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调查研究
2023-11-18甘巧丹
【摘要】广西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文化的璀璨明珠,凝聚了壮乡儿女的情感,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人口分布广,主要聚居在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即崇左、百色、河池、南宁等地区。当前武鸣壮文化的研究比较翔实,但壮族分布地域广,文化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以新媒体语境下左江流域扶绥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扶绥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主要内容及传播现状,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一分力。
【关键词】新媒体;壮族“三月三”;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0-0012-04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媒体语境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KY1793)。
一、引言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民族节日“三月三”,开创了地方政府确定自己的法定民族传统节日的先河,对继承和弘扬广西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意义深远。
扶绥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西邻崇左市江州区,南接防城港市上思县,北靠南宁市隆安县,西南与崇左市宁明县交界,与南宁直线距离只有45千米。“扶绥”寓意幸福相随,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有壮、汉、瑶三个世居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根据扶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6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县总人口46.11万,有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38.72万,占全县总人口83.9%。壮族为扶绥县土著民族,在县内分布最广,城镇乡村均有壮族聚居,主要聚居在新宁、岜盆、渠旧、柳桥、东门、山圩、东罗、渠黎、昌平、中东和龙头等11个乡镇,共674个村屯。汉族相传由山东、广东、钦州等地迁来。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多杂居;瑶族是新中国成立前由十万大山南部的防城区迁来。主要聚居在柳桥镇那加村那蕾屯和东门镇卜葛村四平屯、灵盘屯。此外,因工作、婚嫁等原因,扶绥县还有苗、京、仫佬、回、彝、布依、满、侗、傈僳、黎、白、水、傣等少数民族。
二、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背景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文化瑰宝。随着壮族“三月三”民族节日的设立,壮族“三月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也因此受到新媒体的关注,文化影响力在不断地提升。但世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广西南宁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文化上,鲜少看到其他地区不同的壮族文化。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是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壮族文化绚烂且独特的一面,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传播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播推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有利于传播壮族的优秀文化,打响边疆城市扶绥县的文化知名度,展示左江流域地区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从而促进壮民族文化整体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主要以新媒体语境下扶绥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新媒体语境下壮族扶绥县土著民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传播现状。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和亲身实践参与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其中,充分了解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扶绥在新媒体语境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具体的传播现状,总结出扶绥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存在的问题。实地调查、走访内容涉及民众对扶绥“三月三”壮族节日文化内容、传播渠道、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等情况的了解与深入。
三、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主要内容
左江流域是古骆越最后的民族文化艺术遗存区,许多民俗堪称古骆越文化的活化石,是古老的骆越生态民俗博物馆。左江西自崇左九岸村流入扶绥县濑滤村,流经渠旧、渠黎、扶南、新宁、昌平、龙头共六个乡镇,自龙头乡那琴村流入南宁市邕宁区境。左江流域还保存有众多的壮族节庆活动,它们都带有稻作文化的浓重色彩,如壮族“三月三”、丰收节、龙抬头节、游神节、壮乡歌坡会、壮族山歌、唱加等。在新媒体环境的深刻影响与时代的变迁下,这些节日活动依然在壮乡儿女的心中根深蒂固,从未改变。
(一)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民俗风情
1.壮乡歌坡会
壮族“三月三”是扶绥壮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民族节日,统称为“壮乡歌坡会”,又叫歌圩,或者赶歌圩。扶绥壮族人民能歌善舞,每年都会聚集到一起,举行歌坡会,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传说唐代渠黎镇新安村有个刘三妹,自幼父母双亡,留下哥妹二人,两人相依为命,妹妹名叫刘三妹,才貌出众,且有一副金嗓子,善唱山歌,出口成歌。哥哥胆小怕事,生怕三妹唱山歌惹是生非,屡加阻拦,但三妹天性不改。一天,兄妹上山打柴,三妹引吭高歌,哥哥一时害怕去捂三妹的嘴,却失手把三妹推下山。幸好悬崖一青藤护着三妹坠下江中,三妹一面唱歌一面顺流而下。当地群众传说,新安村西边鲤鱼滩附近的石山岩洞有一块隆起的大石,就是刘三妹后来的坟墓。为了纪念三妹,每年三、四月间,当地的人们聚集到三妹墓前唱山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歌圩(坡)。此后歌坡会逐渐发展到县内渠黎、渠旧、东罗、柳桥等乡镇。
2.壮族山歌
扶绥县壮族山歌曲调优美动听,常用的唱调一般是四、五種,有的高昂粗犷,有的悠扬柔和。歌词的内容极为广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记人叙事无所不包。歌手们即兴成歌,随口对答,比喻巧妙,语言生动。各歌坡上演唱的山歌种类繁多,据普查,全县壮、汉、瑶族各自都有自己不同的山歌,按种类大致可分为“唱加”“唱欢”“唱思”等三大类。“唱加”是在全县普遍流行的一种山歌唱调。壮族加有“山圩羽调式加”“山圩吊格加”“渠黎壮族加”“壮族哭嫁歌”等种类。其中在全县最普遍流行的山歌是“渠黎壮族加”,这种“加”的唱词是七言四句式,有仄有韵。最独特的是第一句歌词后有一个衬词作韵,如“金银”“娇眉”等。“唱欢”也是全县流行的一种山歌唱调,民间叫“唱潘”。“唱思”是流行在渠旧、柳桥、东门、东罗一带的一种山歌唱调。对唱时男唱假音,女唱真音。这种“思”是广西少见的二声部民歌之一。据说过去当地青年男女恋爱到较成熟的阶段,两人近在咫尺要说些悄悄话,就改用“唱思”低吟浅唱,倾诉彼此思念的心情。唱词是七言四句式,旋律平稳,音节明快。
3.祭祖扫墓
除了歌圩,人们还会祭祖扫墓,俗称祭祖或拜山,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壮族人民扫墓,内容十分丰富,通常是家族集体进行,并带着丰富的祭品来到墓地,其仪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烧香上坟,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烧钱物,插标挂钱,燃放鞭炮,向神灵、先祖表达崇敬与敬畏之情,祈求神灵及先祖的庇佑,保佑家人幸福安康。“三月三”节日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的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吃了五色糯米饭,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四、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壮族“三月三”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越来越多的关注,扶绥县壮族比重较大,是壮族(蓝衣壮)的发源地之一,在时代变迁和外部冲击双重影响下仍旧面临困境。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扶绥壮族人,已经很难说出地道的壮语,更难以理解文化背后的深意。尽管每年都会回家祭祖扫墓,但鲜少参加壮乡歌坡会,更不会唱壮族山歌,也不懂壮族山歌的唱调唱法,而这样的情况在年轻一代中十分普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快速传播与发展,扩大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访谈以及查阅扶绥县近年来举办的“三月三”节日文化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得出,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播渠道单一
