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11-19邵广忠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病害栽培病虫害

邵广忠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0)

0 引言

玉米本身具有适应能力强、易存活、种植技术简单等特点,已经在我国实现大面积种植,并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物之一。在当前阶段玉米栽培的发展进程中,因为农户对玉米病虫害的基本认识尚不充足,还是使用单一的栽培技术和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导致存在种植技术不科学、玉米病虫害问题严重、玉米产量较低等问题。基于此,结合玉米种植现状,探索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以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1 玉米常见病虫害类型

1.1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真菌、细菌、病毒、支原体、线虫等病原生物引起。这类病害具备传染性,由于种植密度的原因,病株侵染程度会非常快。我国玉米种植中,侵染类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玉米茎腐病等。小斑病、玉米茎腐病、丝黑穗病通常是由种子在拌种阶段没有使用有效的种衣剂造成,因此,在拌种阶段,选择高效的种衣剂,能抑制种子携带病原菌,避免发生病害。当病害出现时,种植户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不同病害的用药处理也不同,使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是快速控制病害扩散的有效手段。

非侵染性病害一般是由于种子本身缺陷和携带的遗传疾病造成的,生长环境不适宜也会发生病害。这类病害没有传染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小。需选择适合当地土地环境的玉米种子,避免选择有遗传病害和品质差的种子。

1.2 常见病害和虫害类型

玉米种植时,较为常见的病害类型包括纹枯病、黑粉病、玉米锈病。纹枯病一旦发生,则会对玉米植株的吸水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玉米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含水量。玉米感染纹枯病后,生长速度会受到影响。进行纹枯病的处理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在玉米叶片喷洒药物,即可对纹枯病的传播进行控制,常用的药物可选择井冈霉素和多菌灵等。

常见虫害包括玉米棉铃虫、黏虫、斜纹夜蛾等。玉米棉铃虫的分布广泛。防治时,要采用深耕冬灌的方式,先消灭越冬虫蛹,再在种植区边缘地带种植诱集作物,吸引棉铃虫聚集,再进行喷药,也可以释放人工养殖的赤眼蜂等棉铃虫天敌来发挥控制作用。防治玉米黏虫时,在玉米出苗后进行浅耕灭茬来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从根本上降低虫源。玉米斜纹夜蛾属于爆发性食叶害虫,当虫害发生时,成群移动的虫群对农作物破坏极强。在幼虫期,种植户通过农事操作消灭虫卵,降低虫蛹孵化基数。化蛹期,进行抗旱灌溉,能够淹死大多数虫蛹。进入产卵高峰期时,发现卵块和初孵幼虫,要及时进行人工消灭,但要注意在田外进行销毁。根据观察发现,斜纹夜蛾属于夜间活动昆虫,所以尽量在傍晚喷洒防治药剂。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科学选种

科学选种是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选择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例如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很多农民无法正常进行农作物的耕种活动。而南方地区,因为日照时间短及降雨量大,导致作物不能长时间生长发育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种植密度及产量。同时,也会出现病虫害问题,还会有大量农药残留,这些都对玉米的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与伤害。

科学选种还能保证植株更好地成长,提高产量,促进经济发展等。选种是玉米科学高产栽培的关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品种,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合理深度处理。将种植区域内的杂草等杂物去除,清除植株根部和根系中已经被破坏的枝叶、茎秆,及其还未萌发芽孢或已死亡的株段,避免病原菌侵入。挑选有一定营养期且能耐受干旱气候环境考验的新品种。

2.2 种子处理

发芽率和种子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也与土壤温度、湿度和肥力有着密切联系。播种前,需对种子做必要处理。大多数情况下,采用浸泡方式,不仅能够快速筛选出发霉干瘪的种子,还能够提高其发芽率。此外,温水浸泡时间相对较长,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是做包衣处理,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抗疾病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发芽率。考虑到包衣剂的种类非常多,因此在进行选择时还需要有针对性。

2.3 整地

土壤是玉米生长的基础。因此,须在土壤方面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玉米的产量,做好种植前的准备工作。通常,农户需要提前平整玉米地,保证土壤的结构能够切实符合玉米的生长条件。还要保证玉米的种植环境能够接收到充足的阳光。只有具备充足阳光的地方,才能更加有利于玉米的种植,实现玉米种植的高产。如果土壤中富含较多的矿物质,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从而实现优质玉米的栽培。

2.4 科学播种

玉米栽培过程中,栽培人员要结合玉米的品种特性、当地气候情况,对栽培时间加以合理确定。通常,春玉米的栽培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中下旬,此时地下5~10 cm土层的温度一般为10℃左右,可以很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对于温度的需求。

在玉米实际种植过程中,栽培人员须对栽培密度加以合理控制。如果为紧凑型品种,则栽培密度要控制在4 500~5 500株/667m2,如果为平展型品种,则栽培密度控制在3 500~4 000株/667m2。尽量不要超过或低于该栽培密度,因为如果低于该栽培密度,会导致玉米产量降低。而如果高于该栽培密度,又会导致玉米生长空间受限,极易感染病害、虫害,这势必会对玉米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2.5 合理密植

在种植玉米前,不仅要考虑栽培技术、种植地气候等多种因素,还要合理安排好玉米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与玉米产量、玉米质量、农民收入等挂钩,因此,为了提高玉米产量、玉米质量等,要重视合理密植。例如,在雨水或灌溉较为充足的地区,适当稀植;而在雨水较为稀少的地区,进行合理密植。

