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岛相关综合体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2023-11-18解瑶逸蔡凤
解瑶逸 蔡凤
摘 要:环岛能够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作为一种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曾经在各个城市大量出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城市的环岛存在着空间品质较差、功能单一、景观效果一般等问题,不得不面临被拆除的困境。环岛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更新改造提高环岛城市空间的品质。文章将环岛相关综合体主要分为地上型、平交型和地上地下三种类型,其公共空间可分为地上、地面、地下部分,主要为广场、垂直通道、人行步道等,根据功能和结构将它们分为节点公共空间和交通公共空间,提出了环島相关综合体更新原则,即整体性原则、人性化原则、文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环岛综合体更新的相关案例,希望能为类似的环岛改造项目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让城市空间释放更多的活力。
关键词:环岛;城市空间;五角场环岛;下沉广场;更新设计
一、环岛相关综合体公共空间基本概念
环岛相关综合体通常是以环岛或历史上的环岛为中心,把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城市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一种城市实体,利用空间的复合化、集约化和开放化,满足城市对商业、休闲、交通、展览、餐饮、文娱等功能的需求。此类综合体结合环岛,对所处区域地上、地面、地下空间进行优化和衔接。其内部各功能子系统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联系,不仅产生了简单叠加的物理反应,还产生了协同作用和多样性的化学反应[1]。环岛相关综合体在功能上和城市互补共生,具有城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产生的,整合多种用途并为市民提供各类服务的公共空间。
环岛相关综合体往往位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和城郊的核心区域,是市民展开日常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处于城市节点处,此类综合体大多属于城市地标,各种公共设施和服务都相对完善,每天有大量的人流经过汇集。结合其所在区域的更新改造,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复合空间之间的问题。
(一)环岛相关综合体类型
综合体可以从多种维度进行分类,有效地划分有利于更好地规划其建设与发展。本文根据环岛相关综合体与地面的关系,将环岛相关综合体主要分为地上型、平交型和地上地下型这三种。
地上型环岛相关综合体一般位于地面以上,依托环岛周围的大型商业体建立,其形态往往是空中人行街道。此类环岛综合体充分利用地上空间,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周边建筑联系起来并缓解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同时满足人们在所处区域内交通、购物、餐饮、娱乐、观景等活动的需求。
平交型环岛相关综合体则位于地面,通常是一处圆形广场,也是所处区域主要的景观绿化。人们可以通过人行道到达此类环岛综合体,在其中展开活动或是再中转到达周边。由于和地面道路处于同一平面,无法进行人车分流,行人需要在车流中穿行。
最后一类地上地下型环岛综合体与前两种环岛综合体相比,辐射范围更大,与地下、地面、地上都有所联系。此类环岛相关综合体往往会整合城市的交通和市政建设,甚至可以和附近空间连接组成城中城。
(二)环岛相关综合体公共空间
环岛相关综合体公共空间可分为地上、地面、地下部分,主要为广场、垂直通道、人行步道等,根据功能和结构可以将它们分为节点公共空间和交通公共空间。其中公共交通空间包括步行空间和行车道,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步行公共交通空间。
节点公共空间是指可以展开公共活动的广场、中庭、庭院等区域,它是使用者在环岛相关综合体空间中直接接触最多的部分,主导了人们的空间使用感受。节点公共空间内通常会提供座椅、互动装置、景观小品等服务设施,人们可以在这里娱乐、展览、表演。设计合理的节点公共空间能够有效改善和塑造综合体的节奏感。公共交通空间是使用者进行水平移动和楼层转换所行经的空间,包括人行通道、楼梯和电梯等。因为某些空间承担着人流的交互,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引导性。节点公共空间和交通公共空间组成了复杂的环岛相关综合体,更新改造会对空间的功能产生影响和调整,所以设计的时候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二、环岛相关综合体更新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对于公共空间来说,整体性是进行更新时第一重要原则。整体性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空间内部元素要相对统一,第二是要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应该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辅之以相配合的功能,使公共空间本身主次分明、环境和谐、特色突出。如果在改造过程中盲目堆砌元素,把不同的功能区割裂开来设计,会导致空间看起来杂乱无章,同时也会降低使用者的体验感受。
