023年14期
关键词:认可度针尖使用率

吴小燕

(常州市儿童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门诊输液室是门急诊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特殊场所,小儿血管较细,穿刺难度高,且由于其年龄较小,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知,配合度较差,静脉穿刺过程中常有不配合表现;或在输液过程中拉扯输液管道、随意活动等,造成针尖移位、输液外渗、针尖滑脱等,不仅造成患儿的痛苦,还增加了门诊输液护士的工作负担,降低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1]。近年来随着“钢针零容忍”的推广和普及,静脉留置针逐渐应用于住院患者中,目前也已在各大医疗机构的门诊逐步推广使用。静脉留置针如维护得当,可留置72 ~ 96 h,大大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少患儿的痛苦和长期多次输液对静脉造成的损伤,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2]。然而由于且门诊患儿需带留置针回家,在缺少护士维护、帮助的情况下,部分患儿及其家长由于缺乏留置针维护相关知识和技能,极易导致穿刺点渗血、针尖移位、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加之静脉留置针的费用高于钢针数倍,因此留置针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认可度并不高[3]。有调查显示:儿科住院患儿中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普遍不足72 h,门诊患儿更低于住院患儿,甚至部分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足24 h,未达到留置针的使用目的。持续质量改进是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环节质量控制和过程管理为重点,最终实现工作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4]。本文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门诊输液患儿留置针的使用中,有效提高了留置针的使用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21年6月在常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服务中心门诊输液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分别在实施前后选取患儿各200例,研究实施前后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具可比性(P>0.05)。实施前后门诊输液室工作地点未发生改变,护理人员未发生大规模调动,实施前后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为:① 患儿年龄≤12周岁;② 在门诊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③ 输液天数预计≥3 d;④ 有家长陪护;⑤ 患儿家长能配合完成研究、随访工作;⑥ 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为:① 患儿有CVC、PICC、输液港等其他静脉通路;② 有静脉留置针禁忌症者;③ 输液天数不足3 d者;④ 不能固定在常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服务中心门诊接受静脉输液者;⑤ 不能配合研究及问卷调查者;⑥ 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过程如下。

(1)分析相关因素。本科室自主编制《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在患儿输液期间或输液结束后发放给家长进行填写。内容包括:是否愿意选择静脉留置针、拒绝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原因等。通过对问卷内容进行分析,得出门诊患儿家长不愿意接受静脉留置针的原因包括:家长对留置针缺乏了解;留置针的费用远高于钢针;护士技术不熟练,留置针穿刺失败率高;部分护士封管不规范,出现回血;患儿年龄小,可能抓扯留置针,导致脱管;留置针固定不妥,常发生敷贴粘贴不牢固,造成针尖移位或脱出;患儿对透明敷料或胶布过敏,引发皮疹[5]。根据以上因素,结合本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制订针对性、可行性的改进计划。

(2)改进过程。① 为提高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的认识,本科室制作相关宣传展板、海报等,放置、张贴在输液室,内容包括静脉留置针的优点、益处、维护方法、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的认知和接受度。② 在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前,如患儿输液天数较长,护士应询问患儿家长是否需要选择留置针,同时告知家长留置针的优点,告知家长如维护得当,留置针可使用3 ~ 4 d,费用并不多于钢针,且留置针可减轻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③ 穿刺留置针时,应仔细评估患儿的静脉,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活动部位和创面处,以不影响患儿的活动为宜。④ 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采用无张力粘贴法,肝素帽、留置针硬质塑料零部件等处,应使用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无菌棉片等衬垫于下方,并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避免较硬的材质直接压迫患儿皮肤而引起压力性损伤[6]。指导家长注意看管患儿,不可使其抓扯留置针或导管;沐浴时应使用保鲜膜等对留置针进行保护,以防敷料潮湿;同时注意合理穿衣,减少患儿活动,避免出汗较多引起敷料松脱;如患儿对胶布过敏,可选择低敏敷料和胶布。对于较大的患儿,护士可用亲切、温和的态度直接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⑤ 输液结束后,应规范冲封管,采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法。下一次患儿来院输液时,护士应首先检查留置针的情况,包括穿刺点有无渗血、导管内有无回血、敷料和胶布是否粘贴妥当等,然后进行冲管,确定留置针的通畅性,再连接静脉输液装置,对于维护较好的患儿及其家长应予以肯定,对于维护不当者应予以针对性的再教育[7]。同时,在科室内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其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求穿刺准确、固定妥当、宣教到位、冲封管规范,以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输液室患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比较实施前后留置针留置期间穿刺点渗血、输液外渗、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患儿留置针平均使用时间和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的认可度。

(1)留置针使用率:统计愿意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数量,留置针使用率=使用留置针的患儿数量÷患儿总数×100%。

(2)压力性损伤:即留置针的零部件、肝素帽、导管等固定不当,压迫于患儿皮肤,造成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出现皮肤发红且压之不褪色、皮肤破损、水疱等。

(3)家长对留置针的认可度:向患儿家长了解是否愿意使用留置针,0分为非常不愿意,10分为非常愿意,家长可选择0 ~ 10其中1个数字表示愿意的程度,所选数字越接近10,则代表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的认可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核对后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门诊输液室患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比较[n(%)]

(2)实施后患儿留置针留置期间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实施后患儿留置针平均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实施前,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的认可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实施前后留置针留置时长及家长认可度的比较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留置时间长,可有效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刺激性药物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已得到住院患儿及其家长的认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门诊患儿的静脉输液治疗中。留置针的针尖为一个细长的软管,留置在血管中,不易因患儿的活动而造成针尖刺穿血管,并导致输液外渗,维护得当可保留数日,可大大减少患儿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8]。

然而有研究表明:门诊输液患儿中愿意选择留置针者不足50%。主要由于小儿血管较细,留置针穿刺困难,常出现静脉穿刺失败,小儿又活泼好动,可能在活动过程中拉扯、碰撞留置针,导致留置针针尖移位或滑脱;部分护士固定留置针的方式不当,或小儿对敷料、胶布过敏,而导致压力性损伤、粘胶相关性皮炎等的发生;且留置针费用较高,是钢针的数倍,且留置期间清洗较为困难,部分家长难以接受,致使其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推广存在困难。

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查找工作环节、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分析其相关因素,制订针对性的改进计划,以实现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模式。本文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儿科门诊留置针的使用中,通过查找家长不愿意使用留置针的原因,针对性地加强关于留置针的健康宣教,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留置针的认识;强化培训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规范留置针固定及冲封管操作;加强对患儿及其家长关于留置针自我维护的健康教育,从而有效预防并减少了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对留置针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本文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门诊输液患儿留置针的使用中,有效提高了门诊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预防并减少了留置针使用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静脉留置针的认可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认可度针尖使用率
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的银针尖物理制备方法研究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针尖和笔尖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
针尖遇到麦芒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