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之道
2023-11-18杨九俊
杨九俊
摘要:20位名师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陈说名师的成长之道。道者,道路也。向上向善是他们的精神底色,专业精进是他们的成长样态,多重角色是他们的身份特点,他们的成长道路具有示例的意义。道者,道理也。名师在叙述中阐说着对教育的理解,对儿童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深刻洞见给人启迪良多。道者,道说也。名师教育主张、教学风格、语词特色,形成他们“自己的句子”。
关键词:名师;教师专业发展;道路;道理;道说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9-0041-04
在《成长之道——20位名师的生命叙事》中,20位名师的讲述,铺陈了各自的成长之道。
一、名师成长的“道路”
道者,道路也。《说文解字》对“道”的解释为:“所行道也,从辵,从首。”“道路”应该是“道”最原始的意义。从20位名师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从教三四十年来,和着时代的音程,一路行板如歌,成才,成名,成家。
首先,积极态度是他们的生命底色。《论语·八佾篇》有这样一段:“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说的是一个女子应该先有皮肤洁白的质地,然后才能更好地显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丽。它大抵解释了仁与礼的关系,仁为“素”,礼可“绘”。做人最重要的底色是什么?就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太阳。”(巴尔蒙特诗句)20位名师是众多优秀教师的代表,向上向善是他们的精神底色。这意味着他们的人格中饱含纯真可爱,而且也决定了“绘事后素”带来的朝气蓬勃。曹勇军老师讲述的题目《“我是新的生活,大声向你问好”》,就让人对他,对他的人格充满敬意和期待。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使他们习得性乐观,能够如郝保国老师“直面逆境”,如孙双金老师“在挫折中磨炼”,从而在人生压抑处超离困窘,拨云见日。
其次,勇立潮头是他们的价值追求。按照幸福的理论,人生幸福感的核心是意义实现。20位名师都追求人生价值的彰显,其重要的表征就是做一个“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弄潮儿。这一代名师生逢其时,他们的成长和进步都是以国家改革开放,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深层背景的。令人欣慰的是,这批人没有辜负伟大的时代。他们走在课改前沿,领风气之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中的大多数教学成果都曾获得国家级奖项,正证明了他们在课改中勇于探索,从而实至名归。
再次,专业精进是他们的成长样态。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通过专业实践的改进,进而更好地领悟甚至创造专业精神。20位名师从教三四十年来,拾级而上的,主要不是名誉更多、名声更响、名气更大,而是专业的进阶。只要把其中几位的故事小标题排列一下,就可见一斑。比如,张齐华的“三次蜕变”:从工艺走向学科,从学科走向学习者,从学习者走向人——专业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在不断提升、拓展的。谢嗣极老师从不会教书始,到会教书,又到似乎不会教书,这种否定之否定,其实是渐入佳境的螺旋式上升。唐琴老师的标题中用了“突围”这个词,可见瓶颈的突破对其成长具有重大意义。王崧舟老师讲述了他专业成长的五个阶段,“从诗意语文迈向诗意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么多年来,总在“不断刷新自己的人生标杆,拥抱生命更多的可能”。
最后,多重角色是他们的身份特点。梁启超先生曾说,做教师的好处,一方面可以教学生,一方面可以做学问。20位名师都享有梁先生所说的“好处”,而且他们都能把“教学生”当做学问,做出了很多名堂。20位名师多重角色的另一种,是既做教师,又做管理者。据我所知,他们从事教育管理,也是风生水起的。20位名师当中还有几位,既教教材,又参与教材编写。多位小学数学名师参加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编写。曹勇军老师是国标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的核心成员,最近还在参加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修订。20位中还有几位,或者客串,或者常态地“兼职”。比如,孙双金老师客串主持人,王开东、贲友林等老师都开设了广有影响的微信公众号,冯渊老师兼职《语文学习》《现代教学》《语文建设》等杂志的编辑,等等。这些多重的角色,使他们的专业视野得以拓宽,教学抑或研究都更有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感觉。
二、名师成长的“道理”
道者,道理也。20位名师的讲述,最精彩之处,是介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悟出的道理。
第一,是对教育使命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教育的语境中,师者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但重点在于“道德的教诲”,理想在于“世道人心的扭转”(黄宗羲观点)。我们今天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教育传统是相贯通的。名师们深明其理,都把引导学生做人当作教育最大的道理。孙四周老师叙事的标题《教育向善》,正是基于自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各位名师都把“教育向善”落实到培养德性统率的完整儿童的事业之中。比如,陈铁梅老师的美术教育,探寻的是审美人生教育,不仅仅重视形式感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育精神自由、生命高贵的“审美人”;张齐华老师倡导“社会化学习”,不仅关注作为学习者的儿童,更关注具有社会性素养的更立体、完整的“大写的人”。