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的空间也渐渐变得碎片化,同一片区域的不同局部空间常具有各自特殊的形态格局。因此,更新过程应该从城市的角度出发,将设计对象视为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缓和城市空间的分裂。
(二)人性化原则
任何设计都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服务而诞生的,设计者应该尽可能地以人为本,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城市空间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使用者有自由进出和在其中活动的权利,两者之间会互相影响。公共空间内的环境会直接对身处其中的使用者的身心造成影响,而使用者的需求和反馈会决定公共空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人性化的空间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遵循人的诉求从而保证空间的健康发展,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对于五角场环岛而言,其周边有大量的商业体、居民区和高校,需要考虑到各层次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只有让他们在这片区域感受到舒适,找到合适自己的活动,他们才会更愿意来到五角场环岛并停留。
(三)文化性原则
如五角场环岛这样的城市节点空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底蕴,甚至可以作为所处区域历史文化的缩影。对此类空间的更新设计,应该融入这些历史文化,使空间具有文化性特征。
在快速化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都逐步消失,城市的过去也渐渐被遗忘。如果不重视文化性,我们的历史文脉将会淹没在城市建设的热潮中,那我们的后代恐怕只能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旧时的一切[2]。
优质的节点空间在文化层面和物质层面应该同步提高,将其所处区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运用于更新设计中,能够使历史场景以另一种形式再现,打造珍贵的城市记忆。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城市、体会城市的特殊价值,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加强当地居民归属感和游客的参与感。
(四)生态性原则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与纷纷崛起的高楼大厦、拓宽的街道、崭新的社区相对的是大面积消失的绿地,这不仅剥夺了人与大自然的亲近权利,甚至还直接引发了城市内的各种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成为全国城市建设的重大原则。
所谓生态性原则就是在更新设计时坚持走依托生态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在保护城市空间原有景观的同时,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中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枢纽。同时,生态性并不是盲目加大种植绿植力度,而是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配置,巧妙运用多种绿化手法来营造一个具有多层次、自然美的绿色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仅能为城市增加绿地面积,还能有效缓解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等城市病,让人们在都市生活中更加舒心。
三、相关案例实践
(一)徐家汇
说到国内环岛及综合体的改造,不得不提到同为上海市四大城市副中心的徐家汇,这片区域曾经也是上海市一处著名的环岛。徐家汇选择了构建空中连廊的方式对环岛改造,在打造慢行交通的基础上,将商圈内分散的商业中心连成一体,同时营造出契合周边环境的景观和休憩空间[3]。
徐家汇地区的五岔路口由虹桥路、肇嘉兵路、华山路、漕溪北路、衡山路组成,道路交叉口曾经是一处环岛。20世纪90年代上海地铁1号线的开通给徐家汇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与车流、商业资金和发展机遇,同时密集的交通也造成了五岔路口的拥堵。1999年有8个民主党派和徐汇区政协委员会提出了“空中人行环岛”的理念,只是因为当时资金和技术上的限制,这个方案没能投入到实践中。2010年,徐家汇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且太平洋百货、美罗城、港汇广场、第六百货等商家自然形成了一个圆圈,人们在其中往来非常不便,常常需要绕圈。2011年“空中人行环岛”方案再次被提出并得到采用,2017年徐家汇空中连廊工程项目正式启动,目前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
徐家汇地区进行了人车分流,地下部分是地铁交通行人通过空中连廊的方式往来于周边各大商场。徐家汇空中连廊以道路交叉口为中心,四通八达的空中道路将港汇广场、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美罗城等商业建筑连成一体,建立立体化步行系统,串联区域内公共空间。空中连廊通道的基本宽度为6至10米,建筑与平台接口处局部放大,延伸至建筑内部。
