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及其数字化保护的现状
2023-11-18封伟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数字化保护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已日益凸显,但当前红色文化资源仍存在着保护意识、区位优势、专业规划、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深度挖掘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各方面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的现状与亟待改善之处,这能为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价值与现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0-009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资助项目“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LQ2023SB-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而留存下来的宝贵财富,其所传承的红色基因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象征着中国革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
红色文化资源孕育着革命历史,传承着伟大精神,蕴含着自然美感,它既能助推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也能延伸体现出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促进地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向同行。川陕革命老区只是中國近现代史的一个革命缩影,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卓越斗争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见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数字化保护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已日益凸显,但当前红色文化资源仍存在着保护意识、区位优势、专业规划、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深度挖掘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各方面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的现状与亟待改善之处,这能为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利用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
(一)孕育历史
红色文化资源通常孕育着革命战争年代的各种历史痕迹或历史记忆,也是中国革命事业伟大历程的历史见证,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为记录历史痕迹、承载历史记忆及留存历史印记等精神成果。首先,红色文化资源记录着中国革命的历史痕迹。红色文化资源所记录的那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痕迹实际就是延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记录着革命精神和教育内涵,也塑造着城市文化和进取形象,成为地域城市的主流文化或城市灵魂,也给地域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其次,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记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记忆着中国革命人民奋起抗争的波澜起伏历史,赞美着英雄儿女们奋发图强的革命斗志,激励着民众勠力同心的革命毅力,使他们更能不忘初心和使命而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之中。再次,红色文化资源留存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印记。中国共产党所传承和坚持的“忠、义、理、智”等优秀革命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上留存着许许多多的红色印记,而这些印记就是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因此,红色文化资源所显现着的这些独特历史、文化及精神价值正是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功能。
(二)传承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红色文化的精髓,是红色精神与革命信仰的精神实质,赋予了极其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我国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那些遗址、文物等所蕴含的“人、事、物、魂”传承着一种能够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让英雄人物及事迹能刻印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和信仰支柱,譬如川陕红色文化所传递的那份爱国精神和巴山情怀就传承着当地民众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坚强品质,蕴藏着许许多多深厚的革命友谊和精神情怀,激励着川陕民众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也非常广博,在记录前人辉煌历史的同时向后代传递着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革命传统和勇于开拓的革命斗志,让后代子孙从其中获取精神养分和心灵慰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内驱动力和不竭源泉。
(三)赓续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帮助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鉴证,也是全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更是民众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素材。深度挖掘川陕老区的红色资源能让人们潜移默化领悟红色基因所蕴含的那份高贵品质,帮助各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这正是党员干部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也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教本,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枯燥乏味的教育内容生动化或故事化,能轻松为青少年所接受,将红色文化厚植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之中,传播着一种正能量,延伸其红色资源的育人效应,促进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成才。红色文化资源所传递出来的品质就是教育大众弘扬地域红色基因在文化建设引领中的政治导向和道德示范,激励民众以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作为自己的人生典范、处事原则及生活准则,帮助人们进一步提升其思想情操和道德规范。
(四)隐含美感
首先,红色资源蕴含生态自然美。红色文化资源大多位于偏远的贫困山区,资源处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之中。与自然风光相伴,能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所带来的自然美感,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美,真正显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种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红色文化极具生态美学价值。其次,红色资源具有时代之美。红色文化资源往往呈现于一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典型的时代特色和年代美感,譬如革命志士办公用过的普通民房就呈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特色,再如荒郊野外发生过的战争遗址也容易呈现其革命情怀和拼搏毅力,这些都充斥着悲壮苍凉的景致氛围和时代美感。再次,红色资源隐含乡村景象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多集中于偏远的乡村,开发和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能大大改善老区的交通、通信、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带动实现集科技、文化、餐饮及民宿等众多产业形成连锁经济,既能给老区民众带来一定的致富预期,也能增加老区人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接受先进理念,弘扬先进文化,加速乡村文明的进步。
(五)助推经济