2.6 科学施肥

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必须保证科学施肥。科学合理地使用养分和农药、化肥等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科学施肥是玉米育秧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抗性、提高品质。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适当加大栽培密度或滴灌进行。首先,选择适宜植株生长发育期较小且营养丰富的肥料品种。其次,根据作物对养分以及水分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合理制定氮磷钾复合肥方案和铵态氮+硝化菌制剂配方,依据玉米田间管理措施、施用量及经济效益,科学确定高产玉米新技术要点与施肥方法。最后,选择适合作物生长和发育时期的肥料种类时,主要考虑土壤理化性质,是否有营养物质可作吸收剂或添加剂等。

科学施肥是保证玉米能够正常生长的基础,也对提高玉米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经济且效果好的肥料。需要注意的是,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之间是否有差异,作物所需氮素量与农作物本身营养状况以及土壤养分供给水平等因素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施肥时间长短及用水量多少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玉米产量。

2.7 田间管理

除草。由于玉米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在生长阶段,田间会出现大量杂草,如不能及时对其处理,会减少玉米作物吸收的养分,阻碍玉米的健康生长。除草工作非常重要。玉米田间除草包含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两种方式,人工方式能够满足种植面积较小的区域,化学除草需在出苗前期阶段喷洒化学除草剂,控制玉米生长阶段出现杂草。但在杂草数量较大的情况下,需增加化学除草剂的喷洒次数。但如果药物使用不合理,会造成严重危害,需依照药物说明严格使用,避免出现使用数量较大的现象,阻碍玉米的健康生长。

补苗。完成播种工作后,需了解田间出苗情况,在缺苗的情况下,及时开展补苗工作。追肥。由于玉米作物分为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肥的要求不一致,需依照田间的生长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追肥和灌溉措施,确保能够满足玉米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另外,在玉米生长中期,需对氮肥使用数量严格控制,避免玉米出现倒伏的现象。

2.8 合理灌溉

玉米苗期灌溉水量不宜过大,因为该阶段的玉米根系脆弱,生长力不强。苗期之后,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对水的需求日渐增加。这时务必要增加灌溉量,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充足的水分。但是,灌溉也要依据栽种地区的具体情况,多雨和洪涝地域不适宜大量灌溉,相反要注意发生涝害。在一些干旱地区,应当增加灌溉量。总之,玉米灌溉要根据当地雨水量及天气情况适度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玉米的灌溉科学合理。

2.9 适时收获

种植人员要基于本区域自然、地理、气候等诸多条件,准确把握玉米作物的丰收时期,避免因早收造成玉米减产,阻碍综合质量的提升。同时,种植人员可以基于玉米的丰收时期,晚收几天,以此在确保实现高产的同时,完成对后期的良好保存。

3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大斑病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指叶片小结块或植株腐烂,导致其死亡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对发病严重的品种,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生长发育不稳定且易受外界(如风沙)影响较大的作物,应尽量少施用人工助产机和喷水器。种植密度过大时,可以利用秸秆或其他肥料代替玉米根系的使用量,降低病害的危害程度。进行田间整地时,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才能更好地保证其营养状况。须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好施肥方案及后期养护等措施,做好田间后期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之后再继续种植。

3.2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通过使用一些药剂使玉米体内的病菌得到控制,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理的效果。例如,施肥法、喷洒农药法等。其中,滴灌技术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化学药物治疗则主要包括化整剂用药及药液注入疗法两种方式,前者指在田间撒适量浓度高或者微酸性杀虫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者指在播种前用少量或微量农药将玉米秸秆覆盖,使之达到一定厚度后就喷洒到穴盘里。

化学防治主要是通过使用一些药剂来对玉米苗进行管理,从而使其在高产栽培中可以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由于我国各地土壤普遍存在缺磷、贫瘠等问题,以及农民在施用化肥过程中对肥料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大量氮素和钾含量超标,在进行施肥时,可以使用一些具有较高吸水性、含有一定浓度磷脂等成分的化学药剂。例如氮肥,可以用石灰土或硫酸铵溶液代替。喷洒在玉米田坡上,能够有效减少病菌导致的土壤板结以及农药残留等问题,从而降低防治成本及费用。还可以采用覆盖法,控制粉尘污染。

3.3 玉米病毒防治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植株会出现一些小疫虫。防治这些小疫虫,可以通过在幼龄小麦、水稻中进行诱杀来达到抑制或消灭的作用。利用抗性菌剂和生物农药防治法,控制病毒传播途径,从而实现预防效果。采用人工技术,消除发病之后的玉米茎秆及种子中大量的病害物质和细菌,进而杀死玉米根部及胚根上所有的可传染疾病。

田间收获过程中,也会出现病毒和虫害,因此须及时对玉米进行除草处理。一般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病株,使用人工干枯法喷头,或用低铬浓硫酸浸泡液5~10天,或者利用超声波6~8天,降低病株发病率。玉米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其自身也会发生病虫害。因此,需对玉米进行定期喷药,对于高产低危害性的病原真菌和病毒,可采用人工接种技术来控制其生长发育情况,选择合适季节及相应品种进行诱增培养基,以提高发病率及抗逆能力等。从玉米种子开始,通过科学合理化、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对其施菌量与时间加以掌控。

4 结语

玉米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玉米的栽种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随地域而变,随时节而变。当玉米种植过程中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要运用有效的对策及时解决。现如今,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经过许多前人的摸索与总结,已经得到了优化,提高了我国玉米的产量,协助农户提高了收益,也让我国在农业建设的发展路途中又前进了一大步。

猜你喜欢

病害栽培病虫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油麦菜栽培要点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