徐家汇的空中连廊已经成为了标志性的特色景点,每天都有许多人前去游玩拍照。连廊的设计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空间的趣味性和舒适性以及景观绿化能够自然和谐地与周围建筑形成一个整体,同时设置有一定规模的公共空间、多功能信息平台和提供座椅的休憩区域,遍布绿植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态空间。人们可以漫步于景色优美的空中道路,自由地逛街购物、品尝美食或是观赏景色,夜间在不断变换色彩的LED灯光下环廊景色更是美轮美奂。
(二)纽约哥伦布转盘广场
纽约哥伦布转盘广场处于5条街的交汇口,是纽约曼哈顿的一处地标。在环岛中心树立了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的纪念碑,2005年哥伦布转盘广场完成了改造。
自建成以来哥伦布环岛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只是随着所处地区越来越繁华,原本杂乱的标识和照明成为了交通的阻碍,纪念碑也沦为了单纯的纪念品,于是纽约市政府决定对环岛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广场不仅实现了交通功能,完善的设施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愿意停留的场所,有益于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种植植物使这里生机勃勃,充满生气;设计一系列的喷泉;可供休息的慵懒长凳;铺上小石子的小路以及灯光效果等细节设计把该地区改变成一个吸引纽约市居民和观光客的活力城市空间。这些所有的细节工作都是为了强调这个交通环岛的唯一性和活力性,且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4]。如今哥伦布转盘公园周围,有发达的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连接着附近的商业中心,拆除了多余的标识和灯光并设置同心圆交通缓冲区,大大提升了其交通安全性和状况。围绕广场设置比地面略高的喷泉和花圃,保证了车辆的视野,又能让行人觉得和行车道分离而有一定的安全感,广场中心的石碑也从只可远观变为可供群众近距离观赏阅读。
(三)戴高乐广场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一端的戴高乐广场以历史人物命名,现在成为了重要集会地和旅游景点[5]。戴高乐广场原名星形广场,位于一处12条道路交汇的大环形交叉口,广场中央是欧洲最大的一座凯旋门。1970年戴高乐病逝,人们为纪念他将此处更名为戴高乐广场。
戴高乐广场附近设有地铁和巴黎快速铁路网交通系统,地面上12条道路仅供车辆行驶,因此行人只能通过地下通道抵达广场。戴高乐广场可以说是巴黎的一处地标,漫步在戴高乐广场,入眼便是充满诗意的法兰西风情,令人们流连忘返。有着《赛马曲》浮雕的巨大罗马式拱门屹立于广场中央,四周是歌颂拿破仑功绩的大理石雕塑。12条大街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汇集于凯旋门,在夜间灯光下车流穿行宛如流淌的星河,使戴高乐广场成为巴黎城市空间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节点之一[6]。
四、结语
环岛作为一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常用手段,在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有些环岛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和车辆猛增,环岛暴露出的问题使其逐渐成为城市进一步建设的阻碍,有的城市选择了对环岛进行拆除。本文对环岛相关综合体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从综合体与地面的关系对其进行了分类,说明了地上型、平交型、地上地下型三种不同种類环岛相关综合体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其节点公共空间、交通公共空间对设计的需求,提出环岛更新所要遵循的整体性、人性化、文化性、生态性设计原则。通过徐家汇、纽约哥伦布转盘广场、戴高乐广场等优秀实践案例,希望能为类似的环岛改造项目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让城市空间释放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桢栋.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王华.旧城中心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设计方法探析:以兰州东方红广场设计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07.
[3]刘子烨.“空中连廊提案”:助力徐家汇商圈升级版全新亮相[N].联合时报,2019-10-15.
[4]王彧.城市中心区交通节点空间研究:以南昌市老福山交通环岛城市设计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1.
[5]宋淑运.欧洲城市的广场文化[J].中国房地信息杂志,2004(7):52.
[6]顾静.城市复杂节点及其整合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
作者简介:
解瑶逸,南通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教师。
蔡凤,南通职业大学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