红色文化资源的信息化保护能带动实现其产业化。红色资源能将其地域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老区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与转型升级,优化老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并着力进行特色文化产业的培育,加速老区的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拉动老区红色文化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譬如开发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或开拓红色消费市场,用旅游观光或休闲度假方式来实现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用旅游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进一步延伸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和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有着很强的辐射与带动功能,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向同行,真正体现出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
二、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的不足之处
(一)保护认识不足,忽视了管理效应的有效性
一些地方部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认识存在局限性,忽视了必要的管理效应。首先,有的区域在对红色资源的保护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保护思维来谋划本地的红色资源规划与发展,缺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对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科学性开发,其原始的开发方式和保护手段容易给红色资源造成不可防范的损毁,且后期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也会显著增加。其次,由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通常前期投入较大,且经济效应并不明显,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会把更多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投向其他领域的建设,对一些固有的红色资源保护工程引不起足夠的重视,更忽视其信息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资源维护与管理。再次,川陕革命老区的民众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落后和闭塞的环境之中,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重视不足,甚至有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有效的数字化保护。
(二)区位优势不足,弱化了资源利用的科学性
川陕革命老区位于我国四川与陕西两省的交界地带,远离了大都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农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农村自然资源虽丰富,但基础设施和运载条件相对落后,交通和物流极不便利,缺乏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运载优势,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利用率的有效提升,资源所附带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价值更难以充分发挥,这也会影响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同时,由于老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未能及时深入探究红色资源与地方产业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之老区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资金和专业人员非常匮乏,一些革命遗址或重要文物难以得到技术性的修缮和信息化的保护,这自然容易弱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效率,因而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化开发、信息化保护和科学化利用难题仍亟待解决。
(三)专业规划不足,影响了规划布局的全局性
川陕革命老区千载沧桑,历史悠久,川陕革命老区到处都遗留着众多的红色元素与红色事迹,特别是那里留存有众多的红军文化遗址、旧址、文物和石刻红标等红色资源,现都分别列成了国家、省、市、县级和重点保护文物,可谓是红色文化根基厚重。但当前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规划利用的专业性明显不足,大多仅表现为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革命遗物及文件物品等的简单陈列或单一展示,且列示内容大致雷同而保护手段粗略简单,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对不同地区或不同遗址的红色资源进行全局性规划和科学性布局,更难以有效实现红色精神的育人效果。同时,由于一些地域的红色资源有着较为严重的重复性或雷同性规划现象,在资源开发与保护时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宏观性的统一规划,即使临近县域的零散红色景点也难以有效连通开发或连片规划,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域红色资源的信息化规划和数字化保护。因此,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缺乏其专业性规划和全局性布局,自然容易成为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产业化开发的制约“瓶颈”。
(四)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资源保护的有效性
资金的充足度是影响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能否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首先,开展老区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投资的软环境缺乏吸引力。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的贫困山区,财政收入非常有限,资金主体还是来自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对新兴产业的扶持,而地方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运行成本及保护费用的投入相对较少,自有资金短缺造成可用于数字化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资金严重不足。其次,开展老区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投资的硬环境缺乏竞争力。由于老区的资源管理条件及交通运营条件较不便利,对技术人员和外来投资者缺乏吸引力,难以有效吸引外来资金融资,资金周转非常困难。融资能力差严重制约了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资金短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的有效实施。
(五)专业素养不足,缺失了人力培养的紧迫性
川陕革命老区在传承与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大量人力物力被投放在乡村建设之中,容易忽视红色资源的专业团队打造和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形成红色文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合理化保护。二是目前川陕革命老区从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从相关部门临时抽调的行政兼职人员,这些来自基层的红色资源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的正确理解和专业技能的有效运用,缺少从历史、文物等方面形成认知,难以从操作层面或技术层面去参与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三是老区红色文化的人力资源很难聚集形成强力的人力资本,老区的区位、交通、信息等一系列“瓶颈”因素既留不住存量的科技人员,也吸引不了增量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或科技人才。四是老区红色资源科技化、虚拟化开发的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严重缺少既懂信息管理技术,又懂红色资源的专业人才。
三、小结
总之,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孕育着革命历史,传承着伟大精神,蕴含着自然美感,它能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行发展,真正体现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促进老区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文化繁荣,进而实现老区红色文化及其产业的有效延伸。
参考文献:
[1]王红.山西红色文化的形成脉络和内涵价值[J].党史文汇,2015(12):4-12.
[2]杨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01):112-114.
[3]胡奕爽.南京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20.
[4]向娟.达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02):45-50.
[5]杨胜利.信阳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6]付嘉文.会宁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封伟(1967.7-),男,四川资阳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