第二,是对儿童的理解。在名师们看来,教育的奥秘是适应儿童的需要。恰如有作家谈到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时直言“如果你写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对生活贴得不夠近”,教师的教学如果不够好,是因为跟学生走得不够近。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不应当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当落实落细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正因为如此,他们明了教育的目的所在,一切为了儿童,恰如管建刚老师自述,“满脑子想的都是学生、学生、学生,为学生而教”。他们把认识儿童、研究儿童作为教育教学的必修课,所以,就如余颖老师阐述的那样,要在教学中“倾听、理解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组织实实在在的生生互动,促进个体更好地学习”。徐斌老师为了更好地贴近儿童,每天晚上听三个小时鞠萍姐姐、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的磁带,连续三个月,终于改变了自己教学语言枯燥、干巴巴的缺点。贲友林老师还把“学为中心”发展为“教师和学生共学、同学为中心”,给人更上层楼的感觉。他们的学科教学都有鲜明的学生视角。比如,蔡宏圣老师“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学科育人实践”,为了学生、适应学生、发展学生是其一以贯之的立场。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现状,更关注学生的潜能。多位名师都谈到发现、激活学生潜能的努力。我以为这是名师之“名”的重要表征,有些学生的潜能是需要师者独具慧眼的。好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打开发展的积极可能性,而这群人具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华应龙老师谈教学体会,强调采用的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唤醒就是要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郝保国老师指导学生的数学学科竞赛与数学论文写作,正因为他注重激发、激活学生,为学生不断打开积极可能,学生有了许多令人惊艳的收获。
第三,是对教学的理解。20位名师全身心地投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中,汲取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文化已经在他们的课堂里扎根生长。可以说,他们掌握了新教学的“共同语言”。作为具有研究意识的名师,他们比一般教师走得远、钻得深、看得透,形成意识甚至洞见。比如,孙四周老师在对知识教学、问题教学、情境教学、现象教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观。曹勇军老师对课程、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是以“做事情”来表达的,他对课程的开发、对学习活动的设计,更多不是在应用而是在创生理论。20位名师,几乎所有人,对自己“當家”的学科教学都有独到的理解,而在具体教学中几乎都达到“人课一体”的境界,教学与生命高度融合了。
第四,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这本讲述名师成长故事的书,寓理于事,最为集中的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用“气”“课”“文”“群”四个字概括。“气”,指气概、气质、气脉、气度、气象、气场等等。在前面的论述中已多有涉及。名师的名气,最为本质的是饱含这些“气”。“课”,名师的高度是一节一节高质量的课垫就的,不少名师成长的关键事件,就是磨课。这其实也是“做中学”,通过磨课生成教育领悟,有时还能达到一种境界的提升。王益民老师叙事的题目为《“课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课路”就是成长之路。“文”,概而言之,就是指教科研成果。不仅接受前贤和同行的理论滋养,而且能提供公共作品给他人分享,甚至有广泛影响力。这是名师成名的重要标志。“群”,是关系构成,包括合作者、共同体,也包括“人带你”和“你带人”。许多名师都以感恩的心回忆师父、同行对自己的提携之功。华应龙老师甚至以“感恩”作为叙事的关键词。袁爱国老师叙事的题目是《专业交往的半径和路径》,“半径”即是与他人的交往,他主要讲的是与师父一辈的交往;而我要说的是,能提携是因为后生可期,是因为你在群的关系构成中是匹配的、优秀的元素。作为名师,要有“你带人”的责任。非常可喜的是,这些名师都把成就他人当作本职工作。据我所知,陈铁梅、唐琴等老师的工作室,都是枝叶繁茂、花团锦簇的,名师带高徒,高徒出名师,教学相长,他们更加有“名”,自然是情理中的事。
三、名师成长的“道说”
道者,道说也。有学者认为,道似首,“首”的开口说话即为“道”。名师们的“开口说话”,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思想,其中大多以教学主张来表述,如华应龙的“化错教育”、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等等。名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把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凝练成关键词。只要说到某个关键词,人们就想到某个人,甚至某个人的文章,某个人的语言。比如“童心母爱”,是斯霞老师的思想印章;“情境教育”,则为李吉林老师开宗立派所创造。这20位名师,属于中生代,但也都卓然成家,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关键词,说明他们已经用理性的思考,从教育实践中超离出来,找到了“自己的句子”。如周卫东老师所说“苦心孤诣的咏叹”,成了曲调,有了自己教育生活的“主题思想”。
二是教学风格。“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歌德语),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的教学已经进入炉火纯青的高境界。通过名师们讲述的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到教育现场,想象到名师们教学的样态。比如,孙双金和余颖两位都是我交流较多的名师,孙双金老师讲述的“第一次”情感激荡,这是他为文的风格,也是他立课的风格;余颖老师的“欠然”,夹叙夹议,充满哲理的味道,这与她和她的团队倡导的“小研究课堂”的理趣风格是吻合的。这些名师的教学风格,对于青年教师们,是有很大的感染力的。
三是语词特色。这是就故事本身说的。三四十年的从教经历,以一篇故事来讲述,所选择的事件是典型中的典型,所表达的见解是思想的精华。其中一个重要的语词特色就是金句迭现,让我在阅读时常常或会心一笑,或凝神思考。比如,贲友林老师叙事的一个小标题“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意味深长;张齐华老师讲述的“唯一不变的是改变”,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生道理;孙双金老师的九个“第一次”,带来的后半句人生体验是有共情力的。言之有文,一定会让这些故事传得更远,让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发挥出更大的示范效应。
责任编辑:杨孝如