每年在壮族“三月三”节日来临之际,政府例行召开“三月三”节日安全大排查,文化旅游局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潮起三月三,奋进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宣传片,再结合扶绥的旅游景区“龙谷湾”“万龙节”“采茶”开展系列潮玩“三月三”节日旅游的活动,日常推送山歌擂台赛的优秀作品等。“三月三”节日前后各机关单位、学校和政府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各自开展了节庆活动,从空间上看全县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实质上并未深入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传播,更多的是老一辈的口口相传以及家庭传承等方式传承,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新媒体平台仅仅简单发布活动信息是很难做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传承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新媒体技术接收和传递信息,但是过度娱乐化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本质的缺失,而且也很难了解扶绥壮族“三月三”真正的节日文化内涵。
(二)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氛围有待提升
在对扶绥地区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气氛的实地走访发现,大部分民众认为壮族“三月三”节日非常重要,无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务工的子女都要回家过节,但是节日氛围不够浓厚,没有比较突出或者特色鲜明的民族活动,只是南方人重乡土的观念让他们认为过节要吃团圆饭和祭祖扫墓,不是因为家乡浓厚的节日氛围吸引他们回家,更不是因为他们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而且“三月三”节日活动形式单一,没有任何形式的创新。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五色糯米饭是用什么植物制作而成,也不知道它象征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文化内涵,只是在五色糯米饭上桌的時候拍一张照片,感慨一下先人智慧。而祭祖扫墓是壮族家族集体进行的、代代相传的祭祀活动,蕴含着将孝道、美好品德、家族认同等抽象的价值观,只有潜移默化地将这些价值观融入祭祖仪式活动过程中,民族文化精神才得以延续和传承。扶绥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氛围不浓,研究力度不大,局面难以打开,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新鲜事物吸引,本民族的文化却找不到存在感。
(三)扶绥壮族“三月三”文化建设力度需加强
扶绥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有壮、汉、瑶三个世居民族,壮族为扶绥县土著民族,在县内分布最广,城镇乡村均有壮族聚居。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民族节日“三月三”,节日节庆活动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是大家工作劳累一段时间的期许,但扶绥县在壮族“三月三”文化传播的推广与建设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的相关措施,缺乏经费、机制和法治的保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对“三月三”节日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三月三”壮族文化节的建设力度尚未得到更好地普及与落实;缺乏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传承队伍后继无人,还需要加大监督力度。
(四)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经费缺乏
扶绥县壮族文化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形成的文化精品不多,现有的研究人员只是一些对壮族的民族文化有所爱好,他们能提供的只是一些壮族文化的元素与素材,无法打造壮族文化精品。例如歌圩文化是扶绥骆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唱山歌基本以老年人为主。很多民众都知道“三月三”要唱山歌,至于怎么唱,青年一辈却鲜有人知。壮族山歌按种类大致可分为“唱加”“唱欢”“唱思”等三大类,壮族加有“山圩羽调式加”“山圩吊格加”“渠黎壮族加”等种类,歌圩要转型成为文化精品,打造文化旅游节以及民族文化展演等,还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聘请专业人员和专业团队来进行打造。
五、总结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是因为有着历史悠久,延绵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壮族“三月三”不单是一个民族节日,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壮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世代相传的优秀民族文化,是骆越文化的体现、传承与发展。它既丰富了扶绥壮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将桂林、融水、三江、金秀等市县的精神紧密相连。该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都是重视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打造带来的成果,当前扶绥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需要利用新媒体推广扩大影响,加大“三月三”节日文化创新的开发力度。
参考文献:
[1]黄桂秋.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2]陆晓芹.壮族歌圩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民族艺术,2014(02):154-161
[3]周艳.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4]张利群.“壮族三月三”歌节传统及其节庆文化品牌构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106-111.
[5]陈功,王成科.左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3):76-81.
[6]黄立安.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分析——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传播为例[J].传媒,2019(15):80-82.
[7]田鸿颖,蒋守渭.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传承与开发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2):39-40.
[8]李尚励.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8.
[9]甘芳明.广西扶绥县咘沙歌圩文化及其传承与保护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6.
[10]桂署钦.杨彦春.文化建设视阈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广西柳州市为例[J].传承,2016(11)122-124.
[11]时梁锐,许琛.论融媒体时代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传播模式创新[J].传媒论坛,2020,3(15):51+53.
[12]王一帆.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形象的传播路径——以广西“三月三”歌圩节为例[J].东南传播,2019(08):91-93.
作者简介:
甘巧丹(1990-),女,硕士研究生,南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