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
2023-11-18许志勤
有人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与美相遇的过程,教育就是在变化的时间中寻找确定不变的价值。从当初跨出泰州中学大门的学子到重回母校的老师,从青涩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再到教学管理者,无论身份怎么变化,我的人生历程都在不断遇见美好。
教育是种子与沃土的遇见
我是1983年踏入泰州中学校门的,在这里完成了初中和高中学业,也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在这所有着千年银杏的校园里,和蔼可亲的老师们在我心田播下了“做好老师”的种子。
老师们各有风格,给我印象深刻的有教数学的赵京育老师。那时候的赵老师风华正茂,讲课思路清晰明了,语言经典生动,立体几何课上的作图精致完美。赵老师是个“杂家”,文学功底尤其深厚,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是课后去他办公室借着问题目的名义,听他侃大山。
播下温暖种子的是教我们英语的龚玉蓉老师,龚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词她都要求背诵默写,若是有同学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放学后就会被她叫到家里去重默。但这似乎不是苦差,那时候教师宿舍都在校园内,路近,而且闻着她炒菜的香味,我们总是背得更快些,背完了还可以在她家蹭一顿饭。多年以后我们同学聚会时还常常谈起她家小厨房里的美味。
还有最严格的王子涵老师,最幽默的严振江老师,最潇洒的姜开网老师,最帅气的吴曙东老师,最活泼的黄海燕老师,最文静的王瑶老师……多年过去,老师们的风采皆如昨日所见,依然像父母兄姐一样慈祥亲切。校园生活里,老师带给学生的可能是一辈子的精神滋养。
高中升学的时候,我选择了师范专业,四年之后又光荣地回到母校工作。在教研组前辈的关心指导下,我在教学上倾尽全部心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无意间也在学生心里播下了种子。班里好几位学生填报师范专业,其中王同学的父亲对我说:“全家一致支持孩子的决定,一定要考师范院校,而且要学化学,就是要做像您一样的老师。”那一刻,幸福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我想,在教育这条路上,在这一场相遇中,有时候播下的种子需要十几年才能有所收获,只要有沃土,所有的种子都值得等待,等待一个华盖参天的未来。
教育是真诚与信任的遇见
记得刚登上讲台时,面对学生和家长挑剔和质疑的目光,我也曾有过困惑和苦闷,却不曾退缩和放弃。我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拿来研读教材、教参,请教资深教师,听课备课。从花几个小时手写教案,到每节课清晰地讲授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再到课后批改作业、个别辅导,一环套一环,步步落实,从不敢懈怠。学生形容我的作息时间是“早七晚十”,早晨七点前到办公室,晚上十点后才下班。三年下来,我所教的班级高考化学成绩全校领先。
常规教学得心应手之后,我主动担任校化学竞赛教练。我负责指导的张同学在第39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成功登上了学科竞赛的最高峰。
记得那年指导周同学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在决赛笔试时,他的一道大题可能出现了较大失误,出考场后他将自己关在宾馆房间里,已经无心参加第二天的实验考试。那一刻出现在我心里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我理解他的懊恼,我知道,空洞的安慰和鼓励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我对他说:“冲刺金牌固然是我们的目标,但更大的收获是我们一路闯关的过程和体验。就算后续不参加实验考试,咱们今天也要弄清楚笔试中的疑问。”孩子抬起头,眼神从迷茫到燃起希望,我们一起查找文献、推演公式、请教专家,一直忙到半夜,终于确认了他的答案有一定的合理性。窗外的月光洒进室内,也照亮了孩子的脸庞。在接下来的实验考试中,周同学放下心事,发挥优异,最终取得全国高中化学竞赛金牌,顺利进入清华大学。
奖牌背后的心路历程让我深思,学科竞赛的路上,学生遇到的多是琐碎和困难,而正是老师在这琐碎中的不离不弃,在这艰难困苦中依然执着的真诚之心,才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教育是初心与情怀的遇见
我一直推崇著名的数学家怀特海说的一句话——“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这也是我对于教育的初心。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和同事们一起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化学知识”。一个学年里,我们带着学生一起鉴别真假蜂蜜、测量食品中的残留甲醛、测定校园银杏湖水质,学生兴趣满满地做实验,组成小组写调查报告和论文。经历过疑问、假设、证实或者证伪的研究,学生被引领走上了一条从知识驶往智慧的道路。
2016年教师节,我们的课程开发团队获学校首届优秀团队一等獎,颁奖大会上我有感而发:“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我们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孩子般的纯粹。只有纯粹的孩子才无所畏惧,一次一次把自己从安全区放逐到恐慌区挣扎,直到把恐慌区变成新的安全区,一路成长,享受这种煎熬中的苦与乐。只有我们老师走得远,才能带领学生飞得高。”
2016年,学校领导给了我全新的任务,牵头负责《江苏省泰州中学“体用”课程实施方案》起草,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并参与教学管理。心怀对教育的这份情怀,我和团队成员周鑫森、潘凌云、宋健、戴丹丹等同事夜以继日地学习文献,多次到名校学习,反复向专家求教,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我们终于完成了《江苏省泰州中学“体用”课程建设方案及实施意见》,通过分层分类分级的课程建设,探讨普通高中和大学教育贯通式培养的实践路径。目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群分数学、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艺术五个模块,共120多门选修课,每学期常态化开设跨学科跨年级校本课程近80门。学校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个省级课程基地“数学学习体验中心”“理科学习体验中心”和“文科学习体验中心”,在此基础上优化整合,建设“全科学习体验中心”,课程基地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六年来,以“体用”课程建设为核心,我们完成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改革实验项目“安定书院教学文化的新构与实践”,以及“基于胡瑗‘明体达用教育思想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等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明体达用:新时代胡瑗教育思想的创新实践”获江苏省2021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教育是一场不断遇见美好的过程,遇见影响一生的良师,遇见青春洋溢的学生,遇见并肩奋斗的同事,遇见帮扶专业成长的领导和专家,遇见日臻成熟的自己。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将珍惜每一次真诚的遇见,步履不停,向美而行。
(许志勤,